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镧钛氧基纤维膜的制备及改性金属锂负极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fu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小型电子产品、电动汽车和智能电网的蓬勃发展,人们对电化学储能装置的续航能力和快速充电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插层化学本质上的限制,锂离子电池的实际能量密度已近于其理论极限值。因此,亟需开发高容量的电极材料以满足储能的需求。金属锂因其具有极高的理论比容量(3860mA h g-1)和极低的电化学电势(-3.040V vs标准氢电极),可显著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被认为是最具前景的负极材料。然而,金属锂负极的实际应用仍然面临着以下严重的阻碍:一是不可控的锂枝晶生长导致严重的安全问题;二是反复的充放电过程中金属锂发生巨大的体积膨胀;三是金属锂与有机电解液之间的高反应性导致活性锂和电解液的持续消耗。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对金属锂负极进行合理的改性研究以期实现长寿命和高安全性的金属锂电池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近年来,研究发现,一维结构的微纳米纤维材料在金属锂负极改性应用中表现出独特的功能特性和优势:微纳米纤维为带电粒子的转移提供连续的传输通道,促进电荷转移和离子扩散;微纳米纤维可以提供更大的反应接触面积和丰富的活性位点,以降低局部电流密度并促进锂的均匀沉积;微纳米纤维可以适应体积膨胀,抑制反复循环中锂负极的结构退化。在众多制备微纳米纤维材料的方法中,静电纺丝技术由于具有设备简单、原料来源广泛、纤维连续性好及结构可调性强等优点,成为最普遍使用的方法之一。具有钙钛矿结构的锂镧钛氧Li3xLa(2/3)-x□(1/3)-2xTiO3(LLTO)是典型的氧化物快离子导体材料,其具有室温离子电导率高、电化学稳定性好、热稳定性好等优点,是极佳的优化金属锂负极的材料。在应用其对金属锂负极进行改性的研究中,金属锂负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得到了显著地提升。因此,本论文旨在结合一维纳米纤维材料和LLTO本身的优势,通过静电纺丝和高温煅烧工艺设计并制备了具有不同特性的自支撑LLTO基纳米纤维膜材料,利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将这些材料作为缓冲层或集流体与金属锂复合为新型锂负极,有效缓解了锂枝晶生长等问题,实现了安全性能和电化学性能同步提升的金属锂电池。所开展的主要研究内容总结如下:(1)构建了混合离子-电子导体纤维界面,解决锂枝晶生长的问题。首先,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聚合物模板,通过调控纺丝液中聚合物模板的含量,并选择合适的溶剂和络合剂体系,获得均一稳定的纺丝溶液,利用溶胶凝胶静电纺丝技术及高温煅烧工艺制备了自支撑的钙钛矿型LLTO纳米纤维膜材料。研究了前驱体纤维在不同煅烧温度下的结晶情况,并结合热重分析确定了形成四方相LLTO纳米纤维所需的煅烧条件。对氧化物陶瓷纳米纤维膜的变形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其次,开发了室温金属锂还原策略,即利用具有高反应活性的金属锂与LLTO纳米纤维膜发生快速的氧化还原反应,将氧空位缺陷引入LLTO晶格,Ti4+被还原成Ti3+或更低价的钛离子,LLTO纳米纤维膜在几分钟内从白色变成黑色,电子电导率提升至0.32S m-1,成为混合离子-电子导体。最后,为了解决锂枝晶不可控生长的问题,利用上述反应机制在金属锂表面构建了混合离子-电子导体纤维人工保护膜。该保护膜能够平衡锂负极表面的电势并诱导均匀的锂离子沉积行为,从而实现无枝晶锂沉积,有效提升金属锂负极的界面稳定性和电化学循环性能。(2)构建了三维混合离子-电子导电纤维集流体,解决金属锂负极体积膨胀的问题。首先,通过结合静电纺丝和一步碳化法,成功制备出负载LLTO离子导体颗粒的碳纳米纤维膜(LLTO@C)材料,其中碳纤维提供全域的电子传输,质量占比高达93%的LLTO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在碳纤维中提供快速的离子传输。同时,还制备了多孔碳纳米纤维膜(MCNF)和碳纳米纤维膜(CNF)。为了解决金属锂负极体积波动大的问题,将上述三种纤维膜和商业铜箔分别作为集流体用于金属锂负极的体相改性。通过成核过电势测试表明混合离子-电子导体LLTO@C能够有效降低锂的成核势垒,LLTO和C的协同作用提供了双连续的离子/电子通道。通过锂沉积实验证实了LLTO@C能够引导金属锂在纤维表面均匀沉积,从而抑制锂枝晶的生长并有效缓解电极的体积变化;MCNF需要较大的厚度才能提供充足的孔以容纳金属锂;而CNF和铜箔无法实现锂沉积行为的调节。以LLTO@C作为集流体的复合电极可以在3m A cm-2的电流密度下以40m V的低过电势稳定运行400小时以上,显著提高电池的界面稳定性并延长电池寿命。(3)构筑了含有混合离子-电子导电的三维锂负极的一体化集成固态电池,解决金属锂与电解液之间热力学不稳定导致持续副反应的问题。我们采用简易的辊压工艺将锂箔物理嵌入混合导体LLTO@C纳米纤维集流体中,同时利用热压工艺将其与锂盐塑化的高粘性熔融离子导体界面结合,构建了三维复合锂负极,解决了固态锂电池界面不稳、阻抗大的问题。其中,LLTO@C纤维框架能够促进均匀的锂沉积并减小负极的体积波动,熔融的界面作为强粘结剂可以确保循环期间锂负极与电解质之间持续的离子接触。得益于上述结构,锂锂对称电池可以在0.6m A cm-2的电流密度下稳定地运行超过1200小时,电池界面阻抗保持稳定。此外,设计电解质渗透正极以改善正极和电解质之间的界面,并与上述复合负极配对构筑了一体化固态全电池。全电池在0.2C下循环100次后的容量保持率为98.7%,且在0.5C和1C时,仍然可以保持稳定的循环性能和较高的库伦效率。
其他文献
癌症因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提高癌症的治疗效果并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人们对利用纳米载体进行药物靶向传递的兴趣显著增加。但是常规的纳米载体通常缺乏肿瘤特异性,而且复杂的肿瘤微环境屏障和肿瘤的异质性限制了其在肿瘤部位的蓄积和渗透,因此导致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研究者一方面利用活细胞携带或细胞膜伪装载药纳米颗粒来有效地增加药物在肿瘤部位的富集。另一
学位
室内热环境和空调能耗受建筑热质的影响很大,充分利用建筑热质的蓄放热性能,可以改善室内热环境、并减少空调能耗。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条件是预测建筑中有多少热质真正参与到换热过程中(即有效热容),以及有效热容与室内热环境之间的关系。尽管有效热容在选择围护结构类型、确定供暖模式和分析自然通风特性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缺乏快速准确地预测建筑有效热容的方法,从而导致有效热容在上述方面的应用很少。从而制约了建筑
学位
传统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的同时大量的能量以废热的方式被白白浪费,如果能通过合适的方法把这些废热加以回收利用,将大大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热电材料是一种能直接将热能和电能互相转化的材料,由热电材料制作的热电器件可应用于废热回收以及新型能源的开发,具有体积小、无噪音、结构简单等优点,进而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在热电材料领域研究较为成熟的多为合金材料,例如碲化铋(Bi2Te3)、碲化铅(Pb Te)和硒
学位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具有优异的结构和功能特性,在环境、能源、生物医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美国BCC Research的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纳米纤维市场预计可达43亿美元。然而,随着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材料和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静电纺丝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开发产业化静电纺丝技术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产业价值。尽管研究人员尝试多种策略提高无针式静电纺丝生产效率,但现有技术依然缺乏合理
学位
纺织结构以其独特的轻量化和柔韧性的结合而闻名。纤维纺织品预制件不仅在改变纤维性能和复合材料性能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而且是纤维复合材料增韧和成形的结构支柱。三维编织、三维机织以及三维针织等工艺是实现轻质量、低成本以及高批量立体纤维复合材料预制件的生产工艺。行列式编织、3TEX旋转编织、六角形编织以及基于maypole的阵列式旋转编织工艺的发展丰富了三维编织预制件的生产工艺,尤其阵列式旋转编织设备的开发
学位
建筑通风和空调的重要目标是营造舒适的室内热环境、良好空气质量,同时降低系统能耗。这一目标实现的基本前提是通风房间内具有合理的气流组织形式。根据气流形式的不同,常用的通风方式主要可分为混合通风(MV)和置换通风(DV)。MV在供冷和供暖模式下均可以使用,但存在着高耗能性和低空气质量的不足。DV用于房间供冷时,可以形成适当的热分层,空调系统仅需承担部分负荷,能够同时满足热舒适、空气质量和节能要求。但是
学位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它提供了抵御外界环境的重要屏障。伤口通常定义为发生在皮肤、结缔组织或黏膜内的损伤,可能会导致器官的结构或功能出现缺陷。伤口一般分为急性和慢性伤口两种主要类型。其中,慢性伤口由于其高发病率及致死率而引发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慢性伤口包括感染性伤口、压力性溃疡、烧伤及糖尿病足等。设计制备有效应对慢性伤口修复的伤口敷料,是新型生物材料开发的重要趋势。理想的伤口敷料要求其具有以下特性:
学位
防水透湿材料是指能阻止液态水渗透且同时允许水蒸气透过的功能性材料,可广泛应用于纺织服装、医疗卫生、电子电器、海水淡化、建筑墙体等多个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用于纺织服装的防水透湿材料主要包括高密织物、涂层织物、层压织物。其中,高密织物具有较高的透湿性能,但其较大的孔隙导致其防水性能较差;涂层织物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但因其结构致密、缺乏连通孔道,导致其透湿性能较差;层压织物的防水性能和透湿性能均较好
学位
清洁的水资源短缺是全球发展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而水环境的污染进一步加重了水资源的短缺。对污染的水体进行废水处理对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健康的保护和生态平衡的维护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自然界中许多精美巧妙的微纳米多级结构赋予了生物体特殊的功能性,这为人类开发和应用材料以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新的学习渠道和新思路。近些年来,复合静电纺丝作为一种简单、通用、灵活的能够制备复杂结构与组成的微纳米纤维的技术
学位
近年来,随着新兴应用领域的不断涌现,对聚酰胺的性能,特别是耐高温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用聚酰胺耐热性有限、吸水率较高,在高湿度环境下使用时其制品的耐热性、尺寸稳定性和机械性能难于保证。聚草酰胺的分子链上具有特殊的邻二羰基结构,其独特的反式排列可在分子链间形成高密度邻接双重氢键,这种特殊的双重氢键使其分子链间具有异同寻常的强作用力,进而赋予其低吸水、高模量和高熔点等特性,因此近年来也引起了越来越多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