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i催化剂的制备及光致热催化CO2还原性能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anger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石燃料作为一种占主导地位的能源,其消耗量的不断增加带来了巨大的CO2排放,对全球气候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CO2又是一种重要的碳源,利用清洁的太阳能对CO2还原不仅能缓解温室效应,还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进行储存运输。传统的光催化只能利用占太阳光能量5%的紫外光和部分可见光且大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此外电荷复合率高和反应速率低的问题也难以解决。本论文以过渡金属Co和Ni为活性组分,以Al2O3和MgO为载体制备了不同结构的催化剂,通过500 W的Xe灯模拟太阳光来驱动其光致热催化CH4还原CO2(CRM)。制备的催化剂不仅能对整个波段的太阳光进行利用,实现高的H2和CO产率以及太阳能-化学能转化效率,还能降低积碳率,提高催化稳定性。本文的研究结果如下:1.发现Co-Al2O3载体中的O原子能参与碳的氧化,提高催化稳定性。发现新颖的光活化效应不但能提高催化活性,还能明显应抑制CO歧化反应从而降低积碳率:采用水热法合成了Co纳米粒子负载在Co掺杂Al2O3的纳米复合材料(Co/Co-Al2O3)。在聚焦紫外-可见-红外(UV-vis-IR)照射下用CH4光热催化还原CO2,Co/Co-Al2O3表现出较高的太阳能-化学能转化效率(η,27.1%)以及CO(r CO)和H2(r H2)产率(43.46和39.42 mmol min-1g-1)。高的光热催化活性归因于有效的光驱动热催化作用,而新的光活化作用大大增强了活性。发现与Co纳米颗粒负载在Al2O3纳米片(Co/Al2O3)上的对比催化剂相比Co/Co-Al2O3具有良好的光热催化稳定性。稳定性的提高归因于Co/Co-Al2O3中Co-Al2O3中的O原子参与了碳沉积副反应CH*的完全解离和生成的CO歧化所形成的C*物种的氧化,从而大大降低了碳沉积速率。光活化效应由于显著抑制了CO歧化也从而提高了催化稳定性。2.发现具有较高Ni/Co摩尔比的NiCo合金纳米粒子能改变CRM反应途径,降低积碳率:采用简单的方法制备了Ni/Co摩尔比分别为1.86、1.60和0.38的NiCo合金纳米粒子负载在Co掺杂Al2O3的纳米复合材料。通过聚焦UV-vis-IR照射Ni1.60Co/Co-Al2O3光热催化CH4还原CO2可实现非常高的r CO和r H2(70.53和63.46 mmol min-1g-1)以及η(29.7%)。高的催化活性来源于光驱动热催化CRM,此外,在UV-vis-IR和vis-IR照射下,一种新的光活化效应通过降低表观活化能显著提高催化活性。发现Ni/Co摩尔比对催化稳定性具有显著影响。与Ni/Co摩尔比较低的Ni0.38Co/Co-Al2O3以及单金属Ni/Al2O3、Co/Al2O3、Ni/Co-Al2O3和Co/Co-Al2O3催化剂相比,Ni/Co摩尔比较高的Ni1.60Co/Co-Al2O3和Ni1.86Co/Co-Al2O3催化剂碳沉积速率大大降低了。实验证据和DFT计算表明,碳沉积的抑制作用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与单金属Ni和Co纳米粒子相比,具有较高Ni/Co摩尔比的NiCo合金改变了CRM反应途径,加速了CH*氧化,抑制了CH*分解为碳物种。2)载体Co-Al2O3中的O参与氧化碳物种。3)光活化效应抑制了主要的积碳副反应CO的歧化。3.发现Ni掺杂MgO能活化CO2加速碳的氧化:通过研磨干燥法制备了Ni纳米颗粒负载在Ni掺杂MgO催化剂(Ni/Ni-MgO)。发现Ni/Ni-MgO催化剂在全光谱太阳光驱动下具有非常好的催化CRM活性和稳定性,其r CO和r H2值分别为88.64和78.04 mmol min-1g-1,η高达31.6%。高的催化活性来源于高效的光致热催化以及通过降低表观活化能来增强活性的光活化效应。与共沉淀法制备的Ni/MgO催化剂相比,Ni/Ni-MgO具有更高的抗积碳性能和催化稳定性。优异的抗积碳性能一方面来源于较少的CO歧化反应,同时光活化效应又大大降低了该反应。另一方面CH4裂解为碳物种的速率较慢,可在裂解为最后沉积碳之前充分与CO2反应,同时Ni/Ni-MgO能活化CO2,使CO2可在更低温度氧化CH4裂解产生的碳物种,从而加速碳的氧化,降低积碳率。4.发现NiCo/Ni-Co-MgO催化剂不仅能降低积碳副反应的发生还能活化CO2加速碳的氧化:通过将Ni/Co摩尔比为2的Ni(NO3)2和Co(NO3)2的混合溶液研磨干燥在商品MgO上制备了NiCo合金纳米颗粒负载在Ni、Co共掺杂MgO催化剂(NiCo/Ni-Co-MgO)。发现该催化剂在聚焦UV-vis-IR照射下可实现非常高的CRM催化活性。其r CO和r H2值分别为127.74和107.70 mmol min-1g-1,η高达40.0%。高r CO和r H2值来源于光驱动热催化。此外,光活化效应大大降低了表观活化能,增加了催化活性。与单金属Ni/MgO和Co/MgO催化剂相比,NiCo/Ni-Co-MgO样品上碳沉积速率大大降低。积碳率的降低一方面是由于较高Ni/Co摩尔比的NiCo合金纳米颗粒具有更好的抗积碳效果。另一方面光活化效应抑制了CO歧化反应,此外在NiCo/Ni-Co-MgO上CO2能够在更低的温度氧化CH4裂解产生的碳物种,从而降低积碳率。
其他文献
混合型超级电容器是一种廉价、安全且具有高功率密度和长循环寿命的新型能量存储器件。本论文首先对混合型超级电容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详细介绍了镍、锰基混合型超级电容器的发展历程。然后,针对泡沫镍表面结构设计、锰基电极材料结构稳定性策略、规模化制备以及在新型水系离子混合型超级电容器上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研究成果,具体如下:(1)商用泡沫镍(NF)是一种良好的三维(3D)导电
学位
弛豫铁电材料由于其优异的介电和压电性能已经在传感器、驱动器和换能器上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汽车、石油探测、深海通讯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压电器件的工作环境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因此催生了高稳定性压电材料的需求。然而,科研工作者在追求高性能压电材料的同时,也在不经意间降低了材料的居里温度/退极化温度,低的居里温度限制了较窄的应用温度领域。压电性能和居里温度之间的制约关系也是制约压电领域
学位
随着我国海洋战略的实施,远海岛礁工程建设快速发展,其混凝土建设用砂主要来源于内地,运距远、成本高。海砂、珊瑚砂等海洋资源的利用,成为发展趋势。但是,海洋资源的直接使用,将引入大量氯离子,易诱发钢筋锈蚀,带来混凝土耐久性的潜在风险。利用水泥基材料固化和阻迁氯离子,是降低氯离子诱发钢筋锈蚀风险的有效技术途径。本文依托“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海砂混凝土中氯离子固化与新型阻迁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学位
超级电容器具有可以进行多次快速充放电以提供高瞬时能量的优势,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环境友好型的储能器件。但是,较低的能量密度成为了限制其实际应用的根本因素。此外,能够低温运行并具有合理性能的超级电容器对于其在室外的应用至关重要。针对上述关键技术瓶颈,本论文设计并制备了具有高比表面积和独特孔结构的多孔碳材料,并将其作为电极材料分别应用到水系和有机体系超级电容器,探讨了温度、集流体等因素对超级电容器的性能
学位
苝二酰亚胺(perylene diimides,PDI)类分子因其具有吸光能力强,易于修饰,稳定性好等特性而被广泛用作有机太阳能电池(organic solar cells,OSCs)中受体材料。PDI分子较大的平面共轭结构有利于其形成紧密的π-π堆积,从而获得较高的电子迁移率。然而,当其应用于OSCs器件中时,这种聚集行为会导致相分离尺度过大,严重阻碍激子的高效解离,进而大幅降低器件的性能。因此
学位
报纸
以可再生的葡萄糖、蔗糖等糖类为原料可以经水热法制得形貌规则的碳微球。但是,糖基水热碳普遍存在制备时间长、结构单一、织构性质不佳等问题。通过在水热碳中引入掺杂原子或将水热碳改造成某种独特结构(或形貌)可以改善上述问题。但是在改造过程中加入的试剂可能会改变其原有的有序组装方式,导致水热反应不能完全按照设计要求构建高性能且具有规则形貌的组装体。本论文以功能为导向,通过调控糖在水热反应中的各向异性组装,可
学位
光催化是解决当前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最具前景的方法之一。光催化剂协同微生物混合光合系统是光催化领域的一个新兴方向,该混合系统能通过半导体光催化剂捕获太阳能并传递能量给微生物生产多碳化工产品。本论文选择石墨相氮化碳(g-C3N4)和Cd S作为光催化剂,选择既能异养又能自养生产生物塑料聚β-羟基丁酸酯(PHB)的真养产碱杆菌为微生物催化剂,构建了混合光合系统,并初步探究了光催化剂与微生物之间的相互
学位
多组元高熵合金具有高熵效应,严重的晶格畸变和缓慢的扩散效应,容易形成简单的固溶体相,通常表现出高强度,高硬度,良好的抗高温软化能力等,被视为极具潜力的高温结构材料及功能材料。由难熔金属元素组成的具有单相BCC结构的MoNbTaW高熵合金具有优异的高温性能,在1600℃的温度下仍显示出高于400 MPa的工程屈服强度和600 MPa的极限抗压强度,但室温塑性差,极大地限制了其广泛应用。为获得室温和高
学位
开发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且价格低廉的钠离子存储装置对于缓解锂资源短缺和大规模能源存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钠离子在电极材料中扩散动力学慢的难题,提出了开发高电子电导率赝电容纳米材料的策略。以材料设计制备、形貌物相表征到电化学性能与机理分析为研究思路,合成了高电子电导率过渡金属磷化物/氮化物负极材料和碳复合层状锰基正极材料,揭示了电极材料反应机理与结构性能的相关性。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