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源大肠杆菌三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分离株生物学特性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68579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羊肉作为人们餐桌上常见的肉类之一,深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羊肉消费水平稳步提升,肉羊养殖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然而,华东地区集约化及异地育肥的养殖模式,为各类病原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以致病性大肠杆菌为代表的细菌性病原流行广泛、危害巨大。动物源致病性大肠杆菌中的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TEC)和肠道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 PEC)是两类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菌,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已有多项研究表明STEC及Ex PEC可通过食物链传播人类,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然而相较于禽源及猪源大肠杆菌的研究,针对羊源大肠杆菌的研究较少,多数只针对腹泻病例中大肠杆菌的鉴定,且对于食源性大肠杆菌,通常关注O157:H7等STEC,对于Ex PEC的研究,则屈指可数。此外,大肠杆菌血清型众多,不同地区流行的优势血清型有差异。因此,为明确华东地区肉羊养殖及屠宰加工环节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流行特点,本研究基于实验室前期调查,建立了检测O8、O9、O89优势血清型大肠杆菌的三重PCR检测方法,用于在临床及食品检测中方便快捷地对该三种血清型进行鉴别。本研究采集了华东地区部分省份肉羊养殖场发生腹泻及呼吸道疾病的样品以及屠宰场肉品、环境样品,进行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并对分离菌株的血清型、系统进化分群、毒力基因及耐药性进行检测分析,进而通过小鼠感染模型对部分代表菌株,尤其是STEC及Ex PEC的致病性进行了检测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研究结果:(1)通过引物设计与条件优化成功建立了具有良好重复性、特异性、敏感性的检测O8、O9、O89血清型大肠杆菌的三重PCR方法,利用该三重PCR方法,对来自不同养殖场及屠宰场分离的217株大肠杆菌进行了血清型鉴定,共检测到O8血清型大肠杆菌32株(14.75%)、O9血清型大肠杆菌22株(10.14%)和O89血清型大肠杆菌16株(7.37%)。证明该方法能够用于临床样品及食品源大肠杆菌血清型的鉴定。(2)先后从不同养殖场腹泻及呼吸道疾病的粪便、肠道和肺脏样品以及屠宰场肉品和环境样品分离得到的217株大肠杆菌。利用PCR对分离株进行系统进化分群及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A群及B1群在各来源大肠杆菌中占多数,omp A、crl A、yijp、fim H、mat及ibe B的检出率在各来源大肠杆菌均处于高水平,与STEC关系密切的eae、hly基因以及与Ex PEC中的脑膜炎大肠杆菌致病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ibe B、yijp基因在屠宰场来源的大肠杆菌中均有较高的检出率。通过毒力基因分析,本研究分别鉴定得到65株STEC及18株Ex PEC,这两类具有较高人兽共患风险的大肠杆菌在屠宰场样品中也均有检出,证明其在养殖环节流行广泛且在屠宰过程中污染的风险较大。(3)利用K-B纸片法对分离菌株的药敏特性进行检测。共检测9大类17种抗菌药物。结果显示,分离株对克林霉素、氨苄西林、强力霉素、恩诺沙星、阿米卡星、卡那霉素、阿莫西林及复方新诺明的耐药普遍,耐药率均高于70%。此外,这些菌株耐药谱广泛,98.62%的菌株可被定义为多重耐药(MDR)。(4)根据各菌株分子生物学特性的检测结果,选择18株代表菌株,在小鼠模型采用腹腔注射方式检测其致病性,对其毒力进行评估。通过筛选进一步对10株较强的致病菌株进行半数致死量测定及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两株屠宰场分离株的毒力较强,其半数致死量分别为5×106.38CFU及5×106.50CFU,其他菌株半数致死量由低至高为5×107.38CFU、5×107.50CFU、5×107.83CFU。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各攻毒组小鼠肺部病变明显,肝脏也存在不同程度病变。综上,本研究建立了能够快速检测O8、O9、O89血清型大肠杆菌的三重PCR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华东地区肉羊养殖及屠宰加工过程中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检测中。对不同来源分离菌株的进化群、毒力基因和耐药性等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以及代表菌株的致病性检测,尤其是STEC和Ex PEC的鉴定与分析,丰富了华东地区羊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流行病学数据,证明了其在屠宰环节中较高的污染风险。该结果为肉羊养殖过程中大肠杆菌的防控提供了依据和指导,警示应加强肉羊养殖和肉品加工环节中大肠杆菌污染风险的监测与控制。
其他文献
寡雄腐霉(Pythium oligandrum)是一种重要的微生物资源,能够防治多种植物病害,并对作物具有促生增产效果。充分利用该生防菌的多功能特性,提高产业化应用潜力,对于构建低碳绿色农业高效生产方式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以植物病原菌-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及其侵染寄主-小麦为对象,系统研究P.oligandrum防病促生效果,明确P.oligandrum调控小麦根
学位
β-胡萝卜素(β-carotene)作为转化效率最高的维生素A(VA)源而受到广泛关注,但β-胡萝卜素中的长疏水多烯链严重限制了其生物利用,不足10%的低吸收效率使其大量停留在大肠。人体肠道特别是大肠中栖居着众多的微生物,肠道菌群与营养元素相互作用对机体营养代谢、能量代谢和免疫调节等均影响显著。然而,大量不被吸收的β-胡萝卜素与肠道菌群之间的相互作用仍不明确。基于此,本研究通过体外厌氧发酵研究β-
学位
我国虾类资源较为丰富,其中各类小型虾类产量较大,但是由于利用率不高通常被丢弃掉,造成资源严重浪费和环境污染。虾酱由于其独特的风味而深受人们喜爱,因此将小虾加工成虾酱可以有效提高低值虾类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资源增值。但是我国虾酱的传统生产工艺大多采用开放式自然发酵的方式,发酵周期长,极易被有害微生物污染产生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有害物质,同时自然发酵过程中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产品品质不稳定。在传统虾酱
学位
干燥是苹果加工的一种重要方式。然而苹果片干燥过程中极易发生不同程度的卷曲、收缩等形态变化,对干制品品质及精细化加工产生影响。本文将三维视觉技术应用于苹果片干燥过程形态变化检测,首先研究了不同干燥条件及物料状态对苹果片干燥过程曲面面积收缩率、高度标准差及平均曲率的影响;其次,研究了不同预处理方式对苹果片干燥过程三维形态变化以及干燥动力学、色泽、风味、总多酚含量和抗氧化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选择预处
学位
【目的】探索芽孢杆菌3种组合菌剂对蒙古栎幼苗生长的影响,明确不同菌剂对其促生效果,为芽孢杆菌在蒙古栎苗木培育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一年生蒙古栎容器苗为材料,使用枯草芽孢杆菌单一菌剂(B1)、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等比例混合菌剂(B2)、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等比例混合菌剂(B3)进行接种。每种菌剂均设原液(C0)和20倍稀释液(C2)2个浓度,清水为对照(CK),
期刊
菱角(Trapa bispinosaL.)是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长江三角和珠江三角流域等地均有广泛种植,资源极其丰富。菱角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药食同源植物,其资源化开发甚少。多糖是菱角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其结构、活性、机制及其构效关系等一系列基础研究相当匮乏,严重桎梏其资源化开发与利用。基于此,本文以菱角为实验材料,利用超声辅助提取联合柱层析技术制备菱角多糖,并对其结构、溶液链构象、免疫活性
学位
轴承和齿轮等机械部件在平稳运转过程中处于弹流润滑状态,研究超分子凝胶润滑剂在弹流润滑状态下的润滑性能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了热可逆超分子凝胶润滑剂在弹流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采用同步热分析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了超分子凝胶润滑剂的相转变温度和热分解温度,证明该凝胶润滑剂具有良好的热学稳定性。采用流变仪分析了超分子凝胶润滑剂的流变学性能,证明该凝胶润滑剂具有良好的机械稳定性和触变性。通过光弹流润滑油测
期刊
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C.p)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感染后会引起气性坏疽病和食源性肠胃炎,而且抗逆性极强,对肉类食品中的多种防腐措施均具有较好的抵抗能力。山苍子精油(Litsea cubeba essential oil,LCEO)是一种安全无毒的植物源抗菌剂,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是食品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学位
近年来我国鸡肉的人均消费量逐年增高,已经成为仅次于猪肉的第二大肉类消费品。由于鸡肉营养丰富,水分含量高,极易被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以及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是鸡肉中常见的三种食源性致病菌。这些致病菌污染肉品
学位
在国际格局调整、新冠疫情以及地缘政治风险叠加的背景下,日本政府不断增强贸易政策的安全属性,推动贸易政策走向“泛安全化”。日本贸易政策的安全化转向受到外部风险冲击以及国际竞争的影响,同时也是岸田政府寻求国际影响力和国内政治支持的重要载体。贸易政策的“泛安全化”导致安全思维成为日本制定和施行贸易政策的价值取向。在经历了利益界定、威胁识别和手段选取3个阶段后,日本贸易政策的安保属性日趋凸显,压迫性色彩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