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地方师范专科院校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_xu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业认证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保障的重要一环。自2017年教育部启动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以来,我国师范教育发展进入了专业认证时代。“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实施,对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师教育体系的完善都有着毋庸置疑的影响。目前我国地方师范专科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高质量小学教师的重任,在师范专业认证的大背景下,不断推动原有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经成为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小学教育专业作为师范类专业认证对象之一,地方师范专科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就应以师范类专业认证为抓手,构建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模式。本研究以利益者相关理论、能力本位理论、内生式发展理论作为理论基础,选择桂林一所具有特色的地方师范专科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与教师为调研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法、访谈法,收集所需信息,并对其进行详细地分析和整理后,得出相关结论,以此把握目前学校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总结成功经验及发现存在的问题,期待能够对于地方师范专科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构建其符合地方和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新的思路与可供参考借鉴的方式方法。首先,对小学教师培养的发展历程与模式变迁进行简述,概述师范类专业认证,阐述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人才培养特性以及师范类专业认证对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要求。其次对桂林A专科学校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查分析,探寻桂林A专科学校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桂林A专科学校通过强调艺术兴学,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师范专业教学保障体系、创新“全科应用型”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模式,实施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八证书”制度,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教学方式单一、持续发展动力不足、评价体系待完善等问题。最后,提出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策略:一是坚持专业认证理念,完善课程体系;二是创新教学方式,强化实践教学;三是加强各方合作,构建协同培养机制;四是完善评价体系,优化评价制度。
其他文献
以金属镁为负极可充电池是新型的绿色储能系统。尽管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可高达300 Wh kg-1,但锂电池的低安全性、高成本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阻碍着其发展。相对于锂金属,金属镁负极具有价格便宜、地壳含量丰富、体积比容量高(3833m Ah cm-3)和安全较高的特点。然而,由于镁离子电荷密度大、溶剂化效应严重,Mg2+在大多数正极材料中嵌脱困难,扩散速率缓慢。因此,寻找适合Mg2+可逆脱嵌的正极材料是
学位
多孔硅因自身的大比表面积、高反应活性及与硅基微电子工艺高度相容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传统电化学方法难以在已有集成电路的硅片上批量化制备多孔硅,因此研究金属辅助化学腐蚀制备技术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围绕化学腐蚀制备多孔硅,开展了催化金属颗粒的制备方法、金属颗粒在硅片表面静电吸附工艺、金属辅助化学刻蚀制备多孔硅工艺条件、多孔硅/高氯酸钠复合含能材料燃烧性能等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柠檬酸三钠(Na
学位
随着人类对世界的深入认识,越来越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目前所面临的环境和能源问题有了全新的认识,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众多研究者将目光投向了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二次能源的大规模使用必定离不开储能设备。作为电化学储能设备,电池和超级电容器是现在研究的热点。高性能电化学储能设备的实现主要受到电极性能的限制。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新的电极材料不断被开发出。过渡金属氧化物逐渐走入人类视野,
学位
由于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以及全球变暖等问题,人类社会正面临着能源危机。甲醇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中作为替代燃料吸引了巨大的关注,有望成为未来的能源转换资源。然而缓慢的甲醇电化学氧化阻碍了其在商业水平上的可扩展应用,因此甲醇氧化反应催化性能的改善是开发新一代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关键。其中Pt Pd合金特殊的形貌设计和合理的成分调节是获得甲醇氧化反应中卓越催化性能的常用策略。同时,有序介孔
学位
吲哚啉及其衍生物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是许多潜在药物、天然产物和有机功能材料的核心骨架,吸引了有机合成化学家和药物学家的广泛兴趣。传统的吲哚啉合成方法包括利用过渡金属催化偶联、分子内胺化等,然而这些方法尚有使用昂贵的过渡金属催化剂、步骤冗长、条件苛刻等缺点。因此,探寻经济高效地吲哚啉骨架的构建方法,是合成化学家的关注点之一。苯炔作为一种高活性的有机合成中间体,被广泛应用于稠环分子以及天然产物的合成中
学位
学位
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两大难题,为此,大力开发低成本、无污染、可持续的新型能源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纵观新能源研究现状,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s)以其快速启动、体积能量密度高、能量转换率高和环境友好等特点备受各类人士关注。但其阳极催化剂成本高、催化活性低、抗中毒性差和不稳定等因素成了影响其规模化应用的短板。目前,除了在催化剂上寻找突破口外,催化剂载体的研究也在持续进行。研究表明
学位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的大量消耗以及环境的污染,对于清洁、可持续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这促使研究人员去开发各种新型能量转化与储能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能量存储设备,超级电容器具备高比功率、长使用寿命以及快速充放电等特点。然而,其能量密度比普通电池低得多这一问题极大地阻碍了其大规模应用,如何在不损害其它电化学性能的同时提高其能量密度一直是超级电容器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学位
苯炔,作为一种高活性中间体,因其可用于合成许多高附加值化合物,受到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在早期的研究中,苯炔生成条件较为苛刻,导致其参与反应时的官能团兼容性不好及反应类型有限。直至1983年,Kobayashi课题组开发出一种可在温和条件下生成苯炔的方法,解决了官能团兼容性差及反应模式有限等问题。近二十年来,Kobayashi苯炔前体因其可一步在芳环邻位实现双官能化且官能团组合多样的优点,引
学位
随着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和可再生能源的不断消耗,能源的高效储存与利用以及对新能源开发的需求迫在眉睫。近年来,人们着力开发新一代的能源储存设备: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相较于电池,超级电容器由于其高功率密度、长循环寿命和快速充放电速率等优势引起人们更广泛的关注。电极材料的选择和设计成为提高超级电容器性能的关键。钒是一种广泛分布在地球上的金属元素,有金属“维生素”之称,由于多种化合价(常见的化合价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