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丁香茄Calonyction muricatum为旋花科月光花属植物,始载于《救荒本草》,味苦,性寒,具有泻下、解毒的功效。全株可入药,在民间被广泛用于治疗风火牙痛,乳腺炎,关节炎等疾病,疗效显著。但迄今未见丁香茄叶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相关的研究报道。为明确丁香茄叶抗炎的药效物质,发现结构新颖、活性显著的抗炎活性成分,本论文以活性为导向,首次对丁香茄叶的乙酸乙酯部位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基于Discovery Studio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抗炎活性虚拟筛选,采用体外实验对高活成分进行抗炎活性验证,以期阐明丁香茄叶的抗炎药效物质基础,为丁香茄叶的深入研究与开发奠定基础。方法:在体外活性追踪下,采用硅胶、MCI、ODS、HW-40C柱色谱及半制备液相等方法对丁香茄叶乙酸乙酯活性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结合UV、IR、1D/2D NMR、HRESIMS、ECD等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通过DS软件分子对接,预测化合物的抗炎活性。采用MTT法检测化合物的细胞活力,进一步在安全给药浓度下,采用Griess法检测LPS诱导RAW264.7细胞产生的NO水平,对化合物的抗炎活性进行验证。结果:根据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学方法从丁香茄叶的活性部位中共分离鉴定了40个化合物,包括:18个结构新颖的树脂糖苷类化合物,calonmurins A-R(1-18);7个十八元不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分别为12-oxo-phytodienoic acid(20),(9Z,12Z,14E,16R)-16-hydroxyoctadeca-9,12,14-trienoic acid(21),(9Z,12S,13E,15Z)-12-hydroxyoctadeca-9,13,15-trienoic acid methyl ester(22),(9Z,11E,13R,15Z)-13-hydroxyoctadeca-9,11,15-trienoic acid(23),(9R,10E,12Z)-9-hydroxyoctadeca-10,12-dienoic acid(24),(9S,10E,12Z)-9-hydroxyoctadeca-10,12-dienoic acid(25),β-dimorphecolic acid(26);6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分别为hedyotol A-4’’-O-glucoside(19),4-烯丙基-2-甲氧基苯基1-O-β-D-芹糖(1-6)-β-D-葡萄糖苷(32),secoisolariciresinol 9-O-β-D-glucopyranoside(33),syringaresinol(34),medioresinol(35),松脂素(36),其中化合物19是新化合物;4个黄酮苷类化合物,分别为山柰酚-3-O-半乳糖苷(28),6-methoxykaempferol-3-O-galactoside(29),紫云英苷(30),6-methoxykaempferol-3-O-glucoside(31),5个其他类化合物,分别为1-十二烷醇(27),(6S,9R)-长寿花糖苷(37),咖啡酸乙酯(38),麦芽酚(39),hydroxydihydrobovolide(40)。采用化合物作用靶点虚拟筛选平台对丁香茄叶中的主要化合物与炎症通路相关蛋白进行活性靶点预测,对接结果显示,化合物1与炎症通路相关蛋白caspase 1的结合能为-75.99;化合物11与蛋白ASC的结合能为-41.06;化合物13与蛋白NLRP3和Nrf2的结合能分别为-48.66、-59.67;化合物19与蛋白HO-1的结合能为-61.95。体外抗炎活性验证发现,树脂糖苷类化合物(4,5,8,9,12)、木脂素类化合物(19,32,33)以及不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20,22,23,24)均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其中化合物5和9在浓度为12.5μM时,NO抑制率分别为50.54±0.47%和50.90±0.31%,化合物20和24的IC50值分别为1.17±0.51?M和0.97±0.89?M。结论:本研究以活性导向分离,综合运用多种色谱和波谱技术,从丁香茄叶乙酸乙酯部位共分离鉴定了40个化合物,其中19个为新化合物。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从丁香茄叶中发现了18个结构新颖的树脂糖苷类成分,其中吡喃酮糖和呋喃甲酸是首次从树脂糖苷类化合物中发现。DS软件分子对接结果提示树脂糖苷类与十八元不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可能是通过抑制caspase 1、ASC和NLRP3的蛋白表达来发挥抗炎作用,木脂素类化合物19可能是通过促进HO-1蛋白的表达来抑制炎症反应。通过体外抗炎活性验证,发现木脂素类、树脂糖苷类和不饱和脂肪酸类成分均具有一定的抑制NO释放作用,提示这三类成分可能是丁香茄叶发挥抗炎传统功效的重要物质基础。本论文研究丰富了丁香茄叶的化学信息,也为丁香茄的深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