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与写作成绩的关系研究——以西安外国语大学为例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o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写作在二语习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是一种认知活动,也是一种情感活动。许多研究表明,写作是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之一,并且学生对写作普遍缺乏信心。因此,学生的心理因素受到了广泛关注。在众多的心理因素中,自我效能感对英语写作具有很大的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是由班杜拉提出的,它是指个人对自己的能力,以及获取新信息或完成一项任务到特定水平的信心。至于写作自我效能感,则是指个人对完成特定写作任务的信心,并且写作自我效能感为写作教学提供指导。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写作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并提出写作教学的建议,以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
  本研究选取西安外国语大学商务英语专业98名大三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探讨了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的现状,比较了写作成绩高、低水平组之间的写作自我效能感的差异,写作自我效能感与写作成绩的相关性以及写作自我效能感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写作成绩的影响过程。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和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西安外国语大学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水平,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写作上整体缺乏一定的信心。具体来说,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运用写作技巧上比完成写作任务更有信心。(2)英语写作成绩高、低水平组之间的写作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差异。具有高写作自我效能感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表现好于具有低写作自我效能感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因此,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自我效能感是很有必要的。(3)通过分析,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与写作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回归分析表明,写作自我效能感对写作成绩具有预测能力。其中,写作任务效能感对写作成绩的预测能力最强,这意味着,写作自我效能感越高,写作成绩越好。(4)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自我效能感在学习行为、认知卷入、动机卷入等方面确实会影响学生的写作表现。
  从理论上,本研究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自我效能感与写作成绩的关系做出了贡献,丰富了当前写作自我效能感理论。从实践上,本研究的结果和发现有助于教师采取一定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自我效能感,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成绩。
其他文献
语气词是表达主观情感态度的虚词。《荀子》《韩非子》是战国时期诸子专题性论辩散文的代表。《荀子》华美浑厚、长於立论,《韩非子》峻峭犀利、长於驳论。两书在语气词的使用上既有共同之点,也有相异之处。《荀子》《韩非子》不同语言风格的形成,与语气词的运用有一定关联。  从类型和数量上看,《荀子》使用27种语气词,4083次语气词,词频为5.42%;《韩非子》使用13种语气词,4229次语气词,词频为3.98
学位
《经律异相》成书於南朝梁,作爲现存成部最早的佛教类书,与所出原经间存在大量异文,具有重要的语料价值。本文以《经律异相》所引北传四阿含经与其原经异文爲研究对象,利用语料库建设与检索法、比较法,从字词、句用和语篇三个层面对异文现象进行了较爲全面的考察。  通过对古今字、异体字和讹误字三种类型的字类异文进行分析,明确了各字间的字际关系,并对各字在《经律异相》和北传四阿含经中的使用情况作了一定的説明。对同
异体字是汉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体构造表现出人们不同的认知视角和认知习惯,对汉字本体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借助符号学理论,从异体字的本质、规则和传播三大方面分析异体字的特点,总结其变化规律,并反思符号学理论在解释异体字现象上的得失。  异体字是能指不同,但在某一时期被人们共同承认或使用的所指相同的字,具有理据性大於任意性和双向遮蔽性的特点。在字际关系上,古今字与假借字的区别度>假借字与异体字>
学位
连词是汉语虚词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古汉语语法研究兴起以来,汉语词法和句法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充分发掘,但相对於其他词类而言,中古时期的汉语连词一直未能得到充分的研究,此期连词研究一直处於薄弱地位。  承接连词是汉语连词的一大次类。自虚词研究産生以来,学界就开始对汉语连词进行分类。其中,按照连词所连接的语言单位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来看,连词可分爲联合关系连词和偏正关系连词两大类。承接连词就
学位
南朝梁代僧人宝唱撰集的佛教类书《经律异相》,几乎囊括了公元6世纪之前传入我国的汉译佛经,其中就包括了《贤愚经》。但它并没有直接照抄,而是进行了重新的编纂与整理,这就导致了大量异文的産生。目前对於佛经异文的研究多是集中在字词方面,句用和语篇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爲此论文以《经律异相》所引《贤愚经》与其原经的异文爲研究对象,从字词、句用、语篇等三个角度来展开论述。  在语料库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异
从战国的鼓角争鸣到如今的繁荣盛世,侠作为几千年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符号深深地烙印在了我们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之中。学界对于侠文学的研究一直未曾间断,其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唐代咏侠诗和明清侠义小说这两个侠文学的高峰期,而对二者之间的宋代侠文学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由于宋代侠文学文本与民间文学文本分布情况极为相似,都散见于各类文本之中且较为琐碎,故本文效法前人,运用主题学的研究方法将宋代的侠文学
学位
周梅森所占据的多重文化交叉的位置,带来其政治小说的成功。所谓“交叉”,既包括风云变幻、新旧交替的时代带来的人生机缘和变数的无限可能,也包括周梅森本人矿工、官员、商人、作家、编剧、制片人等复杂经历和多重身份所带来的人生体验的丰富性。周梅森的政治小说,能够兼容主流、精英和大众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均表现出明显的多重性和丰富性特征。它融合了以揭露批判为主的“谴责”小说和以歌颂弘扬为主的主旋律小说的双重特质
学位
汤婷婷和伍慧明,作为重要的华裔女性作家,为我们呈现了一些勇敢的女英雄,她们敢于反抗在以白人为主世界中对中国女性的刻板模式。面对西方世界双重的边缘和镇压,她们都把沉默当作一种有用的策略,一方面旨在讲出‘家族禁言’以抗议长辈权威,另一方面又为华裔女性在白人社会中的失声发出抗议。在作品《女勇士》和《骨》里,因为在种族主义的美国中的反抗和自我授权,华裔女性是勇敢的。显而易见,由于西方的东方主义,她们遭受了
学位
随着多元文化的碰撞和英语全球化的传播,英语通用语的国际地位日益增强,且塑造了各本土的英语变体,演变出不同的英语口音。本研究旨在探究延伸圈内英语口音与文化身份的关系。通过对42名参加多伦多大学语言文化项目的延伸圈国家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邮件采访,本论文的研究焦点在于英语通用语使用者对其本土口音的看法,并检验口音与文化身份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口音和文化身份关系复杂且无显著相关性。其中,66.7%被
本文是以女性主义与国际传播理论为理论框架,以英文版《中国妇女》--《WomenofChina》中的女性图片为研究对象,以内容分析法为研究方法的一项比较分析。  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交代研究背景和研究问题;第二章理论框架和文献综述,对以往国内外研究女性形象及社会性别相关的文献做一梳理,并对社会性别理论,国际传播理论进行了阐述;第三章重点介绍研究方法和类目建构等;第四章从人物基本情况,人物着装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