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种树一样教作文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goodv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过程就像一棵树的生长过程,生活和阅读体验是土壤,观点、思想、情感是根,立意、构思、语言是树干花果。写作教学不但要注重立意、构思、表达等技法上的指导,更需关注学生观察力,情感的丰富性、敏锐性,思想的深刻性、倾向性等内功的修炼。后者是写作的源泉和动力,如果忽视这一点,而是用范文的标准要求每一个学生,就像龚自珍《病梅馆记》中所写的那样“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势必“遏其生气”,造成心灵枯竭、思想枯萎,与语文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
  一.现状:灵魂缺席的技巧训练导致灵魂僵化
  当前,不顾学生自主性和精神成长,片面强化技巧指导的做法大行其道。素材库、作文技法类报刊书籍汗牛充栋。课上教师不遗余力地兜售着审题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要领。其通病在于:不从根本上培植思想、滋养心灵、激发学生主动言说的欲望,使之写出洋溢着生命感的文字,而是拔苗助长,试图通过嫁接包装达到外表的光鲜。殊不知,“生命僵化之处,必有规则堆积”,灵魂缺席的写作技能训练是惨白僵硬的,学生无法真正感受到驾驭语言和精神满足的深刻愉悦。
  当前作文教学的普遍思路是:教师将高分“成品”的技法,揉碎嚼烂,灌输给学生。在写作指导中,教师紧盯“高分”,炮制各种模式和策略,导致代名人立传、并列式议论文、大量引用古诗词、题记、小标题等流行体你方唱罢我登场。甚至有些教师置写作规律和道德底线于不顾,为了避免学生跑题,规定必须重复题目五次以上,为了攫取高分,怂恿学生套用美文。于是,熟读深思的阅读少了,扎实的练笔少了,按部就班的思维训练多了,各种“武功秘笈”被视若珍宝。在训练中,以考代练现象普遍。高考采取命题或材料作文等形式意在使考生将多年的积淀在同一平台上展示,便于选拔,避免宿构剽窃,有其合理性。但平时作文训练套用高考模式,不利于学生主动观察、思考、积累,自由地表达,势必导致学生为文造情,无病呻吟,为连缀成篇搜肠刮肚,罗列事例,疲于审题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重复性工作,始终处于被动提取信息状态,消耗老本。教师的不当引导,导致学生观察生活、积淀学养、培植思想等内功修炼只能独自摸索,进步缓慢,甚至完全荒废,停滞不前。
  单纯的技法指导和频繁的以考代练,必然导致学生或激情不再,疲于应付,或更加急功近利,说空话假话胡话。这无疑是“反语文”,甚至“反教育”的,不仅与《新课标》“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的培养目标背道而驰,而且最终造就了“大量言语与人格分裂症患者”。
  二.对策:养根俟实,因势利导
  像种树一样教作文,首先要把学生当成有血有肉可以独立生长的“生命”,而非被动承受的容器。教师要把学生当“人”看,把作文教学当成人格健全的途径。学生在留心观察生活,踏踏实实读书的过程中博采穷搜,“孵化思想”,滋养情感,加深人生体验,激发主动言说的欲望,把写作当成实现自我的方式。当然,这并不是排斥写作过程指导,而是强调先内功、后技巧,先培育根部,再修剪整形。具体而言,就是一方面引导鼓励学生观察生活,培植思想,丰富情感,充盈灵魂,内化语言,一方面在写作策略和技巧的指导上要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主体性,多就少改,因势利导。
  (一)养其根而俟其实
  所谓“养”,首先是使根舒展开来,不用条条框框束缚学生自由思考,鼓励和开发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养根”还要注意施肥灌溉,促进根系发育,即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生活,积累生活体验,砥砺思想;推荐好书,指导学生在阅读中积学储宝,酌理富才,滋养心灵。
  教师要引导学生打通阅读、日常生活、写作三者的壁垒,很多时候,对生活理解肤浅是因为麻木,因而对有价值的材料或熟视无睹,或稍纵即逝。教师要通过自身示范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学生之间相互促进,形成浓厚写作氛围,使写网络日志、读书心得、随笔成为探索人生真谛的一种方式,让学生品尝到表达、反思、自由分享的快乐。
  首先是以课堂为阵地,唤醒学生的生活感受力。研究表明,能否写出优秀作品与社会经验并不成正比,有无强烈、丰富、独特的生活感受力是能否体验生活,萌发写作灵感,挖掘深刻意蕴的关键。学生虽然阅历不丰富,但日常生活依然是无限的宝藏。一是注重移情,体察别人的精神世界。例如,当看到幼儿园门口早早等候孩子的家长,不要只会抱怨他们阻塞交通,请感受他们的心情,回忆一下自己小时候跑出校门扑入妈妈怀中那一刻的激动;当看到为了一角钱讨价还价的市民,不要觉得他们庸俗,请想想他们在还房贷、供养老小巨大生活压力下生存的无奈与执着。每一个镜头背后都可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要学会品味。二是重视注重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培养,教给学生在阅读中主动拓宽联想和想象的渠道,要怀着美好的感情去与人沟通,用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体验的记忆推测别人的感情世界。例如,读陈忠实《晶莹的泪珠》:一个陌生的女教务员得知“我”因贫困休学,再三挽留未果,流下晶莹的眼泪。教师不能满足于将人物和情节冷静地解剖,完成几个问题的作答。要启发学生想象这个女教务员可能有哪些经历使他对我这个陌生学生如此关爱?联想自己是否被素不相识的人真心帮助过?自己是否有过看到别人有麻烦,没有伸出援助之手的愧疚?真诚地品味生活和对话式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人生体会,不断升华灵魂。
  其次,立足生活,培养学生追问的习惯,砥砺思想。没有深刻思想支撑的情感必然肤浅,震撼人心的作品离不开终极关怀和深刻哲思。教师要交给学生思维方法,启发他们透过现象看本质,思考前因后果。从而不断地拷问心灵,反思人生,尝试着设计更有价值的生存状态。不要因为学生的答案不成熟,就迫不及待地灌输各种“模版”“秘诀”。追问和思考本身最有价值,柏拉图提倡“带着更多的问题,而非带着更多的答案去生活”。教师要站在育人的高度,激发学生不断质疑、追问、反思,使之挖掘潜藏智慧,充实生命。教师可以做示范性追问,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例如以“娱乐”为话题写文章,就不能把“娱乐”当成一个抽象概念,要展开辐射性思考,搜索与之相连的生活现象。可展开如下追问:现实生活中怎样做才算“娱乐”?“娱乐”与“艺术”与“工作”的区别在哪里?当前人们“娱乐”活动中存在哪些现象?这些现象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这些现象会导致什么后果?如何让娱乐对人生发展、社会进步起到积极作用?当前哪些人对娱乐态度不正确,准备如何纠正?你通过写这篇文章,帮助解决什么现实问题或人生困惑?这样学生思路被打开了,“娱乐”的词义便具体鲜活起来,认识到娱乐是追求快乐、缓解生存压力的一种活动或天性,不是谋生的手段,不需要获得收益,现在娱乐现象有全民娱乐、娱乐经典、娱乐死、恶搞等等。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有社会压力大需要释放,物质条件提高了,精神消费受到重视,人们精神萎靡、游戏人生,个人奋斗的上升空间受阻,只好在娱乐中消耗能量等等。   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学生并非与社会绝缘。我们要发挥高中生求知欲旺盛、独立意识强等优势,帮助他们打通写作与生活的联系,敢于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品,使写作教学有助于学生精神成长和灵魂塑造,有助于培养学生“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社会责任感,使之成为大写的人。
  (二)尊重主体性,因势利导
  正如果农通过修剪整形来促进果木平衡生长一样,教师也要注意把握写作规律指导与激发写作动机,促进人的发展之间的平衡。给树木修剪整形讲究因地制宜,随树作形,根据树龄采用不同办法等原理。作文教学也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阅历、思维水平、表达水平,因势利导,呵护和激发每个学生自我完善的热情,不要以作家标准、个人喜好和高考流行风格对学生的习作过多干涉和肆意删改。
  首先,要尊重个性,因材施教,多就少改。只要有感而发,思想健康,教师就不要指手画脚,任意删改,而应该尊重学生的选材和构思,鼓励他们放开手脚大胆写。一些教师为了使学生获得高分,在选材上设置条条框框,使学生夹手夹脚。例如,一次写《把门敞开》,某生呼吁既得利益集团要把机会之门向年青一代敞开,遭到老师的否定,要求重写,理由是中学生难以驾驭这种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难得高分。这无异于给学生头上喷了一盆冷水。正确的做法是呵护学生兴趣,多就少改,指导他们写好自己熟悉的题材,在此基础上不断引导他们拓宽视野,完善思维。此外,环肥燕瘦,各有千秋,教师一定要保持多元审美趣味,避免主观好恶,促进不同写作风格的孩子发扬个性,展现自我。例如,有学生不喜欢开门见山、结尾点题的常规模式,教师不必生拉硬拽,用考试易导致误判等功利化理由改变学生,使之放弃原来的写法。可在分析各种结构利弊的基础上,提供建议,让学生在原文基础上,对与中心联系紧密的地方精雕细刻,反复渲染,以达到中心明确的效果。但是个别学生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对症下药,并督促其修改。
  其次,要针对学生年龄有序展开,做到练有目标,评有重点。教师要关注学生情感倾向、思维品质、语言素养的平衡发展,兼顾学生叙述、议论、抒情各种表达能力的全面提高。与树木有一定的生长期一样,人的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精彩。写作植根于生活,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生活阅历不同,考虑的问题不同,擅长题材、风格也自然有所不同,作文过程指导也要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例如,面对初一的孩子,不能一看到写母爱就判定为选材低幼,没有新意,一看写文化就认为大气、有品位,还要看他是否写出了真实独特的体验,是发自肺腑,还是无病呻吟。再如训练议论文,初中生能用精练的语言概括事例、表述观点,训练重点应该是论点是否明确,论据能否指向论点,切莫开始就要求观点新颖深刻,结构巧妙,更不能一上来就讲结构模式,以免限制学生思想。到了高中,随着思维的成熟,学生基本掌握了议论与记叙的区别,这时候再有步骤地进行思维方法、论证层次的训练。总之,不要一蹴而就,要留给学生主动探索、慢慢生长的空间。
  像种树一样教作文,就是立足于写作主体,承认“写作从主体到产品整个过程的复杂性”。既注重学生内在情感的激发,思想的培植,思维的开拓,又在尊重主体个性的前提下,因势利导,给予必要的技术指导,使之根深叶茂,硕果累累。
  张志强,语文教师,现居江苏扬州。责任编校:剑 男
其他文献
姹紫嫣红的校园里,面对学生的如花笑靥,我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你是绽放在老师心头的一朵最美的花。”但是,总有一些“花朵”花期过长,迟迟不开。  台湾成功学大师黑幼龙说:“养孩子就像种花,要耐心等待花开。”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很快就灿烂绽放,有的花则需要漫长的等待。始终坚信,每一朵花,都有属于自己的美丽花期。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用心呵护,用爱浇灌,必能待得朵朵花儿的
据福建网报道,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11月7日在福州召开了纪念毛泽东同志“延座讲话”发表70N年征文颁奖会,圉家一级作家、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本刊主编晓苏的小说《剪彩
由中国现代戏剧大师曹禺的四部名作《家》、《原野》、《雷雨》、《日出》集合而成的英语舞台剧《太阳不是我们的》继去年3月在英国利兹首演、今年8月参演爱丁堡艺穗节之后,
作业是学生不可避免的学习任务,也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然而许多的教师把作业设计当作“例行公事”,主要采用大量机械性抄写的方式进行布置,并没有意识到优秀的作业设计也能培养学生自学、合作和动手能力。语文是与社会最容易取得联系的学科,它无处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因此,必须要对初中语文作业设计进行优化,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丰富作业的类型和内容,科学巧妙地进行作业的设计,使作业达到
期刊
据《华商报》消息,最近一位网名叫“下梁正”的语文老师,在该报发表文章,称自己十分讨厌清华北大这两所名校。他在文章给出了自己的理南:作为一个中学老师,我越来越不喜欢清华北大
说明文阅读是语文高考的主要模块,其在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说明方法、慎密的思维能力、崇尚科学精神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理应重视。教学中采取哪些有效策略使教学意趣盎然、成效显著呢。  一、目标牵引 潜在驱动  说明文学习兴致不浓厚一个主要原因是目标不甚明确,潜在动力不足。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没有目标,哪来的劲头?”学习前应明确学习的重要意義,认识到说明文不是无足轻重的,它是与人们的工作、生活和生产
期刊
电影电视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大众传媒,借助多种艺术手段来创造逝去或现实或未来生活的审美视听空间,让人领略人性的、哲学的、文化的真谛。当今社会,高中生对新生事物感受较强,对影视艺术也极为关注,我们应该抓住这一契机,把有益的影视文化巧用到语文教学中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完善学生的精神世界。  一、利用影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新課程背景下语文教育目标由语文知识的传授、技
期刊
张敬亚:曹老师,您好!您虽然身居高等学府,但近些年却时常深入广大的中小学,面对学生或老师进行各种主题的演讲,您是出于何种考虑,又有何感想呢?我想,帮助提高中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我们的语文课应该是美美的,这个美就在语言的深处。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引领学生在阅读中品味语言,品出语言文字的味道来,感受语文之美。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营造浓厚课内阅读氛围,树立阅读意识  初中生正处于自控力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引导学生参与到阅读过程中,在日常教学中树立阅读意识。例如在执教七年级上册《闻一多先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