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解聚合物熔体微分电纺亲水纤维膜制备及微分灌溉初探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guo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保湿材料不仅应用于农业园艺在其中起到节水、降低成本的作用,而且也是解决土地荒漠化的有效手段。土壤保湿材料可以对荒漠进行改造,提高土壤的整体吸湿性能以及改善土壤。作为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亲水纤维膜是一种理想的土壤保湿材料,其高孔隙率、高比表面积等优点可以提高对水分的吸收与储存,并且亲水纤维膜具有的毛细作用可以使得水分在纤维中沿着不同方向进行输送。本文通过对聚乳酸(PLA)进行亲水改性及不同的后处理方式来提高纤维膜的亲水性能,制备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聚乙二醇(PEG)的共混纤维膜对亲水纤维膜支撑与保护,最后提出应用亲水纤维膜及微分灌溉的方法,对土壤进行保湿、减少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本文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熔体微分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LA/PEG纤维,确定PEG的最佳配比为10%,此时PLA/PEG纤维直径为1.89μm,直径分布标准差为0.70;向该体系中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作为亲水剂,并对辊子接收和极板接收两种接收形式进行电场模拟分析,最终确定使用极板接收,并对接收装置进行往复设计;得到的SDBS的最佳配比为1.5%,此时纤维直径为3.38μm,直径分布标准差为0.66。经过实验以及计算,纤维膜亲水性能参数为:吸水倍率为19.37,输水速率为6g/min,芯吸高度为10.23cm,水接触角为19.56°。(2)为进一步提高纤维膜的亲水性能,对制得的纤维膜进行不同方式的后处理,后处理方式包括挤压改变纤维膜孔隙率、改变接收极板的往复速度以及纤维膜复合。结果表明经过不同的后处理纤维膜亲水性能变化最明显的为芯吸高度。在挤压改变纤维膜孔隙率的后处理方式中,芯吸高度达到14.4cm;在纤维膜复合中,芯吸高度达到29.5cm。(3)由于PLA的亲水纤维膜为纤维无规则堆积在极板上,因此力学性能差,并且当纤维膜与水接触后,其纤维表面上的SDBS会部分溶于水中,造成随机位置上纤维直径减小或者断裂,因此力学性能更差。所以在后期的应用中,由于PBAT可降解且有弹性韧性,提出制备韧性较高的PBAT/PEG纤维膜对亲水纤维膜进行支撑与保护。首先在前期实验初探中确定PBAT可在纺丝电压范围35-45k V纺丝温度范围240-280℃进行纺丝,随后探究纺丝工艺参数对纤维直径和力学性能影响。研究表面:相同的纺丝电压下随着纺丝温度的升高,纤维直径减小且分布更均匀,当纺丝电压为35k V纺丝温度为260℃时,纤维平均直径为4.06μm,直径分布标准差为1.08;相同的纺丝温度下随着纺丝电压的增大,纤维直径减小且分布更均匀,当纺丝温度为260℃纺丝电压为45k V时,纤维平均直径为4.31μm,直径分布标准差为0.76。随后为了提高纤维膜对水的拦截作用需要减小纤维膜孔径,将PBAT与PEG进行共混纺丝来减小纤维直径从而减小纤维膜孔径,最终确定所添加的PEG含量为5%,此时平均纤维直径为3.75μm。(4)提出亲水纤维膜的应用,基于纤维膜自下而上的节水灌溉系统,并在节水灌溉中进行了实验初探,证明亲水纤维膜在土壤中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以期望亲水纤维膜在土壤中可以对水分运输与存储。综上,本文对PLA进行亲水改性,并通过优化工艺提升了纤维膜的亲水性能,并采用PBAT/PEG共混纺丝制备基底对PLA的亲水纤维膜进行支撑与保护。将纤维膜用于节水灌溉,为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本文研究内容是熔体微分静电纺丝在亲水纤维领域的应用,为亲水纤维膜的制备、提高亲水性能以及应用方向提供了思路。
其他文献
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制氢技术是氢能研究热点之一。针对水电解过程中阳极氧析出反应(OER)具有动力学过程十分缓慢,能耗高等行业共性瓶颈问题,论文开展了超细钌铱合金纳米晶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水裂解的协同机理研究。采用可控多元醇热还原反应体系,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组分的钌-铱合金纳米晶电催化材料。通过合金中多种活性组元间的电子耦合效应、几何配位效应等有效调控手段,实现了酸性水中氧析出电催化性能的提升。论文
学位
水系锌离子电池具有安全性好、成本低廉、能量密度高等优点,在电化学能量存储领域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常用的金属锌负极存在枝晶生长、析氢反应、腐蚀反应等问题,造成水系锌离子电池存在库伦效率较低和循环寿命较短的问题。因此,开发简单高效的金属锌负极的改性方法并揭示其改性机制,对于水系锌离子电池的实用化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成本低廉、富含丰富氮氧官能团的生物质衍生物作为电解液添加剂,直接实现了金属锌负
学位
正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中关键的一部分,其容量和能量密度对锂离子电池的整体性能影响重大。氟化亚铁(Fe F2)具有高理论比容量、高能量密度、高放电平台以及原料价格低廉等特点,成为极具发展前景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但Fe F2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较大的体积变化会使电极结构发生塌陷,其放电产物(Li F)的导电性较差,这些都严重阻碍了Fe F2的电化学性能。本论文开展了Fe F2纳米材料的合成、炭掺杂改性
学位
过量排放二氧化碳(CO2)已经导致了严重的气候和生态问题,碳减排已经成为全球各国都需要关注的问题。通过电化学还原二氧化碳(CO2RR)是一个缓解碳排放,实现“双碳”目标,降低大气CO2含量的有效途径,其电催化剂需要兼具低成本、高活性、高选择性等条件。酞菁类化合物作为一种金属-有机螯合物,具有明确的金属-氮(M-N4)配位结构,易于合成,成本低,结构可设计,适合作为CO2RR催化材料。本文依托酞菁类
学位
钠离子电池的原料储量丰富,倍率性能和高低温性能也较好,成为应用前景广泛的二次储能电池。但是,由于钠离子半径比锂离子大,在嵌入-脱嵌过程中很容易破坏活性材料的物理结构,并导致材料循环稳定性能的下降,因此研究容量更高、循环周期较长的负极材料是研究钠离子电池的关键。在众多的储钠负极材料中,金属硒化物以较高的理论容量脱颖而出,然而其在储钠时也存在体积膨胀较大的问题,且电阻率较高,对电化学性能有所影响,因此
学位
承压类特种设备作为人们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广泛应用各个行业领域,在推动国民经济建设和给人民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承压设备的特殊性和高危险性也给人员安全、企业生产以及社会稳定带来极大的风险隐患。因此,为保障设备安全运行,开展承压类设备损伤相关诊断研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近年来,数据挖掘技术的日益成熟,应用大量设备损伤检测数据建立预测模型对承压设备腐蚀等损伤模式进行诊断预测,以提高设备典型损伤防控的智
学位
聚硅氧烷材料主链由Si-O键交替组成,是半无机半有机的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耐高低温性、耐老化性、化学稳定性、柔顺性、电气绝缘以及生物相容性等多种优异的性能。然而较差的机械性能,也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为了提高聚硅氧烷材料的机械性能,可以采用物理改性的方式,即采用聚硅氧烷材料与碳纳米管、白炭黑等无机填料共混,但无机填料难以形成均一网络结构,分散不均匀,很容易出现团聚现象。通过化学改性的方法,即利用末端功
学位
海水是自然界中一种腐蚀性很强的介质,绝大多数金属材料在海水中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腐蚀。而钛合金由于自身易钝化的特性,使其在海水中具有极强的耐蚀性。近年来,国内船舶制造业和海洋工程得到快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金属材料开始应用于船舶和海洋工程,这也导致了其它各种金属材料与钛合金的直接接触,从而导致了较低电位金属发生了较为严重的电偶腐蚀。为此,研究钛合金与其它金属之间的电偶腐蚀行为规律,并提出相应的防护策略
学位
合金类材料具有高的理论比容量,是一类重要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但低的导电率和充放电过程中大的体积膨胀,制约了其实际应用。利用MXene高的导电性和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独特的组成、形貌和结构,可以有效解决合金类材料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文通过在MXene表面原位生长不同结构的MOF材料,结合高温热解、原位硒化、静电自组装等方法,构筑了基于MXene和MOF衍生物双重限域作用的Sb@C/MXene、
学位
外物打击是导致航空发动机风扇叶片变形、损伤甚至破裂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外物打击叶片是个极短时间的瞬态冲击过程,在短时间内高转速叶片承受了极大的冲击力,从而引起叶片振动,导致产生大变形甚至损伤。全面、系统地分析高转速叶片遭受外物打击后的损伤,了解其中对应的损伤水平及机制,为高转速叶片的结构设计和结构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提出的叶片损伤参数定量评价方法可以在叶片失效前进行预警,从而减小事故发生的概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