规训与反抗——从福柯权力视角解读《地下铁道》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58813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尔森·怀特黑德是美国当代杰出的非裔作家,其作品都体现了对种族历史的思考。他的第六部小说《地下铁道》一出版就引起了广泛关注。凭借这部小说,他成为第二位同时获得国家图书奖和普利策奖的有色人种作家。这部小说以奴隶制时期作为叙述背景,讲述了白人如何通过规训维护自己的特权和权力以及奴隶如何反抗规训。
  本文以福柯的权力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小说中规训权力的运作以及困于权力网中的主人公科拉和其他黑人为了实现自由对规训权力的反抗。论文从福柯规训权力中的三个必要手段,即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以及检查,对小说展开分析。小说中的奴隶在日常生活中受到种植园主、监工以及奴隶同伴的监视。这种层级监视在奴隶身上造成了一种持续可见的状态,确保了规训权力自动发挥作用。种植园主会根据一定的规范来决定奖赏、惩罚甚至是处决奴隶,形成规范化裁决。奴隶逐渐将这些规范内化,用规范审视自己的行为。检查确保了奴隶无法从种植园中逃脱。无论他们逃到哪里,巡逻队员和猎奴者都可以通过含有他们名字和特征的文件找到他们。在这三种手段的作用和影响下,白人的权力得以巩固,而奴隶们逐渐失去了自我,成为了驯顺听话的个体。
  福柯的权力理论不仅在于规训,也在于面对规训时的反抗。在规训权力的严格控制下,人们也会产生强烈的反抗意识。小说的人物并没有屈服于规训权力,而是尝试挣脱规训权力的束缚以寻求自由。对规训权力的反抗是通过关怀自身、关怀他人以及开始艺术新生活三个方式实现的。在意识到自我重要性并关爱自我以及获得其他人的关怀下,他们成功逃离种植园。在获得身体的自由后,他们开始了艺术新生活,通过艺术活动修复种植园生活带给他们的精神伤害。在生存美学的指导下,他们最终实现了身体和精神的双重解放。
  运用福柯的权力理论对该小说进行解读,能够揭露奴隶制权力的运行对黑人种族所造成的伤害,体现奴隶制带给黑人民族的痛苦。同时指出,规训权力并不是无法逃脱的,只有意识到自我的重要性,关注自身的真正需求,才能彻底摆脱规训,实现自由。
其他文献
大学英语等级考试是一项大规模标准化考试,每年有成百万考生参与考试,其影响不容忽视。自2016年四级考试听力理解部分把短对话和听写题去掉改为新闻听力之后,鲜有人对此进行研究。本论文旨在研究自改革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听力理解部分试卷是否与考试大纲及课程标准的要求相符,探究其内容效度如何。通过此研究,作者希望能够给大学生复习四级考试以及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些许帮助。因此,本文开展了以下研究:  首先,作者根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日渐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我国最权威的外宣资料之一,不仅是外国了解我国方针政策一个重要的窗口,也是我国对外进行文化传播,扩大影响力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由于中西方语言和文化的巨大差异,给翻译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而《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版本由中央编译局翻译完成,水平极高,选取其翻译进行研究,对从事政治文本翻译的研究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学位
英语名词的“可数性”问题,即英语名词数范畴的确定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学习者词汇习得以及句法表达的一个难题。而英语名词“数”范畴的误用,不仅影响句法结构,更影响语义的表达与连贯。认知语言学从语言动态性角度解释语言本质,这为英语名词数范畴的动态转换提供了另一视角。从认知的角度看,名词作为“事体”图示的语言表征,有可数和不可数之分。可数名词标示有界的物体,而不可数名词则标示无明确界限的物质。然而,人在特
学位
英语名词属格是一种重要的语法格,主要分为前置s属格(s-genitive)和后置of属格(of-genitive)。恰当选用属格可使语言表达趋于地道和多样化。笔者在阅读国内学术论文英文摘要中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属格语用方面存在违反属格制约因素或原则的现象,这与学术论文语用规范要求相背道。为全面了解中国英语学习者属格使用情况,本研究拟把国内英语学习者语料与英语本族语者语料中的属格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分
学位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交际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传统的以语言为主的交际扩展为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交际方式并行的模式,和语言一样,每一种交际方式都为思考、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提供了新的渠道,从而产生出不同的话语符号。因此传统的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话语分析也就发展为多模态话语分析,其探讨语言、图像、声音等多种符号系统的意义构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逐渐从广告、海报、杂志封面等静态语篇转向对电影、
学位
政治话语是政治信息的重要载体,其在把政治愿望转化为社会行为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美国总统演讲作为政治话语的一种形式,一直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前人关于美国奥巴马总统与特朗普总统的演讲的研究成果颇丰,但较少从受众的视角,结合认知语言学对两位总统的演讲进行隐喻架构分析。本文以概念隐喻理论和架构理论为指导,选取奥巴马总统的八篇演讲和特朗普总统的八篇演讲作为研究语料,以经济、移民及国家安全为研究主题,对两
学位
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翻译主体的研究逐渐取得了“合法”地位。主体的本质表现在于其能动性、受动性和为我性,这些特征也共同构成了翻译主体-译者的主体性。译者主体性本身的内在要求在于积极与消极方面的辩证结合。在翻译过程中,向任何一个方向倾斜都会导致对主体性的片面理解,或对译者主体性的压制或夸大。只有全面理解了译者主体性的内容,才能对译者和译者主体性有着合适的理解。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可
学位
中国共产党的良好形象于内有助于赢得人民群众支持,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于外有益于赢得国际社会认可,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但目前国际社会中歪曲中国共产党形象的现象仍然存在。因此,为消除误解、树立良好的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外宣翻译连接中外的桥梁作用不容忽视,既须坚决表明立场又须严谨遣词用句。  本研究以操纵论为理论基础,选取《中国日报》和《经济学人》上涉及中国共产党的报道为研究语料,描述中国共产党
多丽丝·莱辛是英国当代最伟大的女作家之一,同时也是一位高产且写作风格多变的作家。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授予便是对其文学成就的肯定。《第五个孩子》和其续集《浮世畸零人》时隔十二年出版。这两部作品虽然不是莱辛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但因其细腻的心理描写,巧妙的故事构思以及社会边缘人物生存状况的社会现实问题的主题而受到读者的广泛关注。多丽丝·莱辛在这两部作品中先后以“班的母亲”和“班”的视角讲述了具有返古特
伯纳德?马拉默德(1914-1986)是二十世纪杰出的美国犹太作家,在美国文学界占有重要地位。他一生著作颇丰,其代表作《修配工》真实地描述了在反犹主义思潮压迫下犹太人的悲惨生活,讲述了修配工雅柯夫被反犹分子诬陷杀害一个俄国男孩的故事。马拉默德精湛的叙事技巧、巧妙的情节设计、独特的讽刺艺术和对犹太民族苦难的深刻洞察使得该小说自出版以来就备受学者关注。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原型批评、主题和犹太性等角度对该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