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新时代,实现城市的高质量增长将成为城市化发展的重中之重。以往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建成区面积增长率快于人口增长率所带来的城市蔓延不利于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我国幅员辽阔,且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了城市蔓延存在显著差异。长江经济带作为新时代三大区域发展战略之一,经济发展动力强劲,连贯着中国的东中西,是中国整体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本文以长江经济带104个城市为例,研究长江经济带2001-2015年间产业发展对城市蔓延的影响,论述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城市蔓延影响的特征与规律性,并实证分析产业发展对不同规模、不同蔓延程度的地区城市蔓延影响的异质性,从而更加深刻理解城市蔓延背后的机制成因,为实现城市发展向高质量转变提供参考。
研究发现:(1)总体上,在产业结构方面,随着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的增加,城市蔓延度也在提高。而随着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增加时,城市蔓延减缓,这其中起到主要作用的是生活性服务业。(2)分城市规模时,第二产业对城市蔓延的影响,在中小城市起显著的作用,而在大城市不显著。第三产业在大城市起显著的抑制性作用,而在中小城市不显著,这主要与不同城市规模下集聚经济效益的发挥有关。(3)分蔓延类型时,推动城市蔓延向集约型方向发展的主要是第三产业中的生活性服务业,而第二产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城市蔓延向过度蔓延方向发展,因而合理布局第二产业以及生活性服务业,对于促进城市集约化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因而,在长江经济带的104个城市中,其城市蔓延与否和程度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受到第二产业发展的影响。对于那些产业发展进入较高阶段,服务业水平较高的大城市而言,第三产业发展对城市蔓延的作用开始显现,并日益显著的减缓了其城市蔓延进程。
本文认为应该加强对第二产业的合理布局,大力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集聚水平。同时对于不同发展阶段中出现的城市蔓延,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减少交通枢纽布局不当、工业厂房不集中等造成的过度城市蔓延。同时本文认为大城市对于能够更加发挥服务业的集聚优势,要优化大城市的建设,提高城市发展质量。
本文以长江经济带104个城市为例,研究长江经济带2001-2015年间产业发展对城市蔓延的影响,论述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城市蔓延影响的特征与规律性,并实证分析产业发展对不同规模、不同蔓延程度的地区城市蔓延影响的异质性,从而更加深刻理解城市蔓延背后的机制成因,为实现城市发展向高质量转变提供参考。
研究发现:(1)总体上,在产业结构方面,随着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的增加,城市蔓延度也在提高。而随着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增加时,城市蔓延减缓,这其中起到主要作用的是生活性服务业。(2)分城市规模时,第二产业对城市蔓延的影响,在中小城市起显著的作用,而在大城市不显著。第三产业在大城市起显著的抑制性作用,而在中小城市不显著,这主要与不同城市规模下集聚经济效益的发挥有关。(3)分蔓延类型时,推动城市蔓延向集约型方向发展的主要是第三产业中的生活性服务业,而第二产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城市蔓延向过度蔓延方向发展,因而合理布局第二产业以及生活性服务业,对于促进城市集约化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因而,在长江经济带的104个城市中,其城市蔓延与否和程度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受到第二产业发展的影响。对于那些产业发展进入较高阶段,服务业水平较高的大城市而言,第三产业发展对城市蔓延的作用开始显现,并日益显著的减缓了其城市蔓延进程。
本文认为应该加强对第二产业的合理布局,大力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集聚水平。同时对于不同发展阶段中出现的城市蔓延,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减少交通枢纽布局不当、工业厂房不集中等造成的过度城市蔓延。同时本文认为大城市对于能够更加发挥服务业的集聚优势,要优化大城市的建设,提高城市发展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