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对旱地小麦土壤水热和养分利用的影响及增产机制研究

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utus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秸秆带状覆盖是一项覆盖栽培新技术。针对秸秆带状覆盖、地膜覆盖影响旱地小麦土壤温度、水分和养分利用效应缺乏较长时间和多维环境下的系统比较研究,以及覆盖增产机制不清问题,2012~2020年,在西北半干旱雨养区进行了小麦多年多点多品种田间比较试验。每个试验设秸秆带状覆盖(SM)、全膜覆盖(PM)和无覆盖种植(CK,对照)三个处理。在同一试验中,各处理的播种量和施肥量相同,因此SM增加了每行播种量。研究了各处理对土壤水分、温度和养分影响的差异,围绕籽粒产量形成结构与顺序,剖析了覆盖影响产量的相关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56个试验的Meta分析表明,覆盖处理较CK具有显著的增产效应(P<0.05)。SM处理在地表覆盖度达到59%时,可达到与PM处理相似的平均产量(P>0.05)。覆盖增产的原因主要是增加了穗数/ha(r=0.62**,r下略)和库容(0.91**),促进了营养生长(0.77**),提高花前贮备转移对产量贡献率5.4%~12.7%,其中以茎部花前贮备转移对产量的贡献率增幅最大。2.覆盖不仅影响土壤墒情,而且改变了耗水方式。全生育期0~200 cm土壤水分平均,SM和PM处理较CK的增墒效果相近。在覆盖度42%~59%范围内,SM的各技术模式增墒效果相近。但覆盖较CK的增墒效应具有明显时空差异。SM在各生育时期和0~200 cm土壤范围,具有普遍增墒效果。而PM在越冬~拔节的0~60 cm土层,其较CK的增墒效应显著高于SM,但孕穗后低于SM,尤其灌浆~成熟阶段,PM较CK普遍降墒。各覆盖处理与CK的全生育期耗水量相近(P>0.05)。但PM和SM较CK显著降低前期(播种~拔节)耗水量和前期耗水模系数,PM较CK和SM分别增加中期耗水量(拔节~开花)和中期耗水模系数,而SM较CK和PM分别增加后期耗水量(开花~成熟)和中期耗水模系数。增加前期耗水有利于促进营养生长(0.40**)和增加穗数/ha(0.33**);增加中期耗水不仅可促进营养生长(0.51**),且有利于增加穗粒数(0.57**)和扩大库容(0.43**);而增加后期耗水则有利于提高粒重(0.27**)。CK处理前期耗水虽多但穗数较少的原因是:前期地表裸露造成土壤无效蒸发比例高,而用于生长和产量因素形成的蒸腾耗水并不多。尽管覆盖一定程度可改善墒情,但覆盖增产的主要水分原因仍是优化了耗水方式,即在增加全生育期蒸腾耗水比例同时,覆盖也为产量成分形成关键期和旺盛营养生长阶段提供了更充足水分供应、并增加了相应的耗水,从而显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13.6%~18.4%。3.与CK比较,SM处理具有普遍降温效应,而PM处理则相反。SM随覆盖度降低,其降温效应逐渐弱化;随着生育阶段的不同,SM和PM都有程度不同的增温与降温双重效应。在冬季地温≦0℃阶段,SM也较CK具有增温保暖效应,在返青后则普遍降温。而PM在越冬~拔节具有突出增温效应,但拔节后也会出现降温效应;越冬期土壤增温有利于安全越冬和维持根系缓慢生长。返青~拔节降温虽不利于穗粒数分化形成(0.44*)、但有利于增穗(-0.48**),最终对库容影响不大;中期(拔节~开花)降温对穗粒数无明显影响,但有利于增穗(-0.58**)、扩大库容(-0.58**)和促进营养生长(-0.36*);后期(开花~成熟)降温可提高粒重(-0.66**)。在中后期气温较高季节,降温也有助于降低耗水强度、减少奢侈耗水和减轻高温伤害。SM和PM分别较CK缩小耕层温度日较差(温变幅)1.91℃和0.70℃,缩小温变幅总体有利于高产形成,各阶段缩小温变幅对产量形成和生长的影响趋势与降温效应基本一致。4.覆盖促进了土壤养分利用。与CK相比,SM和PM处理增加地上部氮(N)、磷(P)和钾(K)总吸收量16.1%~24.5%,其中增加秸秆N、P吸收量比籽粒更显著;覆盖也提高了N和P的吸收效率和偏生产力,但并未增加N、P需肥量和籽粒N、P、K含量。覆盖增加养分吸收的原因主要是高生长量导致了高耗肥,N、P和K总吸收量与生物产量、籽粒产量和秸秆产量均高度正相关(r=0.66**~0.84**)。覆盖也减少了成熟期养分残留和深层淋溶损失。在常规施肥下(120 kg/ha N,90 kg/ha P2O5),PM和SM处理分别较CK降低0~100 cm NO3-N残留量32%和49%、降低总矿化态N累积量51%和33%,也减少了NO3-N向40 cm以下土壤的淋失量。覆盖降低了0~40 cm土壤全N、有效P和有效K含量,降幅PM大于SM。在全地面均匀施肥条件下,成熟期SM处理的覆盖带0~40 cm土壤N、P含量低于种植带,表明覆盖带的环境有利于了N、P的吸收利用。覆盖虽然增加养分消耗,但通过对麦田养分输入和输出分析表明,在现有产量水平和施肥量下,无论收获后麦秆是否还田,PM、SM和CK都可维持农田养分平衡,并有较高N、P盈余率和节肥潜力,其中节肥潜力CK大于两种覆盖、节P潜力远大于节N。SM和PM处理分别提高耕层脲酶活性12.0%和7.6%,提高碱性磷酸酶活性9.5%和6.1%,但对p H无明显影响。两种酶活性的提高可加速N、P的有效转化和吸收利用。SM和PM均可改变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改变可能通过影响土壤N素的有效转化和运移、进而促进植株对N素的吸收利用,同时也影响了N素在土壤剖面的积累与分布。但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的改变对成熟期土壤有效P和速效P的累积没有显著影响。酸杆菌门和放线菌门的丰度与成熟期0~20 cm土层NO3-N累积量、被孢霉门和被孢霉属的丰度与成熟期0~100 cm土层NO3-N累积量、绿弯菌门丰度与成熟期0~20 cm和0~100 cm土壤NH4-N含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0.65*~-0.82**)。综上所述,在西北半干旱雨养区环境背景下,SM和PM处理的水热调控与耦合效应为小麦增产提供了适宜的土壤水热环境,同时促进了养分的利用。通过土壤水热和养分环境的优化,促进了营养生长和增穗扩容,这是SM和PM增产的主要形成原因。
其他文献
空气污染是当今热点环境问题,了解不同土地覆被格局与空气细颗粒污染物的相互影响,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AOD)是空气细颗粒污染物生成的前提,通过引入AERONET北京地面检测点测得的AOD数据,结合地面细颗粒污染物浓度数据,拟合分析揭示二者关系。随后运用MODIS数据反演北京地区AOD,处理Landsat数据得到2006、2012
学位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自然界储量最丰富的天然高分子,具有可再生、环保无毒、可降解等优势,具有代替部分合成有机材料,制备可降解、多功能材料的潜力。然而,纤维素表面富含羟基,天然亲水性强,限制了其功能化应用。因此,以纤维素为基材,构筑超疏水表面,对拓宽其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纤维素基表面超疏水微/纳米结构设计,借助原位沉淀、化学接枝等技术手段,制备了多种纤维素超疏水材料,并探究了其疏
学位
盐渍土作为地球上主要土种之一,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6.5%,大多分布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在中国境内,盐渍土大量存在于内蒙古、山西、河南、山东等19个省份。在盐渍土区域修建道路时,对盐渍土路基进行有效处理,防止盐胀、溶陷、变形、翻浆、侵蚀对路基的破坏,一直是我国道路建设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且这些盐渍土区域多位于居民区、农田中、湖畔边和森林里,因此,寻找一种高性能绿色环保型材料用于改良盐渍土路基中,是
学位
酒精性肝损伤(Alcohol-induced damage,ALD)是一种由长期或大量饮酒导致的慢性肝脏疾病,是非病毒性肝损伤的重要来源之一,因其较高的致病率和死亡率,已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难题。ALD的早期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脂肪在肝脏中堆积,随后逐渐发展为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然而ALD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并且目前尚无针对性的治疗药物。因此,预防或改善ALD依然是当今世界
学位
氧四环素(OTC)作为一种四环素类抗生素,广泛应用于家禽业和水产业,具有增加农业生产的潜力。OTC可经过地表水迁移和富集以及动物的消化吸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OTC可在人体内蓄积,诱导机体产生氧化损伤,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和免疫系统紊乱,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膳食干预途径对减轻OTC诱导的人体损伤具有重要意义。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LGG)作为一种活性的微生物,可通过平衡肠道菌群、调节肠
学位
随着乳酸菌益生功效的挖掘,乳酸菌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会受到各种环境胁迫影响,比如农业工作者会频繁的接触各种农药,当这类人群服用乳酸菌时,农药残留必然会对它产生胁迫作用,抑制其细胞活性。甲拌磷曾因经济、高效、广谱而普遍使用于农作物生产或者风景园林的建设中,是有机磷农药的典型代表,因此本论文以甲拌磷为例,探究了乳酸菌对农药胁迫的响应机制,这对于农药相关工作者服用乳酸菌具有指导意义。本论文
学位
报纸
小黑麦(×Triticosecale Wittmack)作为小麦属(Triticum)和黑麦属(Secale)的属间杂交种,杂种优势强,能够适应高寒气候条件,是高海拔地区进行饲料生产的优良牧草。而小黑麦在种植过程中会受到环境中许多生物胁迫,特别是喜冷凉潮湿、在高海拔地区易发的条锈病会严重影响小黑麦的产量及品质。条锈病是由小麦条形柄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
学位
目的:探寻多模式呼吸训练在钆塞酸二钠增强磁共振扫描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肝脏钆塞酸二钠增强磁共振检查的24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按呼吸训练模式分为观察组176例和对照组64例,其中对照组MRI检查时采用常规语音提示呼吸训练,观察组MRI检查前根据受检者具体情况采用三种不同模式的最佳个性化呼吸训练,比较2组在对比剂外渗、不良反应发生率、检查顺利完成率、图像质量和完成检查所需时间的差异。结果:2组均无
期刊
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是世界上种植最广泛的冷季型草坪草之一,品质优良但抗旱性较差。碳水化合物是生命的基础物质,参与调节植物机体几乎所有的活动。糖不能独立跨越植物的生物膜系统进行运输,需要通过多种糖转运蛋白来调节糖的分配。SWEETs(sugars will eventually be exported transporters)是一类不依赖于环境pH值,可以顺浓度梯度对糖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