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宫颈癌常转移至宫旁组织,阴道旁组织,腹盆腔淋巴结,甚至子宫周围脏器,但对于卵巢/输卵管转移,目前对其发生率和预后的影响了解不多。为进一步明确宫颈癌卵巢/输卵管转移的临床意义,基于医学大数据和真实世界研究的背景下,我们对宫颈癌转移至卵巢/输卵管的发生率、相关风险因素、转移途径及肿瘤学预后等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方法]收集2004年至2016年间,中国大陆11个省市自治区37家医院的宫颈癌连续住院患者46313例,建立“中国宫颈癌临床诊疗大数据库”,并在其他3家医院收集2004年至2016年间的宫颈癌患者4340例,建立“中国宫颈癌简易大数据库”。将上述两个数据合并后建立宫颈癌原始大数据库,共计50653例。在此数据库中选取原始病理报告为卵巢/输卵管转移阳性的病例,以及按1:2匹配的阴性病例进行病理复片;同时在宫颈癌原始大数据库中切割出附件切除情况查询数据库、复片数据库及卵巢/输卵管转移阳性数据库等3个数据库,用于统计学分析。采用真实世界研究的方法对单独卵巢转移、单独输卵管转移、卵巢输卵管同时转移及附件转移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对转移/非转移患者的肿瘤学结局指标和风险系数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宫颈癌卵巢/输卵管转移的转移途径及治疗方式。[结果]我们最终建立了四个数据库,分别是:①中国宫颈癌原始大数据库(50653例);②附件切除情况查询数据库(17532例);③复片数据库(245例);④卵巢/输卵管转移阳性数据库(182例)。进一步将转移阳性病例细分为单独卵巢转移组、单独输卵管转移组、卵巢输卵管同时转移组和附件转移组(即前第三组总和),以便后续进行风险和生存分析。第一部分 宫颈癌卵巢/输卵管转移的原始检出率及复片本部分利用附件切除情况查询数据库计算转移率,并利用复片数据库计算复片符合率。1、宫颈癌卵巢转移(包括单独卵巢转移及卵巢输卵管同时转移中的卵巢转移病例)原始转移率为0.53%(68/12951),宫颈癌输卵管转移(包括单独输卵管转移及卵巢输卵管同时转移中的输卵管转移病例)原始转移率为0.33%(47/14442)。后行病理复片,复片后卵巢转移修正转移率为0.53%(68/12951),输卵管转移修正转移率为0.31%(45/14442)。将卵巢/输卵管转移细分为四组后,在四组转移阳性病例中,单独卵巢转移组的原始转移率、修正转移率分别为0.39%(50/12951)、0.39%(50/12951);单独输卵管转移组的分别为0.20%(29/14442)、0.19%(27/14442);卵巢输卵管同时转移组的分别为0.14%(18/12951)、0.14%(18/12951);附件转移组的分别为0.67%(97/14442)、0.66%(95/14442)。2、病理复片共245例,包括105例原始病理报告为卵巢/输卵管转移阳性病例,140例卵巢/输卵管转移阴性病例。其中,单独卵巢转移组复片符合率为100%(54/54)、单独输卵管转移组复片符合率为86.2%(25/29)、卵巢输卵管同时转移组复片符合率为100.0%(22/22)、附件转移组的复片符合率分别为96.2%(101/105)。3、选取附件切除情况查询数据库,分析不同组织学类型及临床分期的卵巢/输卵管转移率。以附件转移组为代表,各不同FIGO分期中,Ⅰa期、Ⅰb1期、Ⅰb2期、Ⅰb期、ⅡA1期、ⅡA2期、ⅡA期、ⅡB期及以上的转移率分别为0.2%(2/1028)、0.3%(16/5124)、0.8%(13/1537)、0.7%(4/579)、0.9%(17/1809)、0.9%(7/823)、1.1%(8/733)、2.0%(28/1411);各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转移率为:鳞癌 0.4%(43/12178)、腺癌 2.8%(40/1404)、腺鳞癌 0.4%(1/246),其他/不详 1.8%(11/613)。第二部分 宫颈癌卵巢/输卵管转移与其它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分析选取附件切除情况查询数据库进行相关因素分析。在排除子宫/卵巢/输卵管/淋巴结未切除的病例后,我们从附件切除情况查询数据库中筛选出全部数据组(13372例)。后筛选出术前未行新辅助放化疗的10933例作为直接手术组。1、单因素分析在全部数据组中,单独卵巢转移组、单独输卵管转移组、卵巢输卵管同时转移组及附件转移组四组中,组织学类型、宫旁浸润、宫颈间质浸润、宫体浸润与阴性未转移组有差异(p<10.05)。在直接手术组中,单独卵巢转移组、单独输卵管转移组、卵巢输卵管同时转移组及附件转移组四组中,组织学类型、宫旁浸润、宫体浸润、腹盆腔淋巴结转移与阴性未转移组均有差异(p<0.05)。2、多因素分析在全部数据组中,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四组病例组中,组织学类型为腺癌是四组共同的独立危险因素。组织学类型为腺癌在单独卵巢转移组、单独输卵管转移组、卵巢输卵管同时转移组及附件转移阳性组四组中发生的风险分别是非转移组的7.008倍(95%CI 3.564-13.779,p<0.001)、4.707 倍(95%CI 1.915-11.565,p=0.001)、9.671 倍(95%CI 3.292-28.411,p<0.001)、6.759 倍(95%CI 4.146-11.02,p<0.001)。其中以卵巢输卵管同时转移组发生风险最高,单独输卵管转移组发生风险最低。在直接手术组中,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四组病例组中,组织学类型为腺癌、宫旁浸润阳性是四组共同的独立危险因素。组织学类型为腺癌在单独卵巢转移组、单独输卵管转移组、卵巢输卵管同时转移组及附件转移组四组中发生的风险分别是非转移组的8.817倍(95%CI 3.735-20.816,p<0.001)、4.787 倍(95%CI 1.585-14.458,p=0.005)、10.406 倍(95%CI 2.888-37.489,p<0.001)、7.336 倍(95%CI 4.146-11.02,p<0.001)。其中以卵巢输卵管同时转移组发生风险最高,单独输卵管转移组发生风险最低。宫旁浸润阳性在单独卵巢转移组、单独输卵管转移组、卵巢输卵管同时转移组及附件转移组四组中发生的风险分别是非转移组的4.094倍(95%CI 1.053-15.918,p=0.042)、8.875 倍(95%CI 1.937-40.668,p=0.005)、13.403 倍(95%CI 3.185-56.395,p<0.001)、6.053 倍(95%CI 2.453-14.941,p<0.001)。其中以卵巢输卵管同时转移组发生风险最高,单独卵巢转移组发生风险最低。第三部分 宫颈癌卵巢/输卵管转移的肿瘤学预后评估从中国宫颈癌原始大数据库、复片数据库中选取同上述标准的卵巢/输卵管转移病例作肿瘤学预后分析。最终我们从中国宫颈癌原始大数据库中筛选出15146例在访病例,从复片数据库中选出143例在访病例,进入真实世界研究(RWS)。1、原始大数据库OS:在四个分组中,对于出现卵巢/输卵管转移的患者,其5年OS均显著更低。与卵巢/输卵管未转移组相比,5年OS分别为单独卵巢转移组(58.1%vs 90.0%,p<0.001;HR=1.995,95%CI 1.247-3.191,p=0.004)、单独输卵管转移组(68.0%vs 90.0%,p<0.001;HR=3.466,95%CI 1.722-6.977,p<0.001)、卵巢输卵管同时转移组(51.3%vs 90.0%,p<0.001;HR=2.727,95%CI 1.396-5.328,p=0.003)、附件转移组(55.8%vs 90.0%,p<0.001;HR=2.375,95%CI 1.678-3.361,p<0.001)。其中单独输卵管转移组死亡风险最高,单独卵巢转移组死亡风险最低。DFS:在四个分组中,对于出现卵巢/输卵管转移的患者,其5年DFS均显著更低。与卵巢/输卵管未转移组相比,5年DFS分别为单独卵巢转移组(48.3%vs 84.2%,p<0.001;HR=1.661,95%CI 1.107-2.491,p=0.014)、单独输卵管转移组(61.8%vs 84.2%,p<0.001;HR=2.762,95%CI 1.479-5.156,p=0.001)、卵巢输卵管同时转移组(47.9%vs 84.2%,p<0.001;HR=1.982,95%CI 1.085-3.621,p=0.026)、附件转移组(41.1%vs 84.2%,p<0.001;HR=1.904,95%CI 1.402-2.584,p<0.001)。其中单独输卵管转移组复发风险最高,单独卵巢转移组复发风险最低。2、复片数据库OS:单独卵巢转移组及附件转移组中,其5年OS均显著更低,且与宫颈癌更差的OS的独立相关。与卵巢/输卵管未转移组相比,5年OS分别为单独卵巢转移组(54.6%vs 72.9%,p=0.022;HR=2.411,95%CI 1.124-5.174,p=0.024)、附件转移组(53.1%vs 72.9%,p=0.006;HR=2.525,5%CI 1.289-4.946,p=0.007)。单独输卵管转移组与未转移组5年OS无差异(50.0%vs 72.9%,p=0.056;HR=6.072,95%CI 2.053-17.962,p=0.001),但转移组OS有低于非转移组的趋势且与宫颈癌更差的OS的独立相关。卵巢输卵管同时转移组与未转移组的5年OS有差异(62.9%vs 72.9%,p=0.042),但不是宫颈癌患者死亡的独立风险因子。DFS:单独卵巢转移组及附件转移组中,其5年DFS均显著更低,且与宫颈癌更差的DFS的独立相关。与卵巢/输卵管未转移组相比,5年DFS分别为单独卵巢转移组(34.7%vs 67.8%,p=0.003;HR=2.418,95%CI 1.24-4.717,p=0.010)、附件转移组(42.8%vs 67.8%,p=0.002;HR=2.555,95%CI 1.403-4.656,p=0.002)。单独输卵管转移组与未转移5年DFS无差异(52.0%vs 67.8%,p=0.108;HR=6.039,95%CI 2.152-16.943,p=0.001),但转移组DFS有低于非转移组的趋势且与宫颈癌更差的DFS的独立相关。卵巢输卵管同时转移组与未转移组的5年DFS有差异(57.1%vs67.8%,p=0.028),但不是宫颈癌患者复发的独立风险因子。第四部分 宫颈癌卵巢/输卵管转移风险系数的评估数据纳入同第三部分。1、原始大数据库单独卵巢转移组、单独输卵管转移组、卵巢输卵管同时转移组及附件转移组对宫颈癌死亡的风险评估系数是1.995、3.466、2.727、2.375,对宫颈癌复发的风险评估系数是1.661、2.762、1.982、1.904。其中单独输卵管转移组风险评估系数最大,单独卵巢转移组风险评估系数最小。2、复片数据库单独卵巢转移组、单独输卵管转移组及附件转移组对宫颈癌死亡的风险评估系数是2.411、6.072、2.525,对宫颈癌复发的风险评估系数是2.418、6.039、2.555。其中单独输卵管转移组风险评估系数最大,单独卵巢转移组风险评估系数最小。第五部分 宫颈癌卵巢/输卵管转移的转移途径选取中国宫颈癌原始大数据库,在前述标准的基础上,根据术后中高危因素情况,筛选出共13266例术后无高中危因素或仅有1个中危因素的低危病例进入研究。在低危病例组中,四组中宫体浸润阳性的发生风险分别是非转移组的14.641倍(95%CI 5.962-35.957,p<0.001)、5.99倍(95%CI 1.666-21.528,p=0.006)、59.024 倍(95%CI 9.957-349.903,p<0.001)、13.177 倍(95%CI 6.91-25.129,p<0.001)。其中以卵巢输卵管同时转移组发生宫体浸润风险最高,单独输卵管转移组风险最低。第六部分 宫颈癌卵巢/输卵管转移治疗方式调查本部分将卵巢/输卵管转移阳性数据库中全部182例卵巢/输卵管转移病例纳入研究。低危组附件转移组的 5 年 OS(86.2%vs 61.8%)和 5 年 DFS(75.9%vs 52.9%)均高于高危组,术后有无辅助治疗方式对肿瘤学预后影响因例数过少暂无法进行分析。[结论]本研究是迄今为止关于宫颈癌卵巢/输卵管转移数据量最大的统计分析研究。在本研究中,在宫颈癌单独卵巢转移、单独输卵管转移、卵巢输卵管同时转移及附件转移四个分组中,实际的转移率均较低,分别为0.39%、0.19、0.14%、0.66%。转移阳性病例及阴性病例复片符合率均较好,四组转移组复片符合率分别为100%、86.2%、100.0%、97.1%,阴性病例复片符合率为100%。宫颈癌卵巢/输卵管转移与组织学类型、宫旁浸润、宫体浸润、腹盆腔淋巴结转移等多种术后高、中危病理因素及临床因素相关,宫颈癌单独卵巢转移、单独输卵管转移、卵巢输卵管同时转移及附件转移四组术后5年OS、DFS均低于非转移组,且四组均为影响宫颈癌死亡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对宫颈癌肿瘤学预后风险的评估与已知的高中危因素相当。本文对宫颈癌卵巢/输卵管转移的术后辅助治疗方式和效果作初步探讨,未来还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我们的研究结果提示,临床医生应重视宫颈癌卵巢/输卵管转移诊断及其在宫颈癌治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