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乡镇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以湖北省B县C镇为例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42429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的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但仍然有将近半数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乡镇,一半左右的学龄儿童也在农村乡镇。农村乡镇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的是广大农村学生的基本人权和发展权利,是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的最有效途径。如果农村乡镇教育发展不好,底层群体就无法获得向上流动的机会,这也将直接影响我国教育现代化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农村乡镇教育是农村的希望。农村乡镇教育发展了,农民素质提高了,就会形成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今天广大农村乡镇的在校生,正是明天国家建设的主力军;相反,如果农村乡镇教育跟不上,不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众多的人口就会成为发展的巨大压力。而发展农村乡镇教育,根本在教师。教师是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是一切重大教育变革的核心力量。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硬件配置的不足,教师的作用是任何其他资源都不能替代的。因此,要从根本上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把农村乡镇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乡镇教师队伍。那么,当前农村乡镇教师队伍到底呈何种状态?其群体性特征怎样?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存在这些问题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应当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加强农村乡镇教师队伍建设?这些问题引起了政策制定者和学界的重视。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通过对中部地区B县C镇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借助问卷、访谈、文献收集等方式获取数据资料,了解了农村乡镇教师队伍的结构特征、生活和工作状况。在此基础上,从农村乡镇教师队伍建设生态系统模型入手,分析微观系统、外在系统、宏观系统、时间系统背景下农村乡镇教师队伍存在的诸多问题;据此分析四系统对农村乡镇教师队伍建设的作用规律,并提出对策建议。按照以上逻辑思路,本研究将共分六部分进行探讨。绪论:主要明确论文要研究的问题、目的、意义及核心概念,通过梳理前人的研究成果,寻找本研究的理论切入点。根据研究理论的指导,设计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第一章:重点介绍研究对象选取及其经济、社会、教育概况,比较研究对象在同类群体的中位置,总结其代表性。所选取的B县是国家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普通县,人均指标在A市以及全省均处于末段,人口以净流出为主;所选取的C镇则是B县的欠发达乡镇,以发展农业为主,受乡镇撤并影响小,行政区划相对稳定。同时简要分析问卷调查数据中样本的构成情况,即C镇中的10所公办学校,包括1所镇中、1所镇小、3所村完小和5个教学点;全镇185名在编在岗教师,其中在编在岗151人,代课教师34人。第二章:通过调研所获取的统计资料、问卷数据与访谈内容,首先从整体角度分析了教师队伍在性别、年龄、学历、城乡、学科、职称、籍贯、身份等方面分布的特征,以此对农村乡镇教师的群体特征有初步的了解。然后深入到学校、教师群体中间,了解教师的日常食、宿、行、生活待遇状况以及工作状况。第三章:以教师所处的四系统为研究背景,分析其在生活质量、工作任务、专业化水平、地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例如,因家校距离、学校设施、社区支持等带来的生活质量问题,因工作时间、工作量导致的工作任务问题,因教师素质和结构分布带来的专业化发展问题以及工资福利和社会尊重带来的教师地位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农村乡镇教师的工作满意度、积极性和稳定性都有极大影响。第四章:分析影响农村乡镇教师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农村乡镇教师队伍建设之所以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成因相当复杂,既有教师自身的问题,也有家庭、学校、学生、教育行政管理的因素,还有政府管理、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因此,必须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在生态系统理论的指导下,以农村乡镇教师队伍建设生态系统模型为框架,分析家庭、学生、学校等微观系统对教师从教意愿、工作满意度、工作稳定性的影响,教育行政管理对教师结构、专业化发展、工作稳定性的影响,乡村面貌、政府管理、社会支持等宏观系统对教师内外部生存环境的影响。第五章:在总结农村乡镇教师队伍建设基本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以及基础教育实际,提出进一步加强农村乡镇教育队伍建设的政策建议。正因为农村乡镇教师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较为复杂,涉及到多方利益主体。要改善农村乡镇教育队伍的现状,不仅要从家庭、学生、学校等微观系统入手,提升教师的从教意愿、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稳定性;也从外在系统加强教育行政管理能力,完善教师培养、补充、管理机制;同时,还要从宏观系统提升乡村整体的吸引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农村乡镇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解决,既是旷日持久、长期博弈的过程,也是综合施策的过程。任何一项措施都仅能解决部分问题,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乡镇教师的困境;要真正解决问题,也非一朝一夕,而是要突破关键环节与改善整体环境。
其他文献
随着国内外“双碳”目标的逐步实施,对分布式能源利用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直流输配电和直流微电网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直流系统中不同电压等级直流母线需要功率变换器进行电能交换,高压直挂储能系统和高压大功率直流负载同样需要互联到直流母线,直流固态变压器(DC Solid State Transformer,DCSST)将是关键设备,可实现不同电压等级直流母线互联,分布式能源、储能系统和直流负荷的电能传输
学位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濒海区土壤盐渍化典型地区,土壤盐渍化影响农业生产与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是制约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探明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的变异特征与驱动机制,进而实现盐渍化的预测预防与预警治理,是土壤资源合理利用的前提,对保障黄河三角洲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黄河三角洲典型地区垦利区为研究区,分区域、地类、剖面三个尺度进行研究。区域尺度对应整个研究区,地类尺度分耕地、
学位
目的: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妊娠期特有的多系统、进展性疾病,于妊娠中晚期发病,是孕产妇、围产儿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子痫前期的具体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但是滋养层细胞浸润不良、螺旋小动脉重塑障碍是学界较公认的病理机制。目前已鉴定出的170余种RNA化学修饰,其中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m6A)修饰是真核生物中RNA(mRNA、lnc R
学位
假单胞菌属细菌是一类专性需氧型的革兰氏阴性杆菌,隶属γ-变形杆菌亚纲,其成员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是一类常见的环境微生物,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该属中不乏一些致病菌,例如人类机会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植物致病菌丁香假单胞菌,这些致病菌在细菌致病机理及生物防治等方面均有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应用价值。HYS菌株是一株由本实验室分离并具有高产铁载体特性的假单胞菌,其产铁载体的能力是其他同类假单胞菌的三到四倍
学位
本论文以长期以来被学界忽视的《东方杂志》专栏图像资料为基本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思想史、表象史、身体史、图像证史、视觉文化研究等的研究范式和方法,从纵向的历史演变与横向的内容分析两个角度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从中窥视《东方杂志》视觉图像与近代社会启蒙这一时代主题和社会文化发展主线之间的互动关系。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绪论”,“《东方杂志》的历史发展及其图像演变”,《东方杂志》图像国族意识与身体意识层
学位
食品样品中化学污染物种类多样,含量虽低,但副作用强,严重威胁国民健康。样品体系复杂,大量基质会对痕量化学污染物检测产生严重干扰,因此发展高选择性、快速且灵敏的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固态纳米通道技术因其高灵敏度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是一种十分有应用潜力的检测技术,但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本论文以具有灵敏电流响应的阳极氧化铝纳米通道(AAO)为基础,设计和构建新颖功能化AAO传感器,用于食品中典型化学污
学位
客户定制化的多品种小批量混流生产模式要求通过合理的生产运作控制,保证多品种精益化生产的有效进行。面向急件和样单生产的PCB制造属于更为复杂的多品种小批量混流生产模式,其生产流程复杂、品种组合多变,瓶颈效应显著,传统经验化粗放型的生产管理方式难以保障精益化混流制造效应的顺利实现,需要通过研究应用先进的生产计划与运作控制方法加以解决。本文主要针对PCB复杂混流生产系统,对其车间生产计划调度与控制方法进
学位
全过程工程咨询(简称全咨)是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视角下的一种集成化咨询服务,旨在融合投资咨询、招标代理、勘察、设计、监理、造价、项目管理等专业服务,全面提升工程投资效益、建设质量和运营效率,最大化实现项目目标。全咨模式推广后受到业界追捧,但由于传统碎片化咨询的惯性思维使然,咨询团队多专注于自身专业服务而对跨界融合与集成的积极性不足,全咨模式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集成服务,实施效果尚未达到各方预期。咨询
学位
碎片化、建筑品质有待提升等是我国建筑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从既有研究来看,在集成项目中强调建筑师主导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手段。但是要将“建筑师主导集成项目”的手段应用于实践中,还需要解决两个科学问题:(1)对于“建筑师主导集成项目”实践过程的认知问题。其中包含:“建筑师主导”的内涵、建筑师主导集成项目中的参与方协作特征的认识等问题。(2)如何对建筑师主导集成项目中的参与方协作进行激励的问题。即,对于建
学位
煤炭作为最有影响力的化石燃料之一,在开采过程中,通常伴随着煤矸石。煤矸石的堆积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因此煤与矸石的分离是煤炭工业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现有煤矸石分选是通过人工分选和机械分选等多种技术完成的,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人工分选需要熟练工人的经验,但工作环境对工人的健康影响很大,而机械程序则严重影响工作环境和生产质量。计算机视觉和神经网络的引入不仅保障了工人的安全,在提高分离系统效率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