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朱大可来源:《华商报》
在历史记忆方面,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国家记忆错误,也就是抹除或制造错误的记忆。这种所谓“记忆错误综合症”,往往是文化退化的标记。
在记忆错误的几种形态中,“完全性失忆”是具有代表性的病症,比如日本教科书完全抹除“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而无独有偶的是,我们正在忘掉文革带来的历史性悲剧,由此导致了民族反思的重大空白。忘却历史造成了一个严重后果。
“选择性失忆”是只记住对维护自己形象有利的东西。这是对“完全性失忆”的一种补偿。它要求民众记住那些有益的事物,而忘却那些有害的事物。但这种选择不是民众自主选择的结果,而是由管理体系提供的罐装食品。它们很像是那种伪劣奶粉,制造着营养不良的畸形文化婴儿。
“错忆”,顾名思义是一种错误的记忆,但这种错误不是蓄意制造的,而是对历史误判的结果。例如中国人关于三年“自然灾害”的错误记忆。
在所有记忆错误的形态中,“记忆伪造”是我们的最大敌人。面对上述记忆的敌人,对个人记忆的需求变得急迫起来。我们不能指望官方历史学家能够提供太多的正确记忆。惟有民间的个人自由记忆,才能成为历史守望的真正主体。耐人寻味的是,从2005年开始,中国出现了个人记忆的潮流,其中不仅有大量政治老人的回忆录,还有底层个体的口述实录,而与那些重大历史节点相呼应,还涌现了80年代的回忆思潮、文革结束30年的反思潮流,以及改革开放30年的回顾浪潮,如此等等。所有这些热烈的话语活动,都旨在帮助我们从流逝的历史中汲取养分。
在记忆的浪潮里有一种值得关注的现象,那就是记忆的多样性形态已经形成。例如,在政治学者的论域里有“两种文革”,而在更多人的记忆中,文革的形态变得更加丰饶多姿。它们的色彩是截然不同的,却又能够被拼缀成一个完整的历史地图。正是这种集体性和多样性,保证了记忆的相对准确。
要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自己的记忆遗产。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记录了反面乌托邦的历史。他去年被授予俄罗斯国家勋章,这从另一侧面,表达了俄罗斯民族对这个人的优秀记忆的谢意。
我们每个人并不必成为索尔仁尼琴。但我们都有望成为记忆的战士,在文化离乱的时代,捍卫并经营自己的鲜活记忆。尽管大多数记忆必然是残缺的碎片,而关于记忆的转述,也会因缺乏修辞而变得笨拙起来,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建构自己的记忆文本。在我看来,最笨拙的记忆,总是拥有最真实的力量。
超越“夷夏之防”思维模式
作者:姜义华来源:《新华文摘》
华夷之辨,夷夏之防,这是中国一个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华夷、夷夏,不仅是一个种族的概念,而且更是一个文化概念,其核心观念是华夏文化远高于夷狄文化。
在先秦时代,它指中原农耕文化高于周边游牧文化;后来则长时间地沿续了这一观念。清代以来,这一观念被用来抵制西学的渗透与影响。近年来响起了一片反对西化、反对西方渗透的呼声。从这中间,不难看到“夷夏之防”这一思维模式是多么顽强。
的确,在以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太热衷于同传统思维、传统文化“彻底决裂”。但是,我们也不必因为当前的“国学”热,就视西学为洪水猛兽,视“西化”为“以夷变夏”。
中国古代的所谓夷狄文化,主要是游牧文化、草原文化,它们曾冲击和破坏了中原地区的农耕文化,但也为中原农耕文化注入了新的因素、新的活力。后来,印度文化尤其是佛教文化输入中国,经过双方的磨合,不仅产生了中国特有的佛教宗派,而且有力地激发了中国传统思想、学术和文化的转型,直到宋、明理学的创立。近代以来,中国所广泛吸收接纳的西学,是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成功而带来的一种全新的现代文明。师法西方并没有使中国丧失自己,反而使中国所固有的思想、学术和文化获得了新的营养,从固持走向流动与创新。
大时代里的文学出路
作者:谢有顺 来源:《南方都市报》
这是一个大时代。说其“大”,是因为它问题丛生,有智慧的人,自可从这些问题中“先立其大”。确实,以文学为例,很多的写作,日益流于耍小花样,或者讥讽道德,或者刻薄人事,惟独缺乏宽大、温暖、公正的眼光,缺乏以真性情立世,并从真我里发出的生命理想,说到底,缺乏精神的创造力。
我以为,这些即是这个时代的“大”——文学需要一个立场,一个理想,一种肯定,一种气魄,有了这个大方向上的翻转,其他问题才能随之获得解答。
我现在能明白,何以古人推崇“先读经,后读史”—— “经”是常道,是不变的价值:“史”是变道,代表生活的变数。不建立起常道意义上的生命意识、价值精神,一个人的立身、写作就无肯定可言。
所谓肯定,就是承认这个世界还有常道,还有不变的精神,吾道一以贯之,天地可变,道不变,这就是立场。
“五四”以后,中国人在思想上反传统,在文学上写自然实事,背后的哲学,其实就是只相信变化,不相信这个世界还有一个常道需要守护。所以,小说,诗歌,散文,都着力于描写历史和生活的变化。把常道打掉的代价,就是生命进入了一个大迷茫时期,文学也没有了价值定力,随波逐流,表面热闹,背后其实是一片空无。所以,作家们都在写实事,但不立心;都在写黑暗,但少有温暖;都表达绝望,但看不见希望;都在屈从,拒绝警觉和抗争;都在否定,缺乏肯定。
从其大体为大人。孟子说,“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守住生命的立场,肯定这个世界的常道,使文学写作接续上灵魂的血管,这是文学的根本出路,古今不变。“立其大者”的意思,是要从大处找问题、寻通孔,把闷在虚无时代里的力量再一次透显出来,只有这样,整个文学界的精神流转才会出现一个大逆转、大格局。
真正属于自己的歌
作者:雷颐来源:经济观察网
在历史叙述中,以个体经验为基础的 “私人叙事”(Private Narrative)与以群体抽象为基础的“宏大叙事”(Grand Narrative)构成了一对相互紧张的对应关系。尽管从理论上说二者并不必然相反,但由于“宏大叙事”居于强势地位,经常(当然不是任何时候)具有一种强迫性,所以往往构成对“私人叙事”的侵犯、涂抹、覆盖或清除,使自己成为惟一的历史记忆或历史叙事,结果必然会造成历史记忆的“缺失”。
提起“知青歌曲”,多数人会想到“豪情壮志”、“兵团战士胸有朝阳”一类充满“宏大叙事”的歌曲。但在私人场合,知青们却很少唱这类歌。知青们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歌,那种由心灵淌出、只在自己的私人生活中才能唱的歌,像《从北京到延安》、《告别北京》、《我到山西当农民》、《我独自等待天明》、《重庆之歌》等等。
这些真正的“知青歌曲”的社会意义,则如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戴嘉枋所说:“文革时期——‘知青歌’,以其特有的哀歌悲吟,形成了对当时乌托邦式的‘到处莺歌燕舞’的主流音乐的反叛,也是知识青年以自身的情感体验,对于生活现实的自觉或不自觉的批判”。 (《乌托邦里的哀歌》)
但令人遗憾的是,这种更真实的“私人叙事”往往不被记述,在时间的过程中极易也正在一点点地被吞噬、被忘却,正在被当时的“宏大叙事”所覆盖。如果查阅当时的报刊或影像资料,人们看到的只是一场又一场轰轰烈烈、热火朝天的“宏大叙事”,并且正在被拷贝、复制、放大。而许多家庭经历过的悲欢离合,许多个人经历过的难以想像的痛苦,都将永远被此遮盖。而且,这些很可能成为惟一的历史叙事。君不见,才不过短短二三十年,各种文艺演出、畅销书及“肥皂剧”等商业行为,都无不充满当年“宏大叙事”的种种符号和象征,以此营造一种虚假的怀旧氛围。
私人叙事是对历史叙事和记忆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补充、修复、矫正和保存,是努力记忆对迅速遗忘的顽强抗争。因此,鲁迅先生才告诫人们,在为许多人所不屑的稗官野史和私人笔记中,实际有着远比工程浩大的钦定“正史”更为真实的历史。与有权力背景的“宏大叙事”相比,“私人叙事”必居劣势,因此它的种种艰巨努力就更值得我们留意倾听,认真阅读,用心体会。
在历史记忆方面,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国家记忆错误,也就是抹除或制造错误的记忆。这种所谓“记忆错误综合症”,往往是文化退化的标记。
在记忆错误的几种形态中,“完全性失忆”是具有代表性的病症,比如日本教科书完全抹除“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而无独有偶的是,我们正在忘掉文革带来的历史性悲剧,由此导致了民族反思的重大空白。忘却历史造成了一个严重后果。
“选择性失忆”是只记住对维护自己形象有利的东西。这是对“完全性失忆”的一种补偿。它要求民众记住那些有益的事物,而忘却那些有害的事物。但这种选择不是民众自主选择的结果,而是由管理体系提供的罐装食品。它们很像是那种伪劣奶粉,制造着营养不良的畸形文化婴儿。
“错忆”,顾名思义是一种错误的记忆,但这种错误不是蓄意制造的,而是对历史误判的结果。例如中国人关于三年“自然灾害”的错误记忆。
在所有记忆错误的形态中,“记忆伪造”是我们的最大敌人。面对上述记忆的敌人,对个人记忆的需求变得急迫起来。我们不能指望官方历史学家能够提供太多的正确记忆。惟有民间的个人自由记忆,才能成为历史守望的真正主体。耐人寻味的是,从2005年开始,中国出现了个人记忆的潮流,其中不仅有大量政治老人的回忆录,还有底层个体的口述实录,而与那些重大历史节点相呼应,还涌现了80年代的回忆思潮、文革结束30年的反思潮流,以及改革开放30年的回顾浪潮,如此等等。所有这些热烈的话语活动,都旨在帮助我们从流逝的历史中汲取养分。
在记忆的浪潮里有一种值得关注的现象,那就是记忆的多样性形态已经形成。例如,在政治学者的论域里有“两种文革”,而在更多人的记忆中,文革的形态变得更加丰饶多姿。它们的色彩是截然不同的,却又能够被拼缀成一个完整的历史地图。正是这种集体性和多样性,保证了记忆的相对准确。
要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自己的记忆遗产。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记录了反面乌托邦的历史。他去年被授予俄罗斯国家勋章,这从另一侧面,表达了俄罗斯民族对这个人的优秀记忆的谢意。
我们每个人并不必成为索尔仁尼琴。但我们都有望成为记忆的战士,在文化离乱的时代,捍卫并经营自己的鲜活记忆。尽管大多数记忆必然是残缺的碎片,而关于记忆的转述,也会因缺乏修辞而变得笨拙起来,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建构自己的记忆文本。在我看来,最笨拙的记忆,总是拥有最真实的力量。
超越“夷夏之防”思维模式
作者:姜义华来源:《新华文摘》
华夷之辨,夷夏之防,这是中国一个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华夷、夷夏,不仅是一个种族的概念,而且更是一个文化概念,其核心观念是华夏文化远高于夷狄文化。
在先秦时代,它指中原农耕文化高于周边游牧文化;后来则长时间地沿续了这一观念。清代以来,这一观念被用来抵制西学的渗透与影响。近年来响起了一片反对西化、反对西方渗透的呼声。从这中间,不难看到“夷夏之防”这一思维模式是多么顽强。
的确,在以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太热衷于同传统思维、传统文化“彻底决裂”。但是,我们也不必因为当前的“国学”热,就视西学为洪水猛兽,视“西化”为“以夷变夏”。
中国古代的所谓夷狄文化,主要是游牧文化、草原文化,它们曾冲击和破坏了中原地区的农耕文化,但也为中原农耕文化注入了新的因素、新的活力。后来,印度文化尤其是佛教文化输入中国,经过双方的磨合,不仅产生了中国特有的佛教宗派,而且有力地激发了中国传统思想、学术和文化的转型,直到宋、明理学的创立。近代以来,中国所广泛吸收接纳的西学,是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成功而带来的一种全新的现代文明。师法西方并没有使中国丧失自己,反而使中国所固有的思想、学术和文化获得了新的营养,从固持走向流动与创新。
大时代里的文学出路
作者:谢有顺 来源:《南方都市报》
这是一个大时代。说其“大”,是因为它问题丛生,有智慧的人,自可从这些问题中“先立其大”。确实,以文学为例,很多的写作,日益流于耍小花样,或者讥讽道德,或者刻薄人事,惟独缺乏宽大、温暖、公正的眼光,缺乏以真性情立世,并从真我里发出的生命理想,说到底,缺乏精神的创造力。
我以为,这些即是这个时代的“大”——文学需要一个立场,一个理想,一种肯定,一种气魄,有了这个大方向上的翻转,其他问题才能随之获得解答。
我现在能明白,何以古人推崇“先读经,后读史”—— “经”是常道,是不变的价值:“史”是变道,代表生活的变数。不建立起常道意义上的生命意识、价值精神,一个人的立身、写作就无肯定可言。
所谓肯定,就是承认这个世界还有常道,还有不变的精神,吾道一以贯之,天地可变,道不变,这就是立场。
“五四”以后,中国人在思想上反传统,在文学上写自然实事,背后的哲学,其实就是只相信变化,不相信这个世界还有一个常道需要守护。所以,小说,诗歌,散文,都着力于描写历史和生活的变化。把常道打掉的代价,就是生命进入了一个大迷茫时期,文学也没有了价值定力,随波逐流,表面热闹,背后其实是一片空无。所以,作家们都在写实事,但不立心;都在写黑暗,但少有温暖;都表达绝望,但看不见希望;都在屈从,拒绝警觉和抗争;都在否定,缺乏肯定。
从其大体为大人。孟子说,“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守住生命的立场,肯定这个世界的常道,使文学写作接续上灵魂的血管,这是文学的根本出路,古今不变。“立其大者”的意思,是要从大处找问题、寻通孔,把闷在虚无时代里的力量再一次透显出来,只有这样,整个文学界的精神流转才会出现一个大逆转、大格局。
真正属于自己的歌
作者:雷颐来源:经济观察网
在历史叙述中,以个体经验为基础的 “私人叙事”(Private Narrative)与以群体抽象为基础的“宏大叙事”(Grand Narrative)构成了一对相互紧张的对应关系。尽管从理论上说二者并不必然相反,但由于“宏大叙事”居于强势地位,经常(当然不是任何时候)具有一种强迫性,所以往往构成对“私人叙事”的侵犯、涂抹、覆盖或清除,使自己成为惟一的历史记忆或历史叙事,结果必然会造成历史记忆的“缺失”。
提起“知青歌曲”,多数人会想到“豪情壮志”、“兵团战士胸有朝阳”一类充满“宏大叙事”的歌曲。但在私人场合,知青们却很少唱这类歌。知青们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歌,那种由心灵淌出、只在自己的私人生活中才能唱的歌,像《从北京到延安》、《告别北京》、《我到山西当农民》、《我独自等待天明》、《重庆之歌》等等。
这些真正的“知青歌曲”的社会意义,则如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戴嘉枋所说:“文革时期——‘知青歌’,以其特有的哀歌悲吟,形成了对当时乌托邦式的‘到处莺歌燕舞’的主流音乐的反叛,也是知识青年以自身的情感体验,对于生活现实的自觉或不自觉的批判”。 (《乌托邦里的哀歌》)
但令人遗憾的是,这种更真实的“私人叙事”往往不被记述,在时间的过程中极易也正在一点点地被吞噬、被忘却,正在被当时的“宏大叙事”所覆盖。如果查阅当时的报刊或影像资料,人们看到的只是一场又一场轰轰烈烈、热火朝天的“宏大叙事”,并且正在被拷贝、复制、放大。而许多家庭经历过的悲欢离合,许多个人经历过的难以想像的痛苦,都将永远被此遮盖。而且,这些很可能成为惟一的历史叙事。君不见,才不过短短二三十年,各种文艺演出、畅销书及“肥皂剧”等商业行为,都无不充满当年“宏大叙事”的种种符号和象征,以此营造一种虚假的怀旧氛围。
私人叙事是对历史叙事和记忆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补充、修复、矫正和保存,是努力记忆对迅速遗忘的顽强抗争。因此,鲁迅先生才告诫人们,在为许多人所不屑的稗官野史和私人笔记中,实际有着远比工程浩大的钦定“正史”更为真实的历史。与有权力背景的“宏大叙事”相比,“私人叙事”必居劣势,因此它的种种艰巨努力就更值得我们留意倾听,认真阅读,用心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