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宫颈癌临床诊疗大数据的卵巢/输卵管转移调查及分析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宫颈癌常转移至宫旁组织,阴道旁组织,腹盆腔淋巴结,甚至子宫周围脏器,但对于卵巢/输卵管转移,目前对其发生率和预后的影响了解不多。为进一步明确宫颈癌卵巢/输卵管转移的临床意义,基于医学大数据和真实世界研究的背景下,我们对宫颈癌转移至卵巢/输卵管的发生率、相关风险因素、转移途径及肿瘤学预后等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方法]收集2004年至2016年间,中国大陆11个省市自治区37家医院的宫颈癌连续住院患者46313例,建立“中国宫颈癌临床诊疗大数据库”,并在其他3家医院收集2004年至2016年间的宫颈癌患者4340例,建立“中国宫颈癌简易大数据库”。将上述两个数据合并后建立宫颈癌原始大数据库,共计50653例。在此数据库中选取原始病理报告为卵巢/输卵管转移阳性的病例,以及按1:2匹配的阴性病例进行病理复片;同时在宫颈癌原始大数据库中切割出附件切除情况查询数据库、复片数据库及卵巢/输卵管转移阳性数据库等3个数据库,用于统计学分析。采用真实世界研究的方法对单独卵巢转移、单独输卵管转移、卵巢输卵管同时转移及附件转移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对转移/非转移患者的肿瘤学结局指标和风险系数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宫颈癌卵巢/输卵管转移的转移途径及治疗方式。[结果]我们最终建立了四个数据库,分别是:①中国宫颈癌原始大数据库(50653例);②附件切除情况查询数据库(17532例);③复片数据库(245例);④卵巢/输卵管转移阳性数据库(182例)。进一步将转移阳性病例细分为单独卵巢转移组、单独输卵管转移组、卵巢输卵管同时转移组和附件转移组(即前第三组总和),以便后续进行风险和生存分析。第一部分 宫颈癌卵巢/输卵管转移的原始检出率及复片本部分利用附件切除情况查询数据库计算转移率,并利用复片数据库计算复片符合率。1、宫颈癌卵巢转移(包括单独卵巢转移及卵巢输卵管同时转移中的卵巢转移病例)原始转移率为0.53%(68/12951),宫颈癌输卵管转移(包括单独输卵管转移及卵巢输卵管同时转移中的输卵管转移病例)原始转移率为0.33%(47/14442)。后行病理复片,复片后卵巢转移修正转移率为0.53%(68/12951),输卵管转移修正转移率为0.31%(45/14442)。将卵巢/输卵管转移细分为四组后,在四组转移阳性病例中,单独卵巢转移组的原始转移率、修正转移率分别为0.39%(50/12951)、0.39%(50/12951);单独输卵管转移组的分别为0.20%(29/14442)、0.19%(27/14442);卵巢输卵管同时转移组的分别为0.14%(18/12951)、0.14%(18/12951);附件转移组的分别为0.67%(97/14442)、0.66%(95/14442)。2、病理复片共245例,包括105例原始病理报告为卵巢/输卵管转移阳性病例,140例卵巢/输卵管转移阴性病例。其中,单独卵巢转移组复片符合率为100%(54/54)、单独输卵管转移组复片符合率为86.2%(25/29)、卵巢输卵管同时转移组复片符合率为100.0%(22/22)、附件转移组的复片符合率分别为96.2%(101/105)。3、选取附件切除情况查询数据库,分析不同组织学类型及临床分期的卵巢/输卵管转移率。以附件转移组为代表,各不同FIGO分期中,Ⅰa期、Ⅰb1期、Ⅰb2期、Ⅰb期、ⅡA1期、ⅡA2期、ⅡA期、ⅡB期及以上的转移率分别为0.2%(2/1028)、0.3%(16/5124)、0.8%(13/1537)、0.7%(4/579)、0.9%(17/1809)、0.9%(7/823)、1.1%(8/733)、2.0%(28/1411);各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转移率为:鳞癌 0.4%(43/12178)、腺癌 2.8%(40/1404)、腺鳞癌 0.4%(1/246),其他/不详 1.8%(11/613)。第二部分 宫颈癌卵巢/输卵管转移与其它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分析选取附件切除情况查询数据库进行相关因素分析。在排除子宫/卵巢/输卵管/淋巴结未切除的病例后,我们从附件切除情况查询数据库中筛选出全部数据组(13372例)。后筛选出术前未行新辅助放化疗的10933例作为直接手术组。1、单因素分析在全部数据组中,单独卵巢转移组、单独输卵管转移组、卵巢输卵管同时转移组及附件转移组四组中,组织学类型、宫旁浸润、宫颈间质浸润、宫体浸润与阴性未转移组有差异(p<10.05)。在直接手术组中,单独卵巢转移组、单独输卵管转移组、卵巢输卵管同时转移组及附件转移组四组中,组织学类型、宫旁浸润、宫体浸润、腹盆腔淋巴结转移与阴性未转移组均有差异(p<0.05)。2、多因素分析在全部数据组中,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四组病例组中,组织学类型为腺癌是四组共同的独立危险因素。组织学类型为腺癌在单独卵巢转移组、单独输卵管转移组、卵巢输卵管同时转移组及附件转移阳性组四组中发生的风险分别是非转移组的7.008倍(95%CI 3.564-13.779,p<0.001)、4.707 倍(95%CI 1.915-11.565,p=0.001)、9.671 倍(95%CI 3.292-28.411,p<0.001)、6.759 倍(95%CI 4.146-11.02,p<0.001)。其中以卵巢输卵管同时转移组发生风险最高,单独输卵管转移组发生风险最低。在直接手术组中,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四组病例组中,组织学类型为腺癌、宫旁浸润阳性是四组共同的独立危险因素。组织学类型为腺癌在单独卵巢转移组、单独输卵管转移组、卵巢输卵管同时转移组及附件转移组四组中发生的风险分别是非转移组的8.817倍(95%CI 3.735-20.816,p<0.001)、4.787 倍(95%CI 1.585-14.458,p=0.005)、10.406 倍(95%CI 2.888-37.489,p<0.001)、7.336 倍(95%CI 4.146-11.02,p<0.001)。其中以卵巢输卵管同时转移组发生风险最高,单独输卵管转移组发生风险最低。宫旁浸润阳性在单独卵巢转移组、单独输卵管转移组、卵巢输卵管同时转移组及附件转移组四组中发生的风险分别是非转移组的4.094倍(95%CI 1.053-15.918,p=0.042)、8.875 倍(95%CI 1.937-40.668,p=0.005)、13.403 倍(95%CI 3.185-56.395,p<0.001)、6.053 倍(95%CI 2.453-14.941,p<0.001)。其中以卵巢输卵管同时转移组发生风险最高,单独卵巢转移组发生风险最低。第三部分 宫颈癌卵巢/输卵管转移的肿瘤学预后评估从中国宫颈癌原始大数据库、复片数据库中选取同上述标准的卵巢/输卵管转移病例作肿瘤学预后分析。最终我们从中国宫颈癌原始大数据库中筛选出15146例在访病例,从复片数据库中选出143例在访病例,进入真实世界研究(RWS)。1、原始大数据库OS:在四个分组中,对于出现卵巢/输卵管转移的患者,其5年OS均显著更低。与卵巢/输卵管未转移组相比,5年OS分别为单独卵巢转移组(58.1%vs 90.0%,p<0.001;HR=1.995,95%CI 1.247-3.191,p=0.004)、单独输卵管转移组(68.0%vs 90.0%,p<0.001;HR=3.466,95%CI 1.722-6.977,p<0.001)、卵巢输卵管同时转移组(51.3%vs 90.0%,p<0.001;HR=2.727,95%CI 1.396-5.328,p=0.003)、附件转移组(55.8%vs 90.0%,p<0.001;HR=2.375,95%CI 1.678-3.361,p<0.001)。其中单独输卵管转移组死亡风险最高,单独卵巢转移组死亡风险最低。DFS:在四个分组中,对于出现卵巢/输卵管转移的患者,其5年DFS均显著更低。与卵巢/输卵管未转移组相比,5年DFS分别为单独卵巢转移组(48.3%vs 84.2%,p<0.001;HR=1.661,95%CI 1.107-2.491,p=0.014)、单独输卵管转移组(61.8%vs 84.2%,p<0.001;HR=2.762,95%CI 1.479-5.156,p=0.001)、卵巢输卵管同时转移组(47.9%vs 84.2%,p<0.001;HR=1.982,95%CI 1.085-3.621,p=0.026)、附件转移组(41.1%vs 84.2%,p<0.001;HR=1.904,95%CI 1.402-2.584,p<0.001)。其中单独输卵管转移组复发风险最高,单独卵巢转移组复发风险最低。2、复片数据库OS:单独卵巢转移组及附件转移组中,其5年OS均显著更低,且与宫颈癌更差的OS的独立相关。与卵巢/输卵管未转移组相比,5年OS分别为单独卵巢转移组(54.6%vs 72.9%,p=0.022;HR=2.411,95%CI 1.124-5.174,p=0.024)、附件转移组(53.1%vs 72.9%,p=0.006;HR=2.525,5%CI 1.289-4.946,p=0.007)。单独输卵管转移组与未转移组5年OS无差异(50.0%vs 72.9%,p=0.056;HR=6.072,95%CI 2.053-17.962,p=0.001),但转移组OS有低于非转移组的趋势且与宫颈癌更差的OS的独立相关。卵巢输卵管同时转移组与未转移组的5年OS有差异(62.9%vs 72.9%,p=0.042),但不是宫颈癌患者死亡的独立风险因子。DFS:单独卵巢转移组及附件转移组中,其5年DFS均显著更低,且与宫颈癌更差的DFS的独立相关。与卵巢/输卵管未转移组相比,5年DFS分别为单独卵巢转移组(34.7%vs 67.8%,p=0.003;HR=2.418,95%CI 1.24-4.717,p=0.010)、附件转移组(42.8%vs 67.8%,p=0.002;HR=2.555,95%CI 1.403-4.656,p=0.002)。单独输卵管转移组与未转移5年DFS无差异(52.0%vs 67.8%,p=0.108;HR=6.039,95%CI 2.152-16.943,p=0.001),但转移组DFS有低于非转移组的趋势且与宫颈癌更差的DFS的独立相关。卵巢输卵管同时转移组与未转移组的5年DFS有差异(57.1%vs67.8%,p=0.028),但不是宫颈癌患者复发的独立风险因子。第四部分 宫颈癌卵巢/输卵管转移风险系数的评估数据纳入同第三部分。1、原始大数据库单独卵巢转移组、单独输卵管转移组、卵巢输卵管同时转移组及附件转移组对宫颈癌死亡的风险评估系数是1.995、3.466、2.727、2.375,对宫颈癌复发的风险评估系数是1.661、2.762、1.982、1.904。其中单独输卵管转移组风险评估系数最大,单独卵巢转移组风险评估系数最小。2、复片数据库单独卵巢转移组、单独输卵管转移组及附件转移组对宫颈癌死亡的风险评估系数是2.411、6.072、2.525,对宫颈癌复发的风险评估系数是2.418、6.039、2.555。其中单独输卵管转移组风险评估系数最大,单独卵巢转移组风险评估系数最小。第五部分 宫颈癌卵巢/输卵管转移的转移途径选取中国宫颈癌原始大数据库,在前述标准的基础上,根据术后中高危因素情况,筛选出共13266例术后无高中危因素或仅有1个中危因素的低危病例进入研究。在低危病例组中,四组中宫体浸润阳性的发生风险分别是非转移组的14.641倍(95%CI 5.962-35.957,p<0.001)、5.99倍(95%CI 1.666-21.528,p=0.006)、59.024 倍(95%CI 9.957-349.903,p<0.001)、13.177 倍(95%CI 6.91-25.129,p<0.001)。其中以卵巢输卵管同时转移组发生宫体浸润风险最高,单独输卵管转移组风险最低。第六部分 宫颈癌卵巢/输卵管转移治疗方式调查本部分将卵巢/输卵管转移阳性数据库中全部182例卵巢/输卵管转移病例纳入研究。低危组附件转移组的 5 年 OS(86.2%vs 61.8%)和 5 年 DFS(75.9%vs 52.9%)均高于高危组,术后有无辅助治疗方式对肿瘤学预后影响因例数过少暂无法进行分析。[结论]本研究是迄今为止关于宫颈癌卵巢/输卵管转移数据量最大的统计分析研究。在本研究中,在宫颈癌单独卵巢转移、单独输卵管转移、卵巢输卵管同时转移及附件转移四个分组中,实际的转移率均较低,分别为0.39%、0.19、0.14%、0.66%。转移阳性病例及阴性病例复片符合率均较好,四组转移组复片符合率分别为100%、86.2%、100.0%、97.1%,阴性病例复片符合率为100%。宫颈癌卵巢/输卵管转移与组织学类型、宫旁浸润、宫体浸润、腹盆腔淋巴结转移等多种术后高、中危病理因素及临床因素相关,宫颈癌单独卵巢转移、单独输卵管转移、卵巢输卵管同时转移及附件转移四组术后5年OS、DFS均低于非转移组,且四组均为影响宫颈癌死亡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对宫颈癌肿瘤学预后风险的评估与已知的高中危因素相当。本文对宫颈癌卵巢/输卵管转移的术后辅助治疗方式和效果作初步探讨,未来还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我们的研究结果提示,临床医生应重视宫颈癌卵巢/输卵管转移诊断及其在宫颈癌治疗的作用。
其他文献
学位
抑郁症是一种复杂、致残的精神障碍疾病,全球患病率约为4.4%。新型抗抑郁药阿戈美拉汀是世界上第一个褪黑激素受体激动剂。与传统抗抑郁药物相比,阿戈美拉汀具有明显的抗抑郁疗效、安全性高、对性功能影响小、并兼具改善睡眠的功效,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本课题主要研究了阿戈美拉汀的合成工艺。通过分析查阅已经报道的阿戈美拉汀的合成文献,选择了一条适合工业化生产的路线,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最终确定了较佳的合
学位
阿维菌素是一类高效、低毒、广谱、安全、环境友好型天然生物农药,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和畜牧业。试验表明,该类化合物对许多害虫的卵无活性与内吸性,而且随着阿维菌素被长时间和大面积的使用,某些害虫已对其产生抗药性,通过结构修饰来开发新化合物已成为该类药物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阿维菌素B2a是阿维菌素的主要组分之一,不仅具有阿维菌素类化合物的活性,其本身对根结线虫、胞囊线虫、根腐线虫、松材线虫和茎线虫等植物
学位
研究背景和目的乳腺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饮食习惯的改变、生育和激素失衡等因素,近年来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呈持续上升趋势。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的复杂过程,涉及内分泌、环境和遗传学等多种因素,探讨乳腺癌发生及演进过程中相关基因的改变是揭示乳腺癌发生、发展机制的重要途径之一。MIER3(Mesodern induction early response 1,family membe
学位
乙酰氨基阿维菌素(Eprinomectin,EPR)是目前唯一被FDA批准可在动物孕期及哺乳期安全使用的绿色驱虫剂。由于国内市场上的普通速释注射液和浇泼剂的频繁或不正当使用,容易产生物种耐药性,而且浇泼剂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本文将EPR与原位凝胶植入剂给药系统结合,开发EPR长效制剂,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处方前研究:测定了EPR的平衡溶解度、油水分配系数。结果表明,EPR易溶于甲醇、甘油缩甲醛
学位
研究背景炎症和纤维化是肾病进展的显著特征,炎症促进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esase,CKD)的进展,但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CKD的进展常伴随RAAS系统的激活,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高于正常水平,对肾脏炎症及纤维化发挥促进作用。最新研究发现CKD发生发展过程中伴有明显的能量代谢缺陷,肾皮质(尤其是肾小管上皮细胞)能量代谢的异常可能参与慢性肾
学位
Friedel-Crafts酰化反应是一种广泛用于合成药物分子、天然产物的重要反应。随着社会发展对绿色化学的迫切需求,开发更加高效、操作简便、原子及步骤经济的Friedel-Crafts酰化反应具有重要的意义。吲哚C3位的酰化反应一般需要预先保护N原子以及使用过量的路易斯酸,本论文第一部分实现了等当量的BEt3促进的N原子未被保护的吲哚C3位的选择性酰化反应,对反应底物进行了拓展,确定了底物范围,
学位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对衰老和老年相关疾病的调控机制的重视程度日益增长。研究发现一些与衰老相关的疾病,如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老年性痴呆等,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患病风险远超女性,而女性在绝经后,这些疾病的患病率也明显升高。这种性别间发病率的差异以及女性更年期后雌激素水平的锐减和相继发生衰老变化,提示雌激素与衰老和老年相关疾病的调控密切相关。17β-E2分子中含有酚类结构,因而高于生理浓度(>1
学位
研究背景全球约有15%的育龄夫妇存在不孕不育问题,其中男性因素占50%左右。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是男性生殖系统疾病中最为严重的情况之一,精子发生障碍是其主要病因。由于NOA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故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策略。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睾丸组织中呈现高度特异性表达,且在精子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然而lncRNA在NOA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病理机制研究却鲜有报道。研
学位
研究背景和目的自体脂肪移植是目前整形外科医生用于修复软组织缺损、改善面部轮廓及实现面部年轻化常用手段。即使自体脂肪移植已在临床应用多年,但是仍然存在着移植脂肪存活率低,体积减少多等效果不佳的情况以及发生脂肪坏死,形成油囊和钙化结节等并发症。我们的前期研究创新性的从脂肪组织中,通过纯物理方法提取出一种高度浓缩富含SVF细胞和ECM的基质胶(SVF-gel),动物移植模型观察到SVF-gel移植比普通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