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从教材特点入手,提出一些个人的理解和认识,以促进《新教材》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贯彻和落实!
关键词生物新教材 新课程标准 新课改
自从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来,全国各地陆续走进新课程改革,2004年9月,广东、海南、山东和宁夏四省被选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实验省。新课程改革是一项跨世纪的、开创性的、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伟大工程,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模块设置、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教材的组织和呈现方式、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等方面,与以往生物教师熟悉的大纲相比有了巨大的变化。2010年我省将全面实施新教材教学,在此之际,本人从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生物的网页
(http://www.pep.com.cn/gzsw/index.htm)上仔细阅读了新教材,并结合所提供的新课标以及视频培训资源,初步认识并理解新教材,感触颇深,我感觉新教材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新教材更注重学生的自学和个性发展
正如《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提出: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吸纳现行高中生物学教育优点的基础上,更尊重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课程的基本理念也强调:《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课程的内容标准有较大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学校的条件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
在过去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是课堂教学的重点,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占据了主体地位,学生只是受支配的对象。教师常用讲授法机械地将课本里的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机械地接受,这种教学方法往往忽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传统的备课只注重课本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忽视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完完全全成了知识的接受机器,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个性的发展。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先充分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生的需求,创设和学生比较贴近﹑协调的学习情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
《新教材》每章都有自己的小结和自我检测,且分为不同层次!学生可以通过预习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到自己的薄弱点和问题所在,更有利于对知识的掌握和巩固。
教材内容设置充分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使学生能接触到更多、更新的信息,养成一种搜集信息,整理有用信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在信息高速更新的今天,尤其多媒体手段的介入,大大丰富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机会和渠道,老师再也无法闭门造车地讲授一些已经没有生命活力的知识和方法了。这也让学生有机会在第一时间接触到生物学发展的最前沿,增强学生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承担。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技能的提高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全方位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其次,新教材提倡探究式实验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其实,探究就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传统的生物实验课上,教师往往是边演示边讲解,演示讲解都很仔细,反复强调操作要领,强调严格按照课本操作步骤。这种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发挥自己创造能力的空间和余地,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应明确生物学实验教学不是单纯要学生做某一个实验,而是要借助具体实验这一载体,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特别强调探求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其中以活动为主。实验内容具有开放性,提倡探究性、体验性学习方式,不仅强调知识结果的表述,还强调过程的呈现。因此,教师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把更多的精力花费在设计问题、设计实验活动上。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疑惑中探索,在探索中思考,在思考中发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再次,新教材更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标准》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或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同时注意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学习方向,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人社会做准备。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
当今社会,生物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它一方面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提高了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冲击着人类社会的道德伦理体系;另一方面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和自然界也存在负面影响,引导学生理解STS,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和社会(Society)的关系,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继“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三个课程理念之后,又增加了“注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课程理念,从而对高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新课改给高中生物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也给我们创造了更多的机遇。只要教师能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傅,不断深入学习领悟《新课程标准》,学习掌握新的教育要求和专业技能,就一定能贯彻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教育理念。
参考资料:
1、赵占良 《 高中生物新课标教材的总体编写思路》
关键词生物新教材 新课程标准 新课改
自从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来,全国各地陆续走进新课程改革,2004年9月,广东、海南、山东和宁夏四省被选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实验省。新课程改革是一项跨世纪的、开创性的、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伟大工程,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模块设置、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教材的组织和呈现方式、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等方面,与以往生物教师熟悉的大纲相比有了巨大的变化。2010年我省将全面实施新教材教学,在此之际,本人从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生物的网页
(http://www.pep.com.cn/gzsw/index.htm)上仔细阅读了新教材,并结合所提供的新课标以及视频培训资源,初步认识并理解新教材,感触颇深,我感觉新教材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新教材更注重学生的自学和个性发展
正如《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提出: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吸纳现行高中生物学教育优点的基础上,更尊重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课程的基本理念也强调:《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课程的内容标准有较大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学校的条件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
在过去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是课堂教学的重点,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占据了主体地位,学生只是受支配的对象。教师常用讲授法机械地将课本里的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机械地接受,这种教学方法往往忽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传统的备课只注重课本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忽视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完完全全成了知识的接受机器,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个性的发展。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先充分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生的需求,创设和学生比较贴近﹑协调的学习情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
《新教材》每章都有自己的小结和自我检测,且分为不同层次!学生可以通过预习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到自己的薄弱点和问题所在,更有利于对知识的掌握和巩固。
教材内容设置充分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使学生能接触到更多、更新的信息,养成一种搜集信息,整理有用信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在信息高速更新的今天,尤其多媒体手段的介入,大大丰富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机会和渠道,老师再也无法闭门造车地讲授一些已经没有生命活力的知识和方法了。这也让学生有机会在第一时间接触到生物学发展的最前沿,增强学生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承担。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技能的提高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全方位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其次,新教材提倡探究式实验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其实,探究就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传统的生物实验课上,教师往往是边演示边讲解,演示讲解都很仔细,反复强调操作要领,强调严格按照课本操作步骤。这种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发挥自己创造能力的空间和余地,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应明确生物学实验教学不是单纯要学生做某一个实验,而是要借助具体实验这一载体,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特别强调探求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其中以活动为主。实验内容具有开放性,提倡探究性、体验性学习方式,不仅强调知识结果的表述,还强调过程的呈现。因此,教师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把更多的精力花费在设计问题、设计实验活动上。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疑惑中探索,在探索中思考,在思考中发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再次,新教材更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标准》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或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同时注意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学习方向,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人社会做准备。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
当今社会,生物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它一方面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提高了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冲击着人类社会的道德伦理体系;另一方面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和自然界也存在负面影响,引导学生理解STS,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和社会(Society)的关系,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继“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三个课程理念之后,又增加了“注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课程理念,从而对高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新课改给高中生物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也给我们创造了更多的机遇。只要教师能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傅,不断深入学习领悟《新课程标准》,学习掌握新的教育要求和专业技能,就一定能贯彻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教育理念。
参考资料:
1、赵占良 《 高中生物新课标教材的总体编写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