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岔煤层下分层再生顶板结构特征及其地面注浆改造参数研究

来源 :安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绿色煤炭资源总量约占煤炭预测总储量的10%,且煤炭资源的回收率相对较低,面对复杂的开采条件,每年全国煤矿所发生的顶板安全事故起数常年占据各类安全事故之首,工作面顶板安全问题依然较为严峻,而分岔煤层或近距离煤层下行开采时,下分层再生顶板的安全问题较单一煤层开采更加复杂,如何确保下位煤层回采过程中再生顶板的安全,是分岔煤层或近距离煤层回采所面临的主要难题。针对分岔煤层下分层回采诱发再生顶板冒漏、煤壁片帮,顶板难以管理的问题,以淮北矿业集团许疃煤矿7煤组分岔、合并煤层开采为工程背景,综合运用数理统计、理论分析、相似模拟、数值模拟、室内试验、现场测试等研究手段,在分析许疃煤矿7煤层(组)分岔合并特征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下分层再生顶板结构特征及其空隙性,对其再生顶板稳定性进行了评价,获得了再生顶板地面钻孔注浆改造参数,并应用于许疃煤矿再生顶板地面钻孔注浆改造工程中,对再生顶板地面钻孔注浆改造的效果进行了评价,为分岔煤层或近距离煤层破碎不稳定再生顶板改造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下分层安全回采提供了可靠保障,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和结论:(1)厘定了许疃煤矿7煤层(组)的分岔、合并界限,在此基础上系统的研究了许疃煤矿7煤层(组)的分岔、合并特征及顶、底板岩性厚度分布特征,揭示了7煤层(组)的空间展布形态,以许疃煤矿典型的分岔、合并煤层开采工作面为工程地质背景,建立了含断裂构造的分岔煤层地质模型。(2)基于分岔煤层地质模型,构建了分岔煤层采场数值模拟、相似模拟模型,研究了上分层采动效应及再生顶板的岩体结构特征,并对再生顶板岩体结构进行了现场探查。针对分岔煤层特殊的层间厚度渐变特征,揭示了再生顶板岩体结构组合特征的受控机制,主控因素为上分层底板的临界破坏深度及夹层厚度,并以此建立了垮落带直覆型、底板破坏带直覆型、底板损伤带直覆型三种再生顶板岩体结构组合模型,当夹层厚度小于底板临界破坏深度时,再生顶板的稳定性较差,提出了采用地面钻孔注浆方式对不稳定破碎再生顶板进行改造的治理措施。(3)对上分层采动后围岩各破坏带岩体位移、应力、压实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刻画了再生顶板岩体空隙空间演化及分区特征,并考虑构造的影响,将再生顶板划为三带十区,分别为:底板破坏带卸压膨胀区(Ⅰ-1)、底板破坏带膨胀岩体承压区(Ⅰ-2)、底板破坏带膨胀岩体重新压实区(Ⅰ-3)、垮落带自由堆积区(Ⅱ-1)、垮落带载荷影响区(Ⅱ-2)、垮落带重新压实区(Ⅱ-3)、裂隙带离层裂隙区(Ⅲ-1)、裂隙带中上部重新压实区(Ⅲ-2)、裂隙带中下部重新压实区(Ⅲ-3)、构造影响区(Ⅲ-4),通过对钻孔冲洗液漏失特征的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再生顶板岩体空隙发育分区的合理性。基于理论计算、数值模拟、相似模拟等方法,对再生顶板各分区岩体进行了空隙率定量计算与空隙发育程度评价。(4)系统确定了再生顶板地面钻孔注浆改造基本参数,在垮落带直覆型、底板破坏带直覆型再生顶板中分别构建了浆液的扩散模型。基于再生顶板的稳定性研究,确定了再生顶板注浆加固层段。通过浆液配比试验,获得了水泥-粉煤灰浆液的最优配比区间。依据各破坏带岩体空隙率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浆液在不同空隙率岩体、不同注浆压力等条件下的扩散半径数值模拟研究,厘定了再生顶板各分区岩体的注浆压力、浆液扩散半径及浆液配比。针对注浆层段的不同,构建了“扁圆柱体”、“蒙古包”、“碗状”、“陀螺”形态浆液扩散模型,并给出了各浆液扩散模型注浆量的计算公式,优化了地面注浆钻孔的成孔工艺。(5)以许疃煤矿7228、72210工作面为工程应用研究示范,实施再生顶板地面注浆改造工程。基于构建的浆液扩散模型,设计了注浆层段及注浆钻孔位置,并对注浆量进行了预估。通过对钻孔冲洗液漏失特征的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岩体结构划分、岩体空隙发育分区的合理性。基于注浆量、井下揭露注浆情况及现场监测资料,分析了注浆工程的实施效果,对比研究了地面注浆、井下注浆、未注浆工作面顶板及巷道的改造效果,结果表明:地面注浆对工作面顶板及巷道的改造效果优于井下注浆工作面、未注浆工作面,地面注浆有效解决了再生顶板冒漏、煤壁片帮、巷道严重变形等关键问题,降低了再生顶板的管理难度,从而保障了分岔煤层下分层的安全、高效回采。图[166]表[44]参考文献[271]
其他文献
我国是煤炭生产大国,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煤炭自燃现象比较严重。煤炭生产实践中发现,水浸风干煤自燃危险性增强,水浸煤自然发火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矿井水一般呈弱酸性或碱性,该条件下的水浸过程对煤活性官能团转化反应机理及其对煤自燃特性的影响尚不明确。本文对不同水浸条件作用后的水浸煤自燃特性与物理化学结构变化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应用量子化学理论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了水浸作用对煤活性基团氧化特性的影响,
学位
随着神东矿区开采范围不断扩大、开采深度逐步增加,出现了许多有别于浅部开采特点的现象和问题,使得矿压监测与管理、水害、瓦斯等面临新的挑战,给矿井灾害预测与防控提出了新的课题。针对我国西部矿区地质环境特点,在结合神东矿区煤层赋存条件、开采特征等基础上,加强矿区地应力特征及其对煤层底板采动破坏控制机理等相关研究,对我国西部煤炭资源的安全高效开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神东矿区保德煤矿为研究对象,应用构造地质
学位
人工地层冻结法作为一种富水软弱地层的特殊加固技术,已在我国地铁隧道建设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地铁隧道人工冻结法施工的解冻期,由于冻结壁的融化,地层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融沉现象,这必然会对工程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轻则延长施工工期,重则威胁周边构筑物安全。有鉴于此,本文采用理论分析、离心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地铁隧道水平冻结施工期地层三维融化温度场和融沉变形规律进行研究,其主要
学位
技术价值是工业遗产的核心价值之一,需要通过一定的特征要素呈现出来,从而被识别和感知。矿业遗产是工业遗产中蕴含技术价值最为显著的一类,其特征要素也更为丰富和突出,可作为研究的突破口。矿业遗产技术价值应围绕矿业生产中的一系列技术展开,包括技术本身承载的或通过技术反映出来的价值。矿业遗产技术价值特征要素可被归纳为四个方面,包括物质要素、技术及工艺流程、生产人员和管理体系、生产活动对当时社会的影响等。上述
期刊
针对我国煤矿安全开采中存在“采掘失衡”、“掘支失衡”的难题,提出了一种迈步式锚支护一体化装备;针对锚支护装备动力系统存在多变量耦合、多工况负载、多谐波脉动的运行特点,提出了基于流量负反馈的泵阀协同复合控制策略;搭建了迈步式锚支护一体化装备实验平台,并进行实验研究,得出装备在行走工况、支护工况、钻锚工况下的永磁同步电机(PMSM)转速、液压系统流量、压力等变化曲线及控制规律。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学位
人工冻结法以封水效果好和绿色环保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深厚表土层矿山井筒工程和城市地下工程中。冻结壁在其与构筑物之间相互作用力和地应力的复合作用下通常处于三向不等的复杂应力状态,深部井筒开挖过程引起冻结壁内部应力重分布,是典型的加卸载过程,常规三轴试验得到的冻土力学参数不能全面反映复杂应力状态和应力路径对深部冻土强度特性、变形破坏特征和能量耗散特性的影响。论文以矿山冻结工程人工冻结砂土为研究对象,利用
学位
镉(Cd)和砷(As)是国际公认的致癌潜在有毒元素,在土壤中迁移转化后易在作物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在土壤修复过程中,由于Cd和As存在相反的化学性质,这两种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往往无法同时降低,而且目前市场上的土壤稳定化材料价格昂贵。因此,研发经济高效的稳定化材料用于修复镉砷污染土壤,降低镉砷在作物中的积累迫在眉睫。煤矸石作为一种煤基固废,含有大量的硅酸盐、硅
学位
我国是世界范围内主要的煤炭生产大国,就我国煤矿目前情况而言,主要采取井下开采的方式。由于工业生产装备水平不高,工业技术相对落后,造成矿工职业病的防治变得极其困难,因此,对矿工的健康状况进行早期判断是职业病防治的重要前提。传统的应用场景中,矿工的职业健康主要依靠经验丰富的医生通过体检报告中的各项体征信息来分析与评估,但存在研究分析的医学数据复杂冗余信息较多,难以判断出数据属性之间潜在的联系等问题。针
学位
京津冀地区是一个水资源缺乏严重的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3%,人口总数约为全国的8%,国民生产总值约有全国的8.5%,但水资源却仅有全国的0.7%左右,京津冀地区高速发展,水资源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个地区的水资源作为一个变量,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气候变化是影响水资源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本研究在统计1956~2019年京津冀地区65年降雨、气温、蒸发等数据的基础上,利用Mann-Kenda
学位
生物油蒸汽重整制氢可有效提高生物质利用效率,实现可再生氢能源开发和环境保护间协调发展,是环境工程领域中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研究课题。在生物油及其模型物蒸汽重整研究中,钴(Co)基催化剂具有廉价易得、C-C和C-H键断键能力强和水气变换反应高活性等优势。然而,Co基催化剂在高温水热和复杂氧化/还原反应氛围中面临活性金属烧结和表面积碳等失活问题。为研发高活性、抗失活和经济环保Co基催化剂,本文选用天然黏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