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中下游沿线样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梯度分析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bo024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和城市化的推进,区域士地利用/覆被发生很大的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了深刻影响。景观生态学强调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之间的关系,因而定量的描述景观空间格局,进而与不同的生态过程相结合,揭示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在不同尺度的关系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基础和重点。研究区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及环境影响应对全球变化下的区域尘态环境安全挑战,为制定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以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支撑,结合FRAGSTATS的景观指数统计功能,获取了较客观的研究区范围内的空间数据,并通过实地调研资料和统计资料补充相关属性数据,对研究样带的景观格局及其动态变化进行了综合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18年间东江中下游流域样带的景观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林地一直是整个研究区域的基质。自然景观向人为景观转化的趋势明显,水域、园地、林地、耕地面积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建设用地、基塘等用地面积增长较快。景观的破碎度指数、香农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持续增加。研究样带的景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有一定的上升,分别从1987年的1.5120和0.7271上升到2005年的1.6812和0.8085,表明该样带景观异质性有所提高,景观中各组分的分配均匀。 2、研究时间段内,东莞段、惠州段和河源段三个梯度区内的景观格局呈现出明显的梯度特征。斑块数量、斑块密度、香农多样性指数、香农均匀度指数均为东莞段>惠州段>河源段,反应了不同梯度区内的人类活动强度的差异。 3、1987年~2005年间,东江中下游沿线样带的景观格局变化并呈现梯度特征的驱动因素主要有地形条件的差异、人口的增加、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和政策体制等因素。景观格局的变化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很多负面效应,主要体现在水土流失、水环境问题、大气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方面。 通过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运用遥感手段研究多时相景观格局及其变化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本文分析了不同景观类型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变化规律,并对其驱动力和环境效应进行了定性分析,对实现整个研究样带和各梯度区的可持续发展、完善生态环境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为掌握普安古茶树分布和存量等信息,2008年,在县政府的重视下,由县政府办公室制定了《关于开展古茶树资源调查的通知》发放各乡镇,各乡镇根据当地群众的反馈意见,对古茶树资
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既是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质要求也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只有认识到文化发展特别是农村文化的重要性,才能搞好乡村群众文
期刊
学位
湖泊富营养化是多年来的水环境热点问题,在一些富营养化湖泊中出现的蓝藻水华对饮用水安全、水产养殖以及湖泊环境造成了巨大危害。蓝藻水华的形成形成一般经历休眠、复苏、生
GIS与CAD分别作为管理和设计世界的两种工具被广泛使用,两者之间的集成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热点。目前关于GIS与CAD集成技术的研究大多数仍然停留在数据转换的层次上,具有共同的
随着太湖周边社会经济的发展,太湖富营养化日趋加剧。现在几乎每年夏天均有蓝藻水华暴发,太湖蓝藻水华给湖区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带来严重威胁,利用长时间序列的卫星遥感图像数据
当我审完《中国广告》2017年第一期的最后一页文稿,忽然意识到一个事实:我们曾经付出那么多的2016即将成为历史。一年,感觉如风驰电掣般过去,却留下满地的印象与感慨。但如果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广东省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第三产业的发展尤其突出,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迅速提高,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作为全国经济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课堂教学已逐渐摒弃传统的机械教学模式,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课堂教学,以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国际竞争形势日益严峻,对未来人才的英语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语言的社会性也决定了语言只有通过交际才能被个体掌握并熟练运用。而互动式教学既能够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是实现英语课改教学目标的有力手段与重要途径,关系到英语课堂教
土地利用的空间变化趋势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现象与过程。它不仅是一种空间概念上的表达,而且还是时间序列上的演绎;它强调通过对于复杂土地利用地学现象的空间与时间上的综合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