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确权颁证对农地流转的影响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yuan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带来了中国经济的巨大发展,但同时也使得中国农业生产经营面临着分散化、细碎化以及地权不稳定的挑战。面对这样的现实格局,政府和学界一致认为,培育农地流转市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经营方式创新,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然而,虽然农地流转面临着较好的外部环境,总体上农地市场仍然发育不完全,农地流转不规范的状况没有根本性变化。与此同时,在流转中出现了众多侵犯农民权益的现象,这直接影响了农民参与流转的信心。随着农地流转规模的不断增长,亟需加强对农户的产权权益保障,增强他们的流转信心。当前,中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农地确权,政府希冀通过明确农地产权关系,保护农民权益。本文关注的问题是,农地确权是否对流转具有促进作用,其影响机理是什么,对农地经营规模扩大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通过构建“农地确权——交易费用——农地流转——农业经营投入——农地经营规模扩大”的分析框架,运用交易费用理论,本文系统考察和分析了农地确权对流转的影响。相对以往的一些研究,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使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和检验了农地确权对流转的影响及其机理,并且采用工具变量方法有效解决了模型的内生性。主要研究内容和相关结论如下:第一,对农地流转制度演变的考察发现,农地流转制度变迁中政府起了主导作用,根据政府在产权结构上管制与放松的程度,可以把流转分为禁止流转、放松管制、允许流转、规范流转、稳步发展五个阶段。在演变的过程中,农地产权进一步分割和细化,产权主体的角色和身份发生变化,但是在产权结构上仍面临着产权不完整、不清晰、不安全的困境。而新一轮农地确权通过重新界定产权的主体、内容和范围,提高了产权的清晰性、完整性和安全性。第二,交易费用是确权影响流转的中间传导机制之一。从理论上来看,确权可以降低交易费用,但本文的实证检验发现,确权提高了转入交易费用,也没有降低转出交易费用。第三,在转出方面,农地确权对农户转出行为影响不显著,但通过转出交易费用和劳动力流动两个中间传导机制对转出有显著影响。确权通过转出交易费用和劳动力流动机制(农业劳动力投入)抑制了农地的顺畅转出,从两个变量的中介效应大小来看,确权主要通过转出交易费用抑制农地的顺畅转出。第四,在转入方面,农地确权颁证对农户转入农地具有负向作用。确权通过交易费用机制抑制了农地的转入,通过农业经营投入机制促进了农地的转入,但交易费用的中介效应更大。因此,确权主要通过交易费用机制对转入起负向作用。第五,转入农地后,农户一般会扩大投入,因而农业经营投入是检验流转绩效的重要维度。研究发现,确权对农业经营投入具有正向影响,中介效应分析发现,确权通过劳动力投入、信贷可得性、农地转入三种传导机制作用于农业经营投入,其中,通过劳动力和信贷可得性起正向作用,通过农地转入起负向作用,而劳动力投入的要素联动效应在三条路径中效应最大。第六,从整体上来看,农地确权不利于经营规模的扩大,农地确权通过农业经营投入机制对经营规模扩大起促进作用,但通过转入交易费用机制则起反向的抑制作用。由于转入交易费用的中介效应更大,因此,确权主要通过提高转入交易费用而不利于农地经营规模的扩大。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农地确权对转入和转出的具体影响是不同的,因此确权可能并不会获得农户的一致性反应。在进一步贯彻和实施确权政策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到确权效果的实际差异,另一方面要注意到确权政策所面临的约束,特别是其所面临的稳定性以及发展演变的约束。从保护农户权益,促进农地流转的角度而言,本文认为要扎实推进农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建立健全农地产权保护体系,规范村委会的流转角色及其行为,加强农地流转服务体系制度建设。
其他文献
土壤和植物间的水分联系及相互作用一直是生态水文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氢氧稳定同位素因具有准确的水分示踪功能,已成为研究土壤和生态水文问题的重要技术手段。然而,土壤、植物等复杂体系水样采集的不准确或不匹配成为限制同位素技术应用的主要瓶颈之一。作为目前应用最广泛并长期被视为获取土壤和植物水标准方法的低温真空抽提(CVE),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同位素偏差,且其提取水分过程中的分馏现象及其机理仍不明晰,CVE法从
学位
水稻是全球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产量关系着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理想株型是水稻获得高产的基础,分蘖数和分蘖角度是决定水稻株型的重要因素。在水稻株型功能基因组研究中,鉴定了一个控制水稻株型的关键基因OsSPL14,然而,其调控水稻株型的分子机理有待深入解析。本研究通过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发现OsSPL14表达受到miR156和miR529调控;OsSPL14直接结合在OsPIN
学位
日趋恶化的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和日渐匮乏的淡水资源已成为限制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两大瓶颈,明确作物生长与生理对盐逆境和干旱逆境的响应特征,探索可提高作物对盐分胁迫、干旱胁迫和叠加胁迫抵抗能力的适宜灌水施肥制度,对未来农业发展应对不利环境变化、缓解农业用水供需矛盾、最大限度的保障作物高效优质生产和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至关重要。基于此,本研究以棉花作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四个方面的研究工作
学位
水稻黄单胞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是一种植物病原细菌,它引起的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是我国危害最为严重的植物寄生线虫;长期以来,两种植物病原的防治主要依靠有毒有害的化学农药,近年来,环境友好型生物防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活菌剂在施用过程中的不稳定性,菌株天然产物的研发成为热点。本研究从
学位
硒是生命必需元素。人体至少包含25种具有多种重要功能的硒蛋白,然而硒摄入过量或长期不足均会导致多种疾病。可溶性的四价硒Se(Ⅳ)对生命体毒性最大,也是环境中硒污染的主要形式。一些硒还原菌可以还原Se(Ⅳ)并形成生物纳米硒SeNPs或硒化物,从而达到自身解毒的目的,同时也有利于环境修复。还有一些微生物可以在硒和镉同时存在时合成CdSe量子点。SeNPs和CdSe量子点在医药和生物传感器等方面均有较好
学位
杂交水稻在我国乃至世界的粮食安全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杂交组合包含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两个成员。三系法杂交水稻是杂交水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基础是细胞质雄性不育(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CMS)基因和细胞核恢复基因(gene for restoration of fertility,Rf)互作系统。目前,在我国大面积推广的三系法杂交稻利用的细胞质雄性不育主要包括野败型
学位
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是一类可产芽胞的革兰氏阳性昆虫致病菌,产芽胞的同时还可产生具有广泛杀虫谱的杀虫晶体蛋白(insecticidal crystal proteins,ICPs)。Bt制剂目前是世界上用量最大、应用最广的微生物农药。苏云金芽胞杆菌BMB171是一株无相关杀虫晶体蛋白表达的突变株,转化效率高且质粒稳定性好,目前已经成为研究Bt乃至蜡样芽
学位
钙离子(Ca2+)是一种最常见的多功能生物信号载体,在植物的生长发育,逆境应答等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空间信息和时间动态是信息特异性的体现,植物中诸多分子都参与特异信号的解码及传递。CBL(calcineurin B-like protein)蛋白是一类植物特有的Ca2+感知蛋白,含有EF-hand结构域可以结合Ca2+,并通过和被称为 CIPK(calcineurin B-like[CBL]p
学位
生长素是植物生长发育最重要的激素之一,对植物响应外界环境变化也有很重要的作用。而水稻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主粮之一,但我们对于水稻中的生长素合成途径知之甚少。对水稻中生长素合成途径的研究,不仅对我们理解生长素的基本生物学意义有帮助,也对我们今后水稻的育种改良起到积极的作用。植物生长素的合成途径在拟南芥中研究得最为透彻,到目前为止,唯一完整的生长素合成途径在拟南芥中已经被解析,既由色氨酸氨基转移酶TAA催
学位
土壤微生物能参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提高土壤肥力,抑制土传病害,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活性是衡量土壤质量和生产力的重要指标。水稻与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施肥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方式。研究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活性对不同施肥处理的响应,对了解土壤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指导合理施肥,维持土壤肥力和提高农作物产量与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索了在油菜-水稻轮作系统中,纯化肥(CF)和配以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