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眼中完美的中国形象——东方主义视域中的《消失的地平线》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u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詹姆斯.希尔顿的《消失的地平线》在西方曾轰动一时,他向西方世界呈现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中国。无论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都趋之若鹜,坐落于青藏高原的中国西藏瞬间变成一个充满梦幻神奇的地方,承载了世人寻找世外桃源的梦想。本文试图从东方主义的视角对其进行文本解读,探讨其中所建构的中国形象。通过分析本文,笔者指出,西方关于中国的一些认识与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关联,或褒扬或贬弃都离不开西方世界对中国或多或少的神秘化和欲望化。   论文主要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作者詹姆斯.希尔顿的生平以及他的作品,并分析了作品问世的时代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接踵而来的经济危机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只是肉体上的伤害,此刻的欧洲文明面临崩溃的边缘,人们对现实绝望,对未来迷茫。广大民众都渴望找到一个出口,摆脱现状。香格里拉的问世,无疑是一剂抚慰内心伤口的良药。因此,《消失的地平线》中描述的中国形象,是为了满足这个特定时期西方人的心理诉求,并非真实客观的描述。   第二部分介绍了萨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指出东方主义的三个显著特征。作为后殖民主义文化批判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方主义揭示了东方学中隐藏的文化帝国主义“阴谋”,然而它更多是西方排斥、贬抑、宰制东方的意识形态性的东方主义,具有明显的否定性色彩,却忽略了对东方乌托邦形象的批判。回溯英语文学,关于描写中国乌托邦形象的作品屡见不鲜,而且这些作品在它们特定时期都引起了西方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介绍几个世纪以来崇拜和敬仰中国文化的作家及作品所描述的中国乌托邦形象,分析了乌托邦中国形象的历史渊源,并运用东方主义理论分析其崇拜背后的深层原因,指出不管他们所展现的中国形象外在表现如何,其实质都大同小异,东方不是东方,而是满足西方欲望的创造物。   第三部分用东方主义理论解读香格里拉形象。介绍了康维眼中的香格里拉,优美的地理环境,怡人的气候,略带神秘气息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矿产资源,透露出香格里拉的富有。希尔顿通过康维的所见所闻所想,向读者展现了香格里拉高度的社会文明,中国人的形象,中国宗教形象以及中国哲学形象。希尔顿处心积虑地铺垫和刻画背后都是为了创造一个完美的天堂,一个可以救赎西方的天堂。作品中的香格里拉实质上是西方人所馋涎的,最后的完美殖民地。   第四部分阐明香格里拉形象形成的原因以及给后人带来的影响,指出《消失的地平线》所描述的中国形象的形成并非偶然,而是与特定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创作动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作者从未踏上中国国土,甚至对中国文化知之甚少,却能成就一部旷世经典的中国题材小说,着实让人惊叹。通过分析香格里拉形象的影响以及西方人对西藏的态度,我们不得不承认尽管世人都已经接受香格里拉是希尔顿虚构的乌托邦这一事实,然而它给后世造成的影响却非常深远。   第五部分总结并分析东方主义关照下的中国乌托邦形象,指出这种中国形象事实上处于意识形态化与乌托邦化所构成的张力之间。对中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仰慕、迷恋与美化背后,我们不难发现其实作者并非真正敬仰和崇拜中国及其文化,而是借用中国题材来延续几个世纪以来的西方对东方欲望的幻想。  
其他文献
在闲谈中,朋友说起项目管理培训会很挣钱,我不以为然.在我看来,项目管理仅仅是学工程的人所关心的,怎么可能掀起一个社会潮流呢?直到见到北京中科项目管理研究所副所长许成绩
同声传译是一项技术含量高,脑力劳动负荷大的活动。译员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同步完成听、理解分析、语言转换、行程表达,自我监听等多个方面的工作,对脑力的要求非常高。随着多媒
军工项目审核中心于2005年1月成立。一年多来,在国防科工委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中心领导班子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意见》,确定了班子建设总体目标,即以
目的调查邯郸市食品中铝污染现状,为控制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样品经处理后,用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测定铝含量。结果共检测68份样品,铝含量在
当今世界经济持续发展,每天在世界各地都在举行各种商务会议。商务会议吸引了各个研究领域的研究人员越来越多的注意,其中也包括英语语言研究领域。与此同时,多模态话语分析正成
M5400更大限度地解决了办公设备的空间难题,并满足了用户高清晰度彩色办公的需要,使得办公效率大大提高。 M5400 to a greater extent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pace for o
文学作品的“文学性”是翻译研究的焦点之一,也是翻译诗学的核心问题之一。翻译研究的诗学视野关注文学作品的诗学敏感性和技术化语言的结合,这一视野通常促使研究者越过“转换
托马斯·坎皮恩生活在文坛鼎盛、全盘文化都活跃的文艺复兴时期,他是纯粹艺术的化身,集诗人、作曲家、文学和音乐理论家为一身,他对英国文学的贡献是无可否认的。因此,本文致
布赖恩·卡斯特罗是澳大利亚文坛卓越的作家。他的成名作《漂泊的鸟》一经出版便为他赢得广泛赞誉。卡斯特罗旋即成为澳大利亚文坛一颗璀璨的新星,受到评论界和读者们越来越
我国著名文物鉴定专家单士元先生是个文物痴,但却从不收藏文物。他对人说:“干我们这一行的定下了一条清规戒律,如果你是考古专家,又收藏文物,那就说不清楚了。”为了“避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