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运动之母”是人们给予田径体育运动一个很美的代称,这也说明田经运动在人们心目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它能全面有效地促进人的身体机能健康发展,并同时培养人的运动技能。田径课是初中生提高自身体能素质的基础课程,并且其所能达到的效果不可取代,这也是田径课安排活跃的原因所在,田径指的就是田赛与径赛的结合。本文针对初中体育田径课堂教学策略提出个人观点及建议,并对田径运动在初中课程当中的重要意义作重新定义。
【关键词】初中体育;田径课堂;教学策略
田径是所有体育运动的基础项目,其独有的健身属性和竞技属性更是增进人体健康的重要手段。社会的发展趋势和信息化改变了田径体育项目在学生课程安排中的角色。现在的学生娇生惯养,对系课程不重视甚至厌烦现象频频,这就大大降低了学生培养体能素质的机会和减少了他们锻炼身体素质的时间。田径项目可以帮助学生增加体能锻炼的时间,同时也是体验吃苦耐劳精神的一个过程,长期练习,则有效地解决了学生体能差的问题。学校体育田径课开展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生体质的好坏,尤其初中学生好动、贪玩,这是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爱好和提高体育兴趣培养的最佳时机,新课改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就符合青少年身体素质发展的要求和顺应课改时代的潮流。
一、田径教学的重要意义
就现代人的生活水平和健康状况看来,我国近八成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什么是亚健康,就是表面看似健康以及身体各方面看起来没问题,甚至医院都鉴定不出什么问题,但实际上在现在这个信息与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由于社会人才的紧缺,大部分人尤其上班族早上的早餐问题以及晚上加班熬夜的睡眠问题,还有常在电脑前的久坐不起,常常让身体处于一个疲惫状态,这就是所谓亚健康状态。关于健康,世界卫生组织给出这样一个定义:健康乃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的完美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状态。所以现代人缺乏体育锻炼和田径运动的这个问题已经被人们烂熟于心,这也是我国目前很多肥胖症患者和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有人说,肥胖是家庭幸福和睦的象征,其实不然,相关医学界专家分析和调查资料显示证明,肥胖人群的高血压、高血脂以及各种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已经达到一个极限,而随之而来的很多病重的侵入已经严重危及到人们的生命健康。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也是所有生命活动和劳动支出的健康基础。没有本钱何谈“革命”。田径运动在中学生的体育课程安排中和体育课程教学大纲对此项目的要求是抓住学生技能训练,其实重点未提及的是田径运动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体能,从走、跑、跳三项基本体育训练技能来培养学生的身体素养,这其实也是体育运动最基本的训练目的。在这过程中,学生同样能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比如在田径比赛的接力赛项目中让学生明白完美交接才能获得最终胜利,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才是宗旨。俗语说,一根筷子很容易就折断了,一把筷子却怎么折也折不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此外,与乒乓球、篮球、足球等其他运动项目相比较,田径运动有一个好处就是不用专门的训练场地,通俗的说就是省地方。
二、田径教学面临的问题
1.教学方式竞技色彩过于浓厚
我国的体育课程安排经过多次改革之后依然力求突破以往的教学模式,可终究未能实现。学校体育竞技运动作为一种身体练习的手段,对学生的健康有益就是可取的。传统的竞技运动教学往往是以竞技运动和其技术标准出现的,最后出现“教不好,也不像”的尴尬局面。
2.教学内容没有创新,没有实用价值
从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到大学学生接触到的田径运动始终是围绕跑、跳、走这三项体育锻炼项目进行竞技练习,这已经在学生的记忆和印象里形成一个“模式”,自然出现兴趣积极性逐渐减弱的现象,学生不能在此过程中体会到其实用价值所在,这与体育项目脱节生活实际有关。
3.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呆板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而我国以往的常规化田径教学模式只注重教,從而忽视了或淡化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这是目前我国大部分体育教学中对田径教学的认识和现状,“一刀切”、“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远远没有顾虑到学生的技能问题,此教学过程中学生失去了主体性,怎么学好技术动作?
4.对运动技能教学难以把握
不过分强调运动技能的系统和完整,不渴求技术动作的细节,传授模式教授技术是为了提高运动技术和成绩,这是常规体育教学的现状,不少人误认为新课程下的体育教学就是不需要技术教学,也因此,众多教师对运动技能教学往往无所适从。
三、初中田径教学内容改革的策略
1.改变教学模式
《课程标准》中体育课程安排提出要求是“不过分追求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和完整,不苛求技术动作的细节”的要求。中学生由于年龄问题的制约,他们只是简单的进行体育项目的一些锻炼,并不会涉及专业化的技能训练和培训课程,因此,在田径运动的教学过程当中,不应该对学生的技术动作做细节化要求,这也是体育教学过程当中应该重点注意的地方。
2.改造竞技内容多元化
(1)内容简单化。简单化在于教授学生操作性知识,体育教学的内容简单、易操作,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好事。过于复杂的体育技能训练容易让学生对体育课产生乏味的情绪,操作性强的简单化体育技能更能培养学生对于该课程的兴趣所在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性。
(2)内容的生活化。学习内容贴近生活可以让学生在联系过程中找到自信心,学生往往在练习过程中屡遭失败容易失去自信心,也对该项目缺乏应有的安全感,也因此会增强他们对该项体育项目的价值感。体育课程当中的跨栏项目,就能让学生在跨越障碍的过程中体验跨栏的基础技术,培养他们跨越障碍物的能力。体育竞技运动的“生活化”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也是重中之重。
(3)内容趣味化。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要求体育项目的教学将其教给学生一些实用性强,学生易于接受和学生喜欢的内容,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培养该课程学习的兴趣。竞技式投掷技术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对投掷的兴趣,现代学生跟进开放的思想潮流喜欢篮球,其三步上篮的技术又何尝不能运用到其它体育项目中去呢?这样完美的利用了技术学习的迁移效应。
3.与健身相结合
田径运动能帮助人们融入生活,走进生活。现代人有一种生活方式就是去健身房进行健身训练,这是我国体育项目发展至今在原有基础上一步一个脚印地不断进步的结果,今天的人们选择以健身锻炼的形式来展现体育在人们生活当中的重要性的生活局面,完整的突出了田径运动的健身性。
四、结语
健康第一,这是新课标形势下的田径课程技术教学突破完整性、系统性的经济化教学模式的体现,田径教学的改革并不仅在于田径课程的本身,更在于教师必须深刻领会新课标的思想观念,勇于革新,让田径课程发挥出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李兴荣.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及其思考[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7年07期
[2]周宏.高中美术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初探[J].成才之路.2011年18期
[3]彭孝忠.试论中等美术教育课堂教学策略[J].北京教育(成功就业版).2007年02期
[4]朱书双.基于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动态生成式课堂教学策略的构建[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09年08期
[5]刘兰.浅谈“活动单导学”课堂教学策略[J].学生之友(初中版)(下).2010年08期
【关键词】初中体育;田径课堂;教学策略
田径是所有体育运动的基础项目,其独有的健身属性和竞技属性更是增进人体健康的重要手段。社会的发展趋势和信息化改变了田径体育项目在学生课程安排中的角色。现在的学生娇生惯养,对系课程不重视甚至厌烦现象频频,这就大大降低了学生培养体能素质的机会和减少了他们锻炼身体素质的时间。田径项目可以帮助学生增加体能锻炼的时间,同时也是体验吃苦耐劳精神的一个过程,长期练习,则有效地解决了学生体能差的问题。学校体育田径课开展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生体质的好坏,尤其初中学生好动、贪玩,这是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爱好和提高体育兴趣培养的最佳时机,新课改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就符合青少年身体素质发展的要求和顺应课改时代的潮流。
一、田径教学的重要意义
就现代人的生活水平和健康状况看来,我国近八成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什么是亚健康,就是表面看似健康以及身体各方面看起来没问题,甚至医院都鉴定不出什么问题,但实际上在现在这个信息与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由于社会人才的紧缺,大部分人尤其上班族早上的早餐问题以及晚上加班熬夜的睡眠问题,还有常在电脑前的久坐不起,常常让身体处于一个疲惫状态,这就是所谓亚健康状态。关于健康,世界卫生组织给出这样一个定义:健康乃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的完美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状态。所以现代人缺乏体育锻炼和田径运动的这个问题已经被人们烂熟于心,这也是我国目前很多肥胖症患者和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有人说,肥胖是家庭幸福和睦的象征,其实不然,相关医学界专家分析和调查资料显示证明,肥胖人群的高血压、高血脂以及各种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已经达到一个极限,而随之而来的很多病重的侵入已经严重危及到人们的生命健康。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也是所有生命活动和劳动支出的健康基础。没有本钱何谈“革命”。田径运动在中学生的体育课程安排中和体育课程教学大纲对此项目的要求是抓住学生技能训练,其实重点未提及的是田径运动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体能,从走、跑、跳三项基本体育训练技能来培养学生的身体素养,这其实也是体育运动最基本的训练目的。在这过程中,学生同样能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比如在田径比赛的接力赛项目中让学生明白完美交接才能获得最终胜利,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才是宗旨。俗语说,一根筷子很容易就折断了,一把筷子却怎么折也折不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此外,与乒乓球、篮球、足球等其他运动项目相比较,田径运动有一个好处就是不用专门的训练场地,通俗的说就是省地方。
二、田径教学面临的问题
1.教学方式竞技色彩过于浓厚
我国的体育课程安排经过多次改革之后依然力求突破以往的教学模式,可终究未能实现。学校体育竞技运动作为一种身体练习的手段,对学生的健康有益就是可取的。传统的竞技运动教学往往是以竞技运动和其技术标准出现的,最后出现“教不好,也不像”的尴尬局面。
2.教学内容没有创新,没有实用价值
从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到大学学生接触到的田径运动始终是围绕跑、跳、走这三项体育锻炼项目进行竞技练习,这已经在学生的记忆和印象里形成一个“模式”,自然出现兴趣积极性逐渐减弱的现象,学生不能在此过程中体会到其实用价值所在,这与体育项目脱节生活实际有关。
3.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呆板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而我国以往的常规化田径教学模式只注重教,從而忽视了或淡化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这是目前我国大部分体育教学中对田径教学的认识和现状,“一刀切”、“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远远没有顾虑到学生的技能问题,此教学过程中学生失去了主体性,怎么学好技术动作?
4.对运动技能教学难以把握
不过分强调运动技能的系统和完整,不渴求技术动作的细节,传授模式教授技术是为了提高运动技术和成绩,这是常规体育教学的现状,不少人误认为新课程下的体育教学就是不需要技术教学,也因此,众多教师对运动技能教学往往无所适从。
三、初中田径教学内容改革的策略
1.改变教学模式
《课程标准》中体育课程安排提出要求是“不过分追求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和完整,不苛求技术动作的细节”的要求。中学生由于年龄问题的制约,他们只是简单的进行体育项目的一些锻炼,并不会涉及专业化的技能训练和培训课程,因此,在田径运动的教学过程当中,不应该对学生的技术动作做细节化要求,这也是体育教学过程当中应该重点注意的地方。
2.改造竞技内容多元化
(1)内容简单化。简单化在于教授学生操作性知识,体育教学的内容简单、易操作,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好事。过于复杂的体育技能训练容易让学生对体育课产生乏味的情绪,操作性强的简单化体育技能更能培养学生对于该课程的兴趣所在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性。
(2)内容的生活化。学习内容贴近生活可以让学生在联系过程中找到自信心,学生往往在练习过程中屡遭失败容易失去自信心,也对该项目缺乏应有的安全感,也因此会增强他们对该项体育项目的价值感。体育课程当中的跨栏项目,就能让学生在跨越障碍的过程中体验跨栏的基础技术,培养他们跨越障碍物的能力。体育竞技运动的“生活化”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也是重中之重。
(3)内容趣味化。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要求体育项目的教学将其教给学生一些实用性强,学生易于接受和学生喜欢的内容,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培养该课程学习的兴趣。竞技式投掷技术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对投掷的兴趣,现代学生跟进开放的思想潮流喜欢篮球,其三步上篮的技术又何尝不能运用到其它体育项目中去呢?这样完美的利用了技术学习的迁移效应。
3.与健身相结合
田径运动能帮助人们融入生活,走进生活。现代人有一种生活方式就是去健身房进行健身训练,这是我国体育项目发展至今在原有基础上一步一个脚印地不断进步的结果,今天的人们选择以健身锻炼的形式来展现体育在人们生活当中的重要性的生活局面,完整的突出了田径运动的健身性。
四、结语
健康第一,这是新课标形势下的田径课程技术教学突破完整性、系统性的经济化教学模式的体现,田径教学的改革并不仅在于田径课程的本身,更在于教师必须深刻领会新课标的思想观念,勇于革新,让田径课程发挥出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李兴荣.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及其思考[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7年07期
[2]周宏.高中美术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初探[J].成才之路.2011年18期
[3]彭孝忠.试论中等美术教育课堂教学策略[J].北京教育(成功就业版).2007年02期
[4]朱书双.基于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动态生成式课堂教学策略的构建[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09年08期
[5]刘兰.浅谈“活动单导学”课堂教学策略[J].学生之友(初中版)(下).2010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