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来源新型呼肠孤病毒分离鉴定及分子进化研究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45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蝙蝠在人兽共患病(Zoonosis)的传播和流行中起重要的作用。随着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大,蝙蝠的生存地遭到破坏。这就增加了人和蝙蝠的接触机会,促使高致病性的病毒由蝙蝠传播给人类。1994年澳大利亚爆发的亨德拉病毒(Hendra virus, HEV),1997年澳大利亚爆发的梅南高病毒(Menangle virus, MENV),1998年马来西亚爆发的尼帕病毒(Nipah virus,NIV)以及2002年和2012年分别暴发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和中东呼吸综合症冠状病毒(MERS-CoV)都对人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而这些新发现的病毒都与人兽共患病的自然宿主蝙蝠密切相关。  本实验室从我国各地采集了大量蝙蝠样本进行新病原的研究。本研究设计通用引物通过 RT-RCR方法,对2014年采自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棕果蝠(Rousettus leschenaulti)肛拭子样本进行病毒检测。我们对两批共计450份蝙蝠肛拭子样本进行病毒的分离鉴定工作,从第一批蝙蝠肛拭子样本中分离出5株呼肠孤病毒,第二批肛拭子样本中分离出1株呼肠孤病毒。我们以第二批分离到的呼肠孤病毒为本课题的研究对象。该株病毒暂时命名为Ro-Bat GCCDC2123(Rousettus bat GCCDC2123)。  将 PCR初筛阳性样本上清接种到 Vero细胞上盲传1代时即可以引起 Vero细胞产生细胞病变,引起细胞膜融合。通过透射电镜发现该病毒粒子为球形,无囊膜,有双层衣壳,病毒粒子直径约70nm。病毒粒子核心电子密度高,不透明,衣壳部分电子密度稍低。在负染和细胞超薄切片中都可以看到完整的病毒粒子和空心未组装完成的病毒粒子同时存在。在Vero细胞超薄切片中还可以观察到病毒包涵体成典型的晶格样排列,符合呼肠孤病毒典型形态。为了对病毒进一步鉴定,我们提取了病毒核酸,进行琼脂糖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电泳图谱结果显示病毒的基因组为多个节段。分为大、中、小3个群,其中L群3个节段、M群3个节段、S群4个节段。该病毒的电泳结果图与Melaka viurs和Xi river reovirus电泳带型相似,具有典型正呼肠孤病毒科病毒成员的特性。  为了了解该病毒分离株的增殖特性,将病毒感染Vero细胞系,利用荧光定量PCR对病毒滴度进行定量测定。实验结果表明:Ro-BatGCCDC2123分离株可以在Vero细胞系中增殖,引起细胞膜融合产生细胞病变。该株病毒在感染细胞后0-12h滴度维持在一个较低的稳定水平。12h后病毒开始大量复制,滴度逐渐增高,36h后达滴度峰值。  我们设计特异性引物,经RT-PCR以及RACE实验获得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拼接后显示病毒基因组全长为23407bp,病毒基因组含有10个节段,各片段碱基数为L13896bp,L23832bp,L33954bp,M12295bp,M22145bp,M31984bp,S11603bp,S21322bp,S31192bp,S41184bp。S1片段为多顺反子,含有3个编码阅读框,其他各节段只含有一个编码阅读框架。  为了明确该病毒分离株与其他纳尔逊海湾呼肠孤病毒成员之间的关系,我们从 Genbank下载了代表株的核酸序列并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结果表明 Ro-Bat GCCDC2123株L2、M3、S2、S3与蝙蝠来源的Cangyuan分离株有较高的相似性,相似度为98.5%,98.9%,96.0%,97.9%;L3、M2、S1与人来源的分离株Melaka有较高的相似度,分别为96.7%,95.9%,94.3%;Ro-BatGCCDC2123株M1、S4与人来源的分离株Kampar相似度较高,为96.8%,91.6%;L1与蝙蝠来源的Pulau相似度较高为93.4%。在M2,S1片段上,Ro-BatGCCDC2123株与Cangyuan分离株仅为78.6%和79.4%。  为了确定Ro-Bat GCCDC2分离株在呼肠孤病毒中的进化关系,我们以核酸序列全长为基础利用MAGE6软件绘制了进化树。通过进化树图,可以看到哺乳类呼肠孤病毒(MRV)、禽呼肠孤病毒(ARV)、纳尔逊海湾呼肠孤病毒(NBV)为3个不同的进化群。Ro-Bat GCCDC2分离株属于NBV正呼肠孤病毒亚群。而Ro-Bat GCCDC2123分离株在不同的基因节段上表现出不同的亲缘关系。该分离株在L1、L2、M3、S2、S3与蝙蝠来源的Cangyuan分离株亲缘关系最为接近;在L3、M1、M2、S1上与人源的Melaka亲缘关系最为接近。这就提示我们:Ro-Bat GCCDC2分离株是不同分离株之间基因重配的结果。
其他文献
目的:肺炎克雷伯菌是引起临床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常引起肺炎、尿路感染、血流感染等。1986年,台湾首次报道了一种由肺炎克雷伯菌导致的患者多部位脓肿,并将其定义为高毒力肺炎
目的在蛋白质组学水平上研究ephrin-B2对人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探索其参与的主要的生物功能和信号通路及可能作用机制。并探究ephrin-B2对HUVECs增殖、迁
目的:脊髓型颈椎病(CSM)是老年人最为常见的脊柱功能障碍之一。尽管大部分患者手术效果良好,但对这类疾病目前尚无很好的指标准确地预测患者术后的功能预后。有研究报道认为,MR
目的:  肝癌(HCC)是目前全世界最普遍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特点是恶性程度高,发展迅速,治疗复杂,生存率低。在全世界肿瘤中肝癌发病率占第五位,死亡率占第二位,分布主要以我国等发展中
前、后筋膜囊下注射TA预防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白内障手术前2天前、后筋膜囊下注射20mg曲安奈德(TA)预防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临床
目的:探讨褪黑素(melatonin,MLT)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慢性间歇性缺氧SD大鼠心肌LDH、CK-MB及Na+-K+-ATPase的表达变化,研究MLT对常压下OSAHS慢性间歇性缺
目的:  探讨后循环脑梗死复发与椎动脉优势及其它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为其二级预防提供参考。  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7年9月至2013年1月发病14天以内就诊于中国医科大
目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常见胃肠动力的下降,发生胃肠动力障碍,甚至出现胃肠功能衰竭,本文旨在探讨SAP伴胃肠动力障碍大鼠胃窦肌间神经节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和血管活性
前言: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三大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其死亡率位于妇科恶性肿瘤之首,5年生存率始终徘徊在25%-30%之间,严重威胁着妇女的生命。卵巢癌缺乏早期有效
随着社会的发展,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等代谢相关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提升。经研究发现代谢性疾病有一种共同的表现即血脂代谢紊乱。而引起血脂代谢紊乱的主要原因是血浆中运输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