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骨缺损及修复对咀嚼运动前后脑血流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gt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颌骨缺损是临床常见的颌面部畸形,约占颌骨缺损发生率的85%以上,多由外伤、恶性肿瘤切除等所致,缺损后严重影响患者咀嚼、吞咽、发音、呼吸功能以及身心健康,尤其会使患者丧失较多的咀嚼功能甚至丧失殆尽。由于上颌骨解剖结构和组织功能的复杂性,至今,尚未能建立一种成熟的上颌骨重建的外科学方法,传统的中空式阻塞器型赝复体仍然是其主要修复方法之一。赝复体修复后,患者的咀嚼功能得到部分恢复。咀嚼是口腔器官的主要功能之一,正常咀嚼功能的实现依赖于牙列的完整性,它不仅与机体营养的摄取以及颌面部的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而且影响脑血流。刘洪臣等学者研究认为咀嚼运动前后脑血流改变是评价口腔功能与脑功能关系的重要方面。目前国内外尚未见关于上颌骨缺损对咀嚼运动前后脑血流影响的相关报道。本研究使用德国DML系列multidopX1型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察上颌骨缺损患者手术前后脑血流的变化,与完整牙列对照组进行比较,并进一步研究赝复体修复前后咀嚼运动不同时段脑血流的差异,为研究颌骨缺损与脑血流的关系提供参考。实验分为四个部分:一、上颌骨缺损患者手术前后咀嚼运动时脑血流的变化研究目的:测量上颌骨缺损患者手术前后咀嚼运动不同时段脑血流变化,探讨上颌骨缺损所致咀嚼功能降低与脑血流变化的关系。材料与方法:选取因肿瘤手术切除将导致上颌骨缺损的患者16例,手术后上颌骨缺损部分位于剩余牙列和上颌骨的一侧,余留牙5-10颗。即符合Aramany分类Ⅰ类、Ⅱ类、Ⅳ类,其中Ⅰ类为一侧上颌骨切除,Ⅱ类为不过中线的部分上颌骨缺损,Ⅳ类为过中线的部分上颌骨缺损。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探测仪,测量其手术前不咀嚼、空咀嚼5分钟、10分钟三个时段的大脑中动脉(MCA)收缩期峰流速(Vs)、舒张期末峰流速(Vd)、平均峰流速值(Vm)。在患者手术后约2个月(永久赝复体修复前),再分别测量其三个时段的脑血流数值,比较手术前后咀嚼运动不同时段脑血流流速的变化。测得的数据结果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结果:1.上颌骨切除术前与术后对收缩期峰流速的影响接近显著性水平(P=0.052);二者平均峰流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4,p<0.05)。在各时间段上颌骨切除术后的收缩期峰流速、平均峰流速均数低于术前。而术前与术后对舒张期末峰流速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161,p>0.05)。2.手术后空咀嚼5分钟、咀嚼10分钟与咀嚼前的收缩期峰流速、舒张期末峰流速及平均峰流速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P<0.01)。手术前同此。各组咀嚼后收缩期峰流速、舒张期末峰流速及平均峰流速均高于咀嚼前血液流速。3.咀嚼运动不同时间点(咀嚼前、咀嚼5分钟、咀嚼10分钟)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P<0.01)。随着咀嚼时间的延长各组收缩期峰流速、舒张期末峰流速及平均峰流速的均数有所增加。结论:1.上颌骨缺损患者上颌骨切除前、切除后,咀嚼运动均有促使其大脑中动脉脑血流量增加的作用。2.上颌骨缺损患者上颌骨缺损后较缺损前,其咀嚼运动时大脑中动脉血流量呈减少趋势。二、上颌骨缺损患者与完整牙列健康人咀嚼运动时脑血流的对照研究目的:测量上颌骨缺损患者与完整牙列对照组咀嚼运动时脑血流的变化,探讨上颌骨缺损与完整牙列对照组咀嚼运动前后脑血流变化的差异性。材料与方法:以实验一中肿瘤手术后上颌骨缺损患者为病例组,另选择16名完整牙列志愿者为对照组,受试者取平卧位,安静半小时后行颞窗的大脑中动脉的经颅多普勒超声扫描检查,分别测定病例组、对照组不咀嚼、空咀嚼5分钟、10分钟时大脑中动脉(MCA)的收缩期峰流速(Vs)、舒张期末峰流速(Vd)、平均峰流速(Vm)。测得的数据结果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结果:1.病例组与对照组对收缩期峰流速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17,p<0.05);对舒张期末峰流速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44,p<0.05);对平均峰流速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03,p<0.05)。在各时间段对照组的收缩期峰流速、舒张期末峰流速、平均峰流速均数高于病例组。2.病例组咀嚼5分钟、咀嚼10分钟与咀嚼前的收缩期峰流速、舒张期末峰流速及平均峰流速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P<0.01)。对照组同此。各组咀嚼后收缩期峰流速、舒张期末峰流速及平均峰流速均高于咀嚼前血液流速。3.咀嚼运动不同时间点(咀嚼前、咀嚼5分钟、咀嚼10分钟)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P<0.01)。随着咀嚼时间的延长各组收缩期峰流速、舒张期末峰流速及平均峰流速的均数有所增加。结论:1.上颌骨缺损患者咀嚼运动时大脑中动脉对脑部血流的供应与完整牙列受试者相比呈减少趋势。2.咀嚼运动具有促使完整牙列受试者大脑中动脉脑血流量增加的作用。三、上颌骨缺损患者赝复体修复前后咀嚼运动时脑血流的变化研究目的:测量上颌骨缺损患者中空式阻塞器型赝复体修复前后脑血流变化情况,对赝复体纠正上颌骨缺损所致牙列缺损疾病状态后对咀嚼运动时脑血流影响的机制进行初步分析。材料与方法:选取上颌骨肿瘤手术后约二个月需行赝复体修复的患者16例(即实验一患者),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探测仪,记录不咀嚼、空咀嚼5分钟、咀嚼10分钟三个时段的大脑中动脉(MCA)的收缩期峰流速(Vs)、舒张期末峰流速(Vd)、平均峰流速(Vm)。,在赝复体修复后一个月后,再分别测量其三个时段的脑血流数值,比较赝复体修复前后咀嚼运动不同时段脑血流流速的变化。测得的数据结果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结果:1.赝复体修复前与修复后对收缩期峰流速的影响接近显著性水平(P=0.051);二者平均峰流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2,p<0.05)。在各时间段赝复体修复后的收缩期峰流速、平均峰流速均数高于修复前。而修复前与修复后对舒张期末峰流速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65,p>0.05)。2.修复后咀嚼5分钟、咀嚼10分钟与咀嚼前的收缩期峰流速、舒张期末峰流速及平均峰流速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P<0.01)。修复前同此。各组咀嚼后收缩期峰流速、舒张期末峰流速及平均峰流速均高于咀嚼前血液流速。3.咀嚼运动不同时间点(咀嚼前、咀嚼5分钟、咀嚼10分钟)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P<0.01)。随着咀嚼时间的延长各组收缩期峰流速、舒张期末峰流速及平均峰流速的均数有所增加。结论:1.咀嚼运动对赝复体修复前、修复后的上颌骨缺损患者的大脑中动脉血管充盈度增加均有一定促进作用。2.上颌骨缺损患者赝复体修复后咀嚼运动时大脑中动脉血流量与修复前相比呈增加趋势,赝复体修复可一定程度增加患者脑部供血量。四、上颌骨缺损患者赝复体修复后与完整牙列健康人咀嚼运动时脑血流的对照研究目的:测量上颌骨缺损患者赝复体修复后与完整牙列对照组咀嚼运动时脑血流的变化情况,探讨上颌骨缺损赝复体修复后与完整牙列对照组咀嚼运动前后脑血流变化的差异性。材料与方法:选取上颌骨肿瘤手术后约二个月需行赝复体修复的患者16例(即实验三患者),另选择16名完整牙列志愿者为对照组(即实验二对照组),受试者取平卧位,安静半小时后行颞窗的大脑中动脉的经颅多普勒超声扫描检查,分别测定修复后组、对照组不咀嚼、空咀嚼5分钟、10分钟时大脑中动脉(MCA)的收缩期峰流速(Vs)、舒张期末峰流速(Vd)、平均峰流速(Vm)。测得的数据结果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结果:修复后组与对照组对收缩期峰流速的影响统无显著差异(P=0.613,p>0.05);对舒张期末峰流速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715,p>0.05);对平均峰流速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488,p>0.05)。结论:赝复体修复后上颌骨缺损患者咀嚼运动时大脑中动脉血流量与完整牙列受试者相比,无显著差异。上颌骨缺损患者中空式阻塞器型赝复体修复后咀嚼运动时大脑中动脉血管充盈度趋于接近完整牙列受试者水平。
其他文献
“求同存异”是周恩来总理在1955年4月的亚非会议上,为了寻求亚非各国的团结合作,增进亚非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提出来的一项外交准则。50多年来中国外交以及国际关系的实践表
本文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的方法对比了两种语言的超音段音位,文章以数百句真实的朗读语料库为基础,试图找出语言的超音段音位规律,希望以此来推进语音研究、语音教学的进展。
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应坚持以公办高职院校为主体,从根本上解决"产教融合"问题。在推进过程中,混合所有制改革后的学校体制机制不顺、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各主体目标不同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调查机构对员工敬业度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分析与研究,但对饭店行业的研究并不多见。根据服务利润链模型理论,企业的大部分收益是由满意和忠诚的顾客创造的,而
春秋战国和古希腊时期是人类历史上的“轴心时代”。其间,人类分别在中国、希腊两地及其它地区相继独立地出现了乃至今天仍维系人类生存的精神基础。在这些源初性和原创性思
企业环境责任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一方面它涉及企业的发展,企业一旦承担环境责任就会对其发展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企业对环境的影响对环境发展具有决定作用。本研究尝试以新的
研究目的从睡眠时相及神经递质探讨加味逍遥散调治心理应激性失眠的机制,为其进一步的临床应用和后期开发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依据。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入选患者随机
目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中数学学习困难生(以下简称高中数困生)。这些高中数困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日益减退,学习数学的兴趣日趋削弱,由学习过程所引发的积极情感
政府信任的本质是一个人心所向的问题,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是政府与公众之间相互关系的心理基础,关系到政府乃至整个政治体系的前途命运。政府信任问题的产生是社会大变革在人们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升学率的提高,许多高校都建设了规模宏大、占地面广、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新校区。然而在校园环境建设上,往往只注重山、水、林、石、路等各造园要素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