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的技术化生存处境及其批判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amy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时代,技术化生存已经成为了人类根本的生存样式。与自然化生存和机械化生存相区别,技术化生存是现阶段人类须臾无法脱离的存在方式。作为人类通向自由与解放的必然环节,技术化生存在为人类社会带来空前繁荣的文明图景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新的矛盾与困境。在当代世界,技术对确定性的追求,衍生出大量不确定性的风险;人倚仗技术挺立起自身独立性的同时,也使自身陷入到被技术宰制的困境之中;人依靠技术理性摆脱了宗教的蒙昧,又对技术本身形成了一种类似于宗教崇拜的知觉状态;技术帮助人类确证了此岸世界的意义,却又让价值虚无主义为之盛行……当技术发展为某种极端的无条件的东西实现了对人类生活的全面入侵和控制,当目的与手段发生了倒置,当技术的方式和技术的视界成为人与世界关系中基本的甚至是“惟一”的方式和视界的时候,直面现代人的技术化生存处境,重新审视人与技术的关系问题,显然已经成为了我们现阶段无法回避的重大课题。本文对现代人技术化生存处境的反思与批判依五个部分渐次展开。根据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起决定性作用的生存要素的不同,本文的第一部分依照时间的流变将人类的生存方式概括为:手工时代的自然化生存、机器时代的机械化生存以及信息时代的技术化生存。它们分别呈现了人类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被特定的主导性生存要素所决定和规定的生存特征。当然,生存方式的演进和变换,并不意味着前一阶段生存方式的彻底终结,也不意味着人在前一阶段所面临的诸多生存问题和困境都已得到了真正解决。在具体划分上看似“前后相继”的不同生存方式的实质是“演变”而非简单的“替代”关系。本文所以作出如上的划分和判断,旨在突出强调技术化生存较之机械化生存和自然化生存的差异性,以突显现代人须要直面和反思技术化生存处境的紧迫性。本文在第二部分将“技术化生存”概括为区别于自然化生存或机械化生存的现阶段人类根本的生存样式。技术化生存是人类对技术及技术产品高度依赖与崇拜状态下的生存方式。在技术化生存中,技术的手段成为了人类同外部世界打交道的单一手段,技术的视界成为了人类关照世界与自身的惟一视界。本文以肯定技术化生存积极意义及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为基本前提,在此基础上呈现了现代人具体的技术化的生存现状,并透过现象本身,对技术化生存的自反性悖论进行了深度剖析,以此引出西方学者对人与技关系不同维度的进一步思考。本文的第三部分依据现代西方哲学对人与技关系的多维反思,选择性地列举了强调“人与自然”之维的海德格尔、重视“人与社会”之维的马尔库塞以及关注“人与自身”之维的斯蒂格勒这三位西方哲学家的重要技术思想,试图对技术与人的操纵性关系、技术予人的背景性关系以及技术于人的代具性关系有所揭示。最后本文经由对现代西方哲学技术理性批判本身的批判性反思,凸显出马克思生存论辩证法固有的优越性与长久的生命力。本文的第四部分以机器为切入,开启了马克思机器大工业背景下的技术追问。在马克思所生活的时代,机器作为技术的重要载体,作为一种典型的技术形态,既是衡量当时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又是工业文明的主要标志。马克思对技术的关注和理解恰恰体现在那些对机器及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的论述之中。本文在这一部分,试图回溯到工业文明初期,通过对机器衍生与发展历程的梳理、对异化劳动与技术异化问题的批判性研究,探秘技术异化的根源,展望异化的最终扬弃与人的自由解放。本文的最后一部分,分析了同马克思所生活的时代相比,现阶段技术控制形式的隐秘化、复杂化趋势。随着技术的发展,已然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技术不仅逐渐显现了意识形态功能,也成为了意识形态本身。技术凭借一种隐形而“柔软”的强制性实现着对人类生存的全面统治,它凭借“较少的意识形态性”不断制造着“同意”,制造出大量失却了反思与批判精神的单向度的人。现代人自愿自觉地成为技术控制的对象,“默许”技术殖民自身全部的生活和生存空间,对技术统治的霸权不视、不见,甚至视而不见。面对这一情形,本文对技术意识形态霸权的确立逻辑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技术意识形态霸权的确立既缘于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和理性的分裂,也赖于技术本身对资本逻辑和政治统治逻辑的服从与满足。而要真正实现对人的技术化生存困境的超越,需要在对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的应然关系进行反思的基础上,重构合理的人与技术的关系,让“人为”的技术“为人”而存在,实现技术的人化的同时也把人的生存还给人自身,使人的生存敞开为人性本有、应有的样子。当然,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对现代人技术化生存困境的批判不能止步于技术意识形态层面的揭示和批判,亦不应停留在“批判”行为本身。对技术的批判固然重要,但批判本身并不意味着人类现实生存问题的真正解决,而只是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更为重要的应该是经由技术的批判,最终确立起一种理智的技术观。对技术的批判也不应停留在解释技术的观点,而更应该是改变技术的观点——技术的改变归根结底意味着人的改变。因此本文在技术化生存的背景下,站在当代哲学的地平线上,试图唤醒人们本有的批判与反思意识,倡导人们重新以美的、自由的尺度而非技术的单一尺度规划自己生活,最终实现从技术化到人性化生存的转变。
其他文献
文章分析了学校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的趋势和特点,档案信息数字化对学校档案工作产生的影响,以及学校实现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的主要障碍,并提出了学校实现档案信息数字化的策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20mg/d和40mg/d)早期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C-反应蛋白(CRP)、脑钠肽(BN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1年9月期间在吉
本文针对中国保险市场的实际状况,提出在保险公司推行客户关系管理模式时,一定要注重客户维系策略,并阐明了实施客户维系策略的内在原理和对保险公司的巨大作用,在此基础上对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探索其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文系统地分析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并就其中存在的问
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是一种宿根性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蔷薇科(Rosaceae)草莓属(Fragaria) o草莓果肉组织细嫩,酸甜适宜,含有多种营养物质,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草莓
为了研究废弃纤维体积掺量和长度、再生骨料掺入量及水灰比对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棱柱体试件与刚性元件组合的方法,测定了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的应力-应变
我国大多数棉纺企业,目前基本上靠经验进行工艺设计、靠试加工进行加工参数优化、靠人工被动滞后的检验进行质量控制。这会造成生产让步处理的盲目性、产品生产效率的波动和
苎麻纤维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纺织原料,闻名于世的浏阳夏布就是苎麻纤维的手工产品。近年来苎麻被应用在各个领域上,如医疗保健、复合材料等领域方面,增大了苎麻的用途。本
社交网络平台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的交流,人们足不出户通过虚拟网络即可获得相应的信息。大量用户通过社交平台发布信息进行交流,构成了复杂的社交网络。随着社交网络中用户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