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收容教养制度研究 ——以违法未成年人刑事政策为视角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7391555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少年犯罪一个国家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大的社会问题。在面对愈发严峻的该问题上,我国确立了“教育、感化、挽救”以及“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方针政策,并根据该原则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有对未成年人早期不良行为的干预,也有对罪错少年的事后矫正,这些措施,很大程度遏制了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其中,收容教养就是解决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及青少年罪错行为的一种教育矫正手段。其确立在刑法第十七条第四款中,指未满十六周的少年实行了犯罪行为,但因其年龄问题不受刑罚处罚,此时,由政府实施收容教养。收容教养在预防和矫治青少年犯罪问题上,以及在构建少年司法制度的大背景下,有其制度上的正当性和必要性。但是,随着人们法治思想的提高,以及在刑事政策上单向强调“教育”而忽视适当的惩戒,使得收容教养在处理现实问题时,几乎处于“零适用”的尴尬境地。另一方面,因制度本身存在缺陷,如法律依据不足、程序上的不正当及执行上的问题,导致收容教养在实际运行中显得混乱不堪,严重影响了其效能的发挥,也难以达成最初制定收容教养的初衷。因此,笔者从当下我国对未成年人实行的刑事政策的角度出发,对完善收容教养制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本文首先从我国未成年人的刑事政策开始阐述,然后论述了收容教养的概念及内涵,介绍了其立法沿革、历史渊源。根据制度设立的背后理念及目前学者对该制度研究的现状综合分析下,得出收容教养具有存在的必要性但实际运行上的不完善性,具体分析了制度设计的不合理之处,并结合目前我国在面对未成年人犯罪时设立的刑事政策的理解问题,认为收容教养制度不应废除而应将其完善后使其继续发挥作用。具体讨论了应从重构立法模式、完善审批程序、改善执行方式等方面革新。
其他文献
网络直播,即表演者以网络为依托,通过特定平台为观看者提供即时的音频、视频表演并在此过程中实现与观众实时互动的一种新型媒介形态。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成长,网络直播也逐渐兴盛起来,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网络直播内容涉俗涉暴涉黄、未成年人盲目从事网络直播的现象较为严重、不当竞争加剧、植入广告鱼龙混杂等。国家虽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网络安全法》、刑法和民法规制,但由于网络直播属于新兴产业,其产生的
近十年以来,国内民众的物质生活条件急速改善,人们越来越向往美好和谐的生活方式,但社会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却在撕裂这种期望。医患纠纷在前几年频频发生,其所导致的各类恶性“医闹”事件,都显示出医生和患者之间的矛盾冲突相当严重,患者和家属轻则恶语相加,打砸医院设施,重则持凶器伤害医护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所以为了有效解决医护工作者面临的困境,构建以法律为保障的和谐社会,《刑法修正案(九)》应运而生,并首次在刑
精神损害赔偿依传统理论观点只存在于侵权法领域,只能基于侵权之诉主张,在合同法中不被认可,在违约之诉中主张将不能获得支持。但随着经济文化生活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加的充实和丰富多彩,追求精神享乐的需求和愿望越来越强烈,导致有关精神享乐方面的合同不断增多,而我国的司法实践中也出现了突破传统理论观点,在违约之诉中支持精神损害赔偿的案例,向传统的违约和侵权二元制模式提出质疑。但由于在合同法中没有关于
随着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电子商务平台中的专利侵权现象不断涌现,未尽到合理注意义务的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可能构成帮助侵权。网络侵权隐蔽性高、专利侵权判定难度大,设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的合理注意义务是保护专利权的有力制度。本文立足于《侵权责任法》和《电子商务法》,重点研究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在专利侵权中应负注意义务的类型及合理性,指出制度缺陷所在,对立法实践提出建议。同时,本文研究了司法实践中电子商务平台经
自二十一世纪以来,气候治理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愈发凸显。为协调各国在全球性碳减排问题上所面临的现实矛盾,促进全球性碳减排目标达成,经过多轮谈判,《巴黎协定》于2016年经签署正式生效。至此,基于《巴黎协定》确立的气候治理框架,以自主贡献碳减排为核心的全球气候治理新篇章正式开启。2018年卡托维兹气候变化大会就《巴黎协定》实施细则谈判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一揽子相关协定,自主贡献碳减排制度得到进一步补充与
以非传统安全为研究视角,分析了传统反恐模式的局限性及成因,倡导非传统安全思维在中国反恐法治领域的运用,以期在新安全形势下寻求适合中国反恐法治发展的新模式,试图重构反恐法治指导思想,并从立法、执法和司法三个层面完善本土反恐法治模式。全文共分为三个主体部分。首先,详细分析了非法治反恐模式和传统刑法反恐模式,并指出刑法反恐模式作为当今世界打击恐怖主义的重要模式,在打击恐怖活动中存在三大局限性:将恐怖主义
在我国,民事诉讼制度中的预决事实指的是“人民法院生效裁判中所确认的案件事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三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十条等相关法律规定,使得预决事实适用规则得以在证据法层面上展现。承认预决事实的效力,对维护判决统一性和司法权威,以及提高诉讼效率,合理利用有限的司法资源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对预决事实的理论基础认识存在争
面对资源枯竭,环境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劣的形势下,保护生态环境刻不容缓。在这样的背景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一种预防环境污染,防止生态环境破坏,有利于经济和环境和谐发展的制度,体现了该制度在生态环境保护上的重要意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把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以法律、法规或行政规章的形式确定下来从而必须遵守的制度。然而,在该制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却存在很多问题,一些行政机关为了追求眼前利益就滥用职权
本翻译实践报告是以《未经审判的正义:论民主社会的执法》(Justice Without Trial:Law Enforcement in Democratic Society)第六章及第七章节选的英译汉翻译实践为基础撰写的,该书主要介绍警察文化以及警察的执法过程。作者斯科尔尼克是警察文化领域的著名学者,该书也被认为是此领域的权威文本。该书具有以下语言特征:词汇层面,文章中出现了大量非正式的行话用语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基于各种考虑,可能会在继续维持夫妻关系的基础上,以签订分居协议的方式来对夫妻财产的归属进行分配。经考察这种协议的法律性质,其并非离婚财产分割协议,而是婚内财产分割协议。由于我国婚姻法实行的是独创式夫妻财产制,因此婚内财产分割协议属于我国婚姻法第19条所规定的夫妻财产制契约,合法有效。夫妻财产制契约可以直接引起不动产物权的变动而无需另行进行变更登记(公示),这种不动产物权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