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记忆,是城市的灵魂。而建筑作为城市地标,显然是记忆最容易沟通和依附的根据地。城市的发展,震痛是难免的,但我们总还是习惯去凭吊那些消失的记忆。城市的可识别性、地域标志性正在逐渐消失,城市的记忆正在被高涨的雷同化开发热情快速抹去,一些区域在繁荣的同时沦为浅薄和平庸。城市原有的特色风貌遭到破坏,并被一些浮华时髦的东西所替代,在爆炸式的发展中,丧失了它以往的形态、地标及特征。那些与一代人记忆有关的城市地标消失了,有多少怀念和追忆,在以后的日子里逐渐模糊或者更加清晰。
如果你忘记便忘记,如果你记得便记得。
旧天津城正南八里地方有一稍高的台地,俗称八里台。曹禺先生曾说:“知中国者必知天津,知天津者必知八里台,知八里台者必知南开。”《元史》第29卷记载,“泰定本纪”泰定元年八月躬诸王八里台,因元代译文无定字,八里台原称八里带亲王属地。这里所说的“八里台”就是如今让我们无比怀念,追忆或者想要去祭奠的天津城市地标。
很多外地人都知道天津有八里台这么一个地方,这不仅仅因为天津电视台、著名学府南开大学、天津电视塔都坐落于此,还因为八里台有一个让人记忆犹新的地方那就是——八里台新文化市场,那是曾经伴随70年代和80年代的天津小孩成长,留下过他们真切、美好、痛楚、难忘以及诸多深刻记忆的八里台。
1997年,在河沿路的边上,有一个由很多流动摊位构成的小市场,卖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学生文具、信纸和卡片之类的小商品,是很多学生喜欢去的地方,那就是八里台新文化市场的前身。
1999年,天津市全面开展道路改造工程,河沿路市场迁至八里台初步形成后来的八里台新文化市场,各式小商品渐渐丰富起来,那里由以往的冷冷清清变成后来的熙熙攘攘,逐渐形成了规模,成为了天津时尚新新人类的聚集地,那一时“八里台”也几乎成了这个新文化市场的代名词。文艺青年去那里买各色书籍、摇滚青年去那里淘打口磁带、学生在那里追逐时尚气息、情侣约会在那里消磨时光、流浪艺人在那里卖唱、甚至古惑仔在那里打群架,这回想起来令人无比熟悉的场面就是八里台曾经的群生相。那里没有所谓正规的演出现场,却是很多摇滚青年梦开始的地方,因为那里有月光琴行;那里没有舒适高雅的购物环境,却可以淘到很多出口甩单服装,因为那里有出口打折店;那里没有宽敞明亮的图书大厦,却让文艺青年趋之若鹜,因为那里有学海书店;那里没有昂贵华丽的高级餐厅,却有很多人喜欢去那儿吃饭,因为那里有街头大排挡;那里没有情调优雅的咖啡馆,却能吸引情侣去喝东西,因为那里有个街客。那里曾经承载了一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2003年春天,一场史无前例的病毒在天津肆虐,人们除了日常的工作学习之外基本上是足不出户,滨江道、和平路等终日冷冷清清,然而八里台的新文化市场却有着不可思议的免疫力。除了两个出入口都由相关人员把守测体温之外,这场灾难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日客流量变化不大,整个市场简直就是在一片热闹中度过了“非典”。
尽管八里台的商品廉价也劣质,尽管八里台的食物并不卫生,尽管八里台的道路交通拥堵,尽管八里台的露天广场并不遮风避雨,尽管如此,它依然是能够让很多人流连忘返、念念不忘的地方,也许说不出太多的理由和原因,我们习惯了那片露天的广场,习惯了那些几十平米的小店,习惯了好吃便宜的路边摊,习惯了那里的车水马龙,最终我们习惯了以八里台新文化市场作为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的地标。
2005年的9月10日,一份标题为《关于八里台文化市场动迁的通知》的文件,确定了八里台最终拆迁的消息。就是这几行简短的文字在天津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媒体的竞相报道,商家贴出的搬迁甩卖标语,论坛、博客上一声声想让它留下来的不舍,一时间八里台成为了人们谈论的话题。城市的发展需要清整这些并不正规的摊位,需要规范化的商业管理,于是,再多的不舍与愤怒只能慢慢平息,该拆的总还是要拆。
如今的八里台文化广场搬进了八里台桥下崭新的大厦里,火爆得连门口的车位也要排队等候,三层琳琅满目的各色店铺,排列得错综复杂,手扶电梯有点像中关村的第三级,虽然老八里台的很多店铺也都纷纷入住新址,却全然丧失了当初寒冷冬日在露天广场里挨家游荡的兴致,酷似北京的西单,露天广场变成了三层的商场,游离其中的回忆和感受也完全变了味儿。那些城南旧事的记忆在崭新敞亮的商厦里荡然无存,城市变得越来越拥挤,留给人们祭奠和悼念的标志日益坍塌灭迹。这个城市在发展,这个城市也在消亡。越来越多的80后的小孩开始习惯新的商业大楼和不再露天的文化广场,而当初那些曾经深深迷恋着老八里台文化广场的我们却也只是与这个崭新的大厦擦肩而过,很难再有那份热情去对它慢慢习惯和热爱了,在那些能够刺激我记忆和情绪的事情和场景里,八里台的城南旧事终将是最浓重而伤感的一笔。
整整十年,八里台新文化市场拆了重建又搬迁新址,那里已经成为了多少人心中的情结,每一个城市的地标其实都记载着一代人的生活和记忆。有时候我们沉溺于自己的伤感里,其实这伤感也不过如此,只是一些不能言说的或者一个人的经历和往事。只是你会因为这个城市里一个曾经与你的生活有关的地标,而想起很多很多日渐被你淡忘的过往,于是,这个地标的意义对于每个有故事和回忆的人就变得无比重要。然后,又有新的地方建立起来。那些越来越年轻的孩子们,他们的记忆又将是与新八里台有关的。我们悲痛和缅怀的同时,看看这个崭新的八里台新文化市场,还是会让我们时常想起卫津路上那个凌乱不堪的“八里台”,正因为它的消失才使我们更加怀念和感慨,更加难以忘却和释怀。那些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如果你忘记便忘记,如果你记得便记得。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八里台
八里台是天津的一个小小的街区,方圆几平方公里的空间,集中了天津最著名的学府——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医学院、同时还是天津的电视台、电台的所在地。同样,这里也是天津草根城市文化的发源地,是天津文艺青年梦开始的地方。因为不间断的城市规划,这个地方几度消失,又几度勃勃兴起。这样旺盛的生命力,早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发展进程中的经典标本。
而我们要谈到的是更多的私人记忆。对于很多人来说,八里台是他们的记忆地标,是他们沟通的暗线,这个名字意味着很多隐含其中的符号,比如打口,以及由符号而来的部落,他们可以用这种方式简捷地寻找相通的精神内核。在他们似有若无的集体记忆中,“八里台”这三个字承载了太多的青春瞬间。
最初的印象已经很遥远了,像是一个童话故事被人讲述着——在很久很久以前——从立交桥下的打口带集散地,到河沿路的特色小店,1999年建成的新文化市场,如今再度成为一片等待开发的荒凉地。如此这般停停走走,因为时间的辗转,进入城市的记忆库。
其实,每个不同的城市都有一个“八里台”。美国的“红热辣椒面”乐队有一首摇滚老歌叫《大桥下面》,那座桥在哪儿我不清楚,但天津的这座桥就在八里台下。那是90年代,八里台桥下再到河边,曾经 的打口根据地,它的名声甚至覆盖了整个华北地区。我在很多人的回忆中发现了这个事实,王小峰、平客、万一、汪峰、付冲等著名乐评人、音乐人在这里淘打口带的故事,如今还被他们不时提起。
那时候总有一群愤青整日聚集在大桥下面的各家小店周围。他们皮装银饰,长发及腰,他们有着常人难以理解的激情,会为柯特·科本的饮弹自尽而泪流满面,会在永远不变的4/4拍节奏下当街狂舞高歌,对路人的冷眼唏嘘置若罔闻,哪支国外地下乐队签约4AD公司是他们的头条新闻。
最初在立交桥下卖打口带的人,很多都对欧美音乐有着非常透彻的了解。越懂音乐的经营者,越能从浩如烟海的打口带中搜到“尖儿货”,像Metallica,Nirvana的所有专辑要价都在一盒40元以上,是打了口的磁带,不是CD;Bon Jovi,Van Halen,Guns & Roses也在30元左右。在那时候的国内还不那么热门的歌手乐队则被堆在店门口的台阶上,你可以任意挑选,5元一盒。于是,了解摇滚乐历史的人有福了,JohnLennon,David Bowie,The Doors,Pink Floyd,Led Zeppelin……听听这些名字吧,他们都只卖5块钱。
几年之后,大桥治理整顿,八里台的中心挪到了卫津路上的新文化市场。最早兴起的是一家叫做“红番区”的小店。记得早期,许多文艺片国内连D版都没有,新文化便和北京同步卖那种牛皮纸袋里装的刻录碟,将大量艺术电影、小成本电影刻录成VCD,卖到十几二十元,但购买者还是络绎不绝。
很多年,周末的时候挑碟买书,相约的短信总是会按出“八里台新文化市场”几个字,其实哪怕是不约人,每次去的时候也总会在那儿碰见同学,朋友、旧人。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能称之为“地标”的落脚点,这个城市不再庞大和脆弱。八里台新文化市场入口处的小书店是个最亲切的所在,这是很多人公认的天津最好的私家小书店,这里进的书和杂志颇有文化品质,仿佛筛选过后滤去芜杂。同样具有标志性的还有市场门口的醒狮琴行,那家琴行总会张贴出地下摇滚的演出消息。八里台音像店,曾经因为经营盗版音像制品被央视暴光,但又有多少热爱音乐的青年在这里买到心爱的唱片啊!
对于更年轻的一代人来说,他们的八里台没有“打口”,他们还得再过上许多年,才能开始回忆往事。到那时候,我们也许会写下这样的句子——多年以后,我仍会记得在八里台新文化市场,我与你擦肩而过,你回头的样子让我怦然心动。
这个地方真是奇怪,客流量一直保持着每天上万人,在繁华的商业区之外的地方,你真正能体会到摩肩接踵的感觉。不过,随着人流的增加,这里的商业味也越来越浓。八里台越来越潦草,东西还贵得离谱,店主都不合作砍价,假名牌T恤也敢要到一千块钱……
而它终于免不了消逝的命运。拆迁的消息最终是由一份2005年9月10日发布的《关于八里台文化市场动迁的通知》确认的,通知上说,八里台立交桥东侧将修建快速路,和平区政府则拟定在市场原址上建一座商贸楼,规定所有商铺从即时起到10月17日之前为甩货时间,从10月17日到10月23日为撤离市场时间,10月24日市场正式关闭。这是一种复杂的情绪,推土机的轰鸣将和一个年代混淆在一起。
每一个地方的消失,都难免会勾出人们五味的记忆。人与事与物消失,而记忆长存,并不时伴随着岁月的褪色,一厢情愿地在上面添加一些自我的美化与修饰。和很多事情一样,八里台“新文化”的消失,在我们想通之前,已成为定局。
用“一个时代的结束”来定义新文化市场的消失并不过分。总有人站在同安道和卫津路的交口处迟疑,眼前熟悉的景象将渐渐模糊而去。新文化的八里台已经没有,一个新的购物广场已经出现,也许会慢慢成为我习惯游荡和依赖的一个地方。事实上,在这么多年的变与不变中,八里台不会成灰,甚至它正变得越来越明丽,越来越喧哗。
八里台,梦开始的地方
八里台要倒了。大约一年半以前从友人口中听说这六个字,凉薄中带着些无奈,当时心下一惊,时至今日,那情景仿佛犹在眼前。
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一个叫八里台新文化市场的地方说我要有生命我要真实地存在,于是一群年轻人用自己最无邪的青春和纯真的感情浇灌出了这片土地的精魂。一个生命的消失总会引来人们的唏嘘慨叹,又何况是那样一个曾聚集了那么多年轻生命的、已经活在我们心中的地方。关于八里台新文化的记忆是从哪里发源的?
当年我还是无邪小女孩的时候,坐在单车后面,看着四周的风景,天似乎永远是蓝的。忘了从什么时候开始,八里台桥下出现很多很多小店,总是热火朝天的样子。那时的我可以把所有店的名字全都背下来,现在还依稀记得一些:圣殿,发烧友……总有一些人围在那里埋头挑拣着什么。后来才知道,那是天津打口岁月最辉煌的时期。后来的后来在一夜之间,桥下一片狼籍,似乎所有的店铺都蒸发,又好像根本就没存在过。
再后来就有了新文化市场,因为那时只是个上中学的学生,没财力。没眼力、没品位,在学业的压力下渐渐忘了打扮忘了音乐忘了八里台。直到上高三的时候,班里的女同学们开始互相攀比着用小小的头饰装点自己枯燥的生活,问起头饰的来源,无一例外的是:八里台。
于是我回到了那里,多年不见的八里台新文化市场。高三毕业的那个暑假,无比的酷热,以致现在还总能想起八里台新文化侧门边上,那扔得满地的“雪人”冰糕纸,蓝色的包装,铺天盖地。
八里台对于我的意义,非同寻常。第一次和男生约会,不敢牵手的我们在新文化市场并不大的范围里兜了无数的圈子,却不敢进任何一家店铺。我是怕我会看上什么东西,而让那并不富庶的男孩掏腰包,而那男孩,后来听说,当时也是同样的想法。但我并不怪他,因为毕竟是弥足珍贵的第一次。
第一顶自己做主买的帽子,是从八里台厕所旁边的那家店里买来的。后来为了退掉这顶难看的帽子我跟店主吵了很久,差点把市场管理员叫来才终于换回了一顶新帽子。虽然它现在也早已被我打入冷宫,但我并不丢掉它,因为毕竟是这一辈子的第一次。
第一件吊带衫,是从八里台一家小店门前的减价大箱子里淘出来的,15元对于当时的我也不是个小数目,但我还是买了。尽管买回来发现不合身,尽管妈妈说颜色和款式如何的难看如何的太过暴露,我依然保存着,因为毕竟是一生仅有的第一次。
还有第一个手袋第一条手链第一幅十字绣……那些新奇的或者过时的玩意儿们,以及大量我用来臭美的东东,全都来自八里台。那时的我,在八里台自在地游弋着,随着那青葱岁月的流逝失去了一个又一个的“第一次”,将成为一个女人所必修的课程从初级班上到了高级班,从外在的化妆修饰到现实的内在修为,从落伍到时尚,从美术到艺术,从默默无闻到张扬自我,终于完成了从一个女孩到一个女人的转变。
听到八里台要倒掉的消息,谁都忍不住想来个告别游,再狠捞一笔看能不能淘到心爱的东西。友人当时就劝阻说现在不要去八里台了那现在乱得很东西都在甩但是卖得比天津市任何一个地方都贵……心里最后的不甘开始作祟。就像一个女人总是念念不 忘拿去自己童贞的男人一样,无论他如何的落魄,最后总是想看上一眼,缅怀一下的吧。
于是我果真去了,匆匆一逛,面目全非。凌乱,凌乱,凌乱。仿佛末日来临之前的逃难,所有的一切都在被摧毁的边缘。人群依旧熙熙攘攘,拥挤,环境却更加的不堪。一种想买点什么的冲动袭来,但是很快又茫然了:买点什么,买点什么呢?终于,什么也没有买。
才知道原来它只能在我的记忆之中鲜活地存在了。
老八里台倒下了,新八里台起来了。
听说那个华堂美筑里有着不少新文化的老面孔,听说那个与旧址隔桥相望的地方有更多的店铺更好的货物,但我却失去了去那里游荡的兴趣。什么记忆可以续写?谁的童贞可以重来?已经失去的,就让它永远的失去吧。
八里台让我走入了音乐,直至狂热。
在天津的年轻人很少有不知道八里台的。这是一个很乱的地方,它挨着南开,邻着卫津河。这里总是聚集着外来的民工和一些不法的商贩。第一次来这里,是因为这有个文化市场,里面有卖旧自行车的。那时刚上大学,为了方便不得不买辆自行车。以后常来是因为这有个高教书店,总来买些学习书籍。在一次晚上,无意中路过立交桥,看见桥下有好多小店。进去转了转,都是些卖走私磁带和CD的,那时的我虽然喜欢音乐,也不过是一周买一两张专辑。在一个店里老板对我说:“哥们,喜欢听什么风格的?”我没说话,随便拿了两盘磁带,他见了,拿出另外一盘说:“这盘,绝对棒”。那是一盘ALDO NOVA的《BLOOD ON THEBRICKS》我当然知道它不错,随即买下,可是价钱也很高,要25,物以稀为贵吧。没想到这里能有这种专辑,我有些惊喜。不过走私货都要打口的,所以还要自己把断带接上,有的老板会为你接有的会给你些配件。回来接上听,真爽,音质绝对没问题。以后的我经常去,渐渐地和老板熟了,买也就便宜了,有时甚至可以换。还有那里的老板待人很好,为了生意,他会给你推荐不错的,会给你挑你想找的,还可以试听,不好可以不买,这种方式比起什么音像店来好多了。这里的磁带大多都被打断,也有些没打着的,CD以前多是打口,后面的几首歌不能听,现在多是打眼,修平后就没问题了。还有些无损的CD,称原盘,价钱很高是打口的4至5倍。一般普通的磁带要6至7元,好的要15以上,CD稍贵些。
可是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后市政府整顿,把这里的小店全拆了,害得我一段时间没有了货源。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八里台的卫津路,沿路总有些卖旧书、旧报的。现在又多出了一些拿着纸盒卖打口带的。和以前一样,只是规模小了.也不定点了,东西也是老的多,新的少。大多是在周六和周日,会有一大批人来卖,他们见了工商撒腿就跑。有些胆子大的,也会在平时的下午出来摆摊。可是查得越来越严,有很多人做不下去了,现在所剩无几。
我感谢八里台,是它让我拥有了上千张专辑,是它让我认识了国外的音乐先驱,是它让我懂得了什么是酸性摇滚、什么是艺术摇滚、什么是工业金属、什么是死亡金属,是它让我理解了音乐、感悟了音乐。
TIPS
文化:八里台周边坐落着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以及天津医科大学等高校、也是天津电台、电视台的所在地。提到八里台,人们第一个反应是:这里很文化。
休闲:每到周末?以新文化市场为中心的八里台地区都会人头攒动,时尚的少男少女云集于此,或购书,或淘碟,或买服装饰品,或什么都不买,就是来逛逛……
淘碟:新文化市场内的CD、VCD、DVD应该是天津最全的,在这里,你能淘到很多主流音像店不易见到的唱片和影碟,特别是欧美、日本和国内的艺术电影。
打口带:八里台桥下曾是天津最大的打口带集散地,就是北京的一些乐迷也来此寻找自己喜欢的欧美原版磁带。随着市场清理,桥下打口市场消失了,但作为一个记忆中的关键词——“打口带”,和八里台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如果你忘记便忘记,如果你记得便记得。
旧天津城正南八里地方有一稍高的台地,俗称八里台。曹禺先生曾说:“知中国者必知天津,知天津者必知八里台,知八里台者必知南开。”《元史》第29卷记载,“泰定本纪”泰定元年八月躬诸王八里台,因元代译文无定字,八里台原称八里带亲王属地。这里所说的“八里台”就是如今让我们无比怀念,追忆或者想要去祭奠的天津城市地标。
很多外地人都知道天津有八里台这么一个地方,这不仅仅因为天津电视台、著名学府南开大学、天津电视塔都坐落于此,还因为八里台有一个让人记忆犹新的地方那就是——八里台新文化市场,那是曾经伴随70年代和80年代的天津小孩成长,留下过他们真切、美好、痛楚、难忘以及诸多深刻记忆的八里台。
1997年,在河沿路的边上,有一个由很多流动摊位构成的小市场,卖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学生文具、信纸和卡片之类的小商品,是很多学生喜欢去的地方,那就是八里台新文化市场的前身。
1999年,天津市全面开展道路改造工程,河沿路市场迁至八里台初步形成后来的八里台新文化市场,各式小商品渐渐丰富起来,那里由以往的冷冷清清变成后来的熙熙攘攘,逐渐形成了规模,成为了天津时尚新新人类的聚集地,那一时“八里台”也几乎成了这个新文化市场的代名词。文艺青年去那里买各色书籍、摇滚青年去那里淘打口磁带、学生在那里追逐时尚气息、情侣约会在那里消磨时光、流浪艺人在那里卖唱、甚至古惑仔在那里打群架,这回想起来令人无比熟悉的场面就是八里台曾经的群生相。那里没有所谓正规的演出现场,却是很多摇滚青年梦开始的地方,因为那里有月光琴行;那里没有舒适高雅的购物环境,却可以淘到很多出口甩单服装,因为那里有出口打折店;那里没有宽敞明亮的图书大厦,却让文艺青年趋之若鹜,因为那里有学海书店;那里没有昂贵华丽的高级餐厅,却有很多人喜欢去那儿吃饭,因为那里有街头大排挡;那里没有情调优雅的咖啡馆,却能吸引情侣去喝东西,因为那里有个街客。那里曾经承载了一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2003年春天,一场史无前例的病毒在天津肆虐,人们除了日常的工作学习之外基本上是足不出户,滨江道、和平路等终日冷冷清清,然而八里台的新文化市场却有着不可思议的免疫力。除了两个出入口都由相关人员把守测体温之外,这场灾难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日客流量变化不大,整个市场简直就是在一片热闹中度过了“非典”。
尽管八里台的商品廉价也劣质,尽管八里台的食物并不卫生,尽管八里台的道路交通拥堵,尽管八里台的露天广场并不遮风避雨,尽管如此,它依然是能够让很多人流连忘返、念念不忘的地方,也许说不出太多的理由和原因,我们习惯了那片露天的广场,习惯了那些几十平米的小店,习惯了好吃便宜的路边摊,习惯了那里的车水马龙,最终我们习惯了以八里台新文化市场作为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的地标。
2005年的9月10日,一份标题为《关于八里台文化市场动迁的通知》的文件,确定了八里台最终拆迁的消息。就是这几行简短的文字在天津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媒体的竞相报道,商家贴出的搬迁甩卖标语,论坛、博客上一声声想让它留下来的不舍,一时间八里台成为了人们谈论的话题。城市的发展需要清整这些并不正规的摊位,需要规范化的商业管理,于是,再多的不舍与愤怒只能慢慢平息,该拆的总还是要拆。
如今的八里台文化广场搬进了八里台桥下崭新的大厦里,火爆得连门口的车位也要排队等候,三层琳琅满目的各色店铺,排列得错综复杂,手扶电梯有点像中关村的第三级,虽然老八里台的很多店铺也都纷纷入住新址,却全然丧失了当初寒冷冬日在露天广场里挨家游荡的兴致,酷似北京的西单,露天广场变成了三层的商场,游离其中的回忆和感受也完全变了味儿。那些城南旧事的记忆在崭新敞亮的商厦里荡然无存,城市变得越来越拥挤,留给人们祭奠和悼念的标志日益坍塌灭迹。这个城市在发展,这个城市也在消亡。越来越多的80后的小孩开始习惯新的商业大楼和不再露天的文化广场,而当初那些曾经深深迷恋着老八里台文化广场的我们却也只是与这个崭新的大厦擦肩而过,很难再有那份热情去对它慢慢习惯和热爱了,在那些能够刺激我记忆和情绪的事情和场景里,八里台的城南旧事终将是最浓重而伤感的一笔。
整整十年,八里台新文化市场拆了重建又搬迁新址,那里已经成为了多少人心中的情结,每一个城市的地标其实都记载着一代人的生活和记忆。有时候我们沉溺于自己的伤感里,其实这伤感也不过如此,只是一些不能言说的或者一个人的经历和往事。只是你会因为这个城市里一个曾经与你的生活有关的地标,而想起很多很多日渐被你淡忘的过往,于是,这个地标的意义对于每个有故事和回忆的人就变得无比重要。然后,又有新的地方建立起来。那些越来越年轻的孩子们,他们的记忆又将是与新八里台有关的。我们悲痛和缅怀的同时,看看这个崭新的八里台新文化市场,还是会让我们时常想起卫津路上那个凌乱不堪的“八里台”,正因为它的消失才使我们更加怀念和感慨,更加难以忘却和释怀。那些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如果你忘记便忘记,如果你记得便记得。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八里台
八里台是天津的一个小小的街区,方圆几平方公里的空间,集中了天津最著名的学府——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医学院、同时还是天津的电视台、电台的所在地。同样,这里也是天津草根城市文化的发源地,是天津文艺青年梦开始的地方。因为不间断的城市规划,这个地方几度消失,又几度勃勃兴起。这样旺盛的生命力,早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发展进程中的经典标本。
而我们要谈到的是更多的私人记忆。对于很多人来说,八里台是他们的记忆地标,是他们沟通的暗线,这个名字意味着很多隐含其中的符号,比如打口,以及由符号而来的部落,他们可以用这种方式简捷地寻找相通的精神内核。在他们似有若无的集体记忆中,“八里台”这三个字承载了太多的青春瞬间。
最初的印象已经很遥远了,像是一个童话故事被人讲述着——在很久很久以前——从立交桥下的打口带集散地,到河沿路的特色小店,1999年建成的新文化市场,如今再度成为一片等待开发的荒凉地。如此这般停停走走,因为时间的辗转,进入城市的记忆库。
其实,每个不同的城市都有一个“八里台”。美国的“红热辣椒面”乐队有一首摇滚老歌叫《大桥下面》,那座桥在哪儿我不清楚,但天津的这座桥就在八里台下。那是90年代,八里台桥下再到河边,曾经 的打口根据地,它的名声甚至覆盖了整个华北地区。我在很多人的回忆中发现了这个事实,王小峰、平客、万一、汪峰、付冲等著名乐评人、音乐人在这里淘打口带的故事,如今还被他们不时提起。
那时候总有一群愤青整日聚集在大桥下面的各家小店周围。他们皮装银饰,长发及腰,他们有着常人难以理解的激情,会为柯特·科本的饮弹自尽而泪流满面,会在永远不变的4/4拍节奏下当街狂舞高歌,对路人的冷眼唏嘘置若罔闻,哪支国外地下乐队签约4AD公司是他们的头条新闻。
最初在立交桥下卖打口带的人,很多都对欧美音乐有着非常透彻的了解。越懂音乐的经营者,越能从浩如烟海的打口带中搜到“尖儿货”,像Metallica,Nirvana的所有专辑要价都在一盒40元以上,是打了口的磁带,不是CD;Bon Jovi,Van Halen,Guns & Roses也在30元左右。在那时候的国内还不那么热门的歌手乐队则被堆在店门口的台阶上,你可以任意挑选,5元一盒。于是,了解摇滚乐历史的人有福了,JohnLennon,David Bowie,The Doors,Pink Floyd,Led Zeppelin……听听这些名字吧,他们都只卖5块钱。
几年之后,大桥治理整顿,八里台的中心挪到了卫津路上的新文化市场。最早兴起的是一家叫做“红番区”的小店。记得早期,许多文艺片国内连D版都没有,新文化便和北京同步卖那种牛皮纸袋里装的刻录碟,将大量艺术电影、小成本电影刻录成VCD,卖到十几二十元,但购买者还是络绎不绝。
很多年,周末的时候挑碟买书,相约的短信总是会按出“八里台新文化市场”几个字,其实哪怕是不约人,每次去的时候也总会在那儿碰见同学,朋友、旧人。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能称之为“地标”的落脚点,这个城市不再庞大和脆弱。八里台新文化市场入口处的小书店是个最亲切的所在,这是很多人公认的天津最好的私家小书店,这里进的书和杂志颇有文化品质,仿佛筛选过后滤去芜杂。同样具有标志性的还有市场门口的醒狮琴行,那家琴行总会张贴出地下摇滚的演出消息。八里台音像店,曾经因为经营盗版音像制品被央视暴光,但又有多少热爱音乐的青年在这里买到心爱的唱片啊!
对于更年轻的一代人来说,他们的八里台没有“打口”,他们还得再过上许多年,才能开始回忆往事。到那时候,我们也许会写下这样的句子——多年以后,我仍会记得在八里台新文化市场,我与你擦肩而过,你回头的样子让我怦然心动。
这个地方真是奇怪,客流量一直保持着每天上万人,在繁华的商业区之外的地方,你真正能体会到摩肩接踵的感觉。不过,随着人流的增加,这里的商业味也越来越浓。八里台越来越潦草,东西还贵得离谱,店主都不合作砍价,假名牌T恤也敢要到一千块钱……
而它终于免不了消逝的命运。拆迁的消息最终是由一份2005年9月10日发布的《关于八里台文化市场动迁的通知》确认的,通知上说,八里台立交桥东侧将修建快速路,和平区政府则拟定在市场原址上建一座商贸楼,规定所有商铺从即时起到10月17日之前为甩货时间,从10月17日到10月23日为撤离市场时间,10月24日市场正式关闭。这是一种复杂的情绪,推土机的轰鸣将和一个年代混淆在一起。
每一个地方的消失,都难免会勾出人们五味的记忆。人与事与物消失,而记忆长存,并不时伴随着岁月的褪色,一厢情愿地在上面添加一些自我的美化与修饰。和很多事情一样,八里台“新文化”的消失,在我们想通之前,已成为定局。
用“一个时代的结束”来定义新文化市场的消失并不过分。总有人站在同安道和卫津路的交口处迟疑,眼前熟悉的景象将渐渐模糊而去。新文化的八里台已经没有,一个新的购物广场已经出现,也许会慢慢成为我习惯游荡和依赖的一个地方。事实上,在这么多年的变与不变中,八里台不会成灰,甚至它正变得越来越明丽,越来越喧哗。
八里台,梦开始的地方
八里台要倒了。大约一年半以前从友人口中听说这六个字,凉薄中带着些无奈,当时心下一惊,时至今日,那情景仿佛犹在眼前。
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一个叫八里台新文化市场的地方说我要有生命我要真实地存在,于是一群年轻人用自己最无邪的青春和纯真的感情浇灌出了这片土地的精魂。一个生命的消失总会引来人们的唏嘘慨叹,又何况是那样一个曾聚集了那么多年轻生命的、已经活在我们心中的地方。关于八里台新文化的记忆是从哪里发源的?
当年我还是无邪小女孩的时候,坐在单车后面,看着四周的风景,天似乎永远是蓝的。忘了从什么时候开始,八里台桥下出现很多很多小店,总是热火朝天的样子。那时的我可以把所有店的名字全都背下来,现在还依稀记得一些:圣殿,发烧友……总有一些人围在那里埋头挑拣着什么。后来才知道,那是天津打口岁月最辉煌的时期。后来的后来在一夜之间,桥下一片狼籍,似乎所有的店铺都蒸发,又好像根本就没存在过。
再后来就有了新文化市场,因为那时只是个上中学的学生,没财力。没眼力、没品位,在学业的压力下渐渐忘了打扮忘了音乐忘了八里台。直到上高三的时候,班里的女同学们开始互相攀比着用小小的头饰装点自己枯燥的生活,问起头饰的来源,无一例外的是:八里台。
于是我回到了那里,多年不见的八里台新文化市场。高三毕业的那个暑假,无比的酷热,以致现在还总能想起八里台新文化侧门边上,那扔得满地的“雪人”冰糕纸,蓝色的包装,铺天盖地。
八里台对于我的意义,非同寻常。第一次和男生约会,不敢牵手的我们在新文化市场并不大的范围里兜了无数的圈子,却不敢进任何一家店铺。我是怕我会看上什么东西,而让那并不富庶的男孩掏腰包,而那男孩,后来听说,当时也是同样的想法。但我并不怪他,因为毕竟是弥足珍贵的第一次。
第一顶自己做主买的帽子,是从八里台厕所旁边的那家店里买来的。后来为了退掉这顶难看的帽子我跟店主吵了很久,差点把市场管理员叫来才终于换回了一顶新帽子。虽然它现在也早已被我打入冷宫,但我并不丢掉它,因为毕竟是这一辈子的第一次。
第一件吊带衫,是从八里台一家小店门前的减价大箱子里淘出来的,15元对于当时的我也不是个小数目,但我还是买了。尽管买回来发现不合身,尽管妈妈说颜色和款式如何的难看如何的太过暴露,我依然保存着,因为毕竟是一生仅有的第一次。
还有第一个手袋第一条手链第一幅十字绣……那些新奇的或者过时的玩意儿们,以及大量我用来臭美的东东,全都来自八里台。那时的我,在八里台自在地游弋着,随着那青葱岁月的流逝失去了一个又一个的“第一次”,将成为一个女人所必修的课程从初级班上到了高级班,从外在的化妆修饰到现实的内在修为,从落伍到时尚,从美术到艺术,从默默无闻到张扬自我,终于完成了从一个女孩到一个女人的转变。
听到八里台要倒掉的消息,谁都忍不住想来个告别游,再狠捞一笔看能不能淘到心爱的东西。友人当时就劝阻说现在不要去八里台了那现在乱得很东西都在甩但是卖得比天津市任何一个地方都贵……心里最后的不甘开始作祟。就像一个女人总是念念不 忘拿去自己童贞的男人一样,无论他如何的落魄,最后总是想看上一眼,缅怀一下的吧。
于是我果真去了,匆匆一逛,面目全非。凌乱,凌乱,凌乱。仿佛末日来临之前的逃难,所有的一切都在被摧毁的边缘。人群依旧熙熙攘攘,拥挤,环境却更加的不堪。一种想买点什么的冲动袭来,但是很快又茫然了:买点什么,买点什么呢?终于,什么也没有买。
才知道原来它只能在我的记忆之中鲜活地存在了。
老八里台倒下了,新八里台起来了。
听说那个华堂美筑里有着不少新文化的老面孔,听说那个与旧址隔桥相望的地方有更多的店铺更好的货物,但我却失去了去那里游荡的兴趣。什么记忆可以续写?谁的童贞可以重来?已经失去的,就让它永远的失去吧。
八里台让我走入了音乐,直至狂热。
在天津的年轻人很少有不知道八里台的。这是一个很乱的地方,它挨着南开,邻着卫津河。这里总是聚集着外来的民工和一些不法的商贩。第一次来这里,是因为这有个文化市场,里面有卖旧自行车的。那时刚上大学,为了方便不得不买辆自行车。以后常来是因为这有个高教书店,总来买些学习书籍。在一次晚上,无意中路过立交桥,看见桥下有好多小店。进去转了转,都是些卖走私磁带和CD的,那时的我虽然喜欢音乐,也不过是一周买一两张专辑。在一个店里老板对我说:“哥们,喜欢听什么风格的?”我没说话,随便拿了两盘磁带,他见了,拿出另外一盘说:“这盘,绝对棒”。那是一盘ALDO NOVA的《BLOOD ON THEBRICKS》我当然知道它不错,随即买下,可是价钱也很高,要25,物以稀为贵吧。没想到这里能有这种专辑,我有些惊喜。不过走私货都要打口的,所以还要自己把断带接上,有的老板会为你接有的会给你些配件。回来接上听,真爽,音质绝对没问题。以后的我经常去,渐渐地和老板熟了,买也就便宜了,有时甚至可以换。还有那里的老板待人很好,为了生意,他会给你推荐不错的,会给你挑你想找的,还可以试听,不好可以不买,这种方式比起什么音像店来好多了。这里的磁带大多都被打断,也有些没打着的,CD以前多是打口,后面的几首歌不能听,现在多是打眼,修平后就没问题了。还有些无损的CD,称原盘,价钱很高是打口的4至5倍。一般普通的磁带要6至7元,好的要15以上,CD稍贵些。
可是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后市政府整顿,把这里的小店全拆了,害得我一段时间没有了货源。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八里台的卫津路,沿路总有些卖旧书、旧报的。现在又多出了一些拿着纸盒卖打口带的。和以前一样,只是规模小了.也不定点了,东西也是老的多,新的少。大多是在周六和周日,会有一大批人来卖,他们见了工商撒腿就跑。有些胆子大的,也会在平时的下午出来摆摊。可是查得越来越严,有很多人做不下去了,现在所剩无几。
我感谢八里台,是它让我拥有了上千张专辑,是它让我认识了国外的音乐先驱,是它让我懂得了什么是酸性摇滚、什么是艺术摇滚、什么是工业金属、什么是死亡金属,是它让我理解了音乐、感悟了音乐。
TIPS
文化:八里台周边坐落着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以及天津医科大学等高校、也是天津电台、电视台的所在地。提到八里台,人们第一个反应是:这里很文化。
休闲:每到周末?以新文化市场为中心的八里台地区都会人头攒动,时尚的少男少女云集于此,或购书,或淘碟,或买服装饰品,或什么都不买,就是来逛逛……
淘碟:新文化市场内的CD、VCD、DVD应该是天津最全的,在这里,你能淘到很多主流音像店不易见到的唱片和影碟,特别是欧美、日本和国内的艺术电影。
打口带:八里台桥下曾是天津最大的打口带集散地,就是北京的一些乐迷也来此寻找自己喜欢的欧美原版磁带。随着市场清理,桥下打口市场消失了,但作为一个记忆中的关键词——“打口带”,和八里台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