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沙坦对脓毒症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ye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脓毒症大鼠模型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及血管紧张素Ⅱ特异性受体拮抗剂氯沙坦(Losartan)对脓毒症(sepsis)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发挥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
  方法
  大鼠脓毒症模型采用中部盲肠结扎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法制备.随机选取动物房预适应3-5天的Wistar大鼠45只,编号为1-45,均为健康清洁级,体质量230-270g,且为雄性,并将其分为3组,1-15号为假手术组(Sham,S组)、16-30号为模型组(CLP,C组)、31-45号为治疗组(Losartan,L组),每组前12只为第一亚组,后3只为第二亚组,建模术后12小时内死亡者剔除,并再次补足每组大鼠数量,记录术后12-24小时内各组大鼠的自然死亡率,并于术后24小时行神经功能评分.后腹腔麻醉,腹主动脉采血备用.采血后断颈处死大鼠迅速剥离取脑组织备用.第一亚组大鼠,酶联免疫方法分别检测血清及脑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表达水平及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含量,并测定脑组织含水量,第二亚组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
  结果
  1.脓毒症大鼠应用氯沙坦干预后累计自然死亡率改善.与S组相比,C组及L组建模术后24小时内的累计死亡率明显升高(P<0.05),而L组较C组相比,自然死亡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
  2.脓毒症大鼠氯沙坦干预后神经行为改善.较S组,C组及L组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表现下降,神经功能评分大大低于正常(P<0.05),药物干预后,神经功能评分虽仍低于正常,但于C组,L组评分显著提高(P<0.05).
  3.氯沙坦干预后,脑组织含水量明显下降.C组及L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较S组比上升显著(P<0.05),而L组大鼠药物干预后,与C组比较,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回落(P<0.05).
  4.氯沙坦干预后,脓毒症大鼠的炎症因子、细胞凋亡蛋白表达水平下调.较S组,C组及L组大鼠血清及脑组织匀浆TNF-α及IL-6水平明显升高,脑组织匀浆caspase-3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L组与C组比较,上述指标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5.氯沙坦治疗后脓毒症大鼠模型的脑组织病理损伤减轻.
  结论
  氯沙坦干预对脓毒症大鼠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炎症因子、细胞凋亡蛋白表达及减轻脑血管通透性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经血栓弹力图检测的血小板活性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不良临床预后的相关保护及危险因素。  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就诊于我院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100例。患者术后均给予阿司匹林100mg/d及氯吡格雷75mg/d口服治疗6个月,再单用阿司匹林治疗6个月。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第7天,利用血栓弹力图检测花生四烯酸(AA)途径诱导血小板聚集率。根据血小板抑
目的:探讨高铁饮食小鼠铁的沉积是否与braak分级中alpha-突触核蛋白聚集一样存在从低位脑干到新皮层(主要为迷走神经背侧运动核、蓝斑、中缝核、黑质、海马、视皮层)的分级,不同部位的铁水平,其与alpha-突触核蛋白分布和表达之间的相关性以及观察高铁对多巴胺能神经元数目的影响。  方法:小鼠自由取食含3%羰基铁粉的鼠粮1-3月,建立高铁动物模型,采用Perl’s铁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观察
学位
目的基于PATCH模式在社区内的实施,评价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病慢病管理对目标人群的管理效果。初步探索适合青岛地区社区的原发性高血压病规范化管理体系。为青岛地区社区开展实施原发性高血压病慢性病管理积累经验。  方法应用社区健康计划(PATCH干预)指导社区内慢性病的防治,从社区内选取符合条件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356列,充分考虑患者具体个人意愿的前提下分为干预组(178列)和对照组(178列)。干预组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10mg qn/20mg qn)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糖代谢(FPG、CP、HbAlc、RI)影响,进一步指导急性心肌梗死时瑞舒伐他汀的剂量应用。  方法:入选2013年12月至2014年10月于青大附院西院区就诊的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并按照数字随机法随机分为低剂量组(10mg瑞舒伐他汀组、A组)20例和高剂量组(20mg瑞舒伐他汀组、
目的观察血液净化治疗(CVVH模式)提高热射病救治效果.  方法将我院重症医学科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30例重症中暑(劳力性热射病)患者,按发病后入住重症医学科的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前者为内科常规治疗组,后者在内科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VVH模式).比较两组患者28天死亡率、机械通气天数.比较两组治疗后12h、24h、48h各个时间点肛温、血
学位
目的:通过病例对照研究,观察乌司他丁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共39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及常规治疗+乌司他丁治疗。选取健康查体者20例为对照组。测定对照组就诊即刻WBC、PMN、CRP、TNF-α、NE值,测定中毒患者入院即刻、第3天、第7天的WBC、PMN、CRP值,入院即刻及第7天的TNF-α、NE值,于第3天、第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后无复流现象的影响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急诊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38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PCI)、观察组(PCI+术中药物、PCI+术中药物+指管抽吸、PCI+术中药物+指管抽吸+远端保护装置)。记录各种治疗方法在支架植入30分钟内无复流发生率、肌钙蛋白下降率、术后七天内心血管
目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预后极差的疾病。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可以开放梗死相关冠脉而挽救濒死心肌。然而PCI过程破裂的粥样斑块和血栓等物质栓塞远端微血管引起的无复流现象可能带来更为广泛的心肌损伤。血栓抽吸治疗已被证明可以为STEMI患者带来临床收益。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拮抗剂具有抗血小板聚集、进而保护心肌的效能。本次研究目的在于评价血小板糖蛋白
目的:通过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中对肠组织的影响,探讨其可能对肠组织的保护机制.  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MODS组、MODS+rhuEPO组、MODS+G-CSF组、MODS+rhuEPO+G-CSF组,通过大鼠腹腔注射脂多糖建立大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模型.于建立大鼠模型后第2天、第4天、第
目的:探讨瘦素及瘦素受体在胃癌、癌旁组织和慢性胃炎中的表达,三者之间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并就其表达与病人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分析,为胃癌病人的临床预后提供依据。  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12月青大附院急诊普外科住院的胃癌手术患者60例病理切片,剔除身体有其他脏器肿瘤者1例,术前行放化疗治疗者2例,淋巴结≤12个无法进行肿瘤分期3例,剩下54例作为A胃癌组,并取其54例患者手术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