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功能系统下普利策新闻奖中语法隐喻的情态意义研究——以《纽约时报》2018年获奖语篇为例

来源 :三峡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0303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喻是一种重要语言现象,备受学者关注。自从韩礼德在《功能语法导论》中提出“语法隐喻”以来,语言学家们便对语法隐喻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及研究。根据语言的元功能,韩礼德将其分为概念语法隐喻和人际语法隐喻。后来,马丁补充且完善了韩礼德的理论,于1992年提出语篇语法隐喻。然而,此次提出并没有引起学者们的大范围研究。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法为框架,应用语言的元功能理论以及韩礼德和马丁的语法隐喻理论,对普利策新闻语篇中概念语法隐喻和语篇语法隐喻的情态意义进行了深入分析。情态意义源于人际意义,强调话语或语篇说话人或作者对话语及其所涉及内容的态度和意图。
  通常情况下,概念语法隐喻表命题概念,语篇语法隐喻表语篇的组织关系。然而,在本文中,笔者试图研究它们所表达的情态意义。分析步骤如下:1、通过阅读总结发现概念语法隐喻中的名词化现象在普利策新闻中出现的很频繁,这与韩礼德的概念语法隐喻理论的有关观点不谋而合。同时也发现语篇语法隐喻中的一些现象在普利策新闻中出现次数较多,但是由于目前还没有一个可以借鉴的分类系统,作者便将其分为了主位系统、信息系统和衔接系统。2、以普利策奖官方网站(http://www.pulitzer.org/)为语料来源,以《纽约时报》2018年普利策奖获奖作品《普利策公共服务报道奖》和《国家报道奖》为研究对象,收集和分析数据,并通过例子分析,解析了概念语法隐喻和语篇语法隐喻所表现的情态意义。研究发现如下:
  一.数据分析验证:概念语法隐喻和语篇语法隐喻现象较为普遍地存在于普利策新闻语篇之中。在概念语法隐喻中,过程的名物化占据了大多数。在语篇语法隐喻中,隐喻指称出现的次数最多。
  二.情态意义分析:
  第一,概念语法隐喻的情态意义主要体现于:作者通过借助名词化的使用,使原本由动词所体现的过程转化为名词所体现的过程,使原有过程中的施动者和环境成分丢失,成为一种存在或概念。原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从句表达的模态意义可以完全由一个从句表达,从而减少文本中的句子数量,但每个句子的信息量却增加了。如此,如此,新闻语篇更加客观、简单,话语的凝聚性、真实性和权威性也增强了。
  第二,语篇语法隐喻的情态意义主要体现于:作者通过借助主位系统、信息系统和衔接系统来建构文章,从而给读者带来清晰顺畅的感觉。其中,主位隐喻的使用体现了作者突出主题、转换主题的意图,使读者对文章主题了解更为透彻;隐喻信息的使用体现了作者简化句子结构的意愿,使读者进行文章阅读时效率更高;隐喻衔接的使用体现了作者优化语言结构的意向,通过在普利策新闻语篇中使用指称、省略、替代、连接、词汇衔接等组织、连贯、聚合的方式使读者阅读更顺畅。
  总的来说,从情态意义研究角度来分析普利策新闻中的概念语法隐喻和语篇语法隐喻,对现行的语法隐喻分析作了一点有益的补充。
其他文献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新西兰最有影响力的短篇小说家之一,她的小说以描述人物的孤独感为主。她笔下的人物总是被焦虑包围,而这种焦虑主要来自他们的社会空间即他们与社会上其他人的关系。除此之外,曼斯菲尔德还善于描绘人物的心理活动,她对小说人物的精神空间的建构非常清晰可见。她还极力表现自然以及现代生活包括一些建筑等物理空间。而这些空间都会对人们的情绪造成影响。因此,本文运用空间批评理论从三个不同的空间来分析曼
学术语篇被称作为是一种“劝谏性”文本,作者与读者之间存在人际互动。在学术写作中,作者不仅需要传递客观的事实信息,而且也需说服读者接受其观点或研究结果。在说服读者的过程中,作者的立场表达手段至关重要。近三十年来,大量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立场表达手段,然而,对名词性立场表达结构的关注较少。本文选取中美语言学硕士论文各35篇,通过自建中国语言学硕士论文语料库与美国语言学硕士论文语料库,基于Jiang&a
学位
中国特色用语包涵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一直是翻译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随着中国国际化的步伐加快,我们在世界的舞台上听到的中国特色用语也越来越多,对这些用语的外宣翻译也逐渐成为翻译研究中的热点。  外宣翻译就是将与中国有关的材料,包括书籍、期刊、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等,用另一种语言表述出来。其目的是介绍中国,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接受理论被称为从关注作者和文本到关注读者的转折点。该理论由汉斯
学位
家庭一直以来是中国社会主要的组成单位,中国文化提倡家庭和谐的重要性。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摩擦却不可避免,因而家庭成员之间发生冲突也是常见现象。  本研究应用Culpeper(1996)提出的不礼貌理论作为框架,以《家有儿女》这部脍炙人口的家庭情景剧作为语料,分析了父母与孩子们的冲突话语的特点,探讨了父母和孩子在冲突话语的不同阶段分别使用哪些不礼貌策略。基于研究结果,对造成冲突话语特
学位
英语中,空间介词是最常用于描述空间关系的语言形式。因此,对英语学习者而言,正确理解空间介词对学好英语这门语言至关重要。迄今为止,认知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都十分重视空间介词理解的研究。然而,传统研究普遍采纳了单一的几何观,认为几何因素是唯一影响语言使用者理解空间介词的因素。但这一传统观点不能很好地解释很大一部分介词的使用情况。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致力于探索其他可能影响空间介词理解和产出的因素,其中最新的
《酒国》是中国首位诺奖得主莫言的代表作之一,是最具实验性、形式与风格最为丰富的作品,英文版译者葛浩文盛赞其创作手法最有想象力、最为丰富复杂.这部作品借助中国酒文化和饮食文化来批判、揭露社会中的黑暗的、不公正的现象,正如莫言所言,"《酒国》看上去写的是与酿酒、饮酒有关的故事,但其实我写的是一个巨大的寓言.小说中有许多看起来荒诞不经的情节,和许多戏谑的语言,但我真正要表达的还是那样一种对人世悲悯的精神
学位
国家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社会公众对一个国家的基本印象和整体认知。国家形象的构建与传播离不开话语,因其是行为和政策实行的载体。任何国家行为包括对权力与财富的追求,以及达到其他目的都需要通过话语进行表述、传达和理解。文化话语研究理论认为,话语是指在特定的文化和历史语境中,人们运用语言符号或其他符号进行交际的社会事件。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是一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其制定、实
学位
在其短暂的一生之中,哈特·克兰共出版了两本诗集:《白色楼群》(1926年)以及《桥》(1930年)。自发表以来,《桥》一诗逐渐受到批评家的青睐,克兰也被视为是其同辈诗人中的佼佼者。但就学界的已有研究成果来看,极少数涉及到该诗独有的跨艺术价值。  美国学者赫傅南在著作《语词博物馆》中以布鲁克林大桥本身并不再现客观物象为由,将《桥》排除在艺格符换诗之外。他的观点部分导致了学界对该诗的艺格符换研究的忽视
作为语言迁移研究的新视角,概念迁移假说认为个体在习得一种语言时所获得的概念和概念化模式会对另一语言的使用产生影响。该假说尝试从认知层面探究语言习得中的迁移现象,以进一步探索语际影响产生的原因。  目前,国外在这一理论框架下围绕物体、时间、空间、运动等多个概念域,开展了各种研究,成果丰硕。而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空间和运动概念域,对时间概念域的研究还比较匮乏。且在时间概念域中,介词和连词是涉及英语时间表
学位
激情语(詈语)是人们主要用来表达愤怒或烦恼等情绪的语言形式。以往关于激情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已经探讨了其对说话者和社会的影响,而且大多数这些研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青少年和母语人士使用激情语的行为上。激情语使用者的态度,即他们如何看待激情语和使用激情语的行为,也会在其使用激情语的选择中发挥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本研究试图探讨在华留学生中的英语非母语人士英语激情语的使用情况。一方面,这项研究可以丰富对英语非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