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二溴水杨醛缩氨基酸席夫碱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电分析应用

来源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82512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氨基酸席夫碱类过渡金属配合物具有稳定的亚氨基(RC=N)结构,能形成稳定的配位结构模式;而过渡金属(Cu、Ni、Co等)具有可变化合价,在电流作用下能参与电子传递、氧化还原等一系列过程,具有特殊的电化学性质。本文以3,5-二溴水杨醛和3种含伯氨基的氨基酸合成3种不同类型的席夫碱过渡金属配合物,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它们在电分析领域中实际应用的可能性。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合成了3,5-二溴水杨醛缩丝氨酸席夫碱配体(L1)及3,5-二氯水杨醛缩丝氨酸席夫碱配体(L2),采用溶剂热合成法与铜离子进行配位反应,培养了两个单晶:[Cu2(L1)2(4,4’—Bipy)],[Cu2(L2)2(4,4’—Bipy)]n。晶体结构表明这两个配合物均属单斜晶系,[Cu2(L1)2(4,4’—Bipy)]为双核铜结构,属P21/c空间群,中心离子呈四配位结构;[Cu2(L2)2(4,4’—Bipy)]n为配位聚合物,属C2/c空间群,中心离子为六配位结构。 合成了3,5-二溴水杨醛缩甲硫氨基酸席夫碱镍(Ⅱ)配合物和3,5-二溴水杨醛缩半胱氨酸席夫碱铜(Ⅱ)配合物,其结构经过红外光谱分析、热重分析等手段进行了表征,初步确定配合物的结构。 采用电沉积方法将3,5-二溴水杨醛缩丝氨酸席夫碱双核铜(Ⅱ)配合物修饰于玻碳(GC)电极表面制得了修饰电极,研究了[Cu2(L1)2(4,4’—Bipy)]/GC电极的电化学性质,并发现该电极对抗坏血酸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氧化作用。抗坏血酸的浓度在0.2×104~1.0×10-4mol.L-1范围内,氧化峰电流与抗坏血酸的浓度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4.5×106mol.L-1,表明可利用该修饰电极对抗坏血酸作定量分析。 研究了3,5-二溴水杨醛缩甲硫氨基酸席夫碱镍(Ⅱ)配合物修饰碳糊电极,循环伏安法考察了3,5-二溴水杨醛缩甲硫氨基酸席夫碱镍(Ⅱ)配合物修饰碳糊电极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当甲醇浓度在1.2~2.0g.L-1变化时,修饰电极的氧化峰电流与甲醇浓度存在良好线性关系,甲醇检测限为0.04g.L-1。 利用3,5-二溴水杨醛缩半氨酸席夫碱铜(Ⅱ)配合物中巯基团与金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能在金电极表面形成稳定且自组装的单层薄膜,制备了自组装修饰金电极。实验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对大黄酸的氧化还原具有促进作用。利用示差脉冲溶出伏安法,实验表明当大黄酸浓度在2.0~6,0×10-5mol.L-1变化时,修饰电极的氧化峰电流与大黄酸浓度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5×10-6mol.L-1,据此建立了对含大黄酸药物进行电分析的测定方法。
其他文献
以大豆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湿筛倾析-蔗糖离心法分离大豆根际土壤真菌孢子。应用Nested-PCR技术扩增其28S rDNA D1/D2区域,并结合DNA测序、系统发育分析,对其进行分类鉴
清朝时,有一位进京应考的举人,路过苏州时不慎染病,他风闻叶天士的名声,特地前去求诊。叶天士诊脉后,告诉这个举人:“你得的是消渴病,已无药可救。大概只剩一个月的寿命吧!”  这举人应试心切,仍然坚持进京赴考。到了镇江后,又向金山寺的老医僧求诊。老医僧诊断后,还是说:“是消渴病,寿命不超过一个月。”  “叶大夫说我已无药可救,请老医僧救我。”举人求老医僧救自己的性命。  老医僧教他:“你每天以梨为食,
期刊
利用不同培肥处理对晋城采煤塌陷区复垦土壤微生物生化作用强度及玉米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每个培肥处理施入等量的氮(N)、磷(P2O5)时,有机肥+化肥+菌肥处理的氨化、纤维
楼主五:高二(2)班靳凯璇话题:晒晒你的假期生活  十年寒窗,二十个假期,补课一直伴随着我们,个中滋味一言难尽。不过呀,2014年暑假,一纸禁补令让莘莘学子欢呼雀跃:我的假期终于可以由
期刊
期刊
以辣椒品种海泡一号为试验材料,采用温室大棚人工控制方式,在春季分别设置持续干旱日数(10、15、20、25、30、35、40、45、50 d)和补水量(0、2、4、6、8、10、12、14、16 mm)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具有多种功能的多孔材料,以其独特的拓扑结构和在气体贮存、医学、催化、光学、选择性吸附、主客化学和磁性材料等领域巨大的潜在应用前景受
超级电容器是一种高效、实用的能量储存设备。电极材料是影响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性能的核心因素。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孔结构可控和开放的金属活性位点等优点
学位
为了研究气候变暖背景下气候要素变化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确定气候要素变化对冬小麦产量的贡献程度.本文在分析了安徽省近47a来(1961-2007年)气候要素及冬小麦产量变化特征,确定冬小麦产量突变点基础上,提取与产量相关的气候因子,采用多元回归,构建了安徽省沿淮淮北地区的冬小麦气候产量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定量地估算了近47a来安徽省沿淮淮北地区气候变化对冬小麦产量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安徽省沿淮淮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