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examing Translation Ethics in Children’’s Literature Translation ——A Case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i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伦理作为翻译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的具有渗透力的学科,旨在探究翻译活动中一系列基本规范。因此,翻译作为一种相互沟通为目的的活动,被看作是一种伦理行为,而这种伦理行为需要伦理学作为其导向依据。本文从宏观和微观方面重新审视翻译伦理对于儿童文学翻译的影响,该视角涵盖了伦理模式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本文作者首先对于伦理涉及的理论概念做了系统描述,并阐述其对翻译活动的必要性。以翻译伦理和译者伦理概念中的共同参数为理论依据,本文作者拟设计了一个描述性伦理模式作为分析赵元任的译本《阿丽思漫游奇境记》的分析框架,试图阐释伦理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指导意义及其局限性。尽管在国内有众多该小说的译本,但是本文作者选取赵元任先生的中译本为案例分析对象,因为赵先生的语言功底深厚,在对儿童文学语言把控上能够突出儿童文学语言的生动性特征,以此得到广大读者的普遍接受和认可。该研究对于未来中国儿童文学多方面以及多维度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视角。
其他文献
传统翻译研究重点集中在译本的语义层面上,关注译本是否忠实与对等。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描述学翻译研究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视野。以图里,切斯特曼及赫曼斯为代表的翻译规范论是描述学翻译研究派的重要分支。其研究指出,由于翻译活动受制于各种各样的规范,规范不仅影响译者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影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策略抉择。所以翻译研究内涵应远远超出译本语意层面。本文试图采用切斯特曼的翻译规范论对《京华烟云》两种中
艾米丽·迪金森和西尔维娅·普拉斯都是各自时代女性诗人的杰出代表。艾米丽·迪金森被认为是与惠特曼同等重要的美国诗人,而西尔维娅·普拉斯则是自白派的关键人物。尽管对于这两位诗人各自的研究都已经非常成熟,但是对于这两位诗人的对比研究还很少,因此,此篇论文将会对两位诗人进行一个对比研究以尽量填补这一空缺。虽然迪金森和普拉斯生活的时代相距几乎有一个世纪,但是她们仍面对着相同的来自于男权社会对于女性和女性作家
传统翻译观将翻译视为不同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译者也被冠以“媒人”的称号。随着文化转向的深入影响,译者自身的意识开始觉醒,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在翻译研究中也备受重视。陶渊明的代表作《桃花源记》是中国古典散文中不可多得的佳作之一,国内外众多译者也为读者奉献了琳琅满目的精彩译文。在本文中,笔者通过对James Robert Hightower、A.R.Davis、林语堂、罗经国以及汪蓉培翻译的《桃花源记》五
一个国家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和语言文字选择往往代表着该媒体的政治态度和立场。本文聚焦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东盟国家主流媒体有关中国的英语新闻报道,进行数据和语言分析研究,特别对其中"中国"一词共现频率较高的名词和形容词进行分析,厘清东盟新闻报道中的中国形象。研究发现:东盟十国主流媒体都有关于中国的英语新闻报道,尽管存在报道数量以及新闻原创和新闻转载比例不均衡的情况,但是基本能够客观真实地呈现
战术战伤救治能力生成效果已成为部队卫勤保障力量建设的核心检验指标。在近期对部分部队展开的多轮战术战伤救治能力考核评估中,考核人员采取分类抽考和演习拉动的形式,覆盖从伤员发生至旅级或相当等级机构战术区救治全要素、全流程,对部队各级官兵及下辖卫生机构卫勤人员的战伤时效救治能力进行全面考评。在单项救治技能考核和全流程拉动考核中,均发现了一些带有普遍性和共性的问题。为此,该文提出战术战伤单项救治技术训练需
时光荏苒,一晃我踏入教师岗位已26年。26年,有汗水也有泪水,有困难也有收获;26年,从一线体育教师到教研员,从青丝到华发。岁月变迁,初心不改,每当站在运动场上,望着脚下这条长长的跑道,我始终记得自己"当好一名体育教师"的坚定信念,尽管道路漫长,但我愿意每一天都站在跑道的起跑线上,带领着教师们,一步一个脚印,向目标迈进。一、以热爱学科之心耕耘课堂教学1996年走出赣南师范学院的大门,我被分配
期刊
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形式,虚拟现实技术近几年一直是大众热议话题。它是一项发展中的、也具有非常深远的潜在应用方向的新技术。但如何将它实际应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为我们服务呢?虚拟现实是最近出现的一种高科技技术,它通过计算机的运算,模拟出三维空间。使体验如身临其境一般感受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通过硬件传感器和强大的软件分析处理能力,体验者可以及时、无限制的感受虚拟三维空间里面的事物。
交际语境写作教学理论的提出、研究及应用是我国语文写作教学的一次重大变革。荣维东教授提出交际语境写作教学理论,写作"目的"是其要素之一[1];魏小娜副教授倡导真实的写作,认为真实的写作目的是真实写作的重要内涵之一。培养学生写作时的目的意识,有利于其进行真实的写作。
传统的翻译研究以原作为中心,使译者处于“隐身”的状态。随着翻译研究的不断发展,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之一,其地位有所提高,译者主体性也成为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追风筝的人》是阿富汗裔美籍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处女作,一经出版就得到了人们的喜爱与关注,小说以阿富汗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阿米尔和其仆人哈桑之间的友谊,背叛以及救赎的故事,它以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向读者展现了阿富汗独特的文化,习俗,宗教信仰,以
本研究以操控论为理论框架,以林语堂汉译英作品集《英译重编传奇小说》为例,旨在从意识形态和诗学角度探讨林语堂各种翻译策略背后的深层原因。在翻译《英译重编传奇小说》的过程中,林语堂对原文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通过改编,删减,增译等技巧对原文进行整合,以符合西方读者的审美需要和阅读心理。作者通过从政治,宗教,和伦理道德三方面分析林语堂的翻译技巧以及在文章主题和叙事模式上的改编,得出以下发现:一方面,东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