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唑类杀菌剂共暴露对绿藻的毒性效应研究

来源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eywell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唑类杀菌剂因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及调节植物生长作用,被广泛应用于防治蔬菜、水果及花卉的病虫害。然而因为它们的大量使用,则不可避免地随降雨和地表径流进入水体环境中,进而对水生生物产生潜在危害。目前关于唑类杀菌剂的生物毒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唑类化合物,如多效唑、己唑醇、丙环唑和苯醚甲环唑,但对唑杀菌剂多元混合物毒性效应的系统研究仍十分缺乏,无法准确评估其生态风险。因此,本文以环境中常见的5种唑类杀菌剂(咪唑、戊唑醇、三唑酮、三环唑和恶霉灵)为目标污染物,以斜生栅藻为毒性指示生物,采用等效应浓度比法和直线均分射线法设计混合物体系,研究唑类杀菌剂共暴露下对斜生栅藻96h毒性及其相互作用。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采用微板毒性分析法测定了5种典型唑类杀菌剂对斜生栅藻的96h毒性,以Weibull函数进行拟合,以EC50为评判标准,则5种受试唑类杀菌剂的单一毒性大小顺序为:戊唑醇>三唑酮>恶霉灵>三环唑>咪唑。
  (2)基于单一唑类杀菌剂对斜生栅藻的毒性结果,设计了10组二元混合体系50条射线、50组三元混合体系、25组四元混合体系和5组五元混合体系。二元、三元、四元和五元混合物对斜生栅藻的EC50范围分别为2.05E-05~1.10E-03、1.36E-05~1.64E-02、4.06E-04~4.47E-02和1.64E-02~4.51E-03mol·L-1。综合二、三、四、五元混合物毒性变化可知,混合物的联合毒性大小既受组分的毒性大小影响又受组分的浓度比Pi大小影响。
  (3)基于MDR定量分析混合物联合毒性结果显示,二元混合体系在全效应浓度下多表现为协同作用,协同作用强度随浓度增大多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最大协同强度多发生在中等效应浓度下。在三元混合体系中,以EC50、EC40设计的混合体系中,混合物均表现为拮抗作用;在基于EC30、EC20设计的混合体系中,混合物总体以弱拮抗作用为主;在基于EC10设计的混合体系中,在低浓度下呈现多种作用类型。在四元和五元混合体系中,混合物毒性相互作用均呈现为拮抗作用。
其他文献
该文研究了温差电制冷晶片(BiTe)表面化学镀镍工艺,包括粗化、除膜、还原、敏化、活化、预浸、化学镀镍及镀后热处理,确定了最佳工艺配方以及各工序的维护与调整.碲化铋材料对于化学镀镍属于催化毒性材料,工艺采用敏化、活化的前处理工艺在晶片表面形成一层催化活性晶核,浸入化学镀镍液可快速诱导镍沉积形成镍层,阻止其毒性影响沉镍反应与镀液.从而实现了在催化毒性材料表面化学镀镍.为除去黑膜,研究了除膜配方以及除
二氧化碳既是重要的气体矿产资源,又可以引发灾害,而且对地震预测、大气温室效应和环境灾害预测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因此,研究CO气藏的勘探技术和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研究CO的勘探技术,是为了利用它来发展国民经济;另一方面,是为了在进行勘探开发的过程中避开 CO,以免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日益成熟,应用各种地震技术寻找油气已经成为油气勘探的一项重要技术之一.二氧化碳气和甲烷气
学位
应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和技术研究含油气盆地是油气勘探的新方法,也是识别和预测隐蔽油气藏的有效和先进的手段.本文应用层序地层学新理论,新方法综合利用地震,钻测井,岩心等资料,通过建立各级层序划分标准,建立了静北及周边地区层序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之上,对重点层位进行精细层序地层划分,建立高分辨层序地层对比格架,并进行高分辨等时地层对比,分析了重点层段内沉积相及沉积体系的空间展布特征,探讨等时地层格架内的地层
本文对氧化亚铁硫杆菌的游离菌生长和固定化生长的影响因素分别进行了研究,并就进气浓度、进气流速、喷淋率等对脱硫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试验分两步挂膜:培养箱预挂膜和滴滤塔中挂膜.在氧化亚铁硫杆菌游离菌的最佳生长条件下进行培养,用拉西环连续接种2个周期后,生物膜开始表现出良好的活性.在培养箱预挂膜过程中,进行了粉煤灰、拉西环、陶土颗粒作为挂膜载体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陶土颗粒的生物膜活性明显好
2005年取消了纺织品配额,服装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五年过去了,山东服装的发展状况怎样,有哪些差距,原因在哪里,采取什么样的应对策略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便是本课题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纺织服装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近几年,中国服装业获得了飞速发展,成为世界上第一服装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本文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了中国服装行业内资企业经营效益较低、产量集中度很低、出口正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增长型转变
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是一类好氧异养型革兰氏阴性细菌,能够与豆科植物共生固氮,是土壤中常见的一类菌群。目前,国内外对中华根瘤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与植物共生的关系、制作根瘤菌剂、提高固氮效率和环境修复方面,也有报道发现某些菌株能够产生VB12。  本实验室分离获得一株能够产生VB12的菌株,通过16SrDNA测序鉴定,该菌株属中华根瘤菌属(S.sp.),是一个全新的菌株,命名为kd2
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的交通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但由于地处丘陵沟壑地带,地形地貌复杂多变,这些地区提出并实践了一系列高填方挡土墙结构。为促进复杂环境下农村道路高填方挡墙的高效节约化发展,急需结合这些实际工程的不良地质条件与高大挡墙修筑和使用状况,总结和提出一套农村公路高填方挡土墙失稳机理分析方法与加固策略,进而优化今后重庆地区不良地质条件地区高填方挡墙建造技术,节约社会成本,提高工程可
学位
电力谐波是反映电能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适应电能质量新要求,无源滤波器以其高可靠性、结构简单、大容量、低成本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工业、交通行业。目前主要问题是无源滤波器参数不能连续调节,动态调谐滤波器运行机理有待进一步揭示,关键部件优化设计与实现存在困难,无法满足实际工程需求。深入研究电力谐波动态调谐滤波方法及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本文按照理论研究——优化设计——试验与工程应用
浅海底边界层的强湍流运动是区别于大洋环境的主要特征之一。它影响颗粒物输运,进而调控上层营养物质的补充,对海洋初级生产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黄海西部黑泥湾海域和课题组积累的遍及东中国陆架海域的多个坐底ADV流速和悬浮物浓度(SSC)声学反演观测数据,本文研究了潮流和波浪作用下底边界层湍流与沉积物输运的机理,建立了陆架海底拖曳系数(Cd)的参数化方案。  针对潮流和波浪作用下底边界层内的长时间连续高频
土壤污染引起全球土壤功能退化,危及人类的生存基础。土壤修复产业在全球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了对人类产生巨大影响的社会经济活动。为了更好的促进土壤修复产业的发展,提高修复效率的同时降低综合成本,土壤修复的可持续性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可持续土壤修复的目的是在解决土壤污染问题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对社会环境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使土壤修复这一活动能可持续的发展。为土壤修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持,即构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