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功能失调与抗氧化剂在Ptpn11激活突变诱导的肉瘤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tianyu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肉瘤,包括软组织肉瘤(Soft tissue sarcoma,STS)和骨肉瘤,是最致命的实体肿瘤之一,且具有较高的异质性。传统的治疗方法作用极其有限。并且,不当的治疗可能与肉瘤复发和转移紧密相关。新兴的治疗策略,如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正在彻底改变晚期肿瘤病人的治疗方案,并为癌症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方向。然而,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靶向基因突变的药物和免疫治疗的效果因人而异,有些病人甚至还会出现一系列的副作用。此效应与肿瘤的异质性紧密相关。因此,更好地了解肉瘤发生的机制极为迫切。基因突变是肿瘤发生至关重要的因素。不同的肿瘤存在不同的基因突变,甚至是相同基因的不同突变位点。肉瘤中同样存在着很多的基因突变,包括PTPN11(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non-receptor type 11)。PTPN11作为一种致癌基因,参与了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PTPN11编码非受体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SHP2可激活下游的RAS/ERK信号通路,从而调控细胞增殖和分化。激活突变的SHP2可持续激活RAS/ERK信号通路,调控细胞恶性增殖。另外,SHP2也参与调控线粒体功能,包括代谢与活性氧的产生,但是其机制不明。最近的研究表明,横纹肌肉瘤组织中也出现了PTPN11功能获得性突变。然而,PTPN11在肉瘤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尚不清楚。另外,PTPN11与具有致癌作用的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产生紧密相关,但是肉瘤发生时,PTPN11与ROS之间的相互作用当前并不可知。细胞或动物模型是探究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的重要载体。建立适当的肉瘤模型对于探究其发病机理以及药物的开发是至关重要的。永生化的人来源的肉瘤细胞不能完全表现出从发生到发展的致瘤信号通路的动态变化,甚至由于异种微环境(例如将人源肿瘤细胞系接种进入小鼠体内实验)而产生令人困惑的结果。另外,肉瘤的动物模型经常伴发其他肿瘤,在临床前治疗中评估药物疗效的价值有限。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成体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以及多向分化潜能。一般认为可分化为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同时,间充质干细胞也是肉瘤的细胞起源。致癌基因敲入或者抑癌基因的缺失,都会导致间充质干细胞的恶性转化。另外,不同的癌基因突变影响着间充质干细胞恶性转化后形成的肉瘤亚型与恶性程度。因此,建立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肉瘤细胞模型对于剖析肉瘤发生发展的机制和治疗策略的革新有相当价值。本课题采用小鼠间充质干细胞模型去探究Ptpn11激活突变是否诱导间充质干细胞恶性转化,并探究是否通过调控线粒体功能来实现恶性转化,从而为Ptpn11相关肿瘤,尤其是肉瘤的治疗提供新的视角。目的:研究Ptpn11E76K/+激活突变的小鼠间充质干细胞是否会发生恶性转化并探讨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分离Mx1-Cre;Ptpn11E76K/+与Mx1-Cre;Ptpn11+/+转基因小鼠密质骨与骨髓中的间充质干细胞,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成骨分化等实验鉴定间充质干细胞纯度。通过Ki-67染色检测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能力。通过软琼脂集落实验以及裸鼠成瘤实验检测间充质干细胞非锚定生长能力和恶性转化。通过蛋白质质谱分析,Seahorse代谢实验,ATP检测实验,ROS检测实验,免疫荧光,线粒体膜电位检测实验,Glucose摄取实验,谷氨酸/支链氨基酸含量检测实验,以及线粒体复合物活性检测实验来探究间充质干细胞恶性转化线粒体相关功能改变。通过免疫荧光与免疫印迹法检测代谢相关分子,线粒体复合物以及免疫检查点分子的表达。通过腹腔注射小分子抑制剂或者静脉注射免疫检查点分子中和抗体来验证靶分子与肉瘤发生的因果关系。通过免疫组化与流式细胞术检测肉瘤组织和荷瘤小鼠外周血中免疫细胞的数量与比例。结果:1、WT以及Ptpn11E76K/+突变的间充质干细胞都表达CD140a,CD150和CD90,且皆具有成骨和成脂分化能力。2、Ptpn11E76K/+突变的间充质干细胞较WT间充质干细胞拥有更强的增殖能力以及成脂分化能力。3、Ptpn11E76K/+突变的间充质干细胞能发生恶性转化,并能起始软组织肉瘤形成。4、Ptpn11E76K/+突变的间充质干细胞较WT间充质干细胞伴随线粒体代谢亢进和ROS产生过多。5、Ptpn11E76K/+突变的间充质干细胞较WT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较低的免疫调控相关分子表达。6、Ptpn11E76K/+突变的间充质干细胞种的m TOR和ERK信号通路,较WT间充质干细胞活性更高。7、SHP2E76K与线粒体复合物1和3结合减少。8、抑制线粒体复合物1和3活性能够有效抑制Ptpn11E76K/+诱导的肉瘤形成。9、抗氧化剂促进Ptpn11E76K/+诱导的肉瘤形成。10、抗氧化剂能够增强Ptpn11E76K/+诱导的肉瘤免疫抑制微环境。11、抗氧化剂促进Ptpn11激活突变的间充质干细胞分泌Hedgehog。12、Hedgehog促进Ptpn11E76K/+诱导的肉瘤免疫微环境中抑制性免疫检查点分子表达。结论:1、Ptpn11激活突变的间充质干细胞能发生恶性转化并形成软组织肉瘤。2、激活突变的Ptpn11调控线粒体功能异常,促进间充质干细胞恶性转化。3、抗氧化剂促进Ptpn11激活突变的间充质干细胞分泌Hedgehog,增强免疫微环境,最终加速肉瘤形成。
其他文献
肺癌是所有癌症中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种,严重地威胁了人类的健康安全。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仅约为15%,但经规范化治疗的早期肺癌患者,其五年预期生存率接近90%。借助影像学技术对人体进行筛查,可以有效地发现早期肺癌症状,是降低肺癌患者死亡率的重要手段之一。低剂量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是国际公认的提高早期肺癌检出率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利用CT影像可以有效地判
学位
在煤矿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的智能化感知技术对顶板及煤壁的安全控制、三机的协调运行及工作面的循环推进起着关键保障作用。综采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底板、顶板的倾斜、顶板破碎以及周期性矿压等,导致支架很难达到理想的工作状态,在此复杂工况下极大的影响了液压支架的位姿状态,进而引起支架负载特性的变化,与此同时,高压力、大流量以及快速的供液环境使得执行元件摩擦作用进一步影响了液压支架的负载特性。因此,有必要综合
学位
人脑是由众多神经元、神经元集群和大脑区域相互连接的复杂系统。脑成像技术结合复杂网络理论对人脑进行建模,为探索人脑的工作机制以及病理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众所周知,神经系统中存在多元复杂的高阶交互关系。基于此,研究人员提出利用超网络理论构建人脑功能超网络模型以刻画人脑中复杂的多元信息交互关系。近年来该模型已广泛用于人脑多元交互信息的模拟以及脑疾病的诊断中。但由于方法的限制,现有超网络模型无法表现人脑中
学位
丰富的含氧基团和发达的孔隙结构限制了烃类油捕收剂在低阶煤表面的吸附铺展,导致低阶煤的浮选回收成为一个行业难题和科研热点。深化对低阶煤可浮性的理解与认识,强化捕收剂与低阶煤表面间的相互作用是提高浮选效率的前提和关键,极性/复配捕收剂的应用和低阶煤表面润湿性调控是解决该难题的可选方案。但已有研究缺乏对低阶煤可浮性的分子水平辨析,关于药剂与低阶煤表面的微观作用机制及其构效关系和筛选原则等一些重要问题还未
学位
通过光电化学(PEC)/电化学(EC)方法实现CO2与H2O向燃料的高效转化是解决目前能源短缺和气候恶化的重要手段。由于储量丰富且具有优异光学特性以及合适的能带结构,Bi VO4半导体光阳极能够驱动PEC分解水产生赖以生存的O2和高附加值的清洁能源H2,其为能源短缺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然而,由于严重的载流子复合、较差的电荷迁移和缓慢的水氧化动力学,Bi VO4光阳极在PEC分解水中表现出非理想的
学位
汞是一种痕量污染物,因其神经毒性、长程迁移性和生物累积性受到了全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目前,燃煤电厂被认为是最主要的人为汞排放源。现阶段,相对成熟的汞污染控制技术是活性炭喷射技术(ACI)。但由于活性炭脱汞能力有限且成本昂贵,因此开发高效、廉价的吸附剂对汞污染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载硫活性炭是目前最具应用潜力的脱汞吸附剂之一,该吸附剂一般是利用元素硫、H2S或SO2对活性炭进行硫化或掺杂金属硫化物
学位
物理课堂教学对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非常重要。以"配速法"在复合场中的应用教学为例,由于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作复杂的曲线运动时一般方法较难解决,根据问题利用科学思维方法与已学的物理模型构建物理图景,从而解决问题,进而促成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与发展。
会议
<正>由于电场力做功与重力做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只与初末位置有关,与运动的路经无关.即电场与重力场的性质非常相似.因此当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物体同时处于重力场和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时,可以将两者的叠加场等效为一个重力场.
期刊
以乙烯、丙烯为代表的低碳烯烃(C2=-C4=)是重要的基础有机化工原料,传统生产工艺以石油资源为主,发展煤基合成气或利用温室气体CO2加氢直接转化制低碳烯烃可实现煤基清洁能源高效利用,降低碳排放量,缓解能源危机。金属氧化物-分子筛(OX-ZEO)双功能催化剂同时具备加氢和酸催化功能,可实现COx加氢制低碳烯烃的高选择性转化,产物选择性高达70~80%,但由于加氢和酸催化两步最佳反应温度不匹配,造成
学位
低阶煤储量相对丰富,具有较高挥发分含量,适于采用中低温热解技术将其挥发物富集转化为燃料和高附加值化学品。已有研究发现低阶煤分级利用已形成的多种代表性技术在工业示范过程中均存在焦油收率低,沥青含量高,油尘分离困难,系统运行稳定性差等问题。这与低阶煤自身在热解过程中受机械力和热应力作用易崩裂粉化有关,此外与从煤颗粒内部逸出的挥发物反应行为密切相关,致使部分焦油缩聚形成沥青和析炭。因此,为实现低阶粉煤高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