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杏苏散治疗感染后咳嗽(凉燥型)的临床观察及其作用机制探讨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3727510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加味杏苏散治疗凉燥型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以及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其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作用机制。
  方法:
  1.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收集的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分别服用加味杏苏散、杏苏散、复方甲氧那明胶囊,用药疗程为7天,记录各组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视觉模拟评分、咳嗽症状积分及中医症候积分,并评价各组治疗效果。结果运用spss23.0进行统计学分析。
  2.通过BATMAN-TCM数据库、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检索加味杏苏散组方中各药物的化学成分,在BATMAN-TCM数据库及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得到中药预测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取感染后咳嗽相关靶点,将中药预测靶点与感染后咳嗽相关靶点进行映射得到加味杏苏散治疗感染后咳嗽的预测靶点。通过Cytoscape3.5.3软件,形成加味杏苏散治疗感染后咳嗽的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DAVID网站进行KEGG通路分析,通过ClueGO进行GO分析。
  成果:
  1.临床研究
  (1)一般资料
  本研究最终完成观察病例共86例,其中加味杏苏散组29例、杏苏散组29例、复方甲氧那明组28例。在所有患者中男性占比32.56%,女性占比67.44%,男女比例约为1∶2。年龄分布中34-49岁年龄段患者最多,占比40.70%。
  (2)临床疗效
  经治疗后西医咳嗽总有效率方面,加味杏苏散组为93.10%,杏苏散组为86.21%,复方甲氧那明组为85.71%,三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三组咳嗽疗效有差别,加味杏苏散较杏苏散和复方甲氧那明组高(P<0.05),杏苏散组和复方甲氧那明组无明显差异(P>0.05)。
  中医症候总有效率方面,经治疗后加味杏苏散组为93.10%,杏苏散组为86.21%,复方甲氧那明组为78.57%,三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三组中医症候疗效有差别,加味杏苏散较杏苏散和复方甲氧那明组高(P<0.05),杏苏散组和复方甲氧那明组无明显差异(P>0.05)。
  加味杏苏散、杏苏散、复方甲氧那明均可以改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日间咳嗽症状、夜间咳嗽症状、咳嗽症状、中医症候(P<0.05)。加味杏苏散对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日间咳嗽症状、咳嗽症状、中医咽痒咽干、中医总症候的改善优于杏苏散和复方甲氧那明(P<0.05),杏苏散和复方甲氧那明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加味杏苏散对于患者夜间咳嗽症状的改善程度优于复方甲氧那明(P<0.05),但与杏苏散无明显差异(P>0.05),杏苏散和复方甲氧那明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
  2.网络药理学
  加味杏苏散活性化合物有361种,筛选出可能与感染后咳嗽相关的靶点72个,与其相连活性化合物152个,关键靶点共9个,分别为TNF、IL-6、IL-10、TLR4、CXCL8、TLR2、ALB、IL1B、ITGAM。通过KEGG通路分析得到65条通路,结合文献检索,筛选出治疗感染后咳嗽的可能通路为11条: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RIG-I样受体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
  结论:
  1.加味杏苏散治疗凉燥型感染后咳嗽总有效率为93.10%,高于杏苏散和复方甲氧那明,临床疗效确切。
  2.加味杏苏散中的152个活性化合物,主要通过TNF、IL-6、IL-10等9个关键靶点,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等11条信号通路治疗感染后咳嗽。
其他文献
目的:  本研究旨在观察火针及红蓝光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客观评价火针和红蓝光在治疗寻常型痤疮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以期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方法:  将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收集的符合寻常型痤疮诊断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予盐酸米诺环素联合火针疗法,对照组予盐酸米诺环素联合红蓝光疗法。在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的第4、8周对面部皮损进行
目的:  通过观察适形皮肤移植术联合肛裂切除术治疗血热肠燥型Ⅲ期肛裂的临床疗效,旨在探求一种既促进肛裂术后创面愈合又保护肛门功能的手术方式。  方法:  收集78例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血热肠燥型Ⅲ期肛裂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行适形皮肤移植术+肛裂切除术)和对照组(行内括约肌侧切术+肛裂切除术),每组各39例患者。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
学位
目的:  通过研究温针灸疗法对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的乳腺癌患者的膝骨关节症状的影响,探讨温针灸是否可以缓解乳腺癌患者膝骨关节疼痛、僵硬等症状,同时评价其治疗安全性。  方法:  将60例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口服钙尔奇及健康宣教;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行温针灸治疗:选取穴位行温针灸治疗,每周治疗3次,连续治疗6周。主要观察指标为BPI评分,次要
学位
目的:  比较功能性肾上腺肿瘤和非功能性肾上腺肿瘤两组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析组间患者体质差别,探索不同类型肾上腺肿瘤与中医体质之间的相关性,为中医体质学说指导肾上腺疾病的防治打下研究基础。  方法:  本研究属于回顾性观察研究,病例来源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选取在2017年1月至2020年02月期间就诊,并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患者。根据术后病理证实有无内分泌功能分为功能性肾上腺肿瘤组(F
目的:  通过观察治疗组(火针联合消斑酊)和对照组(308nm激光联合消斑酊)两种方案治疗轻中度白癜风的疗效比较,评价火针联合消斑酊治疗轻中度白癜风的临床疗效,为火针治疗白癜风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方法:  按简单随机化方法将7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火针联合消斑酊治疗,火针一周治疗一次。消斑酊每日早晚各涂一次。对照组采用308nm激光联合消斑酊治疗,308nm激
学位
目的:  带状疱疹是皮肤科临床中最常见疾病之一。通过此次回顾性研究,旨在了解我科临床路径下带状疱疹的诊治情况,并通过数据分析推测、发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我科今后带状疱疹患者的诊治方案提供优化思路,并对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产生提供一定的启示。  方法:  基于上述目的,本次研究收集了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广州中医
学位
目的:  通过观察痔冲洗煎剂坐浴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水肿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广泛使用痔冲洗煎剂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住院部2019年8月-2020年1月期间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患者93例,随机分为三组:观察组(n=31)、对照1组(n=31)、对照2组(n=31)。观察组予痔冲洗煎剂坐浴,对照1组予痔冲洗洗剂坐浴,对照2组予1:5000高锰
学位
目的:  本课题进行了回顾性的研究,对183例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分型,并运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对其进行中医辨证,探析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患者体质类型及其特点;中医证型与体质的关系,为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提供思路,并为早期预防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提供方向。  方法:  利用联众病案浏览器搜索功能,将“痛风性关节炎”设置为第一诊断,病案出院时间设置为“2
目的:  寻常型银屑病是皮肤科常见的慢性反复发作的累及全身的系统性皮肤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对寻常型银屑病病人的问卷调查,对其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教育水平、病程等)、发病与加重季节、病情分期、诱因、舌苔、皮损分布、脉象等关键四诊状况进行收集,同时初步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人格类型,研究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心理状态、人格类型与中医证型的关系,为寻常型银屑病的防治提供指导。  方法: 
目的:  桂枝汤首见于张仲景的《伤寒论》,有“群方之首”之誉;在《温病条辨》里,首方亦为桂枝汤,但桂枝汤复方整体属性偏温,运用于温病唯恐失治误治,加重病情。桂枝汤能否应用于温病,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发现,以“桂枝汤”为主题词搜索,找到6607条结果;以“桂枝汤”并“温病”为主题词搜索,仅得到183条结果,其中关于古籍的思想、方证探讨就有过半,涉及到现代医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