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高考政治的主观试题不管是何种题型,总体都可以归结为两大类:一是基础题,二是灵活题。这两种题型分别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能力及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对两种题型的解答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别寻求不同的解题方法。以2012年高考广东政治试题第36题第(3)问为例,该题既包括紧扣教材的基础题部分,也包括要求回答“现实意义”的灵活题部分,试题内容如下: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三: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中国人民不断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进一步坚定了“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信念,凝聚了深化改革开放的共识。2012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广东调研时指出,20年前邓小平南巡关于“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的教导至今仍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3)结合材料三,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理,分析“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这一论断,并阐述其现实意义。
对该题的解答要分如下两个方面去思考:
1. 基础题部分。
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理,分析“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这一论断,考查的是教材的基础知识内容。对这种类型的题,答案的主要内容来自于教材,但由于高考答案所必须的区分度,学生答题的水平差别主要体现在是否能够全面把握所学知识,回答该类问题时主要是要追求答案的全面性。
第一是全面把握教材。对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的全面把握,既要全面回答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总的观点,还要包括其中的四个具体表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都应体现在答案中。
第二是适当补充教材。对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教师在复习备考中会补充如下内容,即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具有阻碍作用。这一知识在教材中并未直接写明,但在答题时应予补充。
第三是全面联系材料。对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的各个方面的内容,都要分别联系材料内容进行分析,不可先把教材观点全面列出,然后再一起联系材料。
第四是科学整合观点。把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的各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整合,把其中的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放入现实意义部分来回答。高考答案的这一内容是对学生能力的很高的要求。
2. 灵活题部分。
本题中“并阐述其现实意义”是灵活性比较高的试题,要求联系实际进行分析,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该类型试题尽管教材上没有答案可以寻找,但学生在答题时不应天马行空,漫无边际,而应善于根据试题的信息点作为答题的题眼来组织答案。
第一个题眼是“论断”。根据“论断”一词,可得出“重温这一论断有利于排除争论和干扰”这一答案或类似答案。
第二个题眼是“改革”。根据“改革”一词可得出有利于“深化体制改革”这一现实意义。
第三个题眼是“开放”。根据“开放”一词可得出有利于“提高开放水平”这一现实意义。
第四个题眼是“死路一条”。根据这一题眼引申出我国所走的道路是什么,我们所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而得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焕发生机和活力”这一现实意义。
通过对该题基础题部分和灵活题部分的综合分析,不难得出类似以下参考答案的基本内容:
(3)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是这一认识的基础。
②实践是认识的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需要推动了这一认识的深化。
③实践是检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实践检验了这一认识的真理性。
现实意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重温这一论断有利于排除争论和干扰,深化体制改革,提高开放水平,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焕发生机和活力
(作者单位:广东肇庆中学)
责任编校 李平安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三: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中国人民不断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进一步坚定了“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信念,凝聚了深化改革开放的共识。2012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广东调研时指出,20年前邓小平南巡关于“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的教导至今仍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3)结合材料三,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理,分析“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这一论断,并阐述其现实意义。
对该题的解答要分如下两个方面去思考:
1. 基础题部分。
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理,分析“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这一论断,考查的是教材的基础知识内容。对这种类型的题,答案的主要内容来自于教材,但由于高考答案所必须的区分度,学生答题的水平差别主要体现在是否能够全面把握所学知识,回答该类问题时主要是要追求答案的全面性。
第一是全面把握教材。对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的全面把握,既要全面回答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总的观点,还要包括其中的四个具体表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都应体现在答案中。
第二是适当补充教材。对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教师在复习备考中会补充如下内容,即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具有阻碍作用。这一知识在教材中并未直接写明,但在答题时应予补充。
第三是全面联系材料。对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的各个方面的内容,都要分别联系材料内容进行分析,不可先把教材观点全面列出,然后再一起联系材料。
第四是科学整合观点。把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的各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整合,把其中的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放入现实意义部分来回答。高考答案的这一内容是对学生能力的很高的要求。
2. 灵活题部分。
本题中“并阐述其现实意义”是灵活性比较高的试题,要求联系实际进行分析,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该类型试题尽管教材上没有答案可以寻找,但学生在答题时不应天马行空,漫无边际,而应善于根据试题的信息点作为答题的题眼来组织答案。
第一个题眼是“论断”。根据“论断”一词,可得出“重温这一论断有利于排除争论和干扰”这一答案或类似答案。
第二个题眼是“改革”。根据“改革”一词可得出有利于“深化体制改革”这一现实意义。
第三个题眼是“开放”。根据“开放”一词可得出有利于“提高开放水平”这一现实意义。
第四个题眼是“死路一条”。根据这一题眼引申出我国所走的道路是什么,我们所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而得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焕发生机和活力”这一现实意义。
通过对该题基础题部分和灵活题部分的综合分析,不难得出类似以下参考答案的基本内容:
(3)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是这一认识的基础。
②实践是认识的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需要推动了这一认识的深化。
③实践是检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实践检验了这一认识的真理性。
现实意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重温这一论断有利于排除争论和干扰,深化体制改革,提高开放水平,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焕发生机和活力
(作者单位:广东肇庆中学)
责任编校 李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