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agao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三维可视化技术(Three-Dimensional Visualization Technology,3D)是基于人体结构图像数据的数字医学技术。该技术有效的将目标从视觉上分离出来,为术前精确诊断、手术个体化规划提供决策[1]。与传统二维影像学检查(超声、CT、MRI等)相比,三维可视化技术更直观、客观、准确的显现目标的特征及空间毗邻关系。但是,三维可视化技术基于CT或MRI的图像数据,因此,成像结果与实际符合情况取决于原始数据的质量及软件的可靠性。除此之外,三维可视化技术费用较高、缺乏临床高质量大数据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探讨。我们通过三维可视化技术的临床应用,分析三维可视化技术在临床肝脏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指导临床应用,最大化利用其价值实现精准外科[2]。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临床肝脏外科中的应用价值,为数字化医学[3]及精准外科的施行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0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安徽省立医院胆胰外科行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是否结合三维可视化检查进行术前评估和手术规划分为观察组(三维组)和对照组(二维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并比较两组目标形态、脉管走行、体积、空间毗邻等观察指标术前影像学评估与术中实际探查的相符情况。结果:本课题共纳入183例患者,其中三维组112例,二维组71例。两组对比结果显示:三维组中胆管走行、肝动脉走行、门静脉走行、肝静脉走行、肝门部胆管癌分型的诊断、占位与血管关系、结石分布、占位体积、切除肝体积等观察指标术前评估与术中实际探查的准确率优于二维组。结论:三维可视化技术为术前准确诊断、手术方案个体化规划和术中精准手术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具有较大的技术优势和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自复杂网络理论提出以后,对于复杂网络理论方面的研究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完善。SIS(Susceptible-Infected-Susceptible)病毒传播模型属于病毒传播中较为经典的一类传播模型。本
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是继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之后的第三种气体信号分子。CSE(Cystathionine-γ-lyase,CSE)被认为是心血管系统中主要
第三代测序技术的到来对基因的研究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通过进一步挖掘蕴藏在基因里面的奥妙对我们了解人类进化过程,揭露生命现象本质,预防重大疾病,疾病精准治疗等方面都有
本文研究的是基于凸资源分配的准时制优化模型:在以获取最大利润和降低成本为基本目标的准时制生产方式下,研究可以反映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基于凸资源分配的单机和双机排序问
结核分枝杆菌具有独特的细胞壁结构,与病原菌致病性息息相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成分是结核菌醇蜡分支酸酯(PDIM),它位于细菌细胞壁的表面,对维持细胞壁的完整性十分重要。同时,PDIM也是结核分枝杆菌重要的毒力因子之一,它的生物合成和转运对细菌感染宿主以及感染后在宿主胞内的存活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我们对于PDIM代谢基因的表达调控了解得非常少,直接相关的转录调控因子尚未鉴定。本研究利
英语在学术写作语言中占据主导地位,是学术界的国际通用语(下文写作ELF)。目前国内外与ELF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口语领域,与ELF写作尤其是学术写作相关的研究较少。本文从语
目的:1、分析泌尿系结石患者中,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患者与不合并的患者之间血液代谢指标的差异,以初步探讨本地区泌尿系结石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2、
厉眼蕈蚊(Lycoriella ingenua)是一种双翅目昆虫,可以取食包括核盘菌在内的真菌。前期研究表明厉眼蕈蚊与核盘菌低毒相关DNA病毒1(SsHADV-1)存在互惠性互作。SsHADV-1可以利用厉眼蕈蚊体内复制,并利用其作为传播介体;同时SsHADV-1抑制核盘菌合成对厉眼蕈蚊具有驱趋避作用的蘑菇醇和辛酮,吸引成虫前往产卵,幼虫在感染病毒的菌落上取食后可以提高成虫的怀卵量。为了研究这种互
双重删失数据是生存分析领域中一种重要的数据类型,对于两个相关事件发生时间的时间差,当这两个事件都会出现删失时,就会产生双重删失数据,我们分别称这两个事件为初始事件和后续事件。而在研究中,有些个体由于自身或特殊原因,永远不会经历后续事件,或者说对该事件免疫,我们称之为被治愈。然而,目前大多数治愈模型的研究都是围绕右删失数据或区间删失数据展开的,双重删失数据下的类似问题并没有得到充分关注。基于以上背景
大地电磁测深法(Magnetotelluric Sounding,MT)根据地下介质的电性结构差异,利用天然交变电磁场来研究地下地质结构的频率测深方法。因其勘探深度大且不受高阻屏蔽,低阻反应灵敏,施工成本低廉(相对于地震勘探)等众多优点,现已广泛的应用到石油、矿产、工程等领域,并取得了不错的勘探效果。目前大地电磁测深的假设之一是以地下介质为均匀各向同性来进行研究,但是在实际勘探过程中情况非常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