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脂酰胆碱注射溶脂初探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und7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张云松,高建华,姜平,王乐禹,刘海波
  [摘要]目的:观察磷脂酰胆碱注射溶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5%磷脂酰胆碱注射液0.08ml(4mg)/cm2分别在SD大鼠脂肪内、皮内、肌肉内局部注射共三次,给予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查及毒副作用检测。结果:磷脂酰胆碱对皮下脂肪有明显的破坏作用,对皮肤及肌肉组织也有损坏,未见全身毒副反应。结论:磷脂酰胆碱皮下注射有明显的溶脂效果,但其对组织的损坏为非特异性。
  [关键词]溶脂;皮下注射;磷脂酰胆碱;中胚层疗法
  [中图分类号]R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06)12-1346-02
  通讯作者:高建华,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
  医院整形外科主任;研究方向:脂肪干细胞的基础和临床实验研究;
  E-mail:gaopsnf@pub.guangzhou.gd.cn
  
  非手术的、创伤最小的消除皮下脂肪的方法正越来越受到欢迎,其中“注射溶脂”因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欧洲及南美等国已开展数年,最常用的注射溶脂的药物是磷脂酰胆碱。因该项技术仅属于一种经验疗法,故未得到美国FDA认证,在我国尚未见临床应用的文献报道。本实验以SD大鼠为实验对象,对磷脂酰胆碱注射溶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初步观察,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材料:5%磷脂酰胆碱(Liopstabil,50mg/ml)由法国Aventis公司生产,索伊美公司提供,主要成分为Phosphatidylcholine 5%,Sodium deoxycholate 4.75%,Benzyl alcoho 10.9%,Water 100ml。
  1.2实验动物及分组:成年SD大鼠20只(由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雌雄各半,体重250-300g,分笼用大鼠专用饲料喂养。将20只大鼠分别按序编号,随机选择动物左侧或右侧腹股沟和大腿部为治疗区,对侧为空白对照侧,设实验组10只,阴性(0.9%生理盐水)对照组10只(图1,见中插3)。
  1.3注射方法:分别在大鼠一侧腹股沟皮下脂肪、大腿皮肤及肌肉注射5%磷脂酰胆碱,注药面积为1cm2,注药量为0.08ml(4mg)。阴性对照组在相同部位等量注射0.9%生理盐水,每隔一周注射一次,共三次。停药一周后处死动物,进行肉眼大体观察和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及毒副作用检测。1.4标本切取:治疗前后分别切取治疗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侧腹股沟皮下脂肪及动物大腿皮肤、肌肉标本,以钢尺(精确到0.5mm)测量皮下脂肪厚度,所得数据以x±s标准差表示。
  
  2 结果
  
  2.1肉眼大体观察
  2.1.1皮内注射:用药组注射第一次一周后即见不同程度的皮肤坏死,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侧未见异常(图2,见中插3)。
  2.1.2脂肪内注射:治疗组用药侧脂肪厚度平均为(1.50±0.67)mm,治疗组空白对照侧脂肪厚度平均为(2.55±0.64)mm,对照组注射侧脂肪厚度平均为(2.70±0.54)mm,对照组空白对照侧脂肪厚度平均为(2.45±0.37)mm,治疗组较对照组注射侧及空白对照侧脂肪组织明显减少,脂肪厚度明显变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ρ<0.05);对照组两侧相比,无明显差异(ρ>0.05)(表1、图2,见中插3)。
  


  2.1.3肌肉内注射:与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侧相比,用药组肌膜不完整,肌肉颜色呈暗红,失去正常光泽,质地糜软,无弹性(图2,见中插3)。
  2.2组织学检查:光镜下见用药组皮肤坏死组织结痂脱落,皮肤损害已自行修复(图3,见中插3);脂肪组织出现胞膜塌陷、缺失,脂肪空泡融合、扩大(图4、5,见中插3);肌肉组织呈嗜酸性红染,边界不清,结构模糊,肌纹理消失,细胞核消失(图6、7,见中插3);而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侧组织结构与治疗前相比,未见明显差异。
  2.3毒副作用观察:全部实验鼠成活,生长良好,无体重减轻、行动迟缓等。对用药组实验鼠进行血清学检查,与阴性对照组相比,主要肝(SGPT)肾(BUN)功能及血脂指标(CH、TG、LDL、HDL)无统计学差异。肝、肾、心、脑等主要脏器未见病理学改变。
  
  3 讨论
  
  注射溶脂广义上称中胚层疗法,由法国医生MichelPistor于1952年首先提出。这种疗法针对中胚层,即在皮下、肌肉或关节等处注射各种药物取得预期的效果,近10年渐用于整形美容方面,如局部塑身溶脂、除眼袋、改善蜂窝组织橘皮样外观、治疗脱发、局部多汗症,改善瘢痕等。该技术应用于体形塑造方面一度风靡于欧洲及南美国家,但在北美、亚洲等地并未得到官方认可,美国FDA也未批准任何药物用于中胚层疗法。
  用于注射溶脂的磷脂酰胆碱商品名称为“Liopstabil”或“Essentiale”,(Strasbourg,法国,由Aventis公司生产)。它是一种脂肪消融剂,可乳化分解油脂、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及中性脂肪酸含量,减少脂肪在血管内壁的滞留时间,有防治动脉硬化等作用,常用于治疗高脂血症、周围血管疾病、脂肪肝等。有学者将磷脂酰胆碱注射于皮下脂肪溶脂,获得了成功。以往报道的主要并发症有局部瘀斑、肿胀、硬结、皮下组织坏死、感染等,最近又发现局部血管、神经的损伤,目前该疗法在国际上引起了较多的争议。
  为了探讨磷脂酰胆碱注射溶脂的可行性,我们根据文献报道的注射剂量设计了本实验。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用药组脂肪组织明显减少,脂肪厚度明显变薄,同时见不同程度的皮肤坏死,肌肉颜色暗红,失去正常光泽,质地糜软;镜下见脂肪组织胞膜塌陷、缺失,脂肪空泡融合、扩大;皮肤组织坏死、肌肉组织呈嗜酸性红染,边界不清,结构模糊,肌纹理消失。结果表明,磷脂酰胆碱局部脂肪注射确实有明显的溶脂效果,但其对组织的损伤为非特异性,如果注射层次把握不当,药物误入皮肤或肌肉,将会造成不良后果。
  虽然磷脂酰胆碱目前可用于临床,但适应证中不包括皮下注射溶脂,因此,在缺乏足够的临床实验时,医患双方对这种疗法需保持高度的警惕。
  由于注射溶脂的有效性和便利性,人们乐于接受,用于人体局部塑形,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前景,但如何安全有效地使用该项技术,尚需得到科学的进一步论证。
  
  [收稿日期]2006-07-19 [修回日期]2006-10-16
  编辑/张惠娟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化脓性肉芽肿(Pyogenic Granuloma,PG)又称毛细血管扩张性肉芽肿(GranulomaTelangiectaticum),是一种后天性、良性结节状增生,为无菌性肉芽肿,好发于面部、头皮、手、足等部位。传统的治疗方法有手术,CO2激光、铜蒸汽激光、VP532激光等单独或联合治疗以及微波、电离、冷冻等方法。治疗原理多基于组织凝固或气化,疗效肯定,但治疗术中出血量大、治疗时间长且有组织损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COMT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汉族寻常型白癜风发病的相关性。方法:测定377例汉族寻常型白癜风患者及388例正常对照的儿茶酚邻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第4外显子158密码子碱基多态性。抗凝血抽提DNA,用PCR-SSP法和PCR产物直接测序法鉴定基因型,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COMT基因第4号外显子存在一个G>A点突变,表现为GG纯合、AA纯合,GA杂合三种基因型,使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新型浸泡消毒剂(IMPRESEPT)浸泡后,对藻酸盐、硅橡胶和聚醚精细印模材料尺寸稳定性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用60mm×10mm×10mm金属试件制取印模,在IMPRESEPT消毒溶液中分别浸泡10min、20min、30min。用读数显微镜测量浸泡后各时段印模材料的线性长度。结果:除硅橡胶外,藻酸盐及聚醚印模材料在使用IMPRESEPT消毒溶液浸泡前的体积与浸泡后
期刊
我们于2005年12月~2006年11月,应用585nm可调长脉宽脉冲染料激光(LPDL)治疗儿童血管性皮肤病共531例,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血管性皮肤病患儿共531例,其中男186例,女345例,年龄:出生后10天~14岁,平均年龄5,6个月,病程:10天~18年,平均为5个月。皮损主要发生在面部,其次为颈部、四肢和躯干。其中鲜红斑痣46例,皮损面
期刊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及其Ⅰ型受体(AT1)拮抗剂洛沙坦(losartan)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增生性瘢痕戍纤维细胞,在不同浓度的血管紧张素Ⅱ、losartan、PD123319作用下,观察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情况,并绘制生长曲线,采用MTT法和3H-TDR掺入释放法分别检测成纤维细胞增殖和DNA含量的情况。结果:血管紧张素Ⅱ在浓度为10-8Smol/L~10-5m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含钛合金(4%~6%)[熔附HeraCeramJC瓷粉(A1组)和Vita瓷粉(A2组)]、HeraCeram公司的Ni-cr合金[熔附HeraCeramJC瓷粉(B1组)和Vita瓷粉(B2组)]及西北有色金属厂的Ni-cr合金[熔附HeraCeramJC瓷粉(C1组)和Vita瓷粉(C2组)]的金一瓷结合强度,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运用三点弯曲法对各组的金-瓷结合强度进行
期刊
[摘要]目的:介绍Millard单侧唇裂修复术的改良方法并观察手术效果。方法:对49例先天性单侧唇裂应用改良的Millard法修复:改良Ⅰ式不在患侧鼻孔下方作切口,减少了瘢痕形成;利用患侧干燥红唇组织重建健侧唇弓部分的红唇欠缺;利用小瓣“L”、“M”连同唇颊黏膜瓣来参与闭合梨状缘附近的伤口促进愈合;松解患侧鼻翼外侧脚及鼻腔内作松弛切口重建前鼻孔;灵活掌握“5~x”的返切和“c”瓣的旋转推进方向来延
期刊
过敏性眼病是最常见的眼表疾病之一,其中过敏性结膜炎是最常见的类型。据统计,世界上约有5%以上的人因过敏性眼病就诊,而其中过敏性结膜炎的比例超过50%。近年来,由于眼部化妆品使用、配戴隐形眼镜、空气污染加重等因素,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科自2005年8月~2006年11月收治因睫毛嫁接术致过敏性结膜炎16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6例,其中3例患者为二次睫
期刊
为了探讨对剖宫产术后所致腹部局限性瘢痕疙瘩疗效可靠,安全无痛苦的治疗方法,笔者采用放射性核素。32P对其进行局部照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回顾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37例患者均来自我院门诊,年龄23~45岁,平均33.4岁,其中7例患者剖宫产手术切口与缝合线口脱痂后立即前来就诊:其余患者病程30天~10年;瘢痕多呈条索状、长短不一、薄厚不均,形态不规则。全部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微弧氧化和溶胶-凝胶复合方法对钛种植体进行表面改性研究,在提高耐磨性、耐腐蚀性的同时,改善材料的生物活性。方法:利用微弧氧化和溶胶-凝胶复合方法在钛种植体表面制备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TiO2复合涂层,用扫描电镜(SEM)观察陶瓷膜层的表面形貌,用x射线衍射(XRD)仪和x射线能谱(EDX)分析膜层的成分和元素分布。并对材料表面粗糙度的变化和涂层结合力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