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阅读教学课例设计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redche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聚焦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学习活动设计。通过一节阅读案例,从学习理解类活动、应用实践类活动和迁移创新类活动这三个维度进行阅读活动设计,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阅读活动设计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集中体现学科的育人价值。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1] 英语阅读教学在英语课堂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从目前的课堂教学理念和实际操作来看,目前有些中小学开展的阅读课并不能称为真正的阅读教学。 比如:在语言能力方面,教师偏重知识讲解和应试技巧训练;在文化品格方面,阅读指导主要局限于国外文化的浅层次渗透,文化修养和行为取向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流于形式;在思维品质方面,阅读活动往往停留在记忆等浅层次思维活动,话题的选择、问题的设计等方面缺乏思维含量。
  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英语学习活动的设计应以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为目标,坚持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注重学生使用英语思维和表达的能力。通过深层阅读和创造性阅读,促进学生信息获取、分析推理、整合诠释、构建反思和创意生成等阅读素养的发展。
  英语教师应当尝试从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这三个维度出发,设计由低阶到高阶的英语阅读活动。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内化语言和文本知识,从中获取信息、分析问题、鉴赏评价和自主表达,从而真正地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是译林版初中英语9A U7 Reading 第一课时。由南师附中初中部Wang Yingting老师执教。课文以传记体方式介绍了一代影星奥黛丽·赫本的早年生活、演艺生涯和慈善工作,展示了一位集美貌与演技于一身,同时又具有伟大人道主义精神的优秀女性。文本在介绍人物生平的同时,集中体现出对人物深层精神的表达与反映,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下面,笔者从“学习理解类活动”“应用实践类活动”和“迁移创新类活动”三个递进式维度着手,对本课的活动设计进行分析。
  一、学习理解类活动设计
  该类活动要求教师围绕主题语境创设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知识与相关经验,通过梳理、概括、整合信息,建立信息间的关联,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感知并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和语篇所承载的价值取向。[1]
  1. 感知与注意。教师呈现奥黛丽·赫本的照片,迅速吸引学生们的眼球,使他们对本课中的人物形象形成初步的感官认知。通过提问,激发学生们心理上的初步共鸣,同时在语境中激活与actress相关的词汇。
  T:What catches your attention when seeing her photo?
  S:Her big smile. Her beautiful eyes....
  T: Can you guess her job? Was she a model, a singer or an actress?
  教师板书部分文章标题:Hollywood’s _________ -Audrey Hepburn
  T:What do you know about Hollywood?
  S: It is the symbol of American film industry. Audrey Hepburn was a Hollywood’s actress.
  2.獲取与梳理。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浏览本课标题和课文首段,预测出本文体裁——人物传记,即通过对人物生平、工作和精神等领域进行介绍和描述,体现对人物特征和深层精神的表达与反映。
  T:Skim the title and the first paragraph to predict what type of writing may the article be? News/ Diary/ Novel/Biography
  教师补全课文标题:Hollywood’s all-time best-Audrey Hepburn, 启发学生思考为何作者在对赫本的评价中使用了“空前的”“最佳的”和三个“伟大的”这些标签。这些标签正是传记体裁常见的语言特征,即作者对人物和人物事迹赋予其个人的评判和思考。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通过skimming,把握语篇主题句、段首句、过渡句,并梳理文章的脉络,概括文章大意,提高阅读效果。
  T: 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article?
  S: Audrey Hepburn’s early life, acting career and charity work.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scanning,关注段落中的年份,借助时间轴信息图,梳理人物生平事件。让学生明白根据时间顺序来讲述人物主要事件,也是传记类文章的常用手法。
  在此,教师有意识地带领学生走入语篇,感知语篇,获取意义。
  3. 概括与整合。学生细读第二段,概括出赫本早年的一系列经历,这些都与第一个标签 “a great beauty”紧密相关。正是她天生出众的外形相貌和气质条件为她之后演艺生涯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二、应用实践类活动设计
  应用实践类活动是第二层次的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和所形成的新的知识结构开展描述、阐释、分析、判断等交流活动,逐步实现对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内化,助力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1]
  1.描述与阐释。学生细读第3—5段,阐释作者采用何种方式证明赫本的第二个标签 “a great actress”。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角度进行描述:   -When did Hepburn play the lead role for the first time?
  -When did she win the Oscar for Best Actress?
  -When did she make her final appearance in the film?
  -How many Oscar nominations did Hepburn have during her lifetime?
  从回答中可以发现作者在文中通过时间和数据列举了赫本演艺生涯中几个重大时间节点的相关事件,包括首次出演主角,首次获得奥斯卡影后,最后一次荧幕亮相及多次获得奥斯卡提名。用这些数据证明赫本是一位演技出色、事业成功的卓越女性。
  2.分析与判断。教师呈现抛物线函数图像,带领学生探讨为何作者重点提及Gigi, Roman Holiday, Always 这三部作品?这三部作品对赫本本人意味着什么?
  学生从逻辑意义角度发现,人物传记类文章必须抓住人物生平经历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事件。赫本首次担任主角的Gigi一炮走红,标志着她成功的职业生涯的开端;而后的Roman Holiday 中的公主一角更是为她赢得了影后之称,达到职业生涯的高峰;而最后提及的Always 则是她退出影坛前的最后一次亮相。
  教师在此设置了一个“推敲词义”的环节:
  T: Why did the French writer Collete insist that Hepburn was the perfect girl for the lead role in Gigi? Can we replace the word “insist” with “say”?
  学生分析得出,使用insist更能让读者揣测出在选定角色时,作为赫本的“伯乐”,即该剧编剧兼原小说作者慧眼识珠、力排众议,大胆启用新人赫本,并由此助推她顺利踏入一流电影女星行列。而如果仅仅使用“say”,则完全弱化了当时用人选角的这段情景。
  教师继续抛出问题,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背后原因的进行多角度猜测——一些人认为赫本在影片Always 的“天使”一角,可谓是本色出演。为何人们会将赫本认作“天使”?
  在此,教师优化问题链设计,鼓励学生进行分析与判断、批判与鉴赏,从而提高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3.内化与运用。作为一部奥斯卡经典爱情电影,学生对Roman Holiday的影片内容以及赫本出演的公主形象并不十分熟悉。通过观看视频片段和影片简介,学生对角色形象和作品本身能有进一步的认识,为接下来的情境表达搭建支架。
  情景对话表演:一位同学扮演奥斯卡颁奖礼主持人,用生动自然的语言介绍光彩夺目的影星——奥黛丽·赫本;另一位同学扮演获奖者奥黛丽·赫本,向观众说出获奖感言。通过Role-play,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恰当地描述真实或想象世界中的人和物、情景和事件,表达观点、意图和情感态度,进行人际交流,真正将语言知识转化为实践运用能力。
  三、迁移创新类活动
  教师应引导学生探讨语篇背后的价值取向或作者态度,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进而使学生在新的语境中,基于新的知识结构,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多元思维,理性表达观点、情感和态度,体现正确的价值观,促进能力向素养的转化。[1]
  1.推理与论证。教师此刻抛出问题,呼应之前提出的疑问——为何作者盛赞奥黛丽·赫本为“好莱坞空前之最”?对该问题的思考能让学生跳出文本,针对文本背后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深入解读,评价与探讨作者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教师带领学生细读第六段,找出论据——这一“空前之最”不仅仅是称赞赫本的美貌和演技,更在于她为人道主义事业所做出的贡献,即第三个标签“ a great humanitarian”。
  请学生以Mind Map的方式,运用文中的语言信息论证赫本在慈善工作中的努力。
  2.批判与评价。教师呈现相关纪录片片段,向学生展示一位值得世人尊敬的人道主义者。
  T: Watch the video and have a group discussion.
  What do you think of Hepburn?/ What may we learn from her?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beauty?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语篇所包含的审美元素,在提升语言能力的同时,陶冶学生审美情趣,实现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融合,充分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教师通过主题与追问相结合的问题链模式,促使学生对文章主题进行深入解剖,带动学生的思维由低阶向高阶稳步发展,引導学生从解读与评价赫本,上升到解读与评价“美”。
  T: What made Hepburn an international superstar?/ Why couldn’t our Chinese actresses become international superstars at that time?
  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中国,一批与赫本同时代的电影明星轮番登场,光芒四射,却又都一个个黯然离场。利用水平迁移,教师可引导学生尝试分析和比较同时期不同人物背后的价值取向,进行批判与评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3. 想象与创造。为了在新的语境中开展想象与创新运用,在该输出环节教师设置了两个层次的课后拓展作业:
  (1)低阶任务:能用自己的语言完整、详细地介绍奥黛丽·赫本,包括她的生活经历和各方面的成就,表达个人对赫本的看法和评价。
  (2)高阶任务:能用更丰富的词汇完整、详细、有创造性地介绍一位电影明星,要求模仿课文的结构特征,以时间线贯穿语篇,表述人物的生平事件,并对人物予以理性评价。
  四、结语
  本节课的活动设计遵循从建构知识到内化为能力并形成素养的课程目标要求,真正实现将英语阅读活动变成架构阅读语篇和核心素养的桥梁。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走进文本、理解文本,掌握阅读策略;走出文本,迁移知识,提升思维品质——真正做到“入其内、化其中、迁其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其他文献
【摘要】语言是记录人类思维活动的符号,是人类沟通与交流所使用的工具,文化是语言生成的内在动因,语言是人类进行社会交际的外部条件,二者存在着“你中有我”和“我中有你”的辩证关系。英语作为高中阶段的必修课,部分英语教师一直强调的是怎么学好这门“语言”,但却忽略了语言具有的文化属性,导致学生学习时了无兴趣,而且存在中式英语现象,所以在英语学习中渗透文化意识势在必行。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文化意识
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强调“以学定教”,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过程,恰当使用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主动地投入学习,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对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怎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创设说英语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小
【摘要】阅读理解是高考重要的一部分。一线教师对学生进行了大量的阅读训练,以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成绩,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针对该问题,笔者提出通过多元文本解读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带领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层解读,完成文本的意义,以期激发学生学习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元文本解读;英语阅读能力  【作者简介】邓红燕(1982-),女,汉族,江苏盐城人,南京市板桥中
【摘要】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时需要重视培养学生们良好的英语阅读能力,进而提升其写作的能力。本文先说明英语阅读与写作的关联,再对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最后通过内化阅读知识、奠定写作基础、讲解语言知识、提高写作水平、还原文章阅读法、提升写作能力这几方面,来浅析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融合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策略  【作者简介】杨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 
【摘要】“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如何寓教于乐,使枯燥的阅读课变得有趣轻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恰当充分的阅读课的导入,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让学生快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通过一系列教学实例,将探讨如何在阅读课中通过创设情境进行导入。  【关键词】阅读教学;课堂导入;情境创设  【作者简介】童惠,江苏省泗阳中学。  在英语阅读课中,设置情境导
【摘要】初中英语学习过程中,阅读能力是最重要的语言技能之一。笔者在实践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学生阅读是逐字逐句地阅读,这严重影响到学生的阅读速度和质量,学生在遇到单词的不同搭配时,很难猜测出新搭配的意思,不能实现有效的知识迁移。鉴于此,笔者建议在初中阅读教学中英语词块教学,帮助学生完成知识迁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词块教学;初中英语阅读;应用  【作者简介】王晓丽,武夷山市星村中学。
【摘要】职业教育改革大环境下,英语教学越来越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而TRP全肢体反应教学法主要用于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初学者口语教学。本文探讨了TPR教学法在应用型本科层次公共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能性。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TPR教学法;公共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陶媛(1982-),女,汉族,湖北天门人,福建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商务英语。 
【摘要】数字媒体专业的英语针对性较强,课程中涉及的英语阅读量比较大,而专业词汇大多晦涩难懂,同时学生课堂参与讨论的机会比较少,容易导致学习效果差强人意。结合以上专业特点,高校在数字媒体专业英语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迫切需要比较新颖的教学方式方法。本文从数字媒体专业英语的特性出发,结合现阶段行业教学状态以及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从个人教学经验角度尝试提出一些建议,以强化这门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并帮助该
【摘要】本文以《小学英语教学法》中“小学英语会话课新课呈现环节的设计与实施”一课时教学为例,采用“任务驱动 教学交互”的在线教学模式,以任务完成和问题解决为驱动,以学生、教师与资源的互动为主线,对小学英语会话课型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效果评估进行探讨,从而实现 “交互性”和 “可参与性”的线上教学。  【關键词】英语教育专业;小学英语教学法;教学案例分析;任务驱动;教学交互  【作者简介】许清然,哈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与素质教育的推广,英语教学的重心已不再仅仅停留于基础知识的单一传授,而是更加注重情感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所谓情感教育,是与认知教育相对的一个概念,其在塑造学生精神世界、培养学生良好品格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笔者就对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策略做些总结,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英语;情感教育;应用  【作者简介】杨小芹,江苏省江阴市长寿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