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元素掺杂氧化铟锡纳米结构的制备与物性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稀磁氧化物能在同一材料上结合半导体性与铁磁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受到了很大的关注。在氧化物基体中,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基稀磁氧化物具有高可见光透过率、优异的导电性、高过渡金属离子相溶性,被认为是最有发展潜力的稀磁氧化物主基体。关于磁性元素掺杂ITO纳米颗粒的制备,在以往报道中,研究者总是采取物理方法(比如溅射)将其掺杂入氧化物中,这些方法制备的样品往往有不同程度的磁性掺杂物析出,而样品的铁磁性也有相当一部分源于此析出杂质。在本论文中,则是利用化学热分解法直接在一般空气环境下制备高质量的磁性元素掺杂ITO纳米颗粒,并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相应的磁性元素掺杂ITO纳米颗粒薄膜。探索了磁性元素掺杂ITO纳米结构相应的物理特性,为日后进一步开展磁性透明电极提供了实验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化学热分解法制备了掺镝ITO纳米颗粒,通过X射线衍射等测定,样品中没有Dy2O3晶体被发现。掺镝TO纳米颗粒的磁矩与Dy3+的掺杂浓度有关,Dy3+掺杂浓度越高则样品中的磁矩越高。另外,在Sn4+浓度高即电子浓度高的情况下,磁化强度显著升高。这种磁性强化源于RKKY理论所预言的载流子诱导的铁磁性,说明Dy-ITO纳米颗粒中的传导电子和Dy3+中的f层电子存在着较强交换耦合作用。另外,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薄膜上观察到了由反弱局域化效应引起的正磁致电阻变化率。Dy3+使ITO体系的产生了很强的自旋-轨道耦合。2.通过化学热分解法制备的Fe-ITO纳米颗粒和Fe-ITO纳米颗粒薄膜有很好的结晶度且没有Fe氧化物的杂项。Fe-ITO纳米颗粒薄膜中的电导模式为ES型变程跳跃电导。在低温弱场条件下,Fe-ITO纳米颗粒薄膜磁致电阻曲线出现了正磁电阻阻变化率,表明了体系中的二维电子气由于自旋散射产生了反弱局域化效应,Fe的掺入使得ITO体系中引入了一个很强的s-d耦合。
其他文献
在教育部“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兰山教育迎来了跨越式的发展,2013年,兰山区投入1.2亿元,公开招标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和“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自然界中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产生,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总结和推理得出来的。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本文进行了阐述。
色彩是油画创作的重要表现手法,色彩是一种具有极高表现力的绘画手段,能够深刻的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油画具有感染力,让观赏者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当今的社会科技在
理论预言B-C-N化合物可能存在多种结构并且其某些亚稳相可能具备优良的热学、光学、电学、力学特性及潜在应用价值,也将是金刚石和c-BN的优良替代品,因此该类材料的合成研究
使用InGaN/GaN多量子阱作为有效吸收区的p-i-n型太阳电池是Ⅲ族氮化物基太阳电池的研究方向之一。然而,由于外延生长的Ⅲ族氮化物材料仍存在较高密度的缺陷,因此由其制作的太阳电池结构、电学特性和工艺将受其影响。本论文从太阳电池器件角度出发,制备了高开路电压的InGaN/GaN多量子阱太阳电池。具体研究了与p-GaN低接触电阻的工艺条件及其对太阳电池影响、ITO电流扩展层的影响、p-GaN表而位
当人们探索紫外光源在紫外光刻机、紫外消毒、紫外养生等方面的应用时,对紫外光的探测必不可缺。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紫外探测器性能优缺点各异,缺乏良好的性能提升。碳化硅(SiC)作
光学和凝聚态物理是物理学中两大分支学科,而研究材料的光学特性是这两大学科的交叉领域。光在材料中传播性质是由经典的麦克斯韦方程描述。从有效媒质理论出发,方程中人们引入
线性离子阱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物理模型,如Jaynes-Cummings模型和反Jaynes-Cummings模型等,也是人们产生离子振动非经典态的主要手段。本硕士学位论文主要基于线性离子阱模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应用环境的干扰导致节点间距不能被准确度量.所以利用以节点间距作为权重的闭包图(EG)模型构建的拓扑没有考虑环境的干扰,忽略了这部分干扰带来的能耗,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