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钱端升前半生之学术与政治实践,尝试探讨两者之关系,及丰富近代中国自由主义和知识分子谱系。 由于各种原因,一批颇为重要和有影响力的民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仍未获深入研究。这批人物大多集中在政法学界,如王世杰、周鲠生、周炳琳、陶孟和、张奚若、张慰慈、李剑农、燕树棠等。就知识分子分类而言,钱端升介乎“议政不参政型”与“参政型”之间。因此,研究钱端升,有丰富近代中国自由主义和知识分子谱系之意义。 作为政治学家,钱端升一生活跃于学术与政治舞台,与政治和政治学结下不解之缘。在学术领域,钱端升自1924年哈佛政府学系博士毕业后,历任清华、北大、中央大学政治学教授。在抗战期间担任北大政治学系主任和法学院院长。由于在学术领域的杰出贡献,1948年当选为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 在政治领域,钱端升一生孜孜追求近代西方民主制度在中国的移植和生根,与其所学专长高度一致。作为中山先生的信徒,钱端升不仅积极参与现实政治,主张一党专政,还加入国民党,希冀通过翼赞一个现代政党,改变现代中国。但同时反对党化教育,主张言论自由、教育独立和法治政府。 这三种思想,与上述民国时期学人相较,高度一致。不同之处,集以下各种矛盾思想于一身,包括:亚里士多德的理想主义、中庸主义、马基雅维利的现实主义。再加上美国式的乐观主义和自由主义。可以说,钱端升思想集上述各种思想之大成。 在民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当中,钱端升属于另类分子。他集各种矛盾于一身,既提倡理想,又主张现实;既主张专制,又赞成民主;既赞成中庸,又提倡极权。钱端升思想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反映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政治的波谲云诡。他的思想既是一面棱镜,又是一个坐标。它折射出民国时期自由主义思想进程中的一个片段,同时又标示出其政治思想与其他学人之间的位置和距离。 整体而言,1949年前的钱端升,在政治与学术之间,始终坚守着知识分子立场:独立于权威和忠于自己的信仰。当现实政治与其学人立场相违背时,力持后者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