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膦配体的设计及其在CO2催化氢化反应中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win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范德华方程模拟体系的实际压力与理论压力差值的变化,初步研究了CO2催化氢化反应的动力学,结果表明:氢化反应在333K后反应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333K~373K),反应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达到平衡。通过化学键合将有机膦配体引入到在CO2中有较大溶解性的聚环氧丙烷、含氢硅油或羟基硅油上,合成出一系列功能性膦配体,将有机膦配体负载到nano-SiO2上合成出nano-SiO2负载膦配体,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核磁,热重分析表征其结构。将功能性膦配体与RuCl3组成催化体系,以吗啉存在下的CO2催化氢化反应为模型反应,考察了不同条件以及不同体系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少量水或醇可迅速提高催化活性,过多的醇对反应影响不大,但过多的水对反应不利。醇的结构和pKa对CO2催化氢化反应的活化影响较大,随着醇(ROH)中R—基团空间位阻增大,催化活性降低;醇的pKa越小,催化活性越好。反应的最佳温度为353K。催化活性随着H2压力的升高而升高,达到10 MPa后趋于平缓;而催化活性随CO2压力的升高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现象。将聚醚(PPO)或有机硅链段引入配体上,可以同时提高催化剂溶解性和催化活性;并且催化剂在CO2中的溶解性越大,催化活性越高;双齿配体具有较高催化活性,含有酯基的有机膦配体催化活性较好,这是由于γ位酯基对钌的配位作用,形成类似二齿配体的结构;有机膦配体上同时引入亲CO2基团(羟基硅油)和亲水基团(聚乙二醇)可提高催化活性。nano-SiO2负载膦配体Ph2P-DB570-SiO2与RuCl3组成催化体系对CO2催化氢化反应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回收使用5次后,TON仍能保持在2000以上。
其他文献
量子化学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形成了许多科学理论和多种计算方法。其中目前广泛应用的计算方法包括第一性原理的从头计算法,半经验方法和密度泛函理论。为了解决传统的从头计算方
大量研究表明,稀土液态或固态配合物的性质,如稳定常数、分离系数、ΔrGmθ、ΔrHmθ、ΔrSmθ、晶格常数等,对其原子序数或离子基态作图,则存在如钆断、四分组效应、斜w效应等规
中孔材料作为一类新型材料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中孔二氧化硅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并在催化,分离,主客体分子识别,光电材料,生物材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对中孔二氧
层状结构的Li1+xV3O8具有容量高、价格低等优点,有可能应用于下一代锂离子电池。但该材料的性能受合成方法的影响很大。高温固相法合成的样品比容量低,循环稳定性差。而低温合
目的 了解南通市通州区2013-2017年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为全区肺结核防控措施制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根据南通市通州区2013-2017年结核病疫情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
本文利用现代量子化学理论分别对6-亚甲基环戊二烯酮与H2O, HCN和HNC反应的反应机理及产物的异构化进行了详细系统的研究。乙烯酮和它的衍生物对于研究活性分子的快速闪光光
本文介绍了PVA基的CoFe2O4磁性液体和PVA包裹型的CoFe2O4磁性液体的制备方法,研究了微粒的粒径分布,磁性液体基本物理性能(密度,稳定性,零磁场粘度,磁化特性)及其场致透射变化。在化
本文概述了超临界流体微乳液萃取技术的一般理论。总结归纳了能在超临界CO2(SC-CO2)中形成稳定微乳液的表面活性剂,超临界CO2微乳液的研究和表征方法,超临界CO2微乳液的应用等方
多层聚电解质自组装一般是带有相反电荷的聚电解质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在基片上交替沉积形成超薄膜。本文研究了在单分散ZnCO3微粒和云母上进行了聚电解质多层自组装,以及它们的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21世纪的主题,在全球资源短缺和气候日益恶化的今天,环境友好材料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青睐。聚酮是一种具有交替共聚结构和高结晶度的可光降解的热塑性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