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认识论发展的新路向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1072298534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信息化社会中,人类的传统认识问题得到了扩展,信息化带来了人类认识模式的改变。这主要表现为:认识主体由单一的人发展到“人——机联合体”;主体间关系复杂化、抽象化,构成了一种以平等合作为基础的共生关系;认识客体符号化,实践活动虚拟化。在信患化社会视野下,反思信息化给人类认识方式带来的改变,重新审视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突破主客二元对立的研究方法,已经构成哲学认识论的当代发展路向。
  关键词:当代认识论;信息化;信息化社会
  中图分类号:B0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12-0070-02
  
  在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域内,认识论研究基于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展开。这种把P,iR的主客关系作为-重点的研究模式强调人作为认识主体是如何在实践中获得、检验认识以及认识之于实践的意义。换言之,该模式只是抽象地建构认识论体系,却忽视了认识与现代科学的系统结合。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深入社会生活诸领域,社会实践的发展必然冲击并改变这种模式。对传统认识论的丰富和发展表明,当代认识论发展的新路向渐成雏形。
  
  一、信息化社会的创生
  
  申农1948年在贝尔系统技术杂志上的《通讯的数学理论》奠定了信息论的基础,它与当时的系统论、控制论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信息化的基石。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催生信息社会化和社会信息化,信息化社会是什么?W,JMartln认为:信息化社会是一个生活质量、社会变化和经济发展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信息及其开发利用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类生活的标准、工作或休闲的方式,教育系统和市场都明显地被信息和知识进步所影响。
  信息化社会是工业化社会之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独特形态。在这个以信息技术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社会生活各领域都信息化、符号化,信息将起主要作用的社会。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物质和能源是主要资源,所从事的是大规模的物质生产。而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成为比物质和能源更为重要的资源,基于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信息经济活动蓬勃发展,逐渐取代工业生产活动而成为国民经济活动的主导。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信息经济同时构成社会信息化的物质基础,以计算机、微电子和通信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革命成为社会信息化的动力源泉。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广泛应用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广深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概言之,在信息化社会,信息是重要的资源,信息和知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它们以“加速度”方式积累,以丰富多样的形式提供多感官、多通道的信息。
  
  二、信息化社会对传统认识论的挑战
  
  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是人脑在实践基础上对外部现实的能动反映。在这里,认识内含三要素:作为主体的人脑、作为客体的外部现实和充当中介的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本研究中,实践中介论虽然频遭实践基础论和实践物质论的反对,但它一直以来还是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勿庸讳言,实践中介论的表述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是合理的。但是,科技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传统意义上的认识主体、认识客体和实践活动都发生了不容忽视的巨大变化,变化的原因就是信息化社会的挑战。
  人类的大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如此繁多的信息包围着。信息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信息化相伴而生,人脑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已经超出了单一的时空,扩展到全球历史的范围。各认识主体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蝴蝶效应日益显著。具体而言,信息化社会对传统认识论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主体的改变
  在信息化社会,认识主体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已经从单一的个体变成了由人和计算机构成的系统。人工智能的出现实现了人的部分智能的外化和虚拟化,扩展和增强了人的认识能力。众所周知,人类曾不断运用物质性工具来延伸和提高自己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如望远镜、显微镜等。但计算机的问世是对人的智能的扩展。这种扩展在有的部分已经超出了人脑,有些人工智能同人一样也充当着认识主体的角色。
  当今时代只是信息爆炸的开端,人们却无时不在感受着信息爆炸所产生的威力。认识主体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多的挑战与机遇。信息化社会带来了自动化的工作和数字化的生活娱乐。人类不再需要像工业时代那样事必躬亲,而只要准备好大脑接受信息,信息爆炸产生的碎片俯拾皆是。有时候人们不得不被迫接受信息。人们在惊叹万维网信息海洋的绚烂多彩时,却又在迷失中乐此不疲。在信息化社会的迅猛发展中,人类主体与人工智能的互动性关联已经造成了传统认识论认识主体的迅速改变。

  2.主体间关系的改变
  认识主体向人一机系统的拓展使主体认识能力增强,同时促使主体间关系发生嬗变。主体间的交往最大限度地以信息交换的形式显现。在人一机一人的模式下,主体间关系进一步符号化、模式化与单一化,一种平等合作、共生共荣的关系是交往的现实注脚和诠释。个性在系统里被模糊处理,年龄、性别、身体状况之间的差异都被抹去。在0和1的交相映辉中,人们凭借信息能力攻城掠地。家庭、朋友、师长等传统人伦关系遭遇空前挑战。纷繁复杂的信息世界,丰富多变的交往主体,但交往都是在相同的信息规则下完成。个体的违规将会给自身和以自己相关主体带来连带影响。主体间关系的符号化无异于复杂现象中的分形,看似混沌无序,实则每一步都是同样规则的延伸和复制。相较于传统的主体间关系,信息化社会中的主体间关系更具广泛性,任何两个主体都能依信息技术手段发生联系。

  3.认识客体的改变
  传统认识论的认识客体是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具体客体,信息化社会中的认识客体还包括信息世界。科技的发展和人类认识能力的增强深化了人们对这三个世界的认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客体被不断符号化,转化成信息化的客体。这种符号化的客体既非物质亦非精神,是超越于传统二元哲学思维之外的。换言之,这种符号化了的客体是信息化(数字化)了的虚拟客体,它是对真实客体的抽象与模拟,能较全面地反映真实客体的各类特征。在这种情况下,认识主体与客体不再是一对一的间断性反映,而变成了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连续性反映。客体的信息化使对客体的连续认识和认识成果的长久保存成为可能,但信息化的客体在人机系统中不断被创生、修改、变换、传输和删除,使得它的生成、运化和发展已非模型能精测实握,个体的认知难度由此增大。这种矛盾只能通过技术进步和主体间合作的加强来逐渐缓解。
  信息化社会认识客体的能动性增强了,认识客体不再像过去那样羞答答地等待被主体认识,而是主动地大量涌现到主体面前。这导致主体信息量剧增、认识难度加大,同时促使客体社会化。客体的涌现倘若利于主体的认识,就能很快被主体发现并认识,反之便会阻碍主体的认识活动。虚拟客体的能动性是以主体的能动性为前提的,主体对物质和精神客体的信息化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能动的改 造过程,这一过程直接影响着虚拟客体的能动性。因此,在信息化社会中,客体的能动性归结于主体的能动性,并影响主体的认识。

  4.人类实践方式的改变
  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在传统意义上,认识是观念性的活动,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在信息化社会中,认识主体和客体的极大丰富和发展,必然带来实践活动的巨大变革。实践渐渐远离那种传统意义上的物质生产活动,而代之以复杂信息的处理过程。信息构成了人们实践的对象。
  信息化社会中的实践作为认识的来源,内涵和外延都已扩大。有人提出“虚拟实践”的概念,首先,引出了—个问题,即实践的客观性问题。传统的实践是主体有目的地改造外部世界的感性活动,外部世界是客观地呈现在主体面前等待改造的。信息化社会中的外部世界大部分被信息化处理,变成了高度符号化的信息,因此这种实践的客观性取决于对外部世界进行信息化处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其次,实践的客观性取决于主体的因素,诸如主体的道德因素和技术熟练程度等。虚拟空间的主体一切都符号化,个体实践是跨时空的。相较于现实世界更广阔的虚拟世界并不是虚假的,实践的客观性取决于认识主体的道德因素。幻化的主体缺少了他人的道德注视,容易为所欲为。道德的外在约束似乎鞭长莫及,主体自身的道德内在约束尤显重要。最后,虚拟实践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实践。
  
  三、哲学认识论研究的新路向
  
  传统认识论在宏观上仍不失为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但在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视域中,微观层面的变革势在必行。信息化社会的迅猛发展促进了哲学认识论思维模式的改革,现实地造成了哲学认识论在研究主题、方法、视野和目的上的新路向。
  首先,哲学是其所处时代精神的精华,认识论研究需要紧密关注现当代科学发展的状况。信息化影响日盛,人的认识界定的变迁,把人类认识简单化为认识论的研究对象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人类个体的认识活动应同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联系起来。公共视阈中的人类认识才是信息社会认识论研究的主题。其次,认识论的研究要勇于突破传统主客二元对立的研究方法,主客之分是认识论研究的基础,但主客的区分不等于主客的对立,在认识论的研究中要更多关注客体的主动性和主体的客体化问题。再次,应树立全球化的信息化社会发展的世界历史视野。自资本主义开辟世界历史以来,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更为迅速地将人们的认识问题融为密不可分的整体。为此,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应强调信息化社会认知中的世界历史视野,为有效地改造世界提供有力的工具。最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一般强调认识的目的在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使得改造世界的目的较之以往更为迫切。在当代社会中,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使得虚拟实践成为可能,这样认识实践的目的便能够在虚拟实践中得到呈现。因此,认识的实践目的更为突出、更为迅捷。
其他文献
摘 要:孔子的中庸思想巳存在两千余年,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积极因素,又有消极方面。毛泽东以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眼光对此作出了客观的评价,并加以批判继承,以指导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他这种客观公正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对当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中庸之道;评价与影响  中图分类号:A84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12-0055
期刊
摘 要:汉代是中国书法史是-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书法资源极其丰富,不但隶书在此时达到成熟,迎来全盛时期,楷、行、草三体也在此时开始萌芽、发展。尤其是隶书,不但刻石数量众多,且“一碑一奇,莫有同者”,呈现出风格的多样性。在多如繁星的汉代碑刘中,《曹全碑》无疑是其中阴柔美的完美诠释者。道润俊秀,灵动飘逸是历来众书家对《曹全碑》的评价,但也误使众多临习此碑者只注重了其秀美飘逮一面,而忽视其线条的道劲挺拔和
期刊
摘 要:从人类个性的角度对全球化加以认识和剖析。可以看到垒球化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全球化对人类个性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出发,牵引出中国人个性重建的历史境遇与自主探索,重点分析全球化视野下中国人个性的实现。  关键词:全球化;中国人;个性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12-0049-02    全球化是个人生活的当前阶段,它是众多有生
期刊
摘 要:自我国实行“退休职工双轨制”之后,企业单位的职工养老保险模式已初具规模并渐成体系。然而,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改革却严重滞后。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视角,从影响制度均衡的供给需求角度,分析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要改革的成因。同时,利用制度变迁的相关理论,分析其改革的现实困境,井力求从中得出一些启示。  关键词:制度变迁;路径依赖;养老保险  中图分类号:C9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
期刊
摘 要:毕淑敏的散文中常出现“医生”为“病人”治病的片段,她以笔为手术刀在散文创作中对读者进行“文学治疗”。通过对毕淑敏散文中的“病人”与“文学治疗”现象进行分析,探讨毕淑敏散文中“文学治疗”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病人”;“文学治疗”;毕淑敏散文  中图分类号:120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12-0169-02    1980年,在西藏阿里军分区服役十一
期刊
摘 要: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近代社会的中国书画家们,逐渐改变了传统的以物易物为主的生存机制。求画者登门求售。在画店、南纸店、扇庄等地方挂出笔单,或者通过结社、展览等形式卖画成为近代书画家们谋取生活之资的主要手段。本文以近代书画家生存机制为研究对象,结合古代社会传统的易画方式,总结分析近代书画家们在日益发展的商品经济中的实际经营及生活状况。  关键词:近代社会;生存机制;书画家;润例;商品意识  
期刊
摘 要: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离不开女性人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离不开女性的全面发展。针对女性人才的重要性及目前其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几点促进我国女性人才发展的浅见。  关键词:女性;人才;发展  中图分类号:C913.6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12-0087-02    在国际“三八”妇女节100周年来lI缶之际,我国正值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全国
期刊
摘 要:出生在1980年以后的新生代农民工已经逐渐取代第一代农民工,成为进城务工人员的主体。新生代农民工昔遍年龄较小,多数人未婚,受过较高的学校教育。在职业选择上,新生代农民工更加倾向于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工作;在择业或就业中遇到挫折时,新生代农民工也更具灵活性;对于自身未来的发展,新生代群体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新生代农民工在择业和就业时,会遇到来自社会、用人企业、自身能力不足等方面的压力。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民族文化是民族旅游的灵魂。民族旅游规划者通过对民族文化的保护、还原和强化。营造出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而民族旅游地民众的真实生活实践却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发生了偏离民族文化的趋势,因而在“一个族群”中形成了旅游文化和真实文化不一致的“两种场景”。  关键词:民族文化;民族旅游;旅游文化;旅游人类学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12-0134-0
期刊
摘 要:过去的体育“差生”被人们改称为体育“潜能生”。“潜能生”是指在生理和心理上相对落后的学生,不包括那些具有先天性生理疾病或运动不当而造成运动损伤的同学。此文分别通过常规教学评价与合作学习及其成绩评定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对比分析两种方法运用后“潜能生”体育成绩的变化,进一步探究合作学习及其成绩评定对“潜能生”学习态度的影响。  关键词:合作学习;成绩评定;“潜能生”;学习态度  中图分类号:G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