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6SS Hcp蛋白对APEC生物学特性及鸡NLRP3炎症小体的影响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nima_07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作为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可引起禽类的气囊炎、败血症等。APEC的广泛传播及毒力对养殖行业已经造成了威胁。因此,研究APEC的毒力系统和致病机制具有较高的公共卫生学和防治意义。APEC毒力因子种类众多,VI型分泌系统(Type VI secretion systems,T6SS)通过分泌效应蛋白参与APEC的致病过程。其中,溶血素共调节蛋白(Hemolysin-coregulated protein,Hcp)在T6SS中参与组装与作用。先前研究已经证实hcp基因参与调控APEC的侵袭及种间竞争。然而,hcp编码蛋白对APEC特性及致病过程的具体调控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构建了hcp基因过表达菌株,研究Hcp过度表达对APEC生物学特性的影响;通过组织载菌量试验检测了Hcp在APEC定植过程中的作用。为了探究Hcp在细菌间的抗菌活性,原核表达Hcp进行体外抑菌试验及大肠杆菌毒性试验,并进行转录组学测序;为进一步研究Hcp在APEC感染宿主过程中对NLRP3炎症小体的影响,通过已构建菌株或Hcp蛋白处理DF-1(鸡成纤维细胞),利用RT-q PCR、ELISA方法测定NLRP3、Caspase-1基因m RNA水平及IL-18、IL-1β的分泌量。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hcp基因对APEC生物学特性的作用通过构建hcp过表达株进行了生物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hcp2a基因的过度表达使AE17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增强(P<0.01)。在H2O2、p H=5环境下,相比于野生株AE17,hcp2a、hcp2b基因过表达株生存能力降低(P<0.01)。此外,在p H=10环境中,hcp2a、hcp2b基因过表达后,AE17的存活率无显著变化。hcp2a、hcp2b基因过度表达后,AE17抵抗血清杀菌能力显著下降(P<0.01)。黏附能力测定结果显示,AE17-p STV28-hcp2a菌株细胞黏附率是对照菌株的5.66倍,hcp2a基因过表达后,AE17黏附能力显著增强,而hcp2b基因过表达后对AE17特性无明显影响。通过肌肉注射雏鸡,采集脑、肺进行组织载菌量试验。结果表明,Hcp活性蛋白注射组雏鸡脑、肺组织载菌量显著上升,提示hcp基因在APEC定植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2.Hcp蛋白的抗菌活性作用研究本研究进行了大肠杆菌毒性试验。结果表明,Hcp蛋白抑制大肠杆菌(BL21)的生长。试验菌株测序结果表明,Hcp2a蛋白共培组共筛选到1110个差异基因,其中418个基因上调,692个基因下调。GO注释表明,差异基因主要集中在核苷一磷酸代谢过程、嘌呤核苷三磷酸代谢、核糖核苷三磷酸代谢过程等条目,KEGG分析表明,差异基因主要集中在不同环境中的微生物代谢、氨基酸的生物合成、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等信号通路;Hcp2b蛋白共培组共筛选到983个差异基因,其中447个基因上调,536个基因下调。GO注释表明,差异基因主要集中在核苷三磷酸代谢过程、生物合成嘌呤核苷三磷酸、ATP生物合成过程等条目,KEGG分析表明,差异基因主要集中在丙酮酸代谢、丁酸甲酯代谢、脂肪酸降解等信号通路。表达、纯化Hcp蛋白进行微量抑菌试验,结果显示Hcp2a、Hcp2b蛋白对指示菌(CMCC44102、ATCC25923、ATCC9150、s5、s10)具有抑制效果,提示Hcp参与调控AE17细菌间生存。3.hcp基因构建株与Hcp蛋白对宿主炎症小体NLRP3的影响探究为了研究构建菌株和Hcp蛋白对宿主炎症小体的影响,本研究进行了RT-q PCR及ELISA试验。结果显示,相比于野生株AE17,△hcp2a菌株感染细胞的NLRP3、Caspase-1基因m RNA水平显著下调,细胞上清液中IL-1β、IL-18含量显著下降;△hcp2b菌株感染后NLRP3、Caspase-1基因m RNA水平明显下调,细胞上清液中IL-1β、IL-18分泌显著下降;当hcp基因过表达株处理细胞后,细胞中NLRP3基因m RNA水平相比于对照菌株显著上升;Hcp2a原核表达蛋白处理DF-1细胞后,细胞NLRP3基因m RNA水平相比于对照组显著上调。处理12h后,Hcp2a蛋白处理组IL-1β、IL-18分泌量显著上升;Hcp2b原核表达蛋白处理12h后,细胞NLRP3、Caspase-1基因m RNA水平显著上调,并且处理24h后,上清中IL-18含量出现显著上升。上述结果表明,hcp基因构建菌株及蛋白影响了NLRP3炎症小体的m RNA表达及细胞因子IL-1β、IL-18的分泌。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构建T6SS-2 hcp基因过表达株,hcp基因过表达后影响AE17的生物被膜形成、环境耐受、抗血清杀菌和黏附细胞的能力;大肠杆菌毒性试验及转录组学测序表明Hcp蛋白通过影响大肠杆菌(BL21)代谢及氨基酸合成来抑制细菌生长,Hcp抑菌试验显示Hcp蛋白可抑制其他细菌生长,参与APEC细菌间竞争。此外,试验提示hcp基因编码蛋白影响NLRP3、Caspase-1基因m RNA的表达,并导致通路下游IL-1β、IL-18分泌量的变化。
其他文献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是一种典型的肠道外致病菌,在禽类中具有广泛的宿主谱,不仅是严重危害养禽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病原菌,而且是人类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毒力基因的潜在储库,由于APEC血清型复杂多样,毒力基因簇突变率高,其防治仍存在诸多困难。因此,开展APEC致病机制的研究,对养禽业的发展和公共健康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大肠杆菌Ⅲ型分
学位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作为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常与其他病原体相互作用,引起禽大肠杆菌病甚至直接导致禽类死亡。因此,加强对APEC致病机制的研究,对养殖业发展和公共卫生防控具有重要意义。Ⅲ型分泌系统2(Escherichia coli type Ⅲ secretion system 2,ETT2)是2001年在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
学位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是严重危害养禽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病原菌之一,该病菌可通过侵染呼吸道粘膜上皮引起禽的呼吸系统和全身性疾病。目前,已知定位于鸡呼吸系统的一类亲水性膜表面糖蛋白-鸡肺表面活性蛋白A(chicken surfactant protein A,cSP-A)具有抗病原微生物的天然免疫功能,是防御病原菌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学位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可引发局部和全身感染,造成雏鸡大量死亡,给家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Ⅰ型菌毛(Type 1Fimbriae)是APEC黏附相关毒力因子,可协助细菌在物体或宿主表面分泌粘附素,从而黏附、入侵宿主细胞。在APEC感染初始阶段,APEC通过Ⅰ型菌毛黏附宿主细胞实现定植后,会进一步形成生物被膜,导致APEC持续
学位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作为典型的肠道外病原菌具有广泛的宿主谱,严重危害养禽业的发展。作为一类人畜共患菌的潜在储库,APEC可能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开展APEC致病机制的研究具有潜在的公共卫生学意义。外膜囊泡(Outer Membrane Vesicle,OMV)是一种由革兰氏阴性菌自然分泌的、具有双层蛋白脂结构的球形囊
学位
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iocida,Pm)是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的重要病原之一,有5个荚膜血清型(A、B、D、E、F),其中猪源Pm分离株主要为A和D型,可引起猪进行性萎缩性鼻炎(PAR)及肺炎,严重影响世界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通常从肺炎型巴氏杆菌病猪肺中分离的Pm主要是A型,从患有PAR猪体中分离的Pm则多为D型,然而并非绝对,目前在肺炎型巴氏杆菌病猪体中D型Pm的分离率上升
学位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一种专性胞内寄生的顶复亚门原虫,能够感染绝大部分温血动物,因宿主免疫机制抑制作用,多数感染不表现出典型的症状,但在免疫缺陷的宿主中,因虫体的过量增殖则会对宿主细胞和组织造成严重损伤。相关研究显示弓形虫抗原或弓形虫弱毒株对多种肿瘤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同时,作为肿瘤微环境重要组分的IL-17A也被证明参与宿主对弓形虫的免疫。本论文以IL-17A为研究对
学位
鸭坦布苏病毒病是危害禽类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由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感染引起,临床症状表现为产蛋鸭的产蛋下降、卵巢出血,雏鸭高热、生长迟缓和瘫痪。而DTMUV E蛋白是其主要的毒力抗原,与病毒的致病性密切相关,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同时E蛋白Domain Ⅲ结构域是病毒受体的主要结合区域,富集大量的抗原表位。因此,本试验以DTMUV E Domain Ⅲ重组蛋
学位
中华草龟(Mauremys reevesii)和中华花龟(Mauremys sinensis)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两种经济淡水龟,然而受过度捕捞、栖息地丢失与碎片化等人类活动影响,正面临着遗传多样性丢失,野外资源枯竭的严峻现状,已被收录进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名目录。然而,未经审查的亲本引入和近亲繁殖使得群体遗传背景模糊,遗传多样性流失。先前的中华草龟和中华花龟的群体遗传研究受限于分子标记种类与数量的限制
学位
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us dabryanus)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水产养殖品种之一,研究发现其有较高的氨耐受性,但是其氨耐受机理尚未被阐明。本文从氨耐受能力、转录组学分析以及筛选基因调控三个方面探究大鳞副泥鳅对氨累积的生理响应,旨在为解析其耐氨机理提供理论依据。1本研究使用静水法测定大鳞副泥鳅的氨氮半致死浓度(Lethal concentration50%,LC50),直线内插法计算96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