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盐道古镇聚居形态及保护研究

来源 :西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chen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镇本身作为历史和文化的载体就已经具有其历史价值。“川盐”对中国腹地、人类生存有着巨大影响,历经千年发展,留下灿烂的文化遗存。古镇,拥有盐作为其名片,所衍生出的文化信息更是宝贵的。在现代化发展的快速进程中,盐道已经荒废,分布其间的古镇也岌岌可危。  本文以川南地区盐道古镇的聚居形态作为研究的对象,以盐业文化作为基石,选择代表性的盐道古镇进行调研、分析。虽然在川南地区已经有很多城镇被列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名单之中,但还有很多古镇也是在盐业经济鼎盛时期发展起来的,尽管这些城镇,在保护力度和价值上没有历史名城那样的大,但是他们仍然有保护的价值和意义。  论文主要由五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绪论。叙述选题源起,阐明研究目的,分析研究意义,与论文有关的重要概念的界定,分析国内外对于古城保护的研究现状,了解现阶段国内古城保护的缺陷,制定研究方法和框架。  第二部分:对川盐的起源、发展,盐业古镇的演变进行分析,分析盐业背景下影响盐道古镇形成的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历史与经济格局、社会形态与意识、井盐制作工艺和建筑技术。  第三部分:概述聚居形态的组成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关系。分别从历史特征、社会特征、产业特征、场所特征和建筑特征着手分析盐对聚居形态的影响。将古镇从产业角度分类,总结选址原则和选址思想,概括盐道古镇聚居形态的风貌特征和建筑特色,并分析盐业文化对其的影响力。  第四部分:分析盐道古镇的历史价值,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保护的目标。根据文献总结出保护的原则:整体性、原真性原则和盐业历史遗产活态性原则。  第五部分:针对川南盐道古镇聚居形态的整体风貌、空间形态和文化形态提出保护对策。  第六部分:对全文做一个总结,概括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住宅面积占全国建筑总面积的51%,同时,农村住宅单位面积能耗约13.7kgce/㎡,大于城镇住宅的11.4kgce/㎡。并且随着农村经济条件的提升,住宅单位面积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速公路发展成绩显著,但也存在着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只重视建设,轻视生态景观设计规划等诸多问题,高速公路沿线的新村建设规划应具有其本身的特点,目前对高速公路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国家实力与国际地位的不断上升,城市建设的发展也速度空前,投入中国建筑市场的境外建筑师数目持续攀升。这些境外建筑师通过参加竞赛、或受
“城中村”现象,在城市化迅速发展的中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由“城中村”所引发的各种问题,如“城中村”本身所存在的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城市形象问题等,在学术界也引起了广泛的研
历史性建筑是城市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它身上记录了城市发展的片段,承载了人们的精神情感寄托,它的保存和再利用对城市记忆的保存、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和城市特色的建构起到了不
进入二十一世纪,快速的城市化发展对传统文化的漠视,其弊端显露无疑,历史环境对于建筑设计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新建筑与历史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而又庞大的课
非正规的交通营运服务,即除有关部门正式授权的公共交通服务之外,由个人或团体私自提供的有偿交通服务。该服务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尤其在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更是屡见不鲜。
高校校园是为国家培养高级人才的重要场所,一直以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都是其本质功能,在清华百年校庆上,“文化传承与创新”被列为继以上三大功能后的第四大功能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规模也不断扩大,导致大量土地因城市发展而被占用。国家为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进行了大量的安置房工程的建设。但是在安置房建设最重要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长,旅游成为了我国广大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休闲娱乐方式,而秀丽壮美的自然山水景观和人文历史遗迹成为我国居民外出旅游的首要选择。在这种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