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千家峒传说研究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mas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瑶族千家峒传说是我国民间传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特有的方式记录了瑶族的历史,是我们认识了解瑶族文化的一条途径。同时,千家峒传说也是瑶族民众的精神信仰,具有历史、文化和实用等多重价值。本文以传说学理论为指导,运用文献分析法、田野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从文本、传播、传说圈、产生根源、社会功能这五个方面进行分析,试图回答“千家峒传说的全貌是什么”和“千家峒传说与瑶族社会的关系怎么样”这两个问题。  第一章是千家峒传说的文本。在本章节中,笔者首先梳理了千家峒传说的口头文本和书面文本,归纳了文本中的情节单元,统计了传说风物的出现频率,通过两种文本的比较,总结出千家峒传说文本的总体特点。同时,笔者将此次调查的文本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所收集的本文进行比较,以观察千家峒传说文本的演变。  第二章是千家峒传说的传播。本文从传播范围、传播群体和传播途径三个方面进行,并认为:随着最初的传播群体——盘瑶支系由北向南迁徙,千家峒传说也由北向南进行传播;千家峒传说的传播范围以南岭地区为中心,覆盖整个瑶族聚居区。在本章中,笔者创新性引入传播学中的“意见领袖”概念。基于实际调查,笔者发现,在微观社会中(或者说是在具体的讲述场域里),人们在传说传播网络中所扮演的角色并不相同,意见领袖对传说的传播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个发现修正了民俗研究长期只重视集体口头创作和传承而忽视个体的观点。  第三章是千家峒传说圈。传说学理论认为,传说的讲述总要围绕一定的客观实在物进行,从而形成大小不等的传说圈。千家峒传说围绕“千家峒”这个地域展开叙述,从而形成多个“千家峒传说圈”,在不同的传说圈内,千家峒传说有不同的表达形式。根据文献分析和田野调查的结果,笔者把千家峒传说圈划分为三个:江永千家峒传说圈、灌阳千家峒传说圈和龙窖山千家峒传说圈,并分别绘制了传说风物在各个地域内的分布图。如今,随着盘瑶支系向南迁徙,龙窖山千家峒传说圈已经衰落,而江永传说圈和灌阳传说圈则在现代社会中不断重构,至今仍对瑶族社会发挥功能。  第四章是千家峒传说的产生根源。千家峒传说之所以经久不衰,最主要是依靠传说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动力”,本章节从社会背景和心理诉求这两个方面来阐释这种传承动力。笔者认为,农耕生产的经历、相对宽松的生活环境、较为鲜明的瑶族特征和封建统治的压迫这四个方面是千家峒传说产生所应具备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同时,“归根情节”和“桃源情节”这两种深层次的心理诉求不断激励着瑶族人传承千家峒传说,并引发他们实际的寻根活动。  第五章是千家峒传说的社会功能。笔者结合现实生活中瑶族民众的文化实践,认为千家峒传说具有民族认同功能、民俗传承功能和文化旅游功能,从而影响了整个瑶族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维系了全世界瑶胞的和睦团结,同时也为瑶族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发展提供了一条路径。  结论部分总结了上述五个章节的主要观点,并指出本文的研究不足和今后的研究重点。最后,本文再次重申了千家峒传说对于千家峒文化构建、瑶族认同乃至整个中华民族认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着重呼吁各地联合申请千家峒传说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以更好的传承发扬千家峒文化和瑶族文化。
其他文献
1999年以来,我们在推广运用全总的基础上,结合矿井实际,创新实践了群监员现场安全检查卡,把的内容细化、分解到各工种、各岗位群监员职责上,有效地促进了我矿安全形势的健康
本文是以《江村经济》作为蓝本,进行的仿写,是一篇有关社会调查方面的学术文章。文章是以贵州省种植茶叶的一个村庄为调查对象,进行实地研究,进而对其描述和全景展现。目的是要说
山东郯化集团化工分厂的10万t/a烧碱技改工程开工.该工程投资3000多万元,采用当前先进的选型设备,自动化调节工艺,安全可靠的环保措施,具有整体布局化、工艺流程新、技术含量
高考复读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现象。每年高考都有大量的复读生走进考场,考场之外又有很多的考生踏上了复读之路。复读,作为高考的副产品和补充,影响着千千万万的考生、家庭,也引发着
信任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但是目前在社会学领域还没有专门的关于网络信任的研究。本文拟通过研究C2C电子商务平台中减少信息不对称的主要中介体系——信用评价体系,
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公民社会健康发展,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有效应对各类社会矛盾,是新时期社会管理的重要目标。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作为社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二者的联动已经
客家指代哪些人?19世纪以米西方传教士、日本学者以及客家知识分子都试图回答这个问题。特别是,通过埃德尔、肯贝尔、罗香林等中外学者的学说活动,20世纪前前叶确立了最有影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外来劳务工群体日益庞大,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流动人口的数量已经超过2.6亿。外来劳务工作为流动人口大
聚焦中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其转变实际上深深扎根于国家与社会的传统和变迁中。随着“单位制”的解构,社区开始承接从单位、政府转移而来的各项事务,并逐渐吸纳原有的“单位
“八仙灯”又称“八仙秧歌”,是一项集传统舞蹈、民间小戏、民间传说、道教文化、民间信仰、扎制工艺于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八仙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山东临沂地区蒙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