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青少年教育的重要课题,是关系亿万家庭实际利益的民心工程,是构建和谐重要内容,是关系到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如何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1.家庭教育
少年儿童行为的养成和道德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而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个教育基地,是最基础的教育。家庭教育应从小开始,从小培养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的良好道德风尚。只有心中有“小爱”,才能构建出充满和谐关爱的社会主义大家庭。在加强孩子独立教育的基础上,家长还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家长对他(她)们的影响最早、 最直接,家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思想行为,大人谈吐不雅,孩子就可能学得满口脏话;大人不守公德,孩子就可能不知廉耻。所以家长要正直善良,勤奋向上,文明礼貌,具有高尚道德修养,才能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树立美好的形象。同时家长还应把自己的不良习气及儿童不宜吸取的文娱产物适当加以包装,以减少家庭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切勿在孩子面前讲“钱”字当头的话,让孩子生活在家庭纯净的“小气候”中。千万不可产生认为读不读书无所谓,给他们留财产是最为实惠的错误思想,需记得:“黄金有价、德无价”的至理名言。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要用平等民主的方法,而不能用强制命令、居高临下的态度批评和无端指责孩子,而且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干预而不是骄宠放任,要悉心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目标、志向,要细心了解孩子对学习和生活的态度,这样才会对孩子思想道德品德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作用。
2.学校教育
学校作为德育工作的前沿阵地,又是青少年学习的集中地,抓好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头戏。教师是学生最直观的榜样,对学生起着最重要的感染作用。大地震中的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护住学生而自己迎战死亡的那一刻,他无私无畏的灵魂化作最崇高的师德,铭刻在每个学生心中并永远传承下去。在学校德育中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用自己高尚的道德尊严、道德品质、道德境界塑造学生的灵魂。广大教师特别是政治教师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德育的主渠道作用,积级走素质教育之路,加强教育工作,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优良品德。根据中、小学的不同特点,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品德教育、政治理论教育,把个人成才同国家前途、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形成爱党爱国、关心集体、尊敬师长、勤奋好学、团结互助、遵纪守法的良好风气,加强课堂教学渗透,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等传统美德教育。要知道,情感对于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德育如果只从理性上讲给学生一些道德知识,没有必要的情感体验,这样的思想品德教育只能存于脑,停于口,而不能转化为相应的道德行为。因此,只有启动学生的情感,才能增强内在的动力,最有效地去开发自身潜能。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要启动学生的情感,教师必须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建立伙伴关系,在与学生的共同学习中了解、教育、影响学生,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另外,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德育功能,在校园走廊、过道张贴悬挂革命领袖和中外杰出人物的画像与名句,让墙壁活起来,使学生置身于一个多维立体教育的空间,时时处处受到教育。
3.社会教育
社会的大熔炉是一只典型的杂货缸,它总包含事物的正反两面。古代孟母为子三迁、择优而居,就是因为环境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十分重要。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日益深入,社会体制和利益分配的不断分化和调整,人们对现实社会的认识理解越来越深刻,各种思潮将不断冲击着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和社会风气,多途径、多媒体广泛的传播,在思想上、观念上、道德上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较大程度上扭曲了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无论对在校生,还是离校的青少年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对后者,往往产生不知不觉沉陷的可能。为此,社会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更应谨而慎之,儿童或未成年人不宜的作品就不能公开展播和摆放,更不能把这些低价的思潮兜售给青少年。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优势,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如司法部门可以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法》为重点,广泛开展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模拟法庭等系列活动;派出所要针对治安不好的学校及其周边地区,集中组织力量开展整治;文化、工商等部门要进一步清理整顿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市场和图书报刊市场,加大“扫黄”、“打非”力度;同时,要加强青少年网络教育工作,组织广大青少年学习宣传《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开展青少年“文明网上行”系列教育活动,努力提高青少年的法制观念和依法自我保护意识。
4.三管齐下
就是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相互配合,形成对青少年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机系统,共同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要形成合力。家庭、学校、社会是青少年活动的主要场所。三方面的密切配合,对于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广大青少年感同身受,在家庭、学校、社会的良好教育环境中,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总之,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道德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循规蹈矩的机械模仿者,而是历史文明批判的继承者,时代文明的建设者和创造者;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只是学校的责任,而且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在人类即将迈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有必要对传统的道德教育理论进行反思,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紧密联系,形成合力,积极营造大德育环境,这样才能有效推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全体公民道德文化水平,促进社会和谐、文明进步、民族素质的全面提高。
1.家庭教育
少年儿童行为的养成和道德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而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个教育基地,是最基础的教育。家庭教育应从小开始,从小培养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的良好道德风尚。只有心中有“小爱”,才能构建出充满和谐关爱的社会主义大家庭。在加强孩子独立教育的基础上,家长还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家长对他(她)们的影响最早、 最直接,家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思想行为,大人谈吐不雅,孩子就可能学得满口脏话;大人不守公德,孩子就可能不知廉耻。所以家长要正直善良,勤奋向上,文明礼貌,具有高尚道德修养,才能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树立美好的形象。同时家长还应把自己的不良习气及儿童不宜吸取的文娱产物适当加以包装,以减少家庭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切勿在孩子面前讲“钱”字当头的话,让孩子生活在家庭纯净的“小气候”中。千万不可产生认为读不读书无所谓,给他们留财产是最为实惠的错误思想,需记得:“黄金有价、德无价”的至理名言。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要用平等民主的方法,而不能用强制命令、居高临下的态度批评和无端指责孩子,而且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干预而不是骄宠放任,要悉心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目标、志向,要细心了解孩子对学习和生活的态度,这样才会对孩子思想道德品德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作用。
2.学校教育
学校作为德育工作的前沿阵地,又是青少年学习的集中地,抓好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头戏。教师是学生最直观的榜样,对学生起着最重要的感染作用。大地震中的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护住学生而自己迎战死亡的那一刻,他无私无畏的灵魂化作最崇高的师德,铭刻在每个学生心中并永远传承下去。在学校德育中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用自己高尚的道德尊严、道德品质、道德境界塑造学生的灵魂。广大教师特别是政治教师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德育的主渠道作用,积级走素质教育之路,加强教育工作,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优良品德。根据中、小学的不同特点,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品德教育、政治理论教育,把个人成才同国家前途、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形成爱党爱国、关心集体、尊敬师长、勤奋好学、团结互助、遵纪守法的良好风气,加强课堂教学渗透,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等传统美德教育。要知道,情感对于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德育如果只从理性上讲给学生一些道德知识,没有必要的情感体验,这样的思想品德教育只能存于脑,停于口,而不能转化为相应的道德行为。因此,只有启动学生的情感,才能增强内在的动力,最有效地去开发自身潜能。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要启动学生的情感,教师必须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建立伙伴关系,在与学生的共同学习中了解、教育、影响学生,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另外,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德育功能,在校园走廊、过道张贴悬挂革命领袖和中外杰出人物的画像与名句,让墙壁活起来,使学生置身于一个多维立体教育的空间,时时处处受到教育。
3.社会教育
社会的大熔炉是一只典型的杂货缸,它总包含事物的正反两面。古代孟母为子三迁、择优而居,就是因为环境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十分重要。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日益深入,社会体制和利益分配的不断分化和调整,人们对现实社会的认识理解越来越深刻,各种思潮将不断冲击着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和社会风气,多途径、多媒体广泛的传播,在思想上、观念上、道德上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较大程度上扭曲了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无论对在校生,还是离校的青少年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对后者,往往产生不知不觉沉陷的可能。为此,社会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更应谨而慎之,儿童或未成年人不宜的作品就不能公开展播和摆放,更不能把这些低价的思潮兜售给青少年。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优势,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如司法部门可以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法》为重点,广泛开展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模拟法庭等系列活动;派出所要针对治安不好的学校及其周边地区,集中组织力量开展整治;文化、工商等部门要进一步清理整顿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市场和图书报刊市场,加大“扫黄”、“打非”力度;同时,要加强青少年网络教育工作,组织广大青少年学习宣传《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开展青少年“文明网上行”系列教育活动,努力提高青少年的法制观念和依法自我保护意识。
4.三管齐下
就是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相互配合,形成对青少年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机系统,共同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要形成合力。家庭、学校、社会是青少年活动的主要场所。三方面的密切配合,对于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广大青少年感同身受,在家庭、学校、社会的良好教育环境中,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总之,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道德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循规蹈矩的机械模仿者,而是历史文明批判的继承者,时代文明的建设者和创造者;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只是学校的责任,而且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在人类即将迈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有必要对传统的道德教育理论进行反思,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紧密联系,形成合力,积极营造大德育环境,这样才能有效推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全体公民道德文化水平,促进社会和谐、文明进步、民族素质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