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治理研究

来源 :云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ubao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是指诈骗犯罪分子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或者其他现代传播媒介等手段进而实施的跨越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犯罪行为。1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在境外利用通讯技术与互联网科技在网络虚拟空间针对我国不特定多数公民实施诈骗犯罪活动。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撑之下,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呈现出了犯罪无国界特征,不仅能在境外成功实施诈骗,而且能够利用网络空间的虚拟性逃避法律的制裁。因此,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必须对其进行严格治理。本文除了引言与结语外,共包括五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主要对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进行概述,内容主要包括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概念、起源与演变。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是诈骗犯罪分子利用通讯技术与互联网科技跨越不同国家而实施的犯罪,由中国境内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而来。自我国发现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起,便采取严厉的打击措施。随着我国对打击电信诈骗犯罪力度的增强,越来越多的电信诈骗犯罪团伙逐渐转移至境外,针对我国不特定公民实施诈骗,成为了现今的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跨境电信网络诈骗也在不断地演变,由最开始的简单诈骗演变为精准诈骗。第二部分主要是描述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特征。通过分析一定数量的案例,发现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呈现出独特的犯罪特征。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利用现代通讯手段与互联网技术,在组织结构、行为手段以及危害后果等方面突破国界限制,表现出犯罪无国界特征;境外的犯罪分子以犯罪集团的形式进行诈骗活动,实行公司化管理,组织层级分明、分工明确,表现出有组织化特征;跨境电信网络犯罪案件大多数被害人都集中于经济发达或人口密集的省份,并且犯罪分子的户籍地都大部分集中于沿海地区,地域特征较明显;犯罪分子利用现代发达的通讯技术与互联网科技,在虚拟空间进行犯罪活动,其犯罪手段较智能化。第三部分主要是分析当前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治理难点。由于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呈现出犯罪跨境化、有组织化以及犯罪工具智能化等特征,导致我国在治理该类犯罪中面临侦查取证难、抓捕难以及追赃难等困境。第一,对于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治理极度依赖情报信息的获取,而侦查机关所需的情报信息往往在境外,国家之间不能形成情报信息共享机制,使侦查机关不能及时获取相关的犯罪情报;第二,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主要是发生在网络虚拟空间之内,与犯罪有关的证据皆存储于电子媒介之中,以电子证据的形式存在,易于删除与修改且位于境外,因此对于侦查机关而言,侦查取证比较困难;第三,犯罪分子位于境外,对其抓捕必须依靠区域警务合作,这就需突破法域的限制,在司法实践中也很困难。第四,诈骗犯罪分子将骗取的资金通过多种非法途径转移至境外账户,侦查机关很难查清资金的具体流向,从而导致追赃难。第四部分主要是对国际、域外以及我国对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治理策略的分析。在国际层面,作为世界最具权威的政府间国际组织的联合国组织并通过了多项公约,其中与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相关的公约成了国际联合治理该类犯罪的法律依据。同样饱受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侵扰的其他国家出台相关法律、完善法律制度,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我国在多年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也积累了一定经验,如在司法方面出台相关的司法解释,明确法律适用标准;在立法方面,制定颁布了相关法律法规,对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进行预防、治理;在综合治理方面,建立了科学的防范体系,对跨境电信网络诈骗进行预防。第五部分针对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特征以及在司法实践中的治理难题,结合我国目前现有的防控对策,总结分析了我国治理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路径。首先,应该建立情报共享机制,形成情报信息共享共识,积极主动加强情报信息分享,建立情报信息共享平台,以拓展实践中获取情报信息的途径;其次,依靠我国目前签订的双边条约与多边条约,完善现有的电子取证制度,以解决实践中取证难题;最后,依靠国际警务合作,完善引渡替代机制,现实对境外犯罪分子的抓捕。希望上述措施能够为我国治理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提供参考,为治理同类犯罪提供理论指导。
其他文献
近年来,让与担保在商事实践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在给市场融资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相应的法律问题。在《民法典》施行之前,学界和裁判观点主要围绕让与担保的效力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在《民法典》以及《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司法解释》施行之后,效力问题虽然得到了解决,但是目前关于让与担保的法律规定仍然不够完善,无法为实务提供充分的依据和指导。作为一项在判例和学说中不断发展的非典型担保制度,让与担保具有其他担保
学位
国家建立全方位一体化风险治理体系过程中,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制度是构建和完善风险防范机制的组成部分。当前,风险发生呈现出快速增长、涉及领域广的态势,为防范和解决重大风险时,政府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重大行政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开展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成为风险治理关口前移的有效实践。“全面、合法、合理”的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制度旨在对可能引发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以便更好地预测、梳理和解决可能引
学位
在行政机关进行行政管理中,行政规范性文件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必不可少的执法依据,同时其也发挥着制约行政权力滥用的独特优势作用。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当对不胜枚举、五花八门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司空见惯时,一部分不符合法定程序的违法文件悄然侵入行政活动中,并很大程度上损害着公民的合法权益,污染法治环境。为了依法监督行政权,规范合法行政,整治乱发文现象,我国通过2014年修订的《行政诉讼法》,首次确立了行政规
学位
我国《海商法》实施至今历时三十年,自其颁布以来就饱受争议。学界对于修改《海商法》侧重点各有不同,有的从整体出发,详细阐述不同章节的修改建议;有的则着眼于承运人责任归属、责任免责等内容进行修改。《海商法》以船舶关系和运输关系作为调整对象,那么平衡船方和货方利益就为《海商法》所密切关注。因此,本文以决定船货双方利益平衡的责任基础作为切入点对《海商法》进行反思和重构。这里的责任基础包括船方的归责、免责、
学位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当前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着在经济、政治、生态、公共卫生等方面的突发事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活动也在不断地扩展,随之而来,突发事件的发生也越来越频繁。我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在近些年来,我国突发事件的发生也呈现出增长趋势,在面对这些突发事件,党和政府规范应对,在兼顾应急效率的同时,尽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使得突发事件得到圆满处置。在处置突发事件中
学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加大对互联网行业的扶持力度、创新治理方式,在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努力下,我国的互联网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领域的问题日益突出,给网络空间治理也带来了重大挑战。面对网络上出现的各种不文明现象,在2022年举办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提出了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开展网络文明创建活动,规范网络信息内容的发表与传播流程、
学位
起源于海外市场的“盲盒经济”传入我国后蓬勃发展,随着一些潮玩品牌逐渐进入中国市场,潮玩与盲盒的结合成为当下的消费流行趋势,并逐步发展为一种新型的市场经济模式,衍生出盲盒模式下的销售方式,出现“万物皆可盲盒”的境况。近期,消费者协会官网发布名为《用“盲盒”诱导食品,当抵制!》文章,以及媒体平台相继出现批判盲盒的文章和视频,引起了社会对于盲盒这类商品的关注,并且随着上海市市场监督局发布的首个盲盒市场行
学位
随着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之间交互融合发展不断深入,平台经济这一新的数字经济模式应运而生。平台经济是对于传统经济形态的升级,近几年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相关文件规范发展平台经济,平台经济指的是以互联网平台为核心要件,以大数据作为生产原料,不断更新换代的智能运算系统作为技术支撑、以信息化智能化核心基础要件作为重要后盾的新样态技术形式。平台经济一方面加快数字信息要素的搜集和整合,另外一方面延伸实体经济产业链发展
学位
未成年人临时监护作为我国现行《民法典》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立法重点,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对青少年的法律权利的维护,以及对国家的监护体系的建设的重视程度。但是,随着近些年频繁出现的“监护缺失”案例,再加上新冠事件的突发之后诸多类似事件的爆发,都说明我国的监护制度体系出现了很大问题。根据我国目前关于未成年人临时监护制度的规定以及上述现状,体现了我国未成年人临时监护的法律体系还不健全
学位
2012年我国引入英美法系的“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并将其作为“证据确实、充分”证明标准的主观要件,以期建立主客观相统一的证明标准。然而近些年,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仍然存在“排除合理怀疑”适用率极低、适用证明标准不统一以及对“排除合理怀疑”的理解和定位不准确等现象。“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来自英美法系国家,产生因素涉及经济、政治、哲学以及宗教等多个方面,加之本身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因此在适用中仍然存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