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英国女性成熟小说中的中老年女性越界现象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ixot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的研究任务是探索如何运用越界这一概念解读当代英国女性成熟小说中的中老年女性的表征,并基于这一概念的特质指出一种女性成熟小说的新型阅读范式。作为女性小说的分支,女性成熟小说用以记录从中年至老年的人生旅程中,中老年女性的身份意识与主体性的革新。由于老年问题在文学研究中的边缘性,这一女性文学的亚类至今仍未获得过较多的关注。在日益加剧的人口老龄化及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的语境之下,对女性成熟小说进行系统研究已成为重建批评话语与对老年的认知之间关联的要素。越界这一概念的意义在不同人文学科领域被多次重塑整合。对于本论文而言,理论层面上最具价值的阐释工具则是英国学者朱利安·沃尔弗雷斯(2008)对文学中的越界的精准界定。沃尔夫雷斯认为,任何文学越界的定义都和以下四种情境相关:形状、一种运动,也暗指时间的运动、空间位置、关系位置,在他看来,越界不仅仅是对法则的逾越,更是构成我们身份的冲力。沃尔弗雷斯对文学中的越界的区分不仅是为研究便利而进行的分类学尝试,而且提供了一个框架,用以中和越界这一难以驾驭的概念。更为重要的是,他为研究当代英国女性成熟小说中的越界现象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对四部当代英国女性成熟小说代表性作品的深入解读,本论文按照沃尔夫雷斯的框架从身体(即形状)、时间、空间、伦理关系(即关系位置)四个角度解读越界,从而探寻越界如何在女性进入中老年阶段时为她们的自我赋权和身份重构助力。在芭芭拉·皮姆的《秋日四重奏》(1977)中,玛西亚·艾弗里以身体践行层次分明的越界,呼应着沃尔夫雷斯所指称的“形状”上的越界。在她无意识的怪诞身体之下,越界的实践,是为了寻回女性的性身份所带来的原乐。在因乳房切除术而失去了重要的女性特征标的物之后,玛西亚寄望于从物化女性的男性凝视中确证自己的女性身份,从而开始了对青年女性的模仿。这一无意识的身体越界是文化霸权话语所构建的消费美学的产物,而作为越界主体的玛西亚也永远无法抵达原型这一终点,其老年女性的身份构建也缺乏主体性的参与。此后,玛西亚有意识地利用怪诞身体的操演性进行越界时,她开始逐渐意识到男性凝视之下的女性形象的虚妄和怪诞身体的越界中所隐现的政治性与革命性。她借由对“疯女人”这一刻板印象的极致模仿和自发绝食,来完成越界式的身体形塑,呼吁着他者的介入,以决绝的方式解构老年女性的负面表征政治,从而完成对老年身份的重构。佩内洛普·莱芙利的《月亮虎》(1987)则展示了越界如何因老年女性对时间感知的变化而发生。在《月亮虎》的非线性叙事中,垂死的历史学家克劳迪娅·汉普顿在她最后的作品中寻求一种对线性历史进行突破的越界式历史书写。这一时间上的越界依循两种路径发生。从创作方法论角度而言,克劳迪娅通过与战争亲历者面对面,聆听她们的证言,从而将现在时引入到历史写作的叙事之中。这一对传统历史编纂学的谮越,让严峻的当下性进入历史话语与历史事件并置,也让历史学家本人得以发声,进入公共领域,成为罗兰·巴特所指称的历史书写的“情感主体”。从结构上讲,汉普顿的历史书写突破了线性时间的藩篱,以断裂的时间线展现充满创伤与记忆的历史背阴面,以西苏式的“阴性书写”完成了一次具身化的历史写作实践,并以此来确证女性作为认知主体的历史地位,在认识论层面为女性主义历史编纂学正名。玛格丽特·德拉布尔的《七姐妹》(2002)将越界带回了形而下层面,即对物理空间中的界限的跨越。天命之年的女主人公坎迪达·威尔逊在与丈夫离婚之后,独自搬到了伦敦,在经历着市郊家庭主妇到独立女性的角色转变之余,她也不断突破居所、城市、国家这一空间序列中隐藏的界限。独居生活伊始,坎迪达拥有了署名为自己的物业,这一物权上的变化意味着她从此有了一间伍尔夫笔下的“一间自己的屋子”。这一层物权上的越界改变了传统家庭环境中的权力关系,女性不再被家庭生活禁足,带来了安·德普伊等所指称的“本体论安全感”,从而获得家庭空间主体的自治。伴随着家庭环境中的自由,坎迪达也进一步突破空间的界限寻获新的生活体验,开始了城市空间中的越界之旅,以本雅明式的城市漫步者的形式,越过横亘在家庭主妇和都市女性之间的界限,将个人生命的脉动融进城市节奏之中。城市生活也令坎迪达跨越了人际的界限,主动走进人群之中,在城市中构建女性共同体。个人空间和城市生活中的越界体验让坎迪达有了实践更宏大的空间越界的勇气。为了追随她毕生所爱的《埃涅阿斯纪》中苦难的历程,坎迪达与她在伦敦结识的六位好友一起踏上了朝圣埃涅阿斯的地中海之旅。随着维吉尔笔下的英雄史诗中的生死哀歌慢慢浮现,坎迪达的跨越国界之旅令她开始思考生与死的界限,即海德格尔式的“大在”和“向死而生”。由家庭空间延伸至地中海的跨界之旅,不断延拓着坎迪达的生活空间,构成了一个同心圆式的空间形态,而空间越界使得坎迪达生命体验的半径不断扩大,不同层次的空间都在重新丈量着她在老年时期开始重构的全新自我和生命的要义。在多丽丝·莱辛的《好邻居日记》(1983)中,越界变成了一种伦理关怀,也即沃尔夫雷斯所指称的关系上的越界。人到中年的时尚杂志编辑简·萨默斯因机缘巧合与一个在贫困线上挣扎的九旬老妪毛迪·富勒成为了朋友,生活轨迹本毫无相交的两人的生活也因为这次相遇而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毛迪身上所带有的列维纳斯式的“他者的神秘”,使简意识到个人面对他者时的责任,因而跨越了阶级的界限,完成了一次伦理越界,而毛迪则经历了从怀疑,敌对到接受与依靠的转变。简在年龄歧视主义盛行的都市生活中的伦理越界,让她走进他者的世界体察自我与他者之间这一界限的不合理性,作为越界主体的简,完成了从一个崇尚个人主义的旁观者到对他人施以援手的介入者的身份转变。同时,她也在进入毛迪的生活之后开始对自己行将到来的老年生活进行反思,在与毛迪朝夕相处间完成了一次别样的成长。作为一种症候式的文学现象,越界的思想为解读中老年女性的表征及身份的建构或重构提供了全新的路径。借由沃尔夫雷斯为文学越界的构建的细致导图,越界成为一种阅读当代英国女性成熟小说的有益范式。摇摆于“善良祖母”和“狼外婆”两种因偏见的表征政治而造成的文化刻板印象之间的中老年女性文学形象,在越界的理论棱镜之下,彰显出多样化的阐释空间。通过对四部当代英国女性成熟小说杰作解读,无论是途径身体、时间、空间抑或伦理关系,越界首先言明的便是中老年女性形象对刻板印象的抗拒和对老年污名化的抗争,她们急于不断向世人确证逾矩并未丧失对中老年女性的吸引力,作为“他者之他者”的中老年女性也以或隐晦或激越的方式跨越横亘于强加于老年与身体美学、时间空间政治和阶级关系之间的界限。其次,越界体现着中老年女性形象之中涌动的革命性、颠覆性能量。如果说第三次女性主义浪潮的重大失误便是错将年龄歧视当成政治正确的话,那么越界则为中老年女性正名,她们也可以像青年女性充当行动主体,进入公共空间消解男权话语的暴力,对自我身份进行重塑,扬弃恐老症结之下被不断误读中老年女性的表征政治。再次,越界与女性成熟小说的融汇,代表着跨学科的语境之下,文学介入社会问题的一种可能性。随着人口老龄化在全球的愈演愈烈的趋势,对老年的重新认知已将成为当代人的当务之急:老年人的拒绝进食是否是呼唤关切的目光?独居的老年人为何拒绝与子女同住?都市里奔忙的年轻人是否有可能在与老年人的交往中寻获内心的平静?本论文期待越界的思想为解读现实中的老年问题提出并意欲回答新的问题:越界何以帮助中老年女性突破厌老的表征政治来完成身份重构?又如何重新为老年女性重新定义老年,从认识论上完成对老年的革新?本文的问题意识的文学本源毋庸置疑,但经由对四部当代女性成熟小说杰作的分析梳理,需要同样意识到文学向文本之外游走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在文学研究日渐式微的当下,本论文寄望越界得以在重构学科边界的风向之下唤起文学批评的活力,让文学研究再度显现埃米尔·左拉式“我控诉”的能量。
其他文献
南北朝后期到唐初贞观时期是书法史演进的一个关键阶段,最终南北两种书风被统一为“唐法”。但唐法的实质如何,其形成原理如何,南北书风统一的本质是怎样,都还值得研究。自秦汉的政教体系规定了不同书体的尊卑层级之后,书写模式就一直有“公范”与“自遣”两种发展方向,两者之间有复杂的离合关系。曹魏“禁碑令”之后,章程书、行狎书等“自遣性”更强的书写模式开始繁荣。到南北朝时期,南方基本是在“自遣”的道路上行进,而
学位
人机语音交互是一项可以使人与计算机进行对话的技术,而语音合成——将输入的文本转换为语音则是人机语音交互技术中的典型[1]。近年来语音合成技术在学术界和工业界均进展显著并日趋成熟,在可懂度、音质及听感方面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自然度尚未达到真人语音水平。随着人们的智能化生活需求与日俱增,语音控制、语音翻译、语音导航等智能语音系统不断投入应用,相关技术需求日益旺盛,引领着语音合成技术的发展方向。探索新方
学位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科举制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在存续期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念,西方国家甚至把科举制度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遗憾的是,中国人在提起科举制度时常常只关注到科举制度的消极影响,而忽略了它积极的一面。本文以地级市层面进士分布度量科举影响,据此探究科举制度在微观层面的经济后果。本文先
学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增加,经济发展的目标逐渐从增长速度、规模转变为高质量,力图通过效率与动力变革而实现经济的质量变革。同时,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需求的重点从生活必需品转向精神文化产品,推动了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本文立足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区域不平衡特征及中西部发展较慢且集中度不高的态势,在对云南文化产业发展概况予以审视的基础上,运用2013—2017年相关数据对云南各州市文化产业效率
学位
辅助圆“为何添”“何时添”“如何添”的疑问困扰着不少学生和教师。通过对一道正方形综合题的深入探究,发现添加辅助圆的至简方法是抓住动点,根据动点的运动轨迹或位置,灵活运用圆的定义和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逆向思考。
期刊
随着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涌入劳动力市场,市场上出现了日趋严峻的“人—岗”不匹配现象,让企业员工意识到自己所拥有的教育水平、技能、经验均已超出了所在岗位的工作所需,由此产生严重的资质过剩感知。一旦企业员工产生资质过剩感知,便会对员工自身的工作状态和工作行为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对资质过剩感知这一议题展开深入研究,既有理论探索的必要性也有指导管理实践的迫切性。尽管探究资质过剩感知意义重大,但目前相关的学术
学位
地理标志是一项重要的知识产权保护对象。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对于我国推动实现乡村特色产业经济的全面振兴、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进一步加强对外经济和贸易联系等,其重要性越来越凸显。本文主要从商标法的理论和实践视野对地理标志法律保护问题展开研究。研究以问题为导向,充分立足现阶段我国地理标志法律保护面临的困境和难题,通过探索和重构地理标志法律保护的理论基础,阐明地理标志之所以能获
学位
研究背景遗传代谢病是由于基因突变而导致正常的物质代谢途径受阻,底物堆积、产物缺乏、旁路代谢产物增加,从而出现相应的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绝大部分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少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X连锁伴性遗传等。绝大多数遗传代谢病的临床表现不特异,可导致多器官系统的功能障碍,可致残,严重者可致死。遗传代谢病如未提前发现,绝大部分无有效治疗办法,因此该类疾病的发生不仅影响患儿生存质量,也造成较大
学位
预售模式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普及的当下被商家广泛使用。由于预售期购买决策与产品实际消费在时间上的分离,消费者往往面临着产品估值、产品质量和消费状态上的不确定性风险,并且消费者自身的行为偏好,如价格参照行为、策略购买行为、过度自信行为等对其参与预购的动力影响甚大,当然也会影响商家预售实施的效果。基于这些现实背景,本文针对预售期的各种不确定性,结合消费者的行为偏好,研究商家如何制定最
学位
定量重建过去东亚季风变化并理解其驱动机制是当前古气候领域的焦点之一。中国南方石笋δ18O及北方黄土沉积物均被当做是反映东亚夏季风强度的指标或载体。然而,轨道尺度上石笋δ18O值与北半球高纬夏季辐射量对应很好,主要受2.3万年的岁差周期驱动;而黄土中的东亚季风指标在中更新世转型以后则呈现明显受冰量驱动的10万年周期。这种悖论的产生主要源于目前对于能否将石笋δ18O值作为夏季风指标仍存在较多争议,这是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