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来源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nyi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更长续航能力锂离子电池的需求,开发新一代高功率密度和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材料成为当前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是一类由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通过可逆的配位键形成的具有高度有序网络结构的2D或3D材料,因其独特的框架结构在储能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本文围绕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3(HCOO)6及其复合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开展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1、采用液相扩散法合成了M3(HCOO)6(M=Co,Ni,Mn)材料,研究了它们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的电化学性能。尽管整体框架结构类似,但三种材料表现出不一样的电化学性能。Co3(HCOO)6材料的循环性能较好,在0.5 A/g电流密度下循环500圈几乎不衰减,可保持420 mAh/g的比容量。  2、将MOFs和石墨烯复合制备的材料Co3(HCOO)6/GNs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提高了首圈库伦效率,获得了较好的循环和倍率性能。在0.5 A/g电流密度下循环300圈可维持880 mAh/g的比容量,容量保持率在88%以上,在5.0A/g的大电流密度下依旧可得到526 mAh/g以上的比容量。  3、ARC测试表明Co3(HCOO)6/GNs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安全性能,在储锂态和脱锂态的条件下,其最大自放热升温速率均低于1.0℃/min。  4、从石墨烯的酸处理过程、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以及石墨烯含量的改变等方面研究它们对Co3(HCOO)6/GNs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5、XPS测试表明Co3(HCOO)6/GNs复合材料中Co的价态在充放电过程中保持不变,且FT-IR结果显示复合材料在充放电前后有机配体的化学环境也不发生变化,材料的储锂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究。
其他文献
最近几年,蚁群算法(Ant Colony Algorithm,ACA)作为一种源于大自然中生物世界的新的仿生类算法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重视.鉴于蚁群算法在求解复杂优化问题方面的优越性,该论文探
传统的荧光分析是指利用待测物在紫外光照射下产生荧光的特性及其强度,对待测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尽管早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荧光分析作为一种新兴的分析方法就已经出
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锂离子电池作为新的储能方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电动汽车(EV),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和插入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HEV)等领域。为了获得更高的能
该论文分为三部分:一.4-甲基-7-油酸酯香豆素的合成.该文采用Pechmann反应,使间苯二酚和乙酰乙酸乙酯在多聚磷酸的催化下缩合成4-甲基-7-羟基香豆素,然后再与油酸酰氯反应生
超分子水凝胶(Supramolecular hydrogel)一般是指分子在水溶液中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自组装形成的三维网状空间结构,它能够包裹并束缚大量水分,在传感器、药物的输送与控释、组织工程等诸多领域具有潜在应用。超分子水凝胶制备的关键在于合理的设计水凝胶因子。一般来说,水凝胶因子包括亲水端、柔性链、疏水端,此三部分相互协调保证了水凝胶因子在水中的亲疏水平衡,从而形成超分子水凝胶。含π-共轭基
该文系统地研究了磷酸铟、砷酸铟微孔分子筛材料的合成与结构表征,着重探索有机胺为模板剂,在水热及溶剂热条件下,新组成,新结构的磷酸铟、磷酸草酸铟、砷酸铟微孔分子筛的合
组织工程学是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工程学的原理,研究、开发修复和改善损伤组织结构和功能的生物替代物的一门科学。将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吸收性能的生物材料制成具有特
钠离子电池具有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等特点,被认为是替代锂离子电池作为下一代储能体系的理想选择。聚阴离子型正极材料具有稳定的聚阴离子框架结构而表现出优良的循
纳米微粒尺寸小、比表面大、表面的键态和电子态与颗粒内部不同,表面原子配位不饱和度高导致表面活性位置增加,具备作为催化剂的基本条件.贵金属纳米粒子用于催化氢化反应已
本文主要研究了木犀科梣属植物水曲柳皮所含成分苯乙醇苷(Phenylethanoid glycoside,PeG)的抗肿瘤特性。将苯乙醇苷分别与肺腺癌A549细胞、结肠癌SW480细胞、结肠癌SW620细胞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