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赵堡太极拳道法自然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yay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内外兼修为本
  
  武当内家拳是中国武术一大名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并摄养生之精髓,集技击之大成,玄机秘法,深隐莫测。它是武当独特的门派,神功玄秘,理论上独树一帜,自成体系,蕴含着深刻的中国传统哲理之奥妙。在武当拳传人的精心钻研下,形成了武当太极拳的完整理论。
  武当赵堡拳,以道家功法、养生、健体、祛病、益寿延年为本,导引行气,还精补脑。视人体精、气、神修炼依存关系,认为“精”是根本,是构成人体和促进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气”又是“精”的载体,“精”、“气”流布全身,不断补给人体生理活动的能量。赵堡太极拳提出了“内外兼修”的练功原则,在这种原则指导下,进而产生了“外练手、眼、身、法、步,内练精、神、气、力、功”,“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内三合”、“外三合”、“阴阳变换”、“圆弧缠丝”、“动中求静、静中求动”、“柔中有刚,刚而不僵”、“细长深匀、气沉丹田”等等练功要求,建立了“以丹田运化修炼为核心,以经络气血津液畅通为先导,以提高性腺系统功能为重点的有序化程度。
  值得强调的是,道教气功与武术动功的结合,是武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因此拳术的技击价值观念开始受到了“内功外拳”、“内外结合”、“以内主为”的内功动功机制的影响。同时,这一内功动功机制在形成过程中,又不断吸收兵家的理论精华,从而形成了完备的“内外兼修”武当赵堡太极拳体系。
  
  二、道法自然炼拳
  
  老子“道”的本体说认为万物皆生于“道”,认为人、天、道的关系是: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而道则是顺乎自然规律而自成的法规的。这就是老子说的:“道法自然”。在老子“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影响下,赵堡拳亦强调自然。也就是说武当太极拳功视效法自然与否作为区别其它拳派的本质特征之一,“效法自然”作为铸造武当太极拳功理、技术体系的根基,主要表现为:返朴归真、太极图式、五行变化等。
  太极拳“拳名为太极,实无极自然之运作,阴阳自然之合也”。就是以拳来体现人与自然的合一。所谓“拳以小道,而太极大道存焉”。即拳为道,道在拳中。练拳的过程,也是人与自然求和谐统一的过程。
  赵堡拳极重净化精神,认为先以心使身,再为身从心。练拳功首先要心灵净化,排除杂念,具有超脱世俗的意境,这叫收心,也叫入静。只有收心、入静,才能在练拳中精神贯注,意识集中,从形体活动中去改变气质、充实身心,达到端庄品格操行,增强体质的效果。
  太极拳技艺的特点,是整体运动,要顺乎自然,不用僵力,以轻松柔活的方法进行手、眼、身、法、步的运动,不论上下左右,进、退反侧,伸缩、起伏、翻转、俯仰变化方位,全在用意不用力。太极拳运用于搏击实战时,也是顺对方来势,引进落空把对方发出。 赵堡太极拳师搏击口头语:“出手于无心,击人时无意”,实质上是贯穿了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法则。
  
  三、法于阴阳变化
  
  由于受道教阴阳对立统一思想的影响,赵堡拳形成了“拳法阴阳”的技击理论,其一招一式都是以阴阳为根本。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云:“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内经》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阴阳是万物变化的契机与本质,由阴阳对应观念,衍生了一系列对应概念:动静、刚柔、虚实、开合、内外、进退、起伏、显藏、攻守、始终等等。它们所代表的诸多对应因素的不同组合以及对应与转化的种种变化,构成了内容丰富,特色各异的多种技击原理和方法。根据《周易》原理,以八卦定法:“、、挤、按、采、、肘、靠”,阴阳五行定步:“进、退、顾、盼、定”。这八法五步是太极拳的技击基础。在拳架与实战中,充分发挥这八法五步的动作,以阴阳变换的方式,千变万化,形成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虚实实,变化多端。也就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济,方能战胜敌方。俗话说:“不懂阴阳,就无法练习太极拳。”说明了拳法中的阴阳的重要性。在交手中运用阴阳对立的战术,是夺取胜利的关键。我们在实战中,把敌我双方当作阴阳对立的整体来看,根据攻守、进退、前后、左右、上下、动静、刚柔、顺逆、开合等阴阳双方变化规律,根据对方动作特点,采取相应对策,以便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王宗岳《太极拳论》说:“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明白了阴阳变化之理,才会有沾粘连随应敌之法。在对敌中,就能因势利导,得心应手,变化自如。或“避实击虚”,或“引进落空”,或“随曲就伸”,或“后发先至”,或“先蓄势而后发出以击敌,蓄于内以击外,蓄于上而击下,蓄于前而击后”。


  总之,明于阴阳变化,就可以利用一切有利位置、方向、角度、位势或腾挪闪展,或借力打力,或四两拨千斤使自己避开死地,使敌人落入困境,使犯者立仆。
  
  四、动静技击之法武当太极拳以动静为本,认为“静”是身体上放松和精神上放松,是练太极拳的重要一环,只有从意识与肢体上放松了,使周身经络疏通,血液循环,内气通畅,内炼丹田气,外练筋骨皮,提高自身抵抗防御功能,才能达到防身自卫,痛击敌人。
  静能神视“知机”。赵堡拳“动中求静”,静是方法,动是目的。只有实现了动,才能进攻与防守。太极拳论云:“静如山岳,动若江河,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临敌要冷静沉着,临危不惧,以逸待劳,心静、意静、意守丹田,体松自如,审察敌意,不怯敌,不意乱,沉着无畏,从容不迫,“静中求动,动中求静”,判断敌意与来势变化,劲力方向,搭手挤按,沾连粘随,引敌化力,使敌入我圈内,乘其虚,传其力,破坏其重心,拔其根,顺势把他击出。


  武当太极拳强调“后发制人”。对敌心中坦然,审候应机,静以俟之,微动即应。“彼不动,我不动,彼微动,己先动”,所谓“后人发先人至是也”。兵法云:“安机待守”,也是教导我们在技击实战时,“静以待动”。如果我们静视敌方动势,他不动,我也不动,以静待之,他若微动,必有先兆,我意已在他先,随其方向而动,引进落空,对方必被我所制。
  拳论云:“静中触动动尤静,因敌变化显神奇”。以静而动者活。活则,周身轻松,随曲就伸,进退自如,虚实分明,变化无穷;否则浑身僵硬,不察对方形势,只管浑捶击打,凭蛮干之力、勇猛直闯,急于求成,情神必定紧张,肢体动而不活,招法变化不灵,或者凭大欺小,凭强压弱,终归失败。因此,太极拳艺,须以静求动,是胜敌之法。
  
  五、刚柔技击之用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三章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强调了柔弱胜刚强的普遍原理。并充分肯定了“无为”的效果,指出“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第一。在第七十六章老子又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篙。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者上”。武当拳系老子的哲学理论,为拳术制定了“以柔克刚”的技击原则。使习太极拳专讲柔化,不以气力胜人,最忌用力,务使全身松开,气血贯注,日久自然练成内功。这种内功与外肢体是很柔的,遇敌能随敌劲以为伸缩,所谓柔中而有弹性。“太极功夫,外操柔软,内含坚刚,非有心之坚刚,实有心之柔软也”。
  武当太极拳的技击法中,讲究小力胜大力,无力御有力,弱胜强,柔胜刚。以柔克刚的技艺必有一定的法则,如身法要灵活,身似游龙,步如猫行,轻快如风;出手有尺寸,搭手定位要准,手随心动,击如闪电,出手如箭发,眼前有手不见手,始终手不离正门;肘要护胸肋,胸前有肘不见肘,肘型如弧,变化莫测;步要庄重,凡举步宜低不宜高,脚要十趾抓地,足随心走,步步到位,不贪不欠。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进退反侧,变化多端。周身关节要求:颈、肩、脊、腰、肘、腕、膝、胯、踝等能灵活运转,达到动而活,行而速。发劲似柔软如绵,实则发时瞬间坚硬如刚,内外劲融为一体,迎战时以变应变,随势而化,随意而发,克敌则无坚不催,达到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小胜大的太极拳功。
  
  六、以顺避逆则胜
  
  武当太极拳在“以柔克刚”的基础上,如何以顺避逆,是战胜敌人的技术关键。太极拳技击术是以轻松柔活缠绕螺旋的圆圈与弧形为基础,往往是将对方击来的爆发力迅速转动而避去其害,顺势引进化去对方的发力,使对方摸得着,打不着,此为“以顺避逆”,也就是引化的方法。王宗岳《太极拳论》云:“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老子说:“骄兵必败”,“哀兵必胜”。又指出:“喜逞凶者死,善于退让者生”。太极拳就是根据老子的哲学理论,提出了“以顺避逆,后发制人”。因此,要求在练拳时尚意不尚力,贵化不贵抗,以静制动,避实击虚。老子把兵法不取攻势取守势,不愿进尺愿进寸,就是讲“避”——退让、避开。采取不正面交锋而避,避不开时也要讲个“让”,动手让一招,礼让三招,要求自己蓄有余力,留有余地,否则让人有隙可乘。


  以顺避逆,就是避去对方之力以走化,敌进我退,避其锐气,使他挨得着,打不着,以“粘”、“连”为主,引化敌力,令其自入困危之境。□
其他文献
第五式 单鞭  白鹅亮翅双掌下落到胸前时,两手相距一尺,手心相对(图5-1),然后双手向右旋转上抬,左手在中线,高与鼻尖齐(图5-2),双手微向下旋转,双腿成骑马式,左手向左旋转,左脚左摆,脚尖向东北,手随之。平掌伸出与肩高,右手在旋转时变为勾手,拇指抵住中指中节,在右肩前方伸出,右脚直前成弓箭步,两臂成内弧度,保持45°(图5-3),面向正东成单鞭式。  要领:拳谚云:“提顶吊裆心中悬,两臂轻松
期刊
托尼·布劳尔的最新发现将会使武术界天翻地覆。  1982年托尼·布劳尔创立了一种令武术界震惊的“狂热攻击”。认为肾上腺激素的释放将影响习武者的呼吸、注意力及复杂的动作技巧。他研究观察了所有其他终极搏击冠军赛(UFC)选手,认为“理论与实践并不相同”,他把它称为Spear(自我保护促进反应)。  P102下 托尼·布劳尔(左者)用Spear战术去截住对方的环踢,逼近对方使之无法出腿,并可以就势轻松击
期刊
2000年3月16日,著名武术家王选杰先生于北京病逝。噩耗传来,先生好友及弟子无不为之震惊。曾几何时,先生尚高朋满座,谈笑风生,转眼之间,已成隔世之人,这一事实,让人怎能接受。  先生逝世后,登门悼唁者络绎不绝。3月20日八宝山送别,到场者200余人,其中多是大成拳知名人士。众多弟子从全国各地赶赴京城,为见恩师最后一面。现居住在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外国弟子因时间紧迫,无法按时到北京参加告别仪式
期刊
武当赵堡太极拳的演变与发展  赵堡太极拳第一代宗师蒋发传邢喜怀,邢喜怀传山西人在赵堡开鲜菜铺的张楚臣,张楚臣传由其祖父陈文举时从陈卜庄移居赵堡的陈敬柏、王柏青,陈敬柏传张宗禹,张宗禹传原复孔及其孙张彦,张彦传迁居赵堡镇开粮行的陈清平,至此,武当太极拳在赵堡镇衍行发展。    (一)武式太极拳的发扬光大  李亦畲在其小序中说:“素闻豫省怀庆府赵堡镇有陈姓清平者,精于是技。逾年,母舅因公赴豫省,过而访
期刊
第三十二式 青龙探海  在跃步的基础上,右拳从后腰由下往上缠绕一大圈,经面部顺胸下落到脚,同时右脚往南上一大步,成前弓箭步,左拳由裆前上提旋转,经面部向左旋转后即到左腰眼,拳背贴腰手心向外(图32-1)。  要领:捶下去时,身斜正直不弯,松肩松裆,姿势端正,浑身轻松,如探海式。  歌诀:右拳直下到海底,  双臂缠绕足步稳。  此式专打低下势,  探海打天又打地。  散打技击:1.两拳旋转,一是保
期刊
说起内家拳,自产生以来,经千年变化,百年风移,武术历经改革与创新,直至明末清初,由于“心意六合拳”的问世,在武术史中,才首开了内家拳学新格局。  所谓内家拳者,实则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来统领和调配拳法运动全过程;外部的拳法动作,必须明三节,寓五行,暗合阴阳(鹰熊二势)。做到“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脚合”而形成的上下一致,左右相随,浑身齐动,完全在于心意的统领。  内
期刊
英武少年郎  岳飞,字鹏举,南宋名将,生于公元1103年(崇宁二年),河南汤阴人。  岳飞自幼喜读书,对武艺也颇感兴趣。11岁时,他已长得身强力壮、力气超人。虽然身材不高,但背阔膀圆,举步蹬地,虎虎生气。外祖父非常喜爱他,特意请来全县闻名的刀枪手陈广,给他传授使用刀枪等武艺。岳飞天资聪明,又勤奋好学,很快枪法超群,箭法出众,成为“一县无敌”的枪手。接着他又拜当时闻名的武术大师周侗为师,苦练武艺。周
期刊
“那是个下雪的早晨,我躺在床上,听见一群野画眉在窗子外边声声叫唤。”  这是藏族人阿来1994年写下的句子。每一部小说都会有自己开头的第一句话,这句话将决定小说的腔调、气韵、节奏。这句话是开始,同时也意味着它将以什么样的语气结束。  1998年,作为汉族人的我,读到了《尘埃落定》的第一个句子。就像《百年孤独》那个著名的开头会在很多其他的写作者的头脑里发出响声,或者正如《圣经》“起初神创造天地”这句
期刊
正身直立,双足分开,宽与肩齐;屈膝圆裆,口唇轻闭,舌舐上颌,自然呼吸;全身放松,双手自然下垂,中指尖轻贴大腿中部;头部虚领顶劲,脊柱节节松沉,胸背部的肋肌也自然地松沉,足跟足趾与足掌轻轻沉住;胸部宽舒,脐下腹部微觉充实。目光平视,摒除杂念,意存丹田(脐下小脐部分),自觉心平气和,然后用意识引导缓缓将双手向前方举起,肘腕微屈,肘尖下坠,手心向下,以中指领劲上提,提至手与肩平;同时在意识引导下用鼻缓缓
期刊
梁赞宗师早期在佛山传授咏春拳的弟子有陈华顺(找钱华)、阮其山、吴少雷和其子梁壁。后来此拳在佛山地区盛行,人们习惯地称为“正宗佛山咏春”。耳顺之年(50来岁)在一次算命问卜中,算命先生对梁赞说:“到60岁你会有大病之灾”(当时人们比较迷信)。梁宗师思乡心切,决定返故乡广东鹤山古劳村养老。其间又把咏春拳传授给乡亲兄弟,此时宗师把一生技击的精华和咏春拳的全部内容变为对拆,又把长、中、短手和肘法的技击散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