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校本教研实用性的探索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amchende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改革以来,“磨课”研究也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有关“磨题”的研究却仍处于较为冷僻的地位。磨题不只是磨解题技能和解题策略,更是对学科知识结构的内涵把握,是连同解题技能、命题技巧和教学策略在内的一种行动研究模式。这种实用的校本教研活动,提高了试题的科学性,从而实现有效考试,促进师生反思和专业成长,促成了高效教学。
  [关键词]校本教研;磨题;实用性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8)05008202
  一、问题的提出
  课程改革以来,“有效教学”日益得到重视,“磨课”研究也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有关“磨题”的研究却仍处于较为冷僻的地位。很多教师相信苦干、蛮干出成绩,奉行“拿来主义”,在教学中不解题、不选题、不命题,使得大量的重复练习和低效练习占用了宝贵的教学时间,挤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此外,近几年,在中小学开展的教研活动中,除了大家熟悉的“优质课评比”“说课比赛”以外,“命题比赛”“说题比赛”“教学能力比赛”等也成为教师教学技能评比及评优评先的重要内容。
  在这样的背景下,要真正实现“减负增效”,让教师在教学技能评比中获得好成绩,就必须督促教师命制和筛选优质的试题,精讲精练。然而,目前教师对试题进行深入研究的不多,少数一线教师的试题研究也只是自发的、分散的或偶发的试题研究,真正基于教研组的、集体的、常态化的试题研究很少有成熟的例子可借鉴。基于此,我校生物教研组从2014年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磨题”校本教研活动。
  二、“磨题”的概念界定
  “磨题”是指教师有意识地进行解题锤炼、琢磨,从题目中悟出学科知识结构内涵,生成解题技能、命题技巧和教学策略的行动研究模式。磨题不只是磨解题技能和解题策略,更是对学科知识结构的内涵把握,是连同解题技能、命题技巧和教学策略在内的一种行动研究模式。
  三、“磨题”研究的内容及操作
  为了快速提升教师的教学基本能力和命题能力,同时又能形成集学习、研究和协作于一体的教研氛围,我校生物组在教研组文化建设实践中,构建了校本教研两大集体活动——“磨课”活动和“磨题”活动。其中,“磨题”活动的总体流程如下图所示。
  以下为我校生物组磨题活动的内容及操作程序。
  1.选题。
  如何确定打磨的试题呢?当然得先确定主题,然后按照主题的需要去筛选和收集试题。主题不是随意确定的,而是来自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尤其是学生的学习疑难与困惑,然后经教研组全体教师的讨论确定下来。再让教研组内的教师自己按照主题,选择、收集和整理试题,为后续的研题提供背景和奠定基础。
  基于全国使用浙科版生物教材的省市很少、受旧教材影响,及市售练习册的题目明显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等诸多因素的考虑,我校生物教研组确定了“高考题、名市名校模拟题及改编”的磨题主题活动,教研组长根据主题,按照核心知识或者关键能力对选择的题目进行分工和任务布置,具体安排见表1。
  其他组员从近年的高考题、地市联考题、名校模拟题等选择对应知识点的题目,从中选择出或素材情境新颖,或知识点考查角度新颖的题目,加以改编,形成更好的试题,也可以选择一些有激发原创冲动的新信息题,并通过中国知网等网站下载相关资料编写成原创题。本过程需要在教研活动中提前布置,因为改编,尤其是原创,往往比较耗费时间,一般需提前15天左右。
  2.研题和个人磨题。
  研题是指针对选择的对应知识点的试题,从情境、设问、学生答题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精心研究样板试题后,教师个人制订磨题计划,自主打磨试题。本环节根据选择试题分析,选择改编和原创的思路,精心改编和命制,初步打印成稿,初稿应该有原题呈现、改编背景及思路、改编题呈现、改编题关键技术分析、学生可能易错点预测、改编题应用范围及价值分析等,并填写好相关表格(如表2)。
  3.说题和组内评价
  研题和个人磨题之后,应由编题教师先进行说题。本环节是磨题活动的主体部分之一,先由磨题者现场说题,向组员和专家呈现自己的改编题和相关思路,然后组内同伴交换做题,提出修改建议,如表3所示。
  完成后,根据试题总体的质量,教研组及时给出合理的评价。若多数教师认为改编题的情境、考查点等改编思路值得肯定,评价较高,则进入后续集体打磨的阶段;若多数教师认为改编题的情境设置不够新颖,存在科学性错误或设问不合理易引起学生误解等问题,评价过低,则由改编教师重启个人打磨试题的过程。
  虽然组内评价之后,评价低的试题将引发新一轮磨题活动,教师的劳动量将大大提高,但教师也会在“产生问题—解决问题—产生新问题—促使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快速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4.集体打磨和试题入库。
  集体打磨,可从三方面进行:(1)磨试题深度。要确保试题不能出现科学性错误,难度不宜过深,也不宜過浅,既保证大部分人都会做,也有少量是较具深度的知识,以考查优生。(2)磨试题广度。由命题者对试题进行全面分析和分解,考查的目标和内容覆盖教材多数知识点,但有所侧重。(3)磨实效与反思。注重磨题实效资料整理,包括呈现教师命题能力提升的各种资料,如磨题反思和总结、教研组记录的说题及做题交流材料等。
  集体打磨结束,应选择好题,根据使用范围,让学生测试修正,并将学生答题情况反馈给命题者,同时对该试题考查的核心知识与能力的有效度进行研究,结合学生的综合评价,进行判断与改进,最后编入学校生物组的教学资源库。
  四、活动反思
  通过磨题活动所编写的试题,在考查内容、难度值、能力要求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使得科学性得到保证,避免了只要采用“题海战术”就能获得高分的弊端,加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磨题不仅改变了一部分教师想编题却又“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局面,而且其中改编好的试题也可以用于月考或大型考试,凸显了校本教研的实用性,更为重要的是教师通过试题与学业评价的深层次专业对话,自身的专业素养明显提升。近三年,我校王伟老师、梁建平老师在市教师命题说题比赛中喜获市一等奖就是很好的例证。
  有关磨题活动的实践与研究仍在继续,难免有疏漏不当之处,欢迎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责任编辑黄春香)
其他文献
[摘要]同一内容,根据其发生、发展及应用的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教学设计来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学习、理解和技能的形成.[关键词]教学设计;绝对值;函数;问题[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8)05001703绝对值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既有代数形式,又有几何背景.“含有|x-a|的一类函数问题”形式新颖、综合性强、思维难度大,要求学生不仅能深刻理解题意
[摘要]以《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的课堂教学为例,通过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实验探究,而学生实验操作,小组讨论思考,最后得出结论这一教学过程,浅谈如何立足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堂教学;二元一次不等式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8)05002202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明确
[摘要]引入平面向量的概念后,几何图形与代数运算得以交融,图形语言的直观美与向量语言的简洁美融会贯通.中学生对平面向量之所以“望而生畏”往往是由于对平面向量的双属性理解不透.通过对以平行四边形为内核的一类平面向量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面向量的数形之美.[关键词]平面向量;平行四边形;数形结合[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8)05002
[摘要]物理是实验科学,在高考中实验题占15分左右。命制实验题的素材基本来源于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科技前沿、课外探究和生活现象。高考物理实验题通过笔试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理解分析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高考物理实验题多种多样,但考查的知识点都在大纲的要求之内,物理模型也是常见的。文章以近五年高考力学实验题为例,浅析物理实验试题的立意与创新,剖析物理力学实验题。[关键词]探究能力;高考;力学实
[摘要]“机械能守恒定律”一章概念多、规律多,怎样复习好呢?利用思维导图将零散的知识结构化和系统化是一种可行的方法,这种方法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和应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问题串;思维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8)05003704  “机械能守恒定律”一章中的功能观点是解决物理力学问题的三大“法宝”之一,也是历年高考中重点考查的规律之一
[摘要]  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是学生平时练习和考试中易出错的知识点,用“加离补分法”书写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可有效提高书写的速度和准确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电极反应式;加离补分法;加离子;补分子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8)05006002  电化学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不仅是电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更是高考的热点题型之一,其中
[摘要]不同类型知识的习得规律、习得条件不同,所应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应不同。在《钠的重要化合物》教学中采用知识构建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课前微课学习、课堂反馈、小组合作互动探究等环节,体现了通过探究获取知识的理念,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钠的重要化合物;翻转课堂;高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8)05006203  
[摘要]以《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中的三个亮点,谈创新教学设计的意义和教师进行创新教学设计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关键词]创新教学设计;燃烧和灭火;初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8)05006402  2017年11月南通市崇川区“濠滨之秋”大型教学研讨活动在易家桥中学隆重举行。此次活动中我有幸聆听了跃龙中学吕宁铃老师执教的《燃烧和灭火》一
[摘要]以一节高三化学复习课——“水世界”为例,深挖化学教学内容中的德育点,搜索相关德育资源,寻找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时机,介绍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些典型设计和思路。[关键词]德育;核心素养;水世界;复习课[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8)05007102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通过学生在实
[摘要]学科核心素养是我国新课标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化学核心素养包括微粒观的建立、探究思维的培养、分类和比较方法的运用、学科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以《水的组成》一课为例,阐述教师在课堂上应如何加强化学核心素养和课本知识的联系,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化学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开发其大脑的思维和创造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正确认识学习的价值,突出化学学科的育人精神。