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重金属植物有效性评价及铜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laso_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在综述当今土壤重金属植物有效性评价和植物修复技术前沿领域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选择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有效性评价及铜污染土壤植物提取修复为研究主题.通过土壤盆栽试验,运用土壤溶液原位非破坏性取样测定、土壤有效浓度原位监测、不同浸提能力和专一性的土壤化学提取分析以及同位素交换等多种方法,并结合指示植物吸收试验和生物统计,较全面地评价了土壤中Zn、Cd、Cu的植物有效性,提出了可操作性和普适性的土壤重金属植物有效性的评价方法.与此同时,针对长江中下游铜矿区常见的铜矿指示植物-唇形科香薷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海洲香薷(Elsholtzia splendens或Elsholtziahaichowensis)是否为Cu超积累植物及其应用前景的国内争议,开展了水培和土壤盆栽试验,通过观察和土壤/植物金属元素及生理、生化等分析,研究了海洲香薷的Cu耐性、吸收性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这种植物Cu的积累特征和对Cu污染环境的修复前景,提出了海洲香薷为富集植物及其在Cu污染水环境更具修复潜力的观点.这些研究成果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环境标准的合理制定和植物修复特别是海洲香薷在Cu污染环境修复中的应用具有创新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性的指导意义.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是:(1)提出用1M NH<,4>NO<,3>提取法评价土壤Cu、Zn、Cd的植物有效性;(2)根据植物铜积累特征和地上部分铜含量,认为海洲香薷不是铜的超积累植物,而是Cu的耐性和富集植物.本研究的突破点是:认为结合诱导植物超量积累Cu技术的发展,可以将海洲香薷应用于微酸性、中性及微碱性的Cu污染土壤或铜矿尾矿区的修复与植被恢复,但是这种植物对铜污染水体的修复的应用前景可能更有前景.
其他文献
为了解我国石油污染土壤现状以及石油污染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石油污染土壤进行生物修复,本文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1)根据油田的产量以及地理
广播的特点是声音。“声”是广播最根本的优势。这个“声”,不仅是指播音员准确、优美、恰到好处的播音表达,更多的是指新闻事件的实况音响和新闻人物的活动、讲话等声音。
华南地区地域辽阔,温热多雨,大豆(Glycinemax(L)Merr.)在该区每年可以进行多造种植,具有很大的生产潜力。但是长久以来大豆在华南地区一直都是个弱势产业,播种面积仅占到全国的2.8%,
豆科和禾本科作物轮作和间作是常见的农业生产措施。豆科和禾本科作物在株型和营养特性上差异很大,合理搭配后进行轮作和间作,对高效利用资源,增产增收有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研
CRISPR/Cas9 genome editing relies on sgRNA-target DNA base pairing and a short downstream PAM sequence to recognize target DNA.The strict protospacer adjacent m
Photosystem Ⅱ (PSⅡ) core phosphatase (PBCP) selectively dephosphorylates PSll core proteins including D1,D2,CP43,and PsbH.PBCP function is required for effici
本论文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的资助下,通过田间采样和室内分析,对长江三角洲典型县级市-常熟市部分企业周围农田土壤中的七种重金属元素(Cr、Cu、Zn、Pb、As、H
翻开我国企业报的历史不难看出,我国最早的企业报的办报宗旨在于:推销商品,指导经营,沟通情况,联络同仁。我国最早的企业报是英美烟草公司于1906年创办的《北清烟报》。二十
重金属和农药是两类典型的污染物,它们能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到土壤,并不断积累,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存。因此,研究重金属和农药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
Dehydrating stresses trigger the accumulation of abscisic acid(ABA),a key plant stress-signaling hormone that activates Snf1-Related Kinases(SnRK2s)to mount 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